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聯考申論熱點分析

  在公務員考試過程中,申論科目一直以來都是極為重要的科目,而時事熱點是申論考試的常用素材,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公務員聯考申論熱點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公務員聯考申論熱點***一***

  【背景連結】

  2016年12月中旬,河南省林州市遭受到了霧霾侵襲,該市釋出了“關於啟動紅色***I級***預警應急響應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學、幼兒園停課,不過林州市臨淇鎮一中似乎並沒有當回事。據媒體報道,該校不僅沒有給孩子放假,還組織幾百名學生在操場上進行考試。按照該校馮校長的說法,19日上午“雖有薄霧,但霧霾並不嚴重”,至於下午的考試,“組織都組織了,就考完吧”.

  【標準表述】

  [霧霾的影響]

  霧霾天氣是一種大氣汙染狀態,霧霾是對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籠統表述。霧霾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生殖系統等疾病。政府高度重視霧霾危害,並將其納入空氣質量治理目標。各地在汙染天氣應急預案中,更是將中小學、幼兒園停課措施納入到公眾防護措施中,由教育主管部門負責組織。

  [問題剖析]

  重度汙染天氣,學校是否停課不僅直接關係到學校師生的健康,也是學校履職盡責意識強不強的直接反映,更是對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落實得怎麼樣的一次檢驗。因此,就該校此次霧霾天組織學生露天考試而言,這種說法於情於理都站不住腳。第一,面對霧霾,學校不想著如何讓學生免受汙染侵害,反而組織大多數學生集體“吸霾”,是對學生健康的不負責任。第二,在當地已啟動了重汙染紅色預警、發出停課通知的情況下,學校執行不到位是嚴重的失職。

  [啟示與對策]

  這警示學校:要充分重視、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釋出紅色預警和停課通知,正是為了學生的健康考慮,在這種情況下還組織學生露天考試,說明學校沒有理解領會上級部門的安排。為了教學目的而讓學生付出健康代價,是不可取的。任何時候,學生的健康都和教學同等重要,要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方面是要提高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教育工作者對霧霾危害的認識,增強霧霾天氣下優先保護學生健康的緊迫感;另一方面,有必要探討應對霧霾天氣的統一規範,使各地在什麼情況下停課,什麼時候停課,執行不力如何處罰,以及如何保障學生健康等方面有明確依據。

  這警示有關企業單位:要嚴格遵守、及時響應預警資訊。近年來,雖然有關方面加大了治霾力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一些“慢半拍的反應”甚至對應急舉措的“拒不執行”,也給治霾帶來了重重阻力,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對此,必須加強監管,規範應急機制執行;同時,加大處罰和問責力度,剷除少數違法違規者的僥倖心理。

  ***二***

  背景連結

  衢州市開化縣華埠鎮大郡村樹林底自然村有一株370多歲的老紅豆杉,和它同輩的動物植物,大多都已成為石油、煤炭,而它卻依然挺拔蒼翠。這株紅豆杉背後,是村民金土根家族16代人的辛勤付出。不過,樹木並非無情物,如今這棵需要三人才能合抱的粗壯大樹,繁育出了幾十萬株紅豆杉苗,每年給村裡帶來數百萬元的收益。

  16代人接力保護,寫入家規從未間斷,這樣的民間自覺與自為,殊其不易。有付出也必然有回報,珍貴的紅豆杉也成為造福一方的“搖錢樹”,繁育出幾十萬株樹苗,每年為村裡帶來了數百萬的經濟收入,成為足以仰仗和依賴的支柱產業,上演了一場“草木並非無情”的人間佳話,也引發瞭如何保護自然生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考。

  綜合分析

  [原因分析]

  青山綠水是寶貴的財富,一株紅豆杉能產生如此大的經濟效益,源於其價值得到了發現和挖掘。更重要的是,這種保護式的利用並非一錘子買賣,不是竭澤而漁式的換取,而是以保護為核心的獲得。如果沒有一以貫之的保護,那麼這株珍貴的紅豆杉就可能有兩種結局,一是被當成一顆普通的樹木被利用,或者被砍於修房造屋作建築材料,落個暴殄天物的結局。二是部分人知道其價值後,出於自私的目的和短淺的眼光“一賣子之”,雖然可以獲得一筆不菲的轉讓金,卻讓當地失去最寶貴的財富,也無法實現永續的利用。

