秋天上火吃什麼水果降火快

  秋季上火是常見的事情,那麼秋季上火吃哪些水果好?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秋天降火的水果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1、橄欖

  橄欖味甘酸、性平,可以清熱解毒、消積化痰,滋潤肺喉。橄欖可以起到清肺的效果,對於降火氣有很好的療效,所以咽喉腫痛時可以適當食用一些橄欖。色澤變黃且有黑點的橄欖說明已不新鮮,食用前要用水洗淨。市售色澤特別青綠的橄欖果如果沒有一點黃色,說明已經礬水浸泡過,為的是好看,最好不要食用或吃時務必要漂洗乾淨。

  2、柚子

  柚子具有清熱下火的功效,尤其是在北方乾燥的天氣,如果適當的吃些柚子更可減少面板乾燥的問題,起到一個清熱解毒,去火氣,助排便,美容養顏等多種養生功效。柚子性寒,脾虛洩瀉的人吃了柚子會腹瀉,故身體虛寒的人不宜多吃。

  3、石榴

  石榴本是西域特產,自漢代時傳入中原。石榴味甘酸、澀溫,能夠有效地抗氧化,減少體內沉積的氧化膽固醇,延緩衰老,而且對於咽喉燥渴很有療效。秋季人們感覺口鼻咽喉乾燥時,吃些石榴,能達到生津潤燥的效果。石榴吃多了會上火,並會令牙齒髮黑,吃完後應該及時漱口;石榴糖多並有收斂作用,感冒及急性炎症、大便祕結患者要慎食,糖尿病患者要禁食。

  4、柿子

  柿子味甘澀,性寒,其所含的維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兩倍。吃柿子可以起到養肺護胃,清除燥火的作用,經常食用能夠補虛、止咳、利腸、除熱。不過,空腹食用柿子容易患胃柿石症,所以最好在飯後再食用,儘量少食柿皮。由於柿子中的鞣酸絕大多數集中在皮中,雖然柿子脫澀時,可以脫去一些鞣酸,但是不可能脫盡,因此,柿子如果帶皮吃,鞣酸進入人體後會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生成沉澱,則很有可能患上胃柿石,此外,柿子皮中的單寧含量也偏高,因此,吃柿子皮不易消化。

  5、荸薺

  荸薺就是清熱去火的“良藥”,荸薺營養豐富,汁多味甜,自古有“地下雪梨”、“江南人蔘”之美譽。荸薺有很好的醫療保健效果,據《中藥大辭典》記載:荸薺性味甘、微寒、無毒,有溫中益氣、清熱開胃、消食醒酒的功效。臨床上可用於緩解熱病煩渴、痰熱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狀。荸薺不宜生吃,因為荸薺生長在泥中,外皮和內部都有可能附著較多的細菌和寄生蟲,所以一定要洗淨煮透後方可食用。

  6、楊桃

  清熱利咽、生津消煩。對上呼吸道炎症有很好的療效,可以用來治療口瘡、牙痛、嗓子疼初起等上火症狀。將楊桃清洗乾淨,橫著切成五角星形狀,直接生吃,就有清涼降火的作用。楊桃每次食用1~2個即可,不可過量。若為食療目的,無論食生果或飲汁,最好不要冰涼及加冰飲食。

  7、梨

  眼下正是各種梨子上市的季節,而梨是公認的具有清熱降火,滋陰潤肺,清心的水果之一了。而且酸甜可口,多汁,多吃可補充水分。再者梨中還含有豐富的粗纖維,可促進排便。由其是對於那些因為上火而引起的口乾舌燥,喉嚨痛的患者來說吃梨更可以起到一個緩解的作用。把生梨加冰糖或蜂蜜,熬成膏即成“秋梨膏”,可治療肺熱咳嗽。雖然梨是緩解秋燥的“良藥”,但吃蟹時最好和梨暫時保持距離,特別是脾胃虛寒者更應格外注意。這是因為梨為涼性食物,與寒性的螃蟹同食,會損傷脾胃,引起消化不良。

  8、獼猴桃

  獼猴桃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是維生素C、維生素A和葉酸的含量較高。獼猴桃含有優良的膳食纖維和豐富的抗氧化物質,能夠起到清熱降火、潤燥通便、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獼猴桃雖然營養豐富,但性寒,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合適,脾胃虛寒者應慎食,腹瀉者不宜食用,先兆性流產、月經過多和尿頻者忌食。另外,獼猴桃和螃蟹、牛奶也不能一起吃。

  9、蘋果

  蘋果營養豐富,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天然美容水果。蘋果中所含的大量水分和各種保溼因子對面板有保溼作用,維他命C能抑制面板中黑色素的沉著,常食蘋果可淡化面部雀斑及黃褐斑。另外,蘋果中所含的豐富果酸成分可以使毛孔通暢,有祛痘作用。

