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考點

  邏輯判斷比起公務員行測其他題型,顯得極為另類,披著文字的外衣,考查的卻是公式,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考點一:矛盾法解決真假話問題。

  在邏輯世界中,一些概念的出現是以矛盾的姿態出現的,比方說“所有”與“有些”、“且”與“或”,在邏輯中一般涉及到真假的情況不是去判別所謂的真假情況,而是找矛盾,因為矛盾必有一真一假。。

  例題:桌子上有四個杯子,每個杯子上寫著一句話。 第一個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第二個杯子:本杯中有蘋果。第三個杯子:本杯中沒有巧克力。 第四個杯子:有些杯子中沒有水果糖。 如果其中只有一句話真,那麼以下哪項為真?

  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沒有水果糖。

  C、所有的杯子中都沒有蘋果。 D、第三個杯子中有巧克力。

  【解析】答案選D。由題幹可知,第一個杯子與第四個杯子是一對矛盾,必有一真一假,題幹中只有一句為真,所以繞開矛盾後,第二個與第三個杯子必定為假,即第二個杯子裡事實上沒有蘋果,第三個杯子有巧克力。正確答案為D。

  考點二:否後推否前。

  當看到邏輯判斷中“可以推出”的問法時,又發現所列選項基本都是假言命題,此時就不用再去糾結什麼才是可以推出的,直接利用假言命題的推出關係,即否後推否前就可以輕巧解題。

  例:從世界經濟的發展歷程來看,如果一國或者地區的經濟保持著穩定的增長速度,大多數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必然會隨之上漲,只要這種漲幅始終在一個較小的區間內就不會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時期內:

  A、如果大多數商品價格上漲,說明改過經濟在穩定增長

  B、 如果大多數商品價格漲幅過大,對該國經濟必然有負面影響

  C、 如果大多數商品價格不上漲,說明該國經濟沒有保持穩定增長

  D、如果經濟發展水平下降,該國的大多數商品價格也會降低

  【解析】答案選C。題幹中一共有兩個假言命題,其中C選項符合第一個假言命題的否後推否前公式。所以正確答案為C。

  國家公務員考試邏輯填空解題技巧和方法

  【例1】走上工作崗位後,我們應該有襲人那種踏實做事的務實態度,不驕不躁地做好份內工作,將領導交代的事情 做好,切忌三心二意,這山望著那山高。即使有幸獲得了領導的倚重和大家的稱讚,也應當繼續保持不卑不亢、 的心態,用持續的愛崗敬業、 為自己加分。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一心一意 不驕不躁 恪盡職守

  B、心猿意馬 進退維谷 忠於職守

  C、全心全意 驕傲自滿 敷衍塞責

  D、心神不定 謙虛謹慎 盡忠職守

  【答案】A。解析:本題可從第一空入手,所填詞應與“三心二意”成反對關係。也就是說所填詞語是“一心一意”,只有一個心眼兒,沒有別的考慮,符合題意,形容境界的詞語,擴充套件也適用。“心猿意馬”心好像猴子在跳、馬在奔跑一樣的控制不住。形容心裡東想西想,安靜不下來,與三心二意成聯合關係,排除B。全心全意:投入全部精力,一點沒有保留。與“三心二意”成反義,可以用。心神不定:心裡煩躁,精神不安。與三心二意成聯合關係,故排除D。在A和C中選擇,找與不卑不亢聯合的詞語,不驕不躁可以,形式上一致,內容上也相似,與愛崗敬業聯合的詞語,恪盡職守、盡忠職守與忠於職守符合,恪盡職守的意思是儘自己的努力,嚴守自己的職業或崗位。敷衍塞責與愛崗敬業成反對關係,指工作不認真負責,表面應付了事。正確答案為A。

  【例2】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立足本職、埋頭苦幹,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用勤勞的雙手,一流的業績成就屬於自己的人生精彩。要不怕困難、_______,勇於到條件艱苦的基層。用勇於創業、_________,努力在改革開放中闖新路、創新業,不斷開闢事業發展新天地。

  A、 攻堅克難;敢闖敢幹

  B、 敢闖敢幹;攻堅克難

  C、 勇往直前;敢闖敢幹

  D、攻堅克難;勇往直前

  【答案】A。解析:本題目屬於邏輯填空語境分析之邏輯呼應法具體應用。本文段出自主席《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第一個空根據題幹中的邏輯呼應點“不怕困難”“艱苦”判斷出該空應選擇具有克服艱難困苦之意的詞彙即攻堅克難,故排除B和C選項。第二個空根據邏輯呼應點“勇於創業”判斷出應選擇具有敢於闖蕩敢於幹事之意的詞彙即敢闖敢幹,排除B和D選項,故選擇A選項。

  國家公務員邏輯判斷應對技巧

  在作答邏輯判斷題時,往往會遇到一些題幹較為複雜,不太容易理清思路的題目。這時候,如果仍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理清題幹頭緒上,很容易陷入越理越不清晰,直至頭腦一片混亂也還是沒有思路的境地,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挫傷我們做題的自信心和積極性。面對這樣的情況,建議考生切不可一味鑽在題幹裡面,而是要學會換一種思路,回過頭來從選項入手,通過選項代入找出題幹中的矛盾,最終找到正確的答案。

  [例題]

  在一條偏僻的小巷裡發生一樁凶殺案,在附近的6個人親眼目擊了凶手的樣子,警察前來調查,6個人各自提供了凶手的不同特徵,每個人只有一項說的是真話。甲:穿西裝、穿皮鞋、慣用左手、分頭;乙:穿運動上衣、穿長筒皮鞋、使用雙手、禿頭;丙:穿西裝、穿長筒皮鞋、慣用右手、平頭;丁:穿毛衣、穿皮鞋、使用雙手、戴帽子。戊:穿西裝、穿短鞋、慣用左手、披髮;己:穿運動上衣、穿短鞋、使用雙手、戴帽子。

  由此可知,凶手的真面目是*** ***。

  A、穿西裝,穿皮鞋,慣用左手、分頭

  B、穿運動上衣、穿皮鞋、慣用右手、披髮

  C、穿毛衣、穿長筒皮鞋、使用雙手、平頭

  D、穿運動上衣、穿短鞋、慣用左手、禿頭

  [解析]

  排除法:每個人說的只有一項是真話。若A項符合真凶,穿西裝、皮鞋、分頭,則甲有三項說的是真話***穿西裝、慣用左手,則戊有兩項說的是真話***;若C項符合真凶,穿毛衣、使用雙手,則丁有兩項說的是真話;若D項符合真凶,穿運動上衣、禿頭,則乙有兩項說的是真話***穿運動上衣、穿短鞋,則己有兩項說的是真話***,均不符合。只有B項是真凶的面目。故答案為B。

  [專家點撥]

  本題給出的條件比較繁雜,容易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只通過觀察很難理清思路。如果我們逐條去分析,且不說能否解題,即便能夠做出答案,想必也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於考場上爭分奪秒的時間完全不現實,而且還很容易出錯,甚至由於中間的某一環解出錯而造成“前功盡棄”。然而,通過選項代入來找題乾的矛盾能夠很輕鬆地找出正確的答案,既省力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