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各科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

  天才總是少數,能成功的,多是在於勤奮與方法。每一個想要成功,亦或是不甘落後的人,都必須付出,只是程度不同罷了,高中的同學們還是努力+方法地進行學習吧。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同學們不妨參考一下。

  篇一:語數英

  語文

  語文是我們學習了相當長時間的一個學科,由於學科內容的特殊性,很多同學,尤其是理科生,都容易忽略它。其實語文是一個長期積累的學科,需要我們耐心地投入才能有所收穫。

  對於語文的課堂學習內容,主要的是閱讀。

  對現代文閱讀,很多時候老師會以“問—答—分析”的方式來講課,這時就應該把這堂課當作是一次閱讀訓練,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多思考,積極回答,多發表自己的見解,以增強課堂的活躍氣氛,保持自己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時,有的同學會覺得很簡單,自己大概都懂,心裡面覺得沒有必要回答了,其實這是主動放棄了鍛鍊自己的機會。即便是很淺顯的問題,語言的組織也是很重要的,因為考試的時候需要用文字來表述,如果平時不訓練自己回答問題的語言組織能力,考試的時候就會筆不由心,雖然心裡知道是什麼,卻不能用清晰規範的語言表達出來,因而失分。

  再者是文言文閱讀和詩詞鑑賞。對於古文部分,老師一般都是幫助大家理解,探討主旨,而更多的工作是需要我們在課後完成的。首先是要求讀背篇章的背誦任務,一定要在學習該篇目後馬上完成,不能推延。有的同學會比較厭惡背誦古文,其實背誦古文不單是為了卷面上默寫的幾分,一來它有利於形成強烈的文言語感,有助於閱讀課外篇目,二來它有利於積累我們的寫作材料,可謂是一舉三得,所以有些課本上不要求背誦的篇目也不妨背下來。然後是文言語法的學習,這些內容老師一般會穿插在講課的過程中,這就需要我們多歸納總結,對文言文的實詞、虛詞、句式、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固定結構等有一個熟練的掌握。

  另外,有些積累性內容老師在課堂上很少涉及,這就需要我們平時自己有所涉獵。比如字音、字型、詞語等,一天積累幾個,就能起到集腋成裘的效果。

  對於作文,高一高二的寫作面還是比較廣泛的,就應該多訓練,多動筆。除了老師堂上佈置的作文外,有感而發時也可以寫一些隨筆札記。文筆是練出來的,即使這樣做練不出好的文筆,也至少對作文有一個熟練度。

  總而言之,語文的學習是不能夠臨急抱佛腳的。另外,對語文科的功利心不能太重。有的同學說:“我花了時間學語文,但是考試分數不理想。”其實語文考試的主觀性很強,考試分數並不能完全代表同學該階段的語文學習情況。最重要的是大家心裡明白,自己該積累的已經積累了,該訓練的有一定的訓練度,那麼本階段的語文學習任務就已經完成了,不必對平時考試的分數耿耿於懷。

  數學

  數學是一個需要嚴謹思維,技巧性較強的學科。高一高二兩年的數學學習,主要分為課本內和課本外兩個方面。對課本內的內容,一定要熟練掌握一般的解題步驟和解題格式,表述嚴謹,做到滴水不漏。對有關的定理、公式,除了會熟練運用外,還要會進行逆向運用,並清晰地理解其有關的推導,有時候公式的推導比公式本身更加重要。對課本外的內容,以老師課堂上補充的為主體,先把這一部分吃透,不要貪圖多而不精,在此基礎上適當地做一些與老師補充內容相關的典型題,學會舉一反三。

  此外,前面提到的總結歸納本對數學科的學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數學學習是一個在紮實的知識基礎上,運用各種思路打通經脈,不斷探索的過程。各種思路就好比武功的各種招式,只有純熟地使用招式才能夠破敵,因此“招式”的記錄尤為重要。另外,從嚴謹的角度看,自己解題的“破綻”也很有必要記錄下來。有的同學在同一個問題上會再三犯錯,把這些問題鄭重地摘錄下來有助於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轍。我有一個習慣,就是每次做完數學作業後,都在後面寫上“解題回顧”,記錄好的思路和易錯點等,複習時常翻閱。

  英語

  英語是需要聽、說、讀、寫相結合的學科,因此要多管齊下。

  一是讀。早讀課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但也是不夠的,需要自己另外找時間,如中午或傍晚來讀。讀的內容以課文為主,兼以各式練習上的題目,以形成強烈的語感。語感對英語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當英語語感達到一定的層次,就可以成為做題的武器,在語法分析遇到困難時對選項進行篩選。

