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行測考試指導

  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可以對大家的公務員考試備考有所幫助。

  指導一、搞定片段閱讀

  一、片段閱讀之結構兩分法

  考生在做片段閱讀題時要儘快確定文章結構以便找到文章的重點即答案。如轉折結構文段中轉折之後的內容很重要,遞進結構文段中遞進之後的內容更重要,總分或分總結構的文段中總的部分很重要,並列結構文段中所有部分都重要。

  【例題】由細顆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塵暴更大。粒徑10微米以上的顆粒物,會被擋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徑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間的顆粒物,能夠進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過痰液等排出體外,另外也會被鼻腔內部的絨毛阻擋,對人體健康危害相對較小;而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吸入人體後會直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這些顆粒還會進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氣體、重金屬等溶解在血液中,對健康的傷害更大。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不同粒徑的顆粒物對人體健康的不同影響

  B.災害天氣中各種尺寸顆粒物的致病機理

  C.重金屬等會溶解於血液中危及人體健康

  D.灰霾天氣中的細顆粒物對人體健康傷害大

  【答案】D。解析:本題要根據結構鎖定答案。文段為總分結構,總的部分是重點,要體現在選項中。首句是總的部分,指出由細顆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氣對人體健康傷害很大,之後用顆粒物的粒徑大小值進行了比較論證,粒徑小於2.5微米的細顆粒物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故本題選D。

  二、片段閱讀之尋找暗示資訊

  有些文段材料的重點暗藏在材料中,必須尋找其暗示資訊。通過分析這些暗示資訊,順利地找出正確答案,暗示資訊包括修辭手法、標點符號、明顯的提示語等等。

  【例題】隨著通訊技術的進步,當今社會,政府執政的輿論環境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各種輿論可以藉助網路、簡訊等現代傳播工具,跨越時空迅速傳遞,使意見空間加大,意見力度增強,而決策透明度的增加和公民民主參與意識的增強,又加大了政府的輿論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對“輿情危機”的處理,需要改變以往的被動方式,針對新出現的情況,及時採用新方式來應對。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A.說明政府在新輿論環境下有必要轉變應對方式

  B.對比不同時期政府輿論宣傳的客觀環境與方式

  C.剖析政府執政的輿論壓力不斷增大的外在原因

  D.分析通訊技術發展與輿論環境變化之間的關係

  【答案】A。解析:解答本題可根據提示性詞語抓文章重點。在“這樣的背景下”暗示前面都是在講背景,背景後的內容對答題更重要。B、C、D三項都只是對現狀的分析,都是背景,沒有提出面對這種現狀應採取的態度或措施,可排除。故本題答案為A。

  指導二、邏輯判斷升級型

  一、邏輯判斷升級型強化論點或論據

  ***一***題乾的特點:

  1.一般是通過一段背景材料後提出論點或者論點是對論據的簡單概括;

  2.論點通常描述了某種手段或通過某個辦法去達到一個目的。

  ***二***做題關鍵:

  1.直接的說明論點或論據是正確的;

  2.說明這個措施是可行的。

  【例題1】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經常喝酸奶可降低兒童患蛀牙的風險。在此之前,也有研究人員提出酸奶可預防兒童蛀牙,還有研究顯示,黃油、乳酪和牛奶對預防蛀牙並沒有明顯效果。雖然多喝酸奶對兒童的牙齒有保護作用,但酸奶能降低蛀牙風險的原因仍不明確。目前一種說法是酸奶中含有的蛋白質能附著在牙齒表面,從而預防有害酸侵蝕牙齒。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援這項研究發現?

  A.黃油、乳酪和牛奶的蛋白質成分沒有酸奶豐富,對兒童牙齒的防蛀效果不明顯

  B.兒童牙齦的牙釉質處於未成熟階段,對抗酸腐蝕的能力低,人工加糖的酸奶會增加蛀牙的風險

  C.有研究表明,兒童每週至少食用4次酸奶可將蛀牙發生率降低15%

  D.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都在研究酸奶對預防兒童蛀牙的作用

  【解析】快讀閱讀後發現,本題的論點是第一句話,論據是最後一句話“酸奶中含有的蛋白質能附著在牙齒表面,從而預防有害酸侵蝕牙齒”。題目要求的是支援研究發現,也就是要加強論點。A選項儘管也起到一定的加強作用,但只是對論據起到了一定的加強作用;B選項反而削弱了題幹論點;C選項“兒童每週至少食用4次酸奶可降低蛀牙發生率”,直接說明喝酸奶可以預防蛀牙,加強了題乾的論點;D選項“正在研究”並不是一個確定性的結論,不能加強題幹研究發現。因此答案為C。