  10、甘蔗

  歸肺、胃經,味甘而性涼的青皮甘蔗,是清肺熱的最佳食品之一。除了豐富的糖分和水分外,還含有大量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維生素等物質,在南方人們習慣用它來煲制各種糖水,清甜並帶有花香味的汁水讓秋天美好起來。

  秋天降火的食譜

  1、蜜棗甘草湯

  做法:選用蜜棗8枚,生甘草6克,將蜜棗、生甘草加清水兩碗,煎至一碗,去渣即可。可以做飲料服用,每日兩次。

  功效:有補中益氣、潤肺止咳之功效。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咳嗽、咽乾喉痛等症。

  2、烏梅生地綠豆糕

  做法:烏梅50克,生地30克,綠豆500克,豆沙250克。將烏梅用沸水浸泡3分鐘左右,取出切成小丁或片。生地切細,與烏梅拌勻。綠豆用沸水燙後,放在淘籮裡擦去外皮,並用清水漂去。將綠豆放在缽內,加清水上蒸籠蒸3小時,待酥透後取出,除去水分,在篩上擦成綠豆沙。將特製的木框放在案板上,襯以白紙一張,先放一半綠豆沙,鋪均勻,撤上烏梅、生地,中間鋪一層豆沙,再將其餘的綠豆沙鋪上,撳結實,最後把白糖撒在表面。把糕切成小方塊。

  功效:生地有清熱涼血,滋陰涼心火的功效,烏梅具有滋陰養血,善補肝體的作用,綠豆能消除炎症,降火滋陰,解毒斂瘡。三者結合做成的小糕點,不僅味道可口,是一道開胃的小零食,還能有效治療由肝膽鬱熱,脾胃積滯引起的口腔潰瘍。

  3、百合生地粥

  做法:百合50克、生地2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百合也可用市售百合粉25克代。將生地切碎後加水煮汁,去渣,以汁煮百合、粳米成粥,加白糖服食。

  功效:養陰潤肺、清熱利咽。

  4、蔥白湯

  做法:將白色部分的蔥切成細絲,放入碗裡,注入熱水,加入少量味噌,每天二至三次飲用。或者只是加入味噌服用也很有功效。

  功效:蔥除了能散風寒、通鼻塞,還能消炎殺菌、抗病毒,預防感冒、支氣管炎等。

  5、黃瓜獼猴桃汁

  做法:黃瓜200克、獼猴桃30克、涼開水200毫升、蜂蜜兩小匙。黃瓜洗淨去籽,留皮切成小塊,獼猴桃去皮切塊,一起放入榨汁機,加入涼開水攪拌,倒出加入蜂蜜於餐前一小時飲用。

  功效:黃瓜性甘涼,能入脾胃經,能清熱解毒,利水。可治療身熱、煩渴、咽喉腫痛。而獼猴桃性甘酸寒,能入腎和胃經,功能解熱止渴,所以兩種合用能潤口脣。其他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也可以使用,如西紅柿、柚子等。

  6、桑葚芝麻膏

  做法:黑桑葚100g、黑芝麻100g、黃精50g、麥冬50g、生地50g、蜂蜜300g。將黃精、生地、麥冬同入沙鍋,加適量水煎煮,每30分鐘取藥汁1次,再加水再煎煮,反覆3次,藥汁合併備用。將藥汁與桑葚、芝麻同入沙鍋,大火燒沸,小火煎煮至黏稠時,放入蜂蜜攪拌均勻,稍煎沸即可,待冷卻後,貯瓶備用。每次10~20g,沸水沖服,早、晚各飲1次。

  功效:養血益肝,滋陰潤燥,祛風止癢。本方適用於血虛風燥型面板瘙癢症。患糖尿病者不宜食用,服膏期間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寶寶上火吃什麼水果排毒好

  1、櫻桃

  櫻桃本身就具有美容養顏的作用,對腎臟排毒又很好的功效,同時還能幫助寶寶通便,是秋季可以多吃的一種水果。

  2、蘋果

  蘋果是最常見的一種水果,蘋果的多種纖維能很好的促進腸道蠕動。不同顏色的蘋果還有不同的維生素,可以換著吃。

  3、紫葡萄

  紫葡萄比青葡萄更具養顏效果,它的果纖維更加豐富,能幫助肝、腸、胃、腎清除體內的垃圾,有“清道夫”的美稱。

  4、草莓

  草莓酸酸甜甜,小朋友都愛吃。草莓中富含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強固肝臟外,還能排除體內垃圾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