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考前集訓
對於高考的考生們來講,在語文寫作上可以積累的素材又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高考作文素材1:至於收穫,要量力而為
秋,這個熟悉又充滿詩意的季節,收穫的季節同時對於不同職業的人們來講卻意義不同。有人曾說宰相肚子裡能撐船,我想這句話並不是說那麼簡單,多數人認為是說這個人有度量,能寬鬆別人,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我認為是他真正的看到了自己的標準。
想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次,是,那是多麼的自豪,一直被光環所為繞,可是什麼都改變了,你的到的不是真正的自己,一切都已改變。你前進會有無數的掌聲,以及父母的疼愛和吻。可是人有過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那麼多的誘惑在身邊。身體的原因和種種過錯,那麼你稍微的擺動,結果可想而知無數的流言蜚語向你撲面而來如同春天綻放的花朵的芬芳,擋不住,然而壓力的過大,確實會讓你崩潰。
家是人們精神的慰藉和停泊的港灣,然而時代的不同更多的家長要孩子攀比,比學習比孩子得的獎,然而你們真的能明白,這種填鴨式的教育孩子們真的能收穫多少,這是教育育人。不是看分數而評論孩子的努力,儘自己的全力那就是成功,讓孩子心裡有負擔有壓力,並不代表會成功,反之確會加劇他們的心裡情況。這些你們真的想到了嗎?
叔叔阿姨們?孩子們的未來是他們自己來決定的,你們只是他們的引路人,但不要把自己的過錯沒完成的願望讓孩子們去做,他們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未來,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給予他們關懷和幫助。並不是責備和敷衍,是用心去給他們愛,讓他們去收穫,真正的自己。真正的人生。
高考作文素材2:成績如葉,勿一葉障目
漫畫中,第一個孩子先因考100分得到一個吻的獎賞,後因考98分得到一個耳光的責罰;第二個孩子先因考55分被賜一個掌印,後因考61分被賞一個吻。看罷漫畫,不禁深思,僅因一時分數升降便或獎或罰,實在失之偏頗。其實,孩子就像正在成長的樹,他取得的成績就像一片片的葉子,實在不必因孩子之樹上長出一片好看的葉子而欣喜若狂,更不必因長出一片不太好看的葉子而全盤否定甚至大打出手,切勿因一葉而障目。
孩子的成長中,不只有學習,不只有分數,還應該有“詩和遠方”。但在唯分數論的大語境下,孩子被要求拼命追求分數的提升,不能有絲毫退步,甚至被苛求次次滿分。這和飼養速成雞有何區別呢?讓雞不會生病,只在激素、飼料的作用下瘋長速成,這是違背規律的。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幸福,更需要經受困難挫折,他在學習過程中要懂得付出汗水,也要懂得不是每一次努力之後都能立刻進步,懂得進步未必能立刻體現在成績上,懂得成績起伏本就是正常現象,只有持續努力,不斷積蓄力量,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從而開出人生之花,結出人生之果。父母作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怎能如此隨意地唯分數而無視對孩子全面的評判?孩子似樹,成績如葉,家長勿因一葉而障目。
與此相似,在中國,擁有升學壓力的中小學學校,很多時候也會因成績這一葉而障目。比如在評價教師上較為片面,常只看教師所帶班某學期某學段末尾的考試成績來評判一個教師,往往看不到教師平時的努力付出與血淚辛酸,更難以理解絕大多數掙扎在教學一線的教師之苦。同樣的,教師的教學不只有分數,還應該有理解與賞識,還應該有“詩和遠方”。教師似樹,成績如葉,學校勿因一葉而障目。
再有,商人逐利本無可厚非,若眼中只有所要得的利益的這張成績單,會因這如一葉的成績單而障目,看不到理應有的誠信,看不到理應有的良知,看不到商人逐利活動之上理應高懸的“義”,才有地溝油、毒奶粉、假疫苗等駭人聽聞的事件。再如,過分注重GDP數值的成績單,而忽視國民文明水平的整體提升、道德素養的豐富等更重要的問題。這些都是因為太看重利益成績單而導致的容易一葉障目的結果。成績、利益如葉,切勿因一葉而障目。
當然,人不免受侷限為外物矇蔽,任何事物也都需要有一定的量化的衡量標準,但不能光看到數值而看不到全面與整體,而可以有更全面多元的評價標準與評判方式,方能更好地避免一葉障目。
高考作文素材3:巴掌之吻,教育之痛
一張考卷,幾分浮動,換得巴掌與吻。是耶?非耶?報以無奈苦笑。
僅從表面上看,母親對從滿分降為98分的退步的孩子求全責備,而對雖然一開始不及格、但後來進步的孩子不吝愛吻,是不是僅說明這位母親鼓勵進步之可取與苛責退步之不妥呢?並非如此,撥開表面的巴掌與吻之別,在這幅漫畫中,我們應看到僅僅是分數上的一點變化,都足以使家長做出截然不同的反應,其背後折射出的無數個家庭相似的情景,不免令人深思。
緊緊盯著分數,視分數進與退為獎罰標準,與其產生的求全責備之態,並非是個別家長所為。滿分得吻、98分得巴掌這一荒謬現象,正是被詬病許久的唯分數論的體現,當家長並不在乎分數背後反映的知識掌握情況,指導學習作用時,也就不再在意“98分已經很接近滿分”這一事實,而是隻看見比上次退步了2分的情況,辨不清“無論55分還是61分都說明孩子學習狀況不佳”,而只關注比上次進步了6分。在啼笑皆非之餘,我們不免要發出這樣的疑問:這樣粗暴的分數對待,對分數的執著,到底因何而來?
固然,激烈的競爭環境與中國向來重視考試的傳統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對考試分數的普遍關注,但有沒有更深層、更本質的原因呢?將分數進退當作唯一依據的背後,不正是我們缺乏對孩子成長客觀全面的評判標準、對除學習外其他方面忽視遺忘嗎?古代便有“為己之學”,以修養完滿人格而非取得外界認可的官位為目標,而今,社會也更需要綜合素質優秀、人格健全的人才,而非巴掌與吻滋養出的分數型人才。君不見今年校園投毒案中,犯罪的青年雖分數耀眼,但人格上有著致命缺陷,如若僅憑巴掌與吻一味注目分數浮動,還能說是“育人”嗎?培育的到底是棟樑還是外表光鮮,內裡朽爛的速生木?
所謂求全責備與寬容鼓勵之異,在向教育敲響警鐘,內裡顯現的教育觀念之弊,正中痛點。我們不能僅停留在“知道”,“改變”的背後正需“痛定思痛”作引擎,重新審視日常中我們早已熟悉的情景,以此為契機,給孩子的成長路上正確的引導與培育,幫助他們獲得除了分數的其他優良品質與綜合能力,以真正的吻報以最大的鼓勵,以真正的吻對待他們的教育報以決心與堅守。
巴掌與吻,是耶非耶?唯有痛定思痛,對未來的教育報之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