  點撥:如果四個選項裡面既有加強論據的選項,又有論點加強的選項,這時應該首先選擇加強論點的選項。

  二、邏輯判斷升級型強話論證的方式:強化歸納論證

  ***一***題乾的特點:題幹一般是通過對某些樣本或某一部分的調研或實驗結果得出針對整體的結論。

  ***二***做題關鍵:

  1.通常的加強手段有:選取的物件非常有代表性、選取的物件數量多或選擇的正確。

  2.通過資料的角度:補充觀點還需要的一些別的相關資料使結論成立。

  【例題2】 最近一項調查顯示,近年來在某市高收入人群中,本地人佔70上,這充分說明外地人在該市獲得高收入相當困難。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才能支援上述結論?

  A.外地人佔該市總人口的比例高達40%

  B.外地人佔該市總人口的比例不足30%

  C.該市中低收入人群中,外地人佔40%

  D.該市中低收入人群中,本地人佔不足30%

  【解析】本題通過高收入人群中本地人的比例遠遠高於外地人得出外地人在本地獲得高收入是很困難的。A選項外地人佔市總人口的比例高於30%,加強了論據的說服力,從而加強了結論。B選項是削弱了題乾的結論。題幹主要說的是“高收入”,而C和D兩個選項說的是“中低收入人群”,屬於無關項。因此答案為 A。

  點撥:當題幹對某些資料對比時,先要清楚這些資料說的是比率還是總數量,以至於找出題幹中的資料是不是有遺漏的,然後到選項中尋找相應的資料。

  指導三、資料分析閱讀方法

  一、文字型材料

  文字型的材料,就是通篇全是文字的材料,這種材料往往是大家最頭疼的,那麼對於這種材料,絕大數學生拿到題目後就是到原文中去找相應的資料,然後在這個資料上做個標誌,當然這麼做沒錯,就是效率低時間長。文字型的材料通篇除了漢字就是數學,既然數字不好找,那麼我們就應該找漢字,找那些標誌性的漢字,也就是我們稱之為名詞片語的漢字,比如國民生產總值、第一產業產值、糧食總產量等這些字眼。那麼找這些名詞片語有什麼優勢呢?第一,我們對於漢字的敏感性要遠遠強於數字,這使得我們找漢字更快並且記得更久一些;第二,找到漢字其實就是定位了數字,漢字後面跟著的就是相關的數字,這樣找會很省時間,定位快。

  二、表格型材料

  表格型的材料找資料相對就比較簡單了,這裡就是強調一些注意事項,在表格型的題目中大家很容易忽略一些細節,第一是標題,標題是材料的核心,並且在看標題時還要注意時間和單位這兩個小細節。時間上,若給你2013年的值,求2012年則是求上期值,而求2011年則是隔年上期了。單位上注意換算,給的億,需要換成萬等。第二是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這是能看懂表格定位資料的關鍵。第三是表格中累計、合計、其他等需要特殊關注,這也是容易出題的地方。第四是一些表格會在最後加上註釋,一般註釋是沒有的,但是如果有的話,也是極容易出題的。

  三、圖形類材料

  圖形類雖然種類比較多,但是相應的資料都比較清晰容易找到,而且圖形類和表格其實是一脈相通的,我們平時用的excel裡就有相應的功能,可以直接把表格生成柱狀圖、折線圖、餅狀圖。因此圖形類的題目在找資料時的注意事項也相差無幾,第一也是標題,在這不作贅述。第二,無論是柱狀圖還是折線圖都有橫縱座標,這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尤其是有些題目把柱狀圖和折線圖畫在一起時,要注意這種情況下一般會有兩個縱座標,分別指代兩種圖形,要區分好。第三是圖例,圖形類的題目都有圖例,一般在圖形的右上方,這是看懂圖找到資料的依據。第四也是註釋,理由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