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命題規律

  導讀:通過對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特點的總結,。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是對未來從事行政工作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否具備行政工作能力的一種可能性的測查與驗證。與單純以基礎知識和智力為主要考查物件的一般測驗不同,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查的是人的基本資質與潛在能力,具體表現在考查考生是否具備快速、敏捷、準確地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國家公務員招錄考試發展的十餘年裡,《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命題規律可概括為以下三點。

  1、多樣性、廣泛性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常識判斷五種型別的題目。通俗地講,這種測驗在形式上涵蓋了對漢語基礎、邏輯、文史、社科、數學、時政、法律等各方面的綜合測試。這種廣範圍的題型及考點設計,正體現了公務員考試公正、公平的精神——不偏向於任何一門專業,保證“人人可參與,人人可發揮”,也保證日後從事公職的人員不是“偏才怪才”,而是各種能力均具備、各種崗位均可適應的全才。

  2、基礎性、思維性

  歷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的“測試內容”部分規定: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從歷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與地方真題也可以看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90%以上的題目均為基礎性題目。這種基礎性既是針對某一專門學科而言,也是針對從事公務員工作所應知應會的基本素養而言。然而,基礎並非意味著簡單,這種基礎性是與思維性緊密結合的,考核的是“活生生”的知識,需要考生有“活”的思維來與之對應。

  3、規律性、統籌性

  從近五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試題變化規律來看,《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五個模組基本固定,考核的題型每年都有創新,而解題的思路並非無規律可循。考生需要明白的是,把握解題規律不是單純地去解題,而是培養並提升個人從事公務員職業的職業素養能力。反過來說,考生真正提升了這種能力,解題的能力自然相應提高。這也正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科學性所在。眾所周知,公務員考試題量比較大,連續四年均為140道題。然而,題量大隻是表面現象,如何科學統籌、如何合理分配時間,就簡避難,這才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真諦。需要注意的是,作為考生固然自己需要統籌,但國家公務員考試也在相應地與考生進行這種統籌博弈,除了安排較大的題量,還適時地調整各板塊的順序,如2010年板塊順序有了大幅調整,我們不排除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在這方面繼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