  二是背。雖然英語單詞和固定搭配多如恆河沙數,但是掌握方法,肯下苦功,定能積累不少。我有兩種策略,一是將單詞和固定搭配放回到課文中來背,也就是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同時背單詞,這樣一方面避免了面對枯燥的單詞表,另一方面也將其具體用法記下來了。二是多翻詞典,為生詞找詞根,找派生詞,這樣不但用簡單的詞根來幫助了複雜單詞的記憶,而且一次就記住了幾個單詞。

  三是聽。認真地對待每一次跟讀課文和聽力訓練的機會,熟悉英語的語音環境,同時也培養語感。

  四是記。英語有一系列的語法知識點,這是需要我們牢固地記憶的。在學習完某個重要的語法點後,做一定量的練習,清楚語法條文在具體語境中是怎麼使用的,最好把幾個典型句子記憶下來,鞏固語法學習。

  五是寫。先不論文章內容的優劣,首要的是書寫。英語作文的書寫在評卷場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第一印象就定下了評分檔次。因此大家在平時練習時就要注重自己的書寫,力求完美。說到文章的內容,只需多寫多練,多讀範文,恰當地使用連詞和高階詞彙,不在話下。

  篇二:理綜

  一、掌握好基礎知識

  掌握基礎知識沒有捷徑,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基礎知識,再多的答題技巧也沒有用,有了基礎知識,才能在上面“玩一些複雜的花樣”,讓自己分數提高一個層次,其實很簡單,上課認真聽講,放學再溫習一兩遍足矣。

  在此推薦聯想記憶法,將自己實在記不住的東西編成順口溜,或者和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聯想在一起,很多東西都能順利解決。比如說:甲來借一本亮色書***8種必需氨基酸***。

  二、選擇性做題

  許多同學討厭做題,認為自己一定做不出難題,索性放棄。其實這些都出自一個原因:缺乏自信,沒有耐心。一旦我們有了自信與耐心,再多的難題我們都樂意去挑戰。

  這些方法可以增強自信與耐心:1從簡單題入手,這樣做對的機率較大,信心也隨之增長。2 冷靜分析,不能浮躁。即使是清華北大的學生,也不是每道題拿來看一遍就會的。一道題看個4、5遍不足為奇。我們浮躁主要是由於幾遍後題的大意,想考的知識點都沒看透。於是越來越急,越急越看不懂。此時只要冷靜下來,想想我看不懂,別人也看不懂就好。再逐字逐句地看,就能看懂。

  題要有選擇性地做,類似題目只要選擇幾道來做其它題就不成問題,因為思路都差不多。但是答案術語,答題規範在考試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時即使明白題意,不用術語,不用規範也得不到分。平時做題時,一定要在這些方面下一些工夫。

  三、合理分配時間

  平時做題與考試是大不相同的。平時做題沒有時間限制,也沒有規定的答題順序。但考試就不一樣。考試經常會出現題做不完的現象,這一方面是由於做題速度不夠快***在這方面平時做題要多練***,一方面是由於沒有合理分配做題時間。

  理綜的順序是這樣的:選擇題:生物—化學—物理;大題:物理—化學—生物。其中,物理120分,化學108分,生物72分。大致上應該按照分數比來分配時間,但每人拿手科不同,因人而異。我們可以先做我們拿手的科目,一方面有助於增強信心,另一方面這樣做的話會讓我們能拿到的分全拿到。

  因為如果先做別的科的話,做不出來浪費時間,擠了拿手科的時間,致使拿不到分的沒拿到,該拿到的也沒拿到,得不償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題順序,不要盲目模仿別人的答題順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四、增強自信心

  由於理綜是拿分大項,一個失誤就有可能使10多分都丟掉。這使得很多人都喪失信心。所以在考前,不管發生什麼事一定要保持愉悅心情,想一些高興的事,考試題做不出時,不要想:完了,這回我可完了;要想:這回別人可完了。

  因為你做不出別人也做不出。答案每一科再做下一科時如果腦子轉換不過來不要著急,讓自己靜半分鐘,這樣答題會順手多了。由於本人是女生,在這裡寫一些增強女生自信的方法:女生千萬不要放棄理綜,也千萬不要認為女生理綜不可能學好,或者學理綜是男生的事。2007年狀元馬超是一個女生,但她照樣以300分滿分的成績拿下理綜,本人理綜也是283分,女生學好理綜是大有可能的。

  其實很多女生學不好理綜是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思想:我是一個女生,女生的理綜從來都是弱項,只要把語文、英語學好就行,學好理綜是男生的事。這樣不斷暗示,致使理綜越來越不好,這種思想是要不得的。其實,女生在理綜的學習上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細心。