  不知道其價值而保護,更顯得初心的可貴,知道其價值的保護,更是一種殊其難得的自覺。現實中,守著“搖錢樹”而行破壞之舉,似乎已成為一種常態。從環境保護來說,“先汙染後治理”或者“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的思維,可以說是根深蒂固,極有市場。於是在大開發和大發展的口號下,青山不再,綠水變臭,及至生態嚴重汙染下,空氣不能吸,水不能喝,人也無法居住而只能選擇離開。從文物保護來說,基於城市建設或者房地產開發,被“保護式毀壞”者不知凡幾。據2012年8月公佈的全國人大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文物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30年來,全國消失的4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毀於各類建設活動。

  [警示意義]

  紅豆杉成“搖錢樹”式的保護式開發,其最大意義和看點,其實不在於保護者本身,而在於無意識保護的“無心插柳”,所產生的巨大邊際效應和永續利用價值。個體的無意識行為,其衍生出的超乎想像的結局,理應成為整個社會的遵循。有些東西,一旦失去就可能難以挽回,因而帶有敬畏之心,並注重行為所帶來的巨大破壞力,既是紅豆杉成“搖錢樹”所帶來的思考,也是基於現實所引發的反思。把眼光放長遠一點,才能避免竭澤而漁和暴殮天物。

  啟示與對策

  守得初心,方為始終。對於資源的保護式開發,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也才能獲得最積極的回饋。事實上,無論再貧窮的地方,都有潛力巨大的財富之源,關鍵在於你是否保持著“世代守護”的定力,不隨意破壞的勇氣。某種意義講,對於資源的開發與使用,既需要一定的智慧,但更需要保護初衷不變。否則,短期內所獲得的東西,終將會以永遠失去作為代價。一株紅豆杉如此,一處珍貴的文物如此,一地的環境資源也同樣如此。文物可以複製,不過其價值已然失去,環境被破壞之後,要想再恢復就得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除了鉅額的修復成本之外,還有人的生命與健康作陪。

  ***三***

  背景連結

  2016年12月,在河南省汝州市某重點工程開發過程中,經文物部門勘探和發掘,在規劃的文化廣場中心地帶,發現百餘座漢墓。但在考古發掘期間,13座漢墓被挖開,文物遭到嚴重破壞。就在等待規劃設計保護方案時,近日施工隊還將考古發掘後的所有墓葬坑夷為平地,繼續施工作業。汝州宣傳部表示,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對實施破壞行為的涉事公司進行40萬元的行政處罰。

  綜合分析

  悠悠華夏,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聞名世界,而出土的各類文物就是最好的證明。在2016年4月召開的全國文物工作會議上,強調,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應該說,上至中央,下到民間,社會各界大都對文物保護有著越來越清醒的認識。但從河南汝州千年漢墓遭遇破壞的情況來看,我國的文物保護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環顧當下,從地方發展來看,文化“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仍然非常普遍。尤其是,當一地經濟增速放慢,相對於投資、考核等“硬槓槓”,文化保護難免淪為“軟約束的橡皮筋”.社會觀念層面,相對於權勢、財富等“硬通貨”,文化很難真正“自尊”“自信”,還常以“窮酸相”示人。即便從個人角度看,在房價、教育、醫療等生活壓力之下,談論“詩和遠方”的文化追求,多少有點“小眾色彩”和“小資味道”.

  一邊是文物保護,一邊是商業開發——在某些地方,這兩種訴求儼然勢如水火。在追逐經濟利益的巨大驅動力下,對於文物的保護往往顯得力不從心。很多時候,不折不扣地執行文保政策,甚至會被一些人視作“拖累城市建設”.商業開發強勢,文物保護弱勢,是當下一些地方不爭的事實。所謂傳承歷史、敬畏傳統,在現實的利益盤算面前簡直不堪一擊。

  啟示與對策

  認識到文物的價值,更要扞衛文物的價值。以最大的誠意保護文物,需要完善、有力的執法體系為之兜底,關鍵是改變基層文保部門一貫以來的弱勢狀況。比如,從財政撥款、管理歸口等方面著手重新梳理,儘可能強化其獨立行使職權的能力和底氣;優化現有的文物行政執法方式,探索建立直接參與的專業執法隊伍,確保文物執法權能夠更為集中、有效。一言以蔽之,要用健全的制度遏制屢禁不絕的破壞衝動,創造文物保護的新局面。

  建立懲罰和激勵機制,那些保護文物卓有成效的人,也必須獲得公允評價和公平對待。如此,才能真正讓文物保護工作有神聖感、獲得感,才能真正守護住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