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雨季的散文_雨季的傷感散文

  那個多情的雨季,孕育多情的種子,在纏綿的雨季,我在你那片熱土植下了愛的種子。下面是有雨季的散文,歡迎參閱。

  雨季的散文:雨季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人們喜歡在雨季坐在窗前發呆,聆聽淡漠的音樂,回想消逝的時光,或是不停的踱步,吸著煙,沉想著時光的易逝和生命的不可預約。

  ——題記

  她說“又下雨了,這把傘你還是繼續留著吧!”我看著她,只是不說話,我始終是走不出這個雨季,還是索性一直被淋著吧!

  林清玄說得好:“我們在心靈深處明知道生命不可能不變,可是在生活中又習慣於安逸不變,這就造就了人生的困局。”有很多時候,人們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願去理會那世界外的一切,執拗的以為生命可以安逸不變,可往往被生活的魔道所逼迫,命運一視同仁。

  人們喜歡將自己禁錮在一個特定的雨季中,因而時常都是悲傷的。

  每個人都會經歷許多雨季,自然命運不會對誰偏袒。在被雨淋的時候,渾身上下潮溼透了,內心也是陰雲密佈的,時常弄不明我們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所處了境地適不適合;時常為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而愁腸百結;時常會失望、會懊惱、會迷惘更是會在不知所措中頹廢自己虛度光陰;時常也會拿別人眼中或是口中的自己來折磨自己。一張巨大的黑幕將生活覆蓋的不露痕跡,於是暗淡、憂傷、抑鬱、迷茫成為了生活的主格調。不敢正視黑幕下生活中的自己,不願面對慘淡的現實生活,於是躲了起來,和現實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然而結局總是現實很輕易的找到我們,我們卻在躲藏中迷失了自己。有些人也是有目標的,在追求在道途中,卻總在期盼給予的機會,等待確是唯一能做的,這樣的生活倒是安了,卻總也逸的不快。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多感,一場痛哭優於哀樂兩忘。平淡生活其是生命的至高境界了,現實的責難下,多數人會將原本可以平淡的生活帶離軌道,逐日向平庸大步邁去。生活需要波折,需要歷練,更需要苦難,就像生命中的那些雨季,即使你十分厭惡陰冷與潮溼,還有那發黴的物件,也不能改變天氣的多變,也如生命的不可預約。

  有些時段,我們的生命中充滿了雨季,即是人們常說的,哎,真是諸事不順,流年不利啊!即使現實生活中豔陽高照,內心深處的陰雲久久不散,陰雲醞釀的雨卻也久落不下,時常也蒙著沉沉的雨靄。那相思與閒愁,下了眉頭下了心頭,現實生活中的雨卻又翩然而至,沉沉的落著,一年四季換變無常,春雨綿綿、夏雨陣陣、秋雨瀟瀟、冬雪飄飄。有時深夜會突然從睡夢中驚醒,側耳傾聽窗外纏綿悱惻的雨聲和張牙舞爪的風聲,透著檯燈的微光隱隱閃閃,看著雨敲打在油油地樹葉上,啪啪作響。想著不久的一天它會被歲月催熟,由綠油油到金燦燦,一陣風吹來,便飄飄然,入了泥土,歇了呼吸,無影無蹤了,再也尋它不得。可來年的春天,會在原來的枝椏上抽出新芽,也勉強算是尋得了它,想來是迴歸了一次生命的零度,時間卻在迴圈往復中迴歸了無數次生命的零度。引申到人世生活中也是一樣的道理,一位老婦牽著她的孫女過馬路,老婦衣著單調,而孫女卻如春天花兒般絢爛,很多年後,依然是一位老婦牽著她的孫女過馬路,老婦衣著單調,孫女也如春天花兒般絢爛。好像一切都未改變,於是懷疑時間是否停滯,然而時間卻早已將先前的