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採風心得與體會

  攝影是人們記錄客觀世界的一種工具,也是採風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於吧。

  篇1

  5月14日~19日,我們在北京進行了為期5天的攝影採風和實地考察。在這幾天當中,雖然時間有點短,但是我們收穫頗多,也領略到了這個文明古都給我們所帶來的風采和魅力。

  當我們剛踏上北京的第一個腳印時就急不可待的奔赴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中國美術館。經過了一夜的火車顛簸,雖然大家的身體有些疲憊,但是來到北京的激動心情早已將疲憊的身體拋之九霄雲外。來到中國美術館前,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它別緻的主體大樓,主體大樓為仿古閣樓式,黃色琉璃瓦大屋頂,四周廊榭圍繞,具有鮮明的民族建築風格。中國美術館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國近現代藝術家作品為重點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1963年6月,毛澤東主席題寫“中國美術館”館額,明確了中國美術館的國家美術館地位及辦館性質。進入美術館內,給我們呈現的是當代藝術家的代表作。在館內的二樓,我們有幸見到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教授、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加山又造畫室客員研究員—胡明哲老師,並且與她合影留念。經過此次參觀,讓我感受到了具有傳統藝術色彩的薰陶,也不枉來一次了。

  第二天,我們起了個大早來到充滿了鳥語花香的北京植物園,別看時間還早,這裡卻早已是熱鬧非凡,其中大多數是攝影愛好者,因為這裡的環境優雅別緻,景色優美怡人,是個拍攝的好地方。北京植物園位於京西香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是國家級4A級旅遊景區,因為植物園的面積實在太大,裡面都是一片爭芳奪豔生意盎然,走中軸的好處是隨時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去觀賞兩側的園林或者花卉,而不至於迷失方向。每到一處景物我們都要考慮如何去構圖才能將畫面拍的好看,這是我們要深思熟慮的。參觀完植物園之後,我們對大自然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當我們身處大自然的環境中我們有一種不忍心去傷害的感覺,不知不覺中自己對大自然的保護意識便愈加的強烈了,在這些美麗的大自然鎖賦予的生命中看到了生命的延續與驕傲,讓我也聯想到人類的延續與發展,在欣欣向榮的如今社會人們的意識也要不斷地深化對於賦予我們生命的大自然的保護意識。植物園裡留下了我們的足跡,我們將記住這美麗的瞬間。緊接著我們又來到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集文物徵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於一身,將系統收藏反映中國古代、近現代、當代歷史的珍貴文物,向公眾系統展示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優秀的民族傳統和當代主流文化精神,並全面地展示與宣傳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程序與輝煌文化,介紹世界文明與優秀文化,讓我學到了很多書上沒有詳細記載的中國優秀的傳承。參加完博物館之後,我們就來到了威嚴莊重,氣勢巨集大的天安門,這座偉大的建築在我們面前顯得是那麼的神聖,它所包含的元素象徵著古都的傳統文化,以後我們在設計當中也是可以運用上去的。最後我們在莊嚴的天安門前合影留念,結束了一天的旅程。

  經過兩天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和歷史的巧奪天工的傑作後,接下來的兩天就是到了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公司進行學習了,瞭解工業產品設計公司的操作模式,產品設計流程,以及工業設計師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首先我們來到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DRC基地,DRC有利於形成知識型服務業的中心,是智慧和構思的研發源頭,是品牌的培育中心,也是人才、材料、色彩等各種設計要素的配置中心,通過公司的老師介紹從中我們瞭解到中國的紅星獎,看到了歷年的紅星獎的作品,知道了材料工藝和產品外形的緊密聯絡,這對我們以後從事設計行業有很大的幫助。參觀完DRC基地後我們來到了北京的洛可可設計公司,洛可可設計是一家實力雄厚的國際化整合創意公司,服務範圍囊括前期的設計研究與策略諮詢、工業設計、結構設計、介面互動設計、產品商業推廣期的品牌設計等一站式服務,是目前唯一獨攬四項國際頂級設計大獎的公司。我們參觀了洛可可公司的上上生活館,這裡的工作環境宜人,不會給人壓抑的感覺,這裡的設計師都擁有自己的工作空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設計風格,從設計到討論,分工明確,他們的設計流程是非常清晰的,這也給我們以後工作有了個好的榜樣。參觀了這兩家設計公司讓我更加了解了將來的發展方向與所需具備的一些技能,儘可能的去汲取他們的設計理念,不斷的創新,融入自身的設計理念與風格在不久的將來設計出屬於自己的好產品。

