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計算機應用公共基礎課程教學研究論文

  計算機應用分為數值計算和非數值應用兩大領域。非數值應用又包括資料處理、知識處理 ,例如資訊系統、工廠自動化、辦公室自動化、家庭自動化 、專家系統、模式識別、機器翻譯等領域。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析計算機應用公共基礎課程教學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析計算機應用公共基礎課程教學研究全文如下:
 

  論文關鍵詞:公共基礎課程 教學改革 教學模式

  論文摘要: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高校的公共基礎課程之一,是各專業學生都必須掌握的一門基本技能,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對電腦科學的認知和實踐能力,能夠利用計算機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及工作效率。培養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當前院校教學改革中研究的熱點問題。通過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新途徑,運用多媒體課件和現代網路教學模式等新技術,全面提高學生計算機基礎的理論和實踐能力。

 

  一、計算機基礎課程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計算機與網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計算機應用能力已成為職業和崗位要求的必備能力。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水平也應隨之變化並有大幅提高。為適應變化,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的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師資隊伍建設、裝置條件等,都在進行改革。由於網路技術、多媒體技術、面向物件技術等新技術的應用普及,為計算機公共基礎教學模式的改革帶來了可能,在教學中可以引入這些新的思想、新的手段和新的技術。

  各專業學生來自於不同地域,在理解能力和學習積極性方面相差很大,還有任課教師在教學水平、教學手段和教學經驗方面差距明顯,對課程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樣,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造成影響從而到教學質量。要大力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整體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運用網路教學、多媒體等新技術、新手段進行計算機素質教育。搞好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是從事這方面教學工作的教師需要認真研究探索的問題。locAlHOST

  二、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思想

  在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轉變教學理念和思想,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二者在教學過程中達到和諧統一。

  教師角色要轉變,不但要作為知識的傳授者,更要注重其引導者的角色,因為學生是知識學習的主體,把學生引導到學習知識的正確道路上來,使學生自主的去學習知識、運用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更重要的是答疑和引導,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把重點放在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上。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轉為主動積極的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刻板的統一教學方式和內容,要根據不同專業不同能力水平的教學物件,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做到因材施教,使學生都能通過學習掌握技能,並運用計算機手段輔助自己的工作和學習。比如在講解word時,學生會理解這是一種簡單的打字工具。通過教師引導,讓學生自己設計聖誕節賀卡,既打開了他們的想象空間,又挖掘了他們潛意識的藝術細胞,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教育質量。

  三、教學內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1、優化課程內容、完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改革是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核心問題。目前,值得提倡的思路是:在明確培養目標的前提下,確定必要的知識單元,分層次將它們組成系列課程。將不同的知識單元有機地結合在一門課程中,可以改進教學效果,節省學時。計算機應用基礎教育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的課程體系。

  第一個層次是計算機文化基礎,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必備的計算機基本知識與技能,以便在資訊化社會裡更好地工作、學習和生活。考慮到未來高等人才的工作環境是資訊與計算機的支援平臺,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中,除了講授計算機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和辦公自動化軟體外,還增加了計算機網路的原理與操作內容,以及多媒體工具軟體的使用常識。

  第二個層次是計算機技術基礎,包括計算機硬體和軟體技術基礎。它主要是讓同學更加深入地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學習為了應用開發所必須掌握的計算機軟硬體技術。

  第三個層次是計算機應用基礎。通過開設多門公共選修課程,在計算機應用方面為學生打下一個基礎。

  2、教學軟體、課件和網路教學平臺的建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全部在多媒體教室授課,通過多媒體軟體、課件,並進行素材庫的建設,教學效率、效果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授課的電子教案由開始時以靜態文字為主的powerpoint幻燈片方式變為現在採用的以動態演示為主的多媒體課件,用形象的動畫在大螢幕上展示各種抽象原理、演算法過程,輔之以板書交流,使得大大增加了從教師到學生傳遞的資訊量和資訊種類,有助於建立從感性到理性的深入理解與相關技術掌握,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生動,激發了學生研究和探索問題的興趣,調動了廣大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提高了效率。網路化教學平臺是在校園網支援下構建的現代化教學環境。

  擁有計算機的在校大學生也正在逐年遞增,構建了一個自主學習和培養創新能力的平臺已成了我們必須要做的工作。構築一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生態圈”,利用先進的資訊化手段和工具,實現從環境、資源到活動的全部數字化,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資訊化,最終使計算機教學與計算機應用融為一體。網路化教學平臺建設主要包括網路教學環境建設和教學資源建設,其中資源建設是核心,為學生提供學習課件、參考資料、查詢手冊和聯機幫助資訊等多種資源。

  四、總結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各專業學科知識學習的基礎和發展要求,不僅僅是一門技術基礎教育課程,同時也是文化基礎教育和人才素質教育的基礎課程,是學習任何學科的工具和手段,對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以及思維方式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進一步深化改革程序,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從全社會資訊化發展的全域性推動整個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