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的論文範文精選

  下面是小編整理整合的一些關於臨床醫學方面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借鑑,希望對你有幫助。

  淺談如何提高《護理學基礎》實驗課的教學質量

  How to improve the "Fundamentals of Nursing"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Ma Chunyun

  【Abstract】Trocar intravenous catheter, also known as scalp acupuncture generation product, has reduced the number of vascular puncture, irritation of the small blood vessels, reducing fluid leakage, prolapse of blood vessels is not easy to reduce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transfusion, infusion may be at any time treatment, is conducive to rescu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nd improve care and efficiency, reduce the workload of nurses and so on. Catheter many advantages are becoming more accepted by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and nurses. Intravenous catheter care as a new technology is increasingly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care. Many hospitals are intravenous catheter as the main tool of clinical infusion therapy, especially for the required long-term infusion, venipuncture difficulties were.

  【Key words】Vein; Catheter; Applications; Nursing

  1.加強護理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

  1.1 愛崗敬業、積極進取 教師應不斷地“精師藝、立師德、鑄師魂、做師表”,實現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努力實踐“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教育觀念,日常生活中展現出護理教師的師德師風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1.2 加強學習,全面提高護理實驗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改進實驗教學方法和實驗指導方法,努力學習和掌握臨床護理新技術、新方法,以教師業務能力的提高來保障教學質量的提高。

  2.重視學生素質的培養

  2.1 基礎護理實驗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 在基礎護理實驗教學中除了增強護生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外,應不定期邀請醫院在職人員到學校作有關護理工作重要性的講座,讓學生了解護士工作情況;開展學習討論會;增加對護理專業的認識,使學生認識到護理工作的平凡和偉大,啟發她們熱愛護理專業,獻身護理事業。

  2.2 加強護生人文關懷的教育 護士的工作物件是人,在護理基礎實驗教學中注重教書育人,尤其要加強護生人文關懷的教育。

  2.2.1 在護理基礎實驗教學練習中重視護理禮儀的培養 為了培養護生護理禮儀,組織護生觀看有關護士禮儀的教學錄影,並要求護生在上《護理學基礎》實驗課時穿護士服、戴護士帽、穿軟底鞋。在技術操作練習中要求護生保持良好的姿態,把坐、立、行等正確姿勢貫穿到護理實驗教學的全過程中去,培養護生端莊穩重的儀表,和藹可親的態度及高雅大方、訓練有素的舉止。

  2.2.2 實驗操作中,注重培養護生溝通技巧 語言是溝通護患之間感情的“橋樑”,而溝通能力的培養正是護理教育中的薄弱環節。所以我校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著重訓練護士與病人交談的基本技巧,主要從操作前對病人的稱呼、解釋,操作中的語言配合以及操作完畢時對病人的交待等方面進行訓練。

  3.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3.1 我校護理實驗課的授課方式主要以教師講授、演示的傳統法為主,如果能與新型的模擬情景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那在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2 利用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較先進的輔助教學手段。在《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使實踐教學更顯生動、直觀,提高學習效率,增強教學效果。

  3.3運用情景和角色扮演,開展師生互動式教學 在實踐操作中設定情景,結合個案病例,讓護生利用角色扮演進行操作練習,以提高教學質量。通過角色扮演進行換位思考 在實驗操作護生通過角色扮演,提高了護理技能和對護理的“感悟”。如在口腔護理等一些技術操作實踐中,由學生相互扮演病人和護士角色,使學生既能體驗到護士的責任,又能體驗到病人的感覺,真正關心體貼患者。

  3.4“互動式”教學強調教師和學生都是學習的共同體 這種方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提升了學生組織能力和人際交往的溝通能力,也使學生體驗病人與醫護人員的角色,感受並鍛鍊學生膽量,培養了學生應變等職業能力。

  3.5 實驗操作競賽教學法 我校近幾年來每年“5.12國際護士節”期間都舉行大規模技能操作競賽,這既規範了技能操作,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趣味性,鞏固了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使學生以賽促學,達到增強記憶,激發上進心,熟練掌握技能操作的目的,而且增強了競爭的意識,提高了心理素質及集體榮譽感。

  4.新技術、新儀器的應用

  4.1 模擬模型的應用它的應用不但能使學生在護理技術操作訓練中有真實感,還減少學生在相互操作中的緊張與恐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如靜脈注射等,學生先在模擬模型上練習操作步驟,待操作熟練以後,讓學生互為“病人”和“護士”,再在真人身上操作,不僅提高了學生靜脈穿刺的成功率,還增加了學生自信心。

  4.2 新型一次性器械的應用 新儀器包括了開放式觸控式螢幕、人工呼吸機、洗胃機、心電監護儀等,對學生進行訓練,還通過各途徑收集臨床上新型一次性器械用品,讓學生認識並教會使用,增強學生對新儀器的熟悉程度,儘量彌補學校教學落後於臨床的狀況。

  4.3 加強考核力度 為了讓學生能夠準確、熟練地掌握護理操作,應在每學期期末均選擇臨床常用護理操作專案作為必考內容,考核標準包括:護生儀表、患者評估、用物準備、操作熟練程度、評價等。

  總之,教學過程是一個錯綜複雜的過程,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要靈活的掌握教學方法和恰當的應用教學手段,因人施教,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才能培養更多適應21世紀需要的高素質實用型護理人才。

  兒科護理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和應用

  我院兒科護理學教師按照一定的理念、方法和原則,經過三年的努力科學地建設了兒科教學資源庫,其內容包括試題庫、試卷庫、案例庫、課件庫、常見問題解答庫等,並在護理本科廣泛應用。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未來的教育資源建設將會不斷地成熟和完善。

