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生地黃的應用
【摘要】 生地黃一藥在<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參與組方12方次,其中參與湯劑組方7方次,在這7個湯方中生地黃用量最大的是防己地黃湯,用了2斤,炙甘草湯中用了1斤,百合地黃湯中用了1升,即使在金匱腎氣丸中,生地黃用量也高達8兩,其數量明顯大於方中其他藥物的用量,這種重用生地黃配伍組方治療急病雜症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 生地黃 中藥
[別名]苄***《爾雅》***,地髓***《神農本草經》***,原生地***《本草正義》***,幹生地***《中藥志》***,懷地黃***河南***,蜜罐花根。
[來源]生地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因其色黃,質重下沉,故名。為玄蔘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鮮或乾燥塊根。我國大部地區皆有生產,主產於河南溫縣、博愛、武陟、孟縣、泌陽等地。一般以河南產量大、質量好,為四大“懷藥”之一。多為栽培,也有野生。
[採收炮製]秋季採挖,除去蘆頭、鬚根及泥沙,鮮用;或將地黃緩緩烘焙至約八成幹。前者習稱“鮮地黃”,後者習稱“生地黃”或“乾地黃”。切厚片,生用。
[商品規格]鮮地黃以粗壯、色紅黃者為佳;乾地黃以塊大、體重、斷面烏黑色者為佳。
按《中國藥典》***1995年版一部***規定:本品總灰分不得過6.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過2.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於65.0%。
1、[藥性]甘、苦,寒。歸心、肝、腎經。
2、[功效]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3、[應用]
3.1 熱入營血、斑疹吐衄 本品甘寒質潤,苦寒清熱,入營分、血分,為清營、涼血、止血之要藥。用於溫熱病熱入營血,壯熱煩渴,神昏舌絳,常與水牛角、玄蔘等同用,如《溫病條辨》清營湯;若血熱妄行,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常與水牛角、赤芍、丹皮配伍,如《千金要方》犀角地黃湯;若血熱吐衄便血,崩漏下血,血色鮮紅,亦可與生荷葉、生艾葉、生柏葉配用,如《婦人良方》四生丸;若血分熱盛,吐血脈數,又可與牡丹皮、焦山梔、三七等配伍,如《醫學心悟》生地黃湯。
3.2 陰虛內熱、潮熱盜汗 本品甘寒質潤,入腎經,又能滋陰降火。
用於溫病後期,餘熱未盡,邪伏陰分,夜熱早涼,舌紅脈數者,常與鱉甲、青蒿、知母等同用,如《溫病條辨》青蒿鱉甲湯;若陰虛火旺,盜汗不止,多與黃柏、黃芪、浮小麥等配用,如《景嶽全書》生地黃煎;若勞瘵陰虛,骨蒸勞熱,可與丹皮、知母、地骨皮等配伍,如《古今醫統》地黃膏;若肺陰虧損,虛勞乾咳,咽燥咯血,常與人蔘、茯苓、白蜜同用,如《洪氏集驗方》瓊玉膏。
3.3 津傷口渴、內熱消渴 本品甘寒質潤,又具清熱養陰、生津止渴之效。用於熱病傷陰,口乾咽燥,煩渴多飲,常與玉竹、麥冬、沙蔘同用,如《溫病條辨》益胃湯;用於肺熱津傷,煩渴多飲,多與天花粉、黃連、藕汁等配用,如《丹溪心法》消渴方;若暑熱傷陰,腎水不能上濟,而口渴引飲,則與黃連、烏梅、阿膠等同用,如《溫病條辨》連梅湯;用於陰虛內熱的消渴證,口渴多飲,可與山藥、黃芪、山茱萸等配用,如《醫學衷中參西錄》滋膵飲;若溫病傷津,大便燥結,咽乾口渴,常與玄蔘、麥門冬同用,如《溫病條辨》增液湯。
4、[用法用量]煎服,10~30g,鮮品用量加倍,或以鮮品搗汁入藥。
5、[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而滯,脾虛溼滯,腹滿便溏,胸膈多痰者慎用。
6、[鑑別用藥]生地黃包括鮮地黃和乾地黃兩種,均有清熱、涼血、養陰的功效。但鮮地黃苦重於甘,其氣大寒,清熱涼血作用較為突出;而乾地黃甘重於苦,益陰養血功效較佳。故急性熱病,熱入營血,以鮮者為好;慢性陰虛內熱的病證,以幹者為宜。
7、[藥論]
7.1 《神農本草經》:“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痺,填骨髓,長肌肉,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痺。生者尤良。”
7.2 《本草經疏》:“乾地黃,乃補腎家之要藥,益陰血之上品。”“生地黃性大寒,凡產後惡食作瀉,呈見發熱惡露作痛,不可用,用則洩不止。胃氣者,後天元氣之本也,胃困則飲食不運,精血不生,虛熱何自而退,故並當歸忌之。凡見此證,宜多加炮姜、桂心、人蔘必自愈。凡陰虛咳嗽,內熱骨蒸或吐血等候,一見脾胃薄弱,大便不實,或天明腎洩,產後洩瀉,產後不食,俱禁用生地黃、當歸,誤則同於前轍,慎之。凡胸膈多痰,氣道不利,升降窒塞,藥宜通不宜滯,湯液中禁入地黃。”
7.3 《本經逢原》:“乾地黃,內專涼血滋陰,外潤面板榮澤,病人虛而有熱者宜加用之。戴元禮曰,陰微陽盛,相火熾強,來乘陰位,日漸煎熬,陰虛火旺之症,宜生地黃以滋陰退陽。浙產者,專於涼血潤燥,病人元氣本虧,因熱邪閉結,而舌乾焦黑,大小便祕,不勝攻下者。用此於清熱藥中,通其祕結最佳,以其有潤燥之功,而無滋膩之患也。”
7.4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地黃,專於補血,血補則陰氣得和而無枯燥拘牽之疾矣。古方只有乾地黃、生地黃,從無用熟地黃者。熟地黃乃唐以後製法,以之加入溫補腎經藥中,頗為得宜,若於湯劑及養血涼血等方,甚屬不合。蓋地黃專取其性涼而滑利流通,熟則膩滯不涼,全失其本性矣。又仲景《傷寒》一百十三方,惟復脈用地黃。蓋傷寒之病,邪從外入最忌滋滯,即使用補,必兼疏拓之性者方可入劑,否則邪氣向裡,必有遺害。”
參 考 文 獻
[1] 馬繼興.神農本草經輯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51,194.
[2] 鄒潤安.本經疏證[M].上海:上海衛生出版社,1958.55.
[3] 張山雷.本草正義[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