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歷史研討會心得體會

  針對歷史學科的教學目標,結合中考必考題型的特點,本文將重點對應試技巧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幫助學生在中考應試過程中掌握大體技巧,取得理想成績。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歡迎大家參閱。

  篇一

  201x年4月1x日--13日我們參加臨沂市中考研討會,這對於們九年級教師我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也使自己對今年的命題趨勢和動向有了一定的瞭解和體會,現就我的心得作如下介紹:

  一、201x年中考歷史命題依據

  ***1***《歷史新課程標準》

  ***2***《招生考試說明與複習指導》

  二、中考複習的方法

  ***1***應加強考法研究,把握中考動向,緊扣考綱進行全面統一系統複習

  ***2***精心備課,優化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3***複習祥略得當,主次分明

  ***4***講練結合,實現知識的消化和鞏固

  ***5***多研究《新課標》,分析近幾年中考試題。

  三、中考複習要重雙基,找變化,做到有的放矢

  從中考說明可以看出,歷史試卷的知識內容比例中國古代史32%;中國近現代史34%;世界史34%。題型及分值比例:選擇題40%,材料題60%。難以程度係數0.65,其中較容易題、中等難度題、較難題6:3:1.

  因此,在複習的過程中,必須要以基礎知識為主,把每位學生的基礎抓牢,使每位學生都能夠拿到基礎分。同時,要及時補充新增的考點,讓每位學生了解中考的題型,題目數量的變化,中考命題的新動向,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四、關注時事熱點,聯絡實際生活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歷史教學活動,要注重聯絡生活實際,關注時政熱點,學習有用的歷史知識,近幾年中考歷史的命題趨勢,越來越注重把知識貫穿我們的生活,讓課堂充滿快樂,特別注重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所以,這要求我們在平時的課堂上,多和我們實際生活相聯絡,讓學生認為歷史知識無處不在,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輕鬆的掌握知識。

  以上就是我這次參加會後主要的收穫,通過這次學習。我們對201x年中考考試說明有了更加理解與認識。由此我對接下來的歷史複習,以及教學更有信心,我相信,只要我把握中考的命題原則和考點,樹立正確的課程理念,深入研究複習策略,就一定能夠獲得中考最終的勝利。

  篇二

  在應試教育依然占主導地位的今天,帶畢業班開中高考研討會顯得尤為重要。我所在的地方,省市縣級很重視這種研討與交流,給予了足夠的人力和財力方面的支援。因而對我們來說,開中考研討會是每個畢業班老師所津津樂道的,甚至會引以為豪。上週末我和幾位同事去XX參加了2014屆中考研討會,現在叫做教師培訓會了。說句實話,沒有那種特別激動人心的感覺,但要說收穫還是有一些的。

  首先,我見到了我們市的英語教研員張XX老師。他流利、地道的英語發音彰顯了一個英語老師特有的魅力。不斷的學習與研究使得他在理論水平方面比我們走得遠了很多。除此之外,張老師對工作的認真程度讓我們折服。在全市的“陽光師訓”活動中,他為了給大家總結課堂中所存在的問題,光聽課記錄就翻閱了200多本。到各個地方學校進行驗收檢查時,他聽課後反饋從來不把問題藏著掖著,而是直言不諱,將問題一一列舉。使得有些老師不敢讓他聽課,還有人背後偷偷叫他“大魔頭”呢?但是大家都說他工作認真,一絲不苟,被指導的教師也能儘快在課堂教學方面提高。希望我們身邊多一些這樣的人,讓我們儘快地在教育教學路上成長起來。

  XX中學的精彩我們耳熟能詳,短短几年躋身於全國名校之列,靠的是真正的實力。學生自主管理已不陌生,可是張XX老師介紹的走班教學使我為之一振。對學生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學有所獲,量力而行難道不是對人的一種尊敬嗎?這種以前只是在報紙上看到過的外國的教學模式,想不到XX中學已經付諸了實踐,這種學習意識和實踐精神令人刮目相看。我們做不到大刀闊斧的全校進行改革,為何不能在自己的教學班內分層分組實施教學活動呢?

