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及答案

  公務員面試是青海公務員考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考生想要在面試中拿到高分,模擬真題練習是不可或缺的備考方法之一,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青海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幫助你提分。

  青海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一***

  【模擬試題】

  轄區某村村民對徵地存在較大意見,封堵了一條主幹道,嚴重影響交通,上級派你解決此問題,應該如何處理?

  【答題要點】

  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關乎農民的切身利益。應認真聽取村民的述求,通過溝通、宣傳、引導的方式解決問題,主要採取以下手段:

  首先聯絡交警部門設計交通分流方式,組織交警到現場疏導交通,保障交通的順暢;協調民警快速抵達現場,維持事發地秩序,避免發生暴力衝突。

  組織人員向村民宣傳徵地的用途和對未來經濟發展的前景,以及國家徵地補償的相關政策法規,並向村民保證會認真聽取他們的訴求,安撫村民情緒,避免矛盾和衝突的擴大化。

  分別向當地鄉***鎮***、村幹部、村民代表瞭解事發原因,包括徵地專案的用途、徵地面積、開始實際、賠償方法等,以及該村的耕地面積、村民收入等情況;瞭解矛盾產生的具體原因。

  組織村民代表,鄉***鎮***、村幹部、徵地建設單位等座談,傾聽村民的述求,瞭解村民對目前補償方案的意見,並要求相關領導和單位認真考慮村民的意見。

  結合村民意見和徵地建設實際情況,組織徵地相關單位協調溝通,向村民提出問題解決的大體方案和時間表,並要求村民拆除道路封堵設施,恢復正常交通。

  待交通恢復後,進一步瞭解徵地補償情況,調查前期徵地補償是否公平、公正、公開,款項是否已經落實到位;是否存在徇私舞弊、貪汙受賄、暴力威脅等違法行為,對違法人員要依法懲處;協調各相關單位和村民代表商討新的徵地補償方案,並公示;在實際補償的執行中,加強款項的審計和監管,保證補償款都落實到位。

  青海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二***

  【模擬試題】

  曾指出,要讓眾多“創客”脫穎而出,但隨著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開始了創業,但據調查顯示,國內初次創業成功率不足10%,有專家也表示尤其對於大學應屆畢業生,創業應當慎行,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答案】

  目前應屆畢業生逐年增多,就業壓力日益增大的當前,倡導自主創業勢必會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注入新的活力,但如何貫徹的指示,改變上述問題,還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

  我認為擺在當前青年人尤其是大學應屆畢業生面前的主要問題是:

  1、創業不理性,缺乏持之以恆的耐心。當前不乏青年人具有良好的思維和執行力,單憑一腔熱血加之經驗不足,缺乏管理經驗等,失敗就在所難免。

  2、強業專案虛空,缺乏市場調研,缺少計劃性,導致在市場的競爭中失敗。

  3、政策扶持機制不健全,註冊公司、辦理營業執照等手續耗時耗力。

  因此,讓創新創造的血液在全社會流動還需要政府倡導和具體落實。

  首先,要注重創業教育,讓創業教育成為本科教育的一項內容,提供一個理論與時間的平臺;

  其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簡政放權。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建立青年創業工場和孵化器,組成服務創業者的一體化平臺;

  最後,要培育創新文化,包容失敗,用好青年人創業的一腔熱血和正能量,鼓勵二次創業,激發青年人的熱情。

  青海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三***

  【模擬題】

  近日,鄭州市出臺公務員誠信量化考核標準,按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個人品德4個方面進行考核,得分由基本項、加分項和扣分項3部分構成。同時,通過設立舉報投訴視窗,建立誠信檔案,監督記錄公務員的失信行為,將誠信量化指標納入公務員績效考核等,讓誠信與考核、獎懲、晉級直接掛鉤。談談你的看法。

  【分析】

  不久前,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發布了《關於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的意見》,勾畫出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的目標任務和實現路徑,為誠信建設制度化指明瞭著力方向。鄭州從公務員誠信開始,以此推動社會誠信機制的建立健全,這確實是有力之舉,抓住要害。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很久之前就提倡“為政以德”,強調為官者要以德施政,以“信”贏得百姓之“心”。公職人員只有自省、自律、自責、克己,權力才能真正有敬畏心、同情心、責任心。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地方部門對公職人員的誠信度先要求、高要求,可謂合情合理、合法合規。具體而言,公職人員守信,一方面,它有助於身先士卒,發揮好公務員的帶動作用。在公序良俗的遵從層面,中國自古重視吏治的示範意義,乃至歷史上出現“治吏”重於“治民”的觀念,韓非子甚至主張“治吏不治民”。誠信固然是一盤棋的制度建設,但毋庸置疑的是,公職人員守信,有助於官德建設、乃至黨風廉政建設;另一方面,它對權力公信的重塑有重大意義。這些年,因為公共事件中的隱瞞、推諉、不作為,少數地方部門已經陷入“說了沒人聽,說了沒人信”的尷尬局面。當真要解決問題,就得從“人”著眼、從“官”入手,在責任政府的理念之下,謙抑透明、真抓實幹,以人格化的誠信作為,塑造當代政府的風骨與信譽。

  不過,我們也應該注意,在為誠信納入公務員考核大舉點讚的同時,亦要防止兩種傾向:一是道德考核的“手”越界無度,將誠信建設異化為私權干預;二是過分追求量化,而忽略了誠信氛圍建設,導致誠信教條化、庸俗化、數字化。只有合理範圍內的自律他律,才能真正的以官員誠信帶動社會誠信,將誠信建設的必由之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