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教學淺談論文

  隨著資訊科技改革的發展和深入,在眾多的學校中,計算機基礎課程都是作為一門公共課。但目前,在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中,還是停留在傳統的多媒體計算機教學上,傳統的多媒體計算機教學是以電視為主體的廣播式單向性教學,其存在問題較多。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計算機教學淺談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計算機教學淺談全文如下:

  【摘要】:本文從幾個方面論述了在計算機教學中如何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調動積極性,學精學透專業知識,使個人能力得以充分發揮。

  【關鍵詞】: 計算機教學 學生 理論與實踐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資訊科技已經成為每一位現代人必須掌握的工具。但是,由於目前職高教育評價機制、硬體條件、師資和教材等問題的限制,使得資訊科技教育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本文主要對如何做好計算機教學作了幾點建議。

  一、靈活教法,提高質量

  要根據職業高中學生的實際,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提高其教學效果。例如,實行任務驅動。例如在教學Word綜合應用--圖文混排時,可以這樣引入新課的。首先出示兩張紙,一張是普通的只有文字的黑白紙,一張是有彩色圖片的紙。在內容完全一樣的情況下,讓學生比較哪一張比較好看,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有色彩的一張。然後在出示用計算機制作的一份小,問學生:“現在你們喜歡哪一張紙呢?為什麼?”學生當然更喜歡用計算機制作的具有效果的紙。教師再提問:“那你們想不想做一份這樣的紙呢?”同時鼓勵學生說:“其實,通過學習你們也會具有製作這樣小的能力,讓我們一起來製作一份屬於自己主編的小吧。”佈置一份個性小的製作,比較符合職高學生求新求異的心理,在這樣一個任務的驅動下,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將從教師轉變為學生,課堂氣氛講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加強視覺化教學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多媒體把文字、影象、聲音、動畫和視訊等眾多資訊集於一體,能在視覺、聽覺上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學生的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例如,在講解計算機常見故障的診斷與排除時,假如單單用語言來分析,學生很難理解,其結果既浪費口舌效果又不好。我就用多媒體技術把該知識做成flash動畫,把計算機擬人化,通過計算機到醫院看病的經過,來講解故障的診斷和維修。計算機通過其語言***文字和聲音***和醫生***使用者***交流的過程就是故障排除的過程。出色地講解、立體地演示、學生動手實際操作,一個出色的故事講完了,我們的課程也結束了,學生也把握本節課的內容,其結果是既省時又省力,教學效果非常好。實施情感教學,挖掘非智力因素

  職業高中的學生大多在初中階段無論是行為還是成績都屬於學校和班級的後進生,長期受到家長和教師的訓斥和指責,相比於同齡青少年會有一定的逆反情緒,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帶有一種自卑感,他們更渴望被關注,更渴望成功。在課堂上常有著“示威”、“暗鬥”、“唱反調”甚至隨心所欲的表現,他們的心理目的往往是要引起老師的關心和同學的關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充分挖掘非智力因素顯得尤為重要。

  教學的藝術不僅在於傳授本領,更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因此,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和特長,正面誘導,鼓勵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各種困難,使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和滿足;教師要促成課堂支援性學習氣氛的形成,給碰到困難、喪失信心、情緒低落的學生以必要的心理支援;教學中要創設一種民主、和諧、輕鬆的氣氛,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習,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關愛學生融洽師生關係

  師生關係融洽與否關係到教學效果的好與壞,因此我們在重點強調課堂設計的同時我們也應注重與學生的關係。在課堂上不能輕易批評學生,更不能動輒就向學生髮火,在職專教學中這是最不可取的。老師與學生的交往要做到適當、適度,而且還應坦誠相待,在教學過程中,偶然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點小錯,這時我們應該很自然地面對,不應有意迴避。

  作為老師,關心學生是我們應有的職責和義務。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專心去教育學生,要用真誠的愛去感化他們。我們要留意那些與眾不同的學生,他們或許經濟條件不好,或許性格孤僻,或許是因為某事而受到了傷害。我們要專心去和他們交談,讓他們轉入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來。

  總之,在教學改革中,對於所有的教師都不失為一種挑戰。在不同的課堂教學環境下,對教師的要求也不同。在課堂教學設計中首先應該深入的瞭解學生,更多的運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形成學習動機。教師要積極探索教育教學方法、發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是是當代教師的必備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