  化學和生物只要肯背,再加上細心,是完全可以拿到一個很高的分數的。這就佔了理綜分數的一大半。此時只要想:物理再難也難不到哪去,問題就迎刃而解。

  五、一些答題技巧

  這裡再談一個怎樣答題的問題。由於物理是不定項選擇,高考理綜選擇扣分物理佔了很大比例。程度較好的同學當然可以選擇確定的,有些多項的也盡全力選全,因為這些同學追求的是高分。程度較弱的同學可以依自己的情況將物理選擇當成單項選擇來做。因為如果一道題選BC,只選了B給3分,選AB就一分都拿不到了。而這類同學就愛犯這種錯誤。

  相比之下,選一個保準的選項能提高不少分。大題中,如果這一題沒想出來怎麼做,要想到哪寫到哪,這樣會得一些步驟分。當然,題目如果完整地做出來,公式步驟也要寫全。如果時間來不及,題目會,只是沒時間算的話就不要算了,把用到的公式一一列出,也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數,結果分在整道題中佔的比例是很小的。這些都是答題小技巧,讓你在同一水平上儘可能地多拿幾分。

  篇三:文綜

  歷史:

  1、抓好線索。在歷史的學習過程中,抓好時間線索是非常重要的。如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部分的學習以時間線索為基礎來學習比較好。關於中國古代史,配套歷史地圖冊上做得很好,可把上面的相關部分剪下來並粘成一條“超長時間圖”,並在上面補上了首都等其他相關資訊。至於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近現代史,可分別在一塊硬紙板上畫出時間軸,然後把主要歷史事件標在上面,並以不同顏色的筆區分不同性質的事件。這樣既便於記憶,也便於複習。

  2、瞭解史實。此點為學習歷史的核心。對歷史評價向來仁者見仁,但史實是基礎而且是客觀不變的。對於中國古代史,以模組記憶法更容易記住,可分為基本發展情況、政治體制、經濟、民族團結、外交、人文藝術等幾個模組,每個模組再以朝代為單位,注意比較記憶法;對於中國近現代史,主要根據不同時期來記憶,以主要事件為依據。可基本分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建國後;對於世界近現代史,由於情況太過複雜,所以不必過於深究,以課本章節為單位記憶就行了。

  3、掌握基本歷史理論。系統瞭解以下歷史理論,並掌握基本的與現階段學習有關的理論。隨時隨地地記憶。只要碰到與歷史有關的東西就回想一下相關史實,不記得的話及時查閱,這樣可以加深印象和記憶。不要因為忘記而氣餒,記了N遍的東西也會經常忘記,這是正常的。只要多記幾次,一定會有效果的。

  政治:

  1、認真聽老師講課是學好高中政治的基礎和前提。高中政治的內容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學常識。學習這些內容,如果不能夠很透徹地理解,那麼你的學習將會很吃力---“看不懂、背不進、容易忘”。因此,認真聽老師的講解,就顯得尤為重要。第二,正確區分相近或相似的知識點。首先要仔細比較這些知識點的異同,找出它們相同和相異的原因,在真正理解知識的基礎上把它們放在一起掌握。

  2、找出區分的關鍵詞;整理出比較表,使異同一目瞭然。第三,把這些知識點放在特定的環境中去體會.如在日常生活中用的都是價格,只有研究價格的背後時我們才用價值。總之要比較異同,整理異同。多思多用,熟能生巧。常說常用,隨時隨地運用我們所學知識說明日常生活的人和事。如用價值規律說明鋼材價格的升降。改變學習形式可以使學習更有效率,而且語言要規範、運用政治術語要準確。

  3、課後及時複習。哪怕是簡單過一遍書和筆記。因為這樣可以提高你學習的效率。對於政治主觀題的解答,前提是熟悉課本。把課本吃透!即背!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這是必須和必要的。然後,就要通過做練習,即把所背的內容用於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還可以鞏固所背內容。

  地理:

  1、首先要掌握中國地理以及地理的基本知識***即初中的知識***,在這些知識中又以地圖的記憶最重要,如果你學好了地圖,那麼你的地理一定不會差。要牢記重要地方的經緯度以及相對位置,腦袋中有總體的地形地貌。然後以地圖為基礎記憶相關知識點。

  2、自然地理學習重在理解。一定要搞清楚自然地理的發生作用機制,理解了自然就記住了。

  3、人文地理要掌握基本框架。如涉及農業的,分析一個地區可從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生物等幾大方面著手,而氣候又可分為降水、光照、熱量,以此類推。瞭解了基本框架,再結合上述一、二點的知識,根據題目的不同靈活運用,就不用死記硬背了。 如果覺得方法還不錯,還可以網上搜李曉鵬新浪部落格去裡面看看,博主曾是高考狀元,我覺得他所講到的高中文綜學習方法,都是結合了學生很具體的經驗感受,方法非常實用,部落格中還有一些其它各科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都很不錯,我就不多說了,想要學好高中文綜的同學們,為了高考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