  參觀完兩家知名設計公司後,接下來我們又來到眾所皆知的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它是一家中韓合資汽車製造商,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其汽車設計品牌理念是:為中國汽車市場追求溫馨和諧生活以及理性自主的消費者,提供造型時尚,消費者信賴,親切,進取。在公司職員的介紹下我們瞭解到北京現代汽車公司的發展歷程和所獲得的成果,在其帶領下我們又參觀了公司的汽車展廳和汽車生產流水線,瞭解到了當前現代汽車的尖端技術和目前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領略到汽車行業的風采後,我們來到清華美院,這裡的教學環境非常好,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齊全的裝置設施,清華的老師和我們簡單講解了汽車模型製作過程,也讓我們也知道了模型的加工工藝。之後我們又來到了北京“798”藝術長廊,北京798藝術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大山子地區,坐落於北京七星華電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七星集團***所屬的718大院,建築總面積達到23萬平方米。這裡彙集了畫廊、設計室、藝術展示空間、藝術家工作室、時尚店鋪、餐飲酒吧等眾多的文化藝術元素。這些藝術元素在以後我們的設計當中都可以被採用的。在這裡我們拍攝了別樣的圖片,頗有藝術感,也許受到藝術美感的侷限性和所學知識不夠,有些藝術品我們都很難讀懂它,也就只有把他們拍攝下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慢慢的去讀懂了。

  在北京的最後一天就是去爬屬於我們自己的世界第一奇觀的萬里長城了,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的奇蹟,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它與天安門,兵馬俑一起被世人視為中國的象徵。俗話說的好:“不到長城非好漢”,第一次來到北京,肯定是要來爬長城的。我們來到長城時人已經很多的,不管男女老少,都是富有激情的。當我們浩浩蕩蕩的隊伍爬到長城的頂峰之處時,眺望長城的遠處禁不自覺的有種自豪感,同時也很佩服古人們的偉大。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歎它的磅礴,氣勢巨集偉規模,這是一項多麼艱鉅偉大工程這其中卻包含了多少先祖們的思想和努力。此時我們都情不自禁的拿起手中的相機拍攝下這矯健的一條“巨龍”,無論從哪個角度拍攝,它都顯現的那麼巨集偉壯觀。爬完長城後大家的身體都基本消耗殆盡了,緊接著我們來到了鳥巢,水立方,這兩個巨集偉的建築是為了20xx年奧運會建立的,外形獨特,別具風格。通過在學校學習攝影這門課,我們知道一切景物皆可以由攝影者自由選取和重新組合,只要是自然界的物體都是景物攝影的物件,但是一幅優秀的攝影作品應該有鮮明的主題。所以我們應在其外面選取合適的角度和構圖方式進行拍攝,將這兩所建築拍攝的更加完美。鳥巢水立方的巨集偉我們已經見識到了,那中國科技館的魅力更無法抵擋的。中國科技館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綜合性科技館,館內設有“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大主題展廳、公共空間展示區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4個特效影院。每個主題展廳都帶給我們不同的精彩和感受,讓我們瞭解到現代最前沿科技的發展,讓你感受到科技的偉大。

  時間如白駒過隙,眨眼間就要結束在北京的短暫旅途了,在這5天當中我的感觸頗深,不僅領略到了北京美麗的風景和自然歷史所帶來的不同感受,學會了如何構圖拍攝好的作品,也提高自身對美的審視,對大自然和工藝品的認知水平,培養了和提高了對產品的更深層的設計,增強了我們創作、造型能力,活躍了構思。在將來的日子了有機會還會再來重新再好好的去仔細的領略這座古都所帶來的魅力。

