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與寫作
公共基礎知識考察內容中最後一道題目是文章寫作,因此需要考生特別注重寫作部分。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真題概述】
本題由兩段材料構成,材料一概述了自2013年冬季開始,我國大部分地區被嚴重的“霧霾”天氣包圍,氣象部門首次釋出“霾”橙色預警。材料二以安徽蚌埠為例,詳細說明了此地霧霾的嚴重程度。
請根據上述材料,聯絡生活實際,寫一篇文章,800字左右。
【材料解析】
材料一對我國大面積霧霾天氣及其影響進行了概述,從13年12月起中東部開始出現霧霾,進而蔓及全國,北京氣象局更是釋出了橙色預警,這些都說明了我國受霧霾天氣影響之大。對事實進行說明之後,材料最後一句話給出了觀點性的評論,如果像奧運期間一樣單雙號限行,無需供暖,就很容易理解彼時的“藍天計劃”為什麼能夠實現。從側面為我們提供了治理霧霾方法:即單雙號限行、改變供暖方式等。
材料二是對安徽蚌埠地區13年12月以來空氣質量逐漸下降的事實說明,安徽全省境內空氣汙染指數達到最高。用典型的事例說明了治理霧霾亟不可待。12月4日,蚌埠市的3個空氣質量檢測點的空氣質量指數***PM10***均超過300,市區環境空氣汙染平均指數為383,達重度汙染水平。安徽省多個地市的空氣出現了區域性連片汙染。而這種因霧霾引發的空氣汙染指數達到V類標準***重度汙染***在蚌埠市尚屬首次。專家說話和氣象局的資料表示安徽省已經成了霧霾的重災區。
【解題思路】
這道作文題由兩段材料組成,由大到小說明了我國霧霾的嚴重程度和亟待解決的現狀。題目要求聯絡生活實際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因篇幅較短,建議選用議論文進行作答。一篇完整的議論文需要觀點明確、結構完整、論證有力。因此,議論文能夠更好地體現一個人的寫作能力。
對於此類社會熱點類材料可以從“為什麼”、“怎麼辦”的角度進行分析。從為什麼的角度,可以找到以下原因:一是由於工業性生產導致過量汙染氣體排入空氣中,形成霧霾天氣;二是城市車輛增多,汽車尾氣的過量排放加劇了空氣汙染,進而造成霧霾;三是冬季通過鍋爐北方供暖,排放氣體中的汙染物質多;四是城市建設中綠化面積相對不足,未能完全實現自淨。從怎麼辦的角度,政府應該積極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不能將環境作為經濟發展的犧牲品。在執政過程中將治理霧霾落到實處,制定相關規定,規範不合理行為。對個人來說,霧霾對身體健康、生活行動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每人都應該加強環境保護的意識,將環保意識化進自己的生活中,為藍天再現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參考範文】
攜手驅霾 讓藍天再現
2013年12月10日,全國大部分地區出現霧霾天氣,北京市氣象局釋出首個霧霾橙色預警;2014年2月26日中央氣象局又一次釋出霧霾橙色預警……一條條觸目驚心的新聞報道讓出行的人的腳步變得遲疑,讓身處霧霾汙染區的群眾的心上蒙了一層灰塵。治理霧霾,勢在必行。這是每一個渴望藍天,渴望清新空氣的人的呼喚。
治理霧霾,需追本溯源。霧霾天氣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水滴一塵土”可以積聚而成的,而是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但在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卻是人類不合理的地面活動。與日俱增的機動車給城市增添了繁榮,但與“輛”劇增的尾氣也讓天空的顏色變得灰霾;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的高樓廈宇以光鮮亮麗的姿態聳立城市中央,可建造過程中的揚沙卻讓人不忍回顧。面對這樣的境況,政府部門應發揮指揮棒的作用,加大力度追究霧霾形成的原因,普通群眾也應該從自身實際出發獻計獻策,從源頭上扼住霾的擴散。
治理霧霾,需樹立環保意識。環境保護早已作為基本國策寫入憲法,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成為當下中國社會努力的方向,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隱藏著民眾環保行為的缺失。環保意識的淡薄已經使我們失去了許多珍貴的東西。一片片溼地被破壞,一條條河流被汙染,一幅幅青山綠水的景象被破壞的事情早已屢見不鮮,但是人們在痛惜過往時卻沒有從自身出發思考這些事物消逝的原因,往往只做悲哀的哭泣者,不做勇敢的抗議者。其實,只要我們增添一點點的環保意識,多為我們的子孫後代想一想,我們的環境也不會如此糟糕,青山綠水也不會消失的如此之快。
治理霧霾,需落到實處。環境保護不是一句口號,也不是一紙空文,需要落實到實際生活中來才能讓青山更青,讓綠水更綠。針對霧霾治理,有關省市已經出臺了相應的措施。例如,北京市對汙染源企業的停產,限制車輛行駛,同時頒佈《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日應急方案》,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技術,為節能減排創造技術條件,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都為其他省市樹立了榜樣,也為今後的治理霧霾工作鋪墊了道路。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治理霧霾的任務是長期而艱鉅的,無論是追蹤霧霾的成因,還是將環保意識謹記於心、落於實都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參與,所以我們要攜起手來,為藍天的重現共同努力。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