  一、兒科護理學試題庫、試卷庫的建設和應用

  兒科護理學是研究從胎兒至青春期小兒的生長髮育、衛生保健、疾病預防和臨床護理的專科護理學課程。為體現課程考試成績評估的標準化、規範性和客觀性要求,改革傳統的課程考試模式,在學校的支援和鼓勵下,經過幾年來的努力,我們建立了一套實用的試題庫,實施了教考分離的考試方式。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合理、有效地設計試題庫,以求得學科考試的公正性和可信性,使其能夠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作出科學、合理的評價,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教學水平提高的目的,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1.試題庫、試卷庫建設的意義:①有利於課程教學的評價和管理。②有利於課程教學資源的繼承和發揚。③有利於良好的教風和學風建設。

  2.試題庫、試卷庫的構建原則:①依據教學大綱制定科學的考試大綱。②依據課程特點選用適宜的題庫形式。③重視試卷命題的科學性和規範性。④試題庫的管理。

  3.試題庫、試卷庫的構建方法:組織有豐富護理教學及臨床經驗的專家教授,資深教師和高階護理人員,在廣泛查閱兒科護理學專業有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收集教學資源,多途徑入庫。

  4.試題庫、試卷庫的應用:①試題庫、試卷庫的使用。每學期兒科護理學課程教學完成後,由教務科安排課程考試日期,試卷隨機從試題庫內選擇,一般試卷只在考試前3天才確定並由教務科組織印刷和考場安排,教研室任課老師考前都不知道。考試結束後,所有考卷移送教研室,由教研室組織閱卷工作,其中試卷客觀題部分的答案,學生使用答題卡,成績由教師進行批改並給出成績,試卷的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和案例分析部分,由教研室全體教師進行人工批閱並給出成績。②試題庫、試卷庫的評價與更新。重視對每次課程考試試卷的評價與分析,主要從試卷的信度、效度、難度、區分度等進行評價,既注意從試卷整體情況來分析,如分析考試成績分數的分佈、平均值及標準差,又注意對試卷內容的具體分析,通過對各類考題得分情況的分析,尤其注意高得分題與低得分題的分析和比較,發現不同型別考題所反映的學生掌握的學科知識和應用能力的情況。通過認真科學的有效分析,比較考試成績與試卷質量的關係,尋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出教與學雙方的薄弱環節,作為下一學年教學改進的參考依據。同時,通過試卷分析,篩選優良考題,剔除劣等或錯誤的試題,使課程試題庫建設處在一個動態優化、不斷完善和更新的過程中,使其與學科發展相適應,達到試題庫建設與時俱進的目標。

  二、兒科護理案例庫的應用

  1.案例庫建設的意義:病案是教學中理論聯絡臨床最有價值的資料,對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起著重要作用。

  2.案例庫的構建方法:我們從臨床一線及相關資料中收集病案:①常見病、多發病的病案:病案具有代表性,採用典型病例,使學生能對這一系統疾病的認識具有啟發作用。②複雜病、疑難病的病案:病案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提高了學生對複雜病、疑難病的分析和整體護理的能力。

  3.案例庫的使用與評價。選擇2007級護理本科57名學生作為研究物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採用《兒科典型病案庫》中的病案進行課堂教學,對照組採用傳統教學方法。從兩組考試成績、課堂效果方面進行比較。結果實驗組考試成績、課堂教學效果均優於對照組。這說明運用《兒科典型病案庫》有利於提高兒科護理學教學質量。

  我們體會在臨床病案討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師除了熟練掌握與教學有關的護理學及相關學科的知識外,還應努力使自己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並積極主動地改善教學方法,儘量誘導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中注重給予學生參與教學的機會,併合理應用各種方法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為護生強化各醫學課程間聯絡並活躍臨床思維提供一種嶄新的途徑。

  三、兒科護理課件庫的應用

  1.課件庫建設的意義:是實現資源的儲存、共享和利用的有效途徑;在課件庫的建設及運用過程中,提高了教師的資訊素養;轉變了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

  2.課件庫的構建原則:①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圖文並茂的優勢,激發學生的興趣。②注重營造互動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③注重提供豐富的資訊資源,擴大學生的知識面。④注重建立協作學習機制,培養學生創新、合作的精神。

  3.課件庫的構建方法:自制和網路下載,並進行科學整合。

  4.課件庫的使用與評價:隨著多媒體、網路技術的普及應用和學校硬體設施的發展,護理教育模式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革。護理教師採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能使課堂衝破時空的限制,豐富了教學內容,為學生個性、素質發展提供了無限廣闊的天地,對改革教師教學方法和應用現代化教學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近幾年來,我們在兒科護理教學中廣泛採用多媒體課件授課。

  ***1***多媒體課件在兒科護理學課堂中的優勢:①豐富了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兒科護理學的興趣。②圖文聲像並茂,通過多感官刺激提高學習效果。③縮短了理論與實踐的距離。④轉變了教學模式,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自己控制學習進度,按需所取,靈活選擇,同時可以加強教學中對“重點”“難點”問題的輔導。⑤提高了教學滿意度,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受到了學生的一致歡迎。我們曾用不署名問卷調查向學生蒐集反饋資訊,結果表明,學生對應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滿意度達96%。

  ***2***使用多媒體課件應注意的問題:①重視課件,輕視教法。②師生交流減少。③學生易產生視疲勞。④課件容量過大,學生難以接受。⑤課件製作質量有待提高。

  兒科護理多媒體課件應用於課堂教學,是現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生動、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起到了傳統教學難以達到的效果,深受教師和學生的歡迎。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計算機輔助教學僅僅是一種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有一定的侷限性。只有正確地把多媒體技術運用到兒科護理學教學中,才能真正地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真正地做到了計算機多媒體與兒科護理學教學的整合,才有可能讓計算機多媒體裝置服務於教學,給學生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