  篇2

  想愛好攝影,但苦於尚未入門,於是拿著傻瓜機,憑著菜鳥級的構圖水平,跟著這些拿單反機的發燒友,在陰雨綿綿的初夏,到蒼南碗窯古村落採風。古屋、老人、古窯、老戲臺,還有那稚童、蝴蝶、嫩草、溪水。那一座座空蕩蕩的吊腳樓,門前草地上是欲滴的翠綠,蝴蝶們自由地起飛,振翅,歇息。門是掩著的,一排排的木板門牆卻刷洗的很乾淨,露出木板的原色,樹的脈絡清晰可見,猶如立體的雕刻。老人們有悠閒地扎著掃把,有颳著土豆,有在灶臺前忙碌著,一派世外桃源的美景,與世無爭的閒情逸致,也許他們祖祖輩輩都是這麼過的,但在我們的眼裡就是畫,就是景,我們這些整日無奈地奔波著的俗人怎不對此景此情心生嚮往,羨慕無比。在回來的路上,大家興致勃勃地交流著自己的得意之作,回到家還在回味整理一張張風景畫,生活照,那珍視的勁兒是旁人無法體會的。是的,風景是需要細細端詳的,生活是需要細細揣摩的,也許只有透過那層層的玻璃才更深切地體會到其美。在這次捕捉光與影過程中,我知道了首先要“胸有成竹”,在按下快門之前先考慮如何確立主題,如何構圖,如何突出主體。在挑選作品中,我也知道了構圖、意境、題目的妙用,在向有攝影經驗的老師們虛心請教學習的過程中,見識了用圖片處理軟體“光影魔手棒”來調整照片,使作品增色不少。我明白了要長本領得“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不知道這還算不算已靠近“攝影”門口了。

  一幅好的攝影作品,它應是一首詩,也許是一篇散文詩;它也可以是一首曲,也許是一首富有韻律圓舞曲;它也可以是一個故事,正敘述著人世間真情。

  攝影讓我更熱愛生活,感悟和挖掘人間的真、善、美;攝影讓我陶醉在大自然之中;讓我心中風光無限。正如影友們總結玩攝影的五大好處:陶冶情操;增長知識;廣交朋友;磨鍊意志;煅煉身體。

  篇3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對攝影藝術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在通過這次採風實習,讓我有了很深的感觸。

  以前也喜歡攝影,但是以前的攝影只是單純的對眼前景象的紀錄,看到什麼好玩就照什麼,有時更是想把所有見到的新東西都一一記錄下來,所以照的照片都很隨意,也沒有什麼意義,或許偶爾有幾張由主題,看上去還可以的,但那也只是僥倖拍到而已。記得以前還沒有流行數碼相機的時候,我一個人去外地旅遊,拿的我爸爸的相機,看到什麼好玩的都照。十幾天下來,亂七八糟的東西照了一大堆,浪費了一大堆膠捲,最後被我爸大罵敗家子!

  其實現在看看也是如此,一個好的作品要有一定的意義和主題,裡面蘊含著自己的想法,並且要讓大家能夠體會得到。有很多時候,景不在奇,但得有韻味。同樣一花一草,不同的人能照出不同的感覺。拍照角度、光亮程度、遠近距離,都有著很多的講究。而在照片出品的時候,也會有著不同的意境。

  就像我的一張照片,照的十一條曲折的小路,綠樹成蔭,小路曲折,很好的意境,但是找出來的照片卻沒有想象中那麼好的感覺。因為陽光太強,使小路沒有的清幽之感,沒有了深度。還有一張照片,照的一隻抓到的大螳螂,但由於鏡頭與相機的原因,不能很好的調焦,照出來的照片不能更好的突出主題,甚至反而使螳螂有些模糊……很鬱悶……除此,還有些本來以為會是很好的照片沒了效果。所以,一張照片有著很多的細節所在,這些細節都決定著這張照片最後的意境與思想。