  XX一中的魏XX老師已是第二次來XX進行交流了。她依然是那麼健談、活潑,善於總結、富有經驗。從她身上,我看到了城裡老師的壓力之重,更看到了城裡老師對工作的敬畏。每天的聽力播放、閱讀指導、校本材料的編寫、作文的批改等佔用了他們大量的時間,可是他們卻激情飽滿、臉上洋溢著一個做教師的自豪與幸福。我想,這種職業幸福感才是城市教師與鄉下教師最大的不同吧。

  參與交流的還有XX中學的劉XX,實驗中學的周XX。劉老師能將外出培訓所學即時實踐運用,這一點難能可貴。比如思維導圖,他的學生做得挺棒。我則是培訓時激動,回家不動。周老師一上場,自信與幹練的形象便映入我們眼簾。傾聽其漂亮的英語口語也是一種享受。

  開研討會本身也是一種全市同學科教師的交流機會。見到老朋友是一種幸福,結交一些新朋友亦是一種快樂。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就是一種收穫。其實、不斷的學習才是一種提高自己的真正路徑。

  篇三
  201x年3月7、8日,我有幸參加了省教研室組織的中考研討會,聆聽了李老師關於201x年中考總命題指導思想;化學科目說明解讀,初中化學重點知識說明,知識網路的構建,以及去年中考試題分析。並聽了三節複習示範課,聽了優秀教師的複習策略,覺得本次培訓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獲益匪淺,全省的化學老師通過交流和探討,進一步把握了中考的考點,對試題命題的方向有了全新的認識,許多教學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啟發解決。

  在本次培訓中,自己收穫最大、感受最深的是考點和試題分析,通過進一步學習課程標準,鑽研教材和分析試卷,發現以前教學和複習中的許多弊端和不足:第一輪迴歸課本的複習只是對知識點的重複和講解,老師講的多,結合例項的講解比較少,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主動整理知識點,有針對性的練習比較少,缺乏對知識的整合和練習;第二輪複習中只是讓學生做中考複習資料,講解複習資料,仍然缺乏針對性,以題海戰術代替複習,學生學習負擔重,身心配備,處在盲目的複習題海中,效率低,複習效果差;第三輪專題複習相對來說針對性強了,但往往難度太大,不能面向全體,效果還是不好;第四輪複習是中考題測試,還是讓學生一味的做題,學生面對七門課程的試卷無暇應付。

  通過這次培訓,我進一步修改複習計劃,將許多計劃中老師講的內容讓學生去整理和歸納,注重學生小組內的合作與互助。我計劃在第一輪複習中採取給出考點,讓學生梳理總結知識點,在整理的過程中學生可單獨完成,也可以小組為單位整理考點,並針對考點小組內找兩道典型的題目練習,我指導學生把握中考中的重要考點和常考考點,並結合學困生轉化中的“一二一”活動,加強對考點的理解和記憶。第二輪複習資料讓學生有選擇的去做,由於學生的層次不同,他們的需求也不同,對於一部分學困生,我只要求他們做比較簡單的題目,鼓勵他們做一些中考熱點的練習;而大部分學生,則要求他們基本完成複習資料的題目,各小組不會的題目整理探討,實在不會的交老師解決;而對於一部分優等生,我則要求他們獨立完成複習資料,幫助其他同學複習,適當給一些有難度的題目讓他們探討。第三輪複習中,精簡專題練習,根據培訓中常考考點和分值較大的題目設計專題,以中等難度題目為主,爭取在中考中有所突破。

  總之,這次培訓將給我們帶來指引性的作用,通過這次培訓,我進一步把握了中考的考點和命題方向,明確了自己的教學思路和複習計劃,也對今年的中考充滿了期待和希望,我相信在今年的中考中,化學成績一定會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