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意外事故的預防和急救措施

  近年來,意外傷害已成為世界範圍內兒童的“頭號殺手”。那麼,你知道幼兒發生意外事故如何處理嗎?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常見事故及急救措施

  1. 碰傷。碰傷多數都是頭部,幼兒由於身體發育特點,2—4 歲幼兒頭顱佔整個身體比重的四分之一,跌倒後頭先著地,平地上一般只擦破皮,淤血,如果沒有破皮,可迅速採用冷敷的方法,防止皮下繼續出血,以達到止血、消腫、止痛的目的。具體操作方法為:用毛巾包上冰塊、冰棒,或蘸冷水冷敷5—10分鐘,然後將清油***生***塗在患處。破皮先清創並檢查傷口深度,一般淺表性破皮處理用生理鹽水清創,然後敷創口淨***CTZ***,這樣,沒有刺激感,幼兒不會因為跌倒後驚慌、疼痛再加上藥物刺激而大哭不止。 "

  2. 跌傷。注意幼兒創傷部位和幼兒跌倒損傷後的反應,如果發現幼兒跌倒後,有一過性意識喪失,幾秒十幾秒後才有反應,應該注意觀察,有無嘔吐、嗜睡等。幼兒園遇到這種情況應該立刻將幼兒平抱著送醫院檢查處理,觀察 /" 小時,嚴重跌傷昏迷醒來後,觀察護理時應每隔一小時叫醒幼兒一次或遵從醫囑。

  3.骨折。幼兒跌倒後,身體某部位著地,並且不能立刻爬起來,老師要了解著地部位及當時詳情,不要牽拉或強行抱起幼兒,讓他自己試著起來,並注意觀察受傷部位,如腿部、腳等部位發生骨折幼兒不能站立行走,這時教師應將其他幼兒迅速組織好,請保健醫生或尋找硬板將孩子托起來送到醫院救治,否則,孩

  子骨折移位將影響醫生治療。

  4.燙傷。冬季幼兒穿衣服較多,燙傷機會少一點,夏秋春三季就要注意防止燙傷。***1.***開水提前灌入保溫桶內,夏季桶蓋不要蓋嚴,保持水溫在35 度—40 度左右即可。***2.***夏季廚房燒的菜湯、稀飯、豆漿、牛奶應提前燒開晾一會,再分發給各班。***3.***各班老師保持進餐前幼兒良好秩序,播放輕鬆音樂等待開飯,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開飯時應事先把碗分發到桌子中間,然後分別將飯盛到碗內容量三分之二,感覺溫度可以,再請幼兒輕輕端在自己面前就

  餐。如果發生燙傷,不要驚慌,迅速將幼兒帶到冷水龍頭前用冷水衝患處 !&—!+ 分鐘,冷卻處理後,請保健醫生根據情況做出處理。

  5. 口腔、鼻腔、耳道、陰道異物處理。***1.***口腔異物。幼兒就餐時由於神經系統不盡完善,調解機制較差,如果沒有好的進餐習慣和秩序,吃飯講話、打鬧、不專心,容易將魚刺、雞骨等卡在咽部。發生這種情況後老師不要用土方法讓幼兒吃口飯,或喝口醋等強行嚥下,這樣會劃傷食道,引起其他疾患。老師應細心瞭解情況,讓幼兒張開嘴仔細察看,或帶到保健室處理,用鑷子將卡在咽部的刺取出。***2.***氣管異物。幼兒有時會將比較小的物品放在口腔裡含著玩,一不留神或講話時突然卡到氣管裡,這時,教師要迅速將幼兒倒提起來,雙手提住幼兒小腿,拍打背部令其咳嗽、嘔吐出來。這種情況非常危險,有時瞬間就會奪去幼兒生命。應當邊救治邊請保健醫生,並及時送往醫院。***3.***幼兒有時也會模仿別人流鼻血塞棉球現象,將能夠填入的紙球、黃豆等物品塞進鼻腔、耳朵。小女孩看到母親上廁所換衛生巾,她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大人越躲閃,她越好奇,也找塊紙模仿疊成一個小塊塞到屁股裡。這樣的例子很多,發現後一定要請醫生及時處理,不可大意。

  6. 幼兒走失。幼兒情緒變化很大,有時因為到班上與老師小朋友交往中發生不愉快,或因父母早上來園時沒有講好條件,送到班上後趁老師不注意,也會返回去找爸爸媽媽。或者在一日活動中某一時刻在院中玩耍,出於好奇從大門口溜走。要教育幼兒懂得發生問題求助於老師解決,老師是幼兒最信賴的人;牢記父母姓名、家庭住址、工作單位,自己所在的幼兒園;孩子無論在教室,還是在院中游戲,應該始終在老師的視線之中。出去散步回教室,老師都應該及時清點人數,以便能及時發現問題。特別要強調的是外出散步參觀,要善於組織管理幼兒,倆人手拉手排成隊,能力差的幼兒要和班上能力發展好的孩子手拉手。出發前講清楚紀律要求、教學目的要求。一般 40 個幼兒 2----3 名老師帶隊才能離開幼兒園。外出參觀、散步觀察前,教師要事先了解散步的環境,周圍的建築環境,設計好路線,然後才能組織幼兒外出,一個老師在最前面,一個老師善後,步伐不能太快,壓住排頭的速度,並隨時清點人數。老師引導幼兒觀察時要隨時掌握幼兒的興趣反應等。總之安排外出參觀安全第一,不可掉以輕心。

  幼兒園常見事故的預防措施

  幼兒園房舍,用具環境建造一定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一*** 室外

  1. 幼兒園室外活動要求各班必須在自己活動場地內玩耍遊戲,老師要認真組織指導。幼兒自由活動時,老師要注意引導,要活而不亂,採取多種形式而不是放任自流。如果幼兒園面積有限,不能保證每個幼兒有兩平方米的活動場地,就應該分時間、分班次安排劃分場地,保證幼兒足夠的戶外活動空間。這樣,不會因為大班幼兒活動量大,劇烈撞傷或誤傷中小班幼兒。

  2.場地中大中型玩具安裝位置要合理,要保證玩具檢修制度的落實,隨時檢查修理,保證幼兒安全使用。

  3.室外排水井蓋要穩當、牢固,檢修期間必須事先通知保教部門,並在大會上通知各班老師組織幼兒遠離維修現場,樹立明顯警示標誌。

  4. 室外建築花壇、圍牆拐角要有避免撞傷的預防性,種植的植物應無刺無毒,避免幼兒意外受傷中毒。

  ***二***室內

  1. 樓梯護欄垂直線之間淨距不應大於 0.11米,當淨距離大於0.20 米時,必須採取安全措施。

  2. 樓梯踏步的高度不應大於0.15 米,寬度不應小於0.26 米。除設成人扶手外,在靠牆的一側設幼兒扶手,高度不應超過0.60米,樓梯兩側不靠牆時,兩側都應設有幼兒扶手。

  3.陽臺護欄不應低於1.30米,護欄彩飾垂直線,其淨高距離不應大於0.11 米。

  4.電源高度不低於1.11 米。

  5. 暖氣裝安全護罩、牆角、窗臺、暖氣罩、視窗豎邊等邊角部位必須做成小圓角。

  6.藥品、消毒藥品不能放在活動室,由醫務室統一保管,紫外線燈消毒時,必須在無人情況下照射。

  幼兒園事故發生的原因

  幼兒園事故發生的範圍、種類是及其複雜的,有的與幼兒裝置、設施有關, 有的與教職工的保育、教育有關。

  管理不善、制度不嚴是幼兒園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有的幼兒園雖然有較完 備的規章制度,但未能嚴格執行。如有的幼兒園門衛管理不嚴,出現陌生人出入 的情況,造成不良甚至是嚴重的後果。有的幼兒園不能合理地建章立制,沒有嚴 格的門衛制度、飲食衛生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制度等,致使管理出現漏洞、 造成嚴重後果。

  在教職工實施保育、教育過程中,也常出現一些故事,如因玩忽職守、責任 心差而造成的幼兒傷害,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而造成的傷害;違反《幼兒園工作 規程》和《幼兒管理條例》,沒有合理安排和選擇教育內容和方法,違背幼兒教 育規律,造成幼兒不堪重負,妨礙了幼兒身心全面發展;在戶外活動及園外活動 中,因為安全措施保障不力而引發的事故等。

  有的幼兒園裝置陳舊、老化,如大型玩具年久失修,雖然教師強調幼兒不能 去玩,但較無控制力和不能感知危險性的幼兒仍上去玩,結果滑梯不穩摔成重傷。

  幼兒成長需要夥伴,需要時間,需要廣闊的空間,需要獨立、自由,需要群體。於是幼兒來到了幼兒園,就會在寬鬆、和諧、溫暖的集體中游戲、生活、學習。但是幼兒由於年齡的特點,好動、好奇,好模仿,知識經驗缺乏,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