  我也懂得了為什麼很多大攝影師為了照一張照片花了一天甚至一個月的時間愛一個地方蹲點。往往,照片裡的很多東西都是一瞬而逝的,而能牽動人們內心的,都是其中的細節。比如採風的路上,我遇到了一個可能還不是怎麼會走路的小孩,他的父親正用兩手抓著他的胳膊幫他一步步上著臺階。我很快的發現這是一幅很有意思的畫面,親情、朝氣、鼓勵、拼搏等等一系列的感情都蘊含在裡面。但當開啟相機,按下快門的時候他們已經快走出了我的視角,自然,最後的照片以失敗告終。

  從選景到取景再到拍攝,有很多地方都很有講究,所以,一張好的照片需要攝影者的細心,精心,耐心!

  篇4

  對於攝影,我小時候挺陌生的,但是還是挺喜歡的,我沒有相機的我覺得每一個瞬間都是美麗的,我知道攝影能把美好的記憶留下,使我對攝影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以前對攝影的瞭解也很少,僅僅覺得就是簡單的拍照而已,以為只要一按下快門,可以隨便拍出一張相片,也就是攝影的全部內容了,沒想到學過才知道,才發現,從中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的知識、技巧、要領。

  經過漫漫長假中的攝影拍攝練習,我明白了很多,生活中很多優美、生動的形象,只要是通過豐富的光影、引人的情調,就可以從平凡的物體中揭示出一種隱含著靜中似動、栩栩如生、意味深長的情景,使人看後興奮、愉悅、聯想,享受到一種別樣的樂趣。

  在正常的自然光下拍的照片非常好,當天氣環境發生變化,就會發現快門速度及照片的效果就不是很好,問題在於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當出現快門不夠快的時候,就要看一下現在的光線是否強,如果不夠強請調下你的ISO感光度,越高快門速度越快,當然也有他的弊端,那是什麼了,這也就意味著圖片的噪點越多,所以並不是什麼都是最高的就好,根據你的需求來調節,天色有些暗用400左右,如果太黑就用800-1600,不過這樣的照片就要後期降噪處下。

  第二,光圈,這個時候很多朋友肯定知道光圈這東西,但是如何來合理使用,這個並不難,這樣來理解,大光圈進光量多,快門速度快,虛化的背景漂亮,多用與人物特寫,小光圈進光量少,快門速度慢,拍攝時間長,適合夜間拍攝風景照片,一定要用三角架,如果你感覺你能拿著相機一分鐘站在那不會動的話,可以不用,這樣就意味著照片特別清楚,沒有虛化的背景效果,色彩飽滿,這樣你就知道在什麼時候使用什麼樣的光圈大小,根據你想要的效果來調節。

  第三,我還深刻體會到,不論拍攝什麼題材,你首先要學會觀察,要喜歡和尊重你的拍攝物件,使你的整個身心能與拍攝題材進行感情交融,做到“用心”拍攝;其次,要大膽打破構圖法則,用更多的精力去把握作品的內涵和內在的生命力,除了追求唯美的感覺和真實的自然以及努力提高作品的視覺訴說力以外,還要學會用“情”拍攝。也就是通過鏡頭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理想。更重要的是,要從人文的角度去思考和觀察,去提升文化內涵,而且更應該有一種責任感和歷史感,那就是對環境建設的覺醒、保護和經營。

  對於我這一個拍攝者來說,在以後的攝影生活中,是需要培養耐心去觀察周圍的事物的,這樣才能更好的將拍攝出來的事物更加的形象生動,讓我在以後的拍攝生活中給予我提供了許多的基礎知識,不像以前那麼的盲目拍攝,至少我知道了自己拍攝這個東西是出於什麼目的。這已經是讓我受益匪淺,在這次的拍攝過程中,我覺得對我來說記憶深刻,或者說讓我對攝影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新的瞭解。並且可以讓我有去捕捉生活中的美。還可以提高我的攝影水平、提高攝影的基本功,還可以學會從多個角度分析每幅作品的優點與不足,開拓視野,豐富了想象力、提高了自己的創造力,轉眼間這個假期即將過去了,希望能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拍到好的作品,同時以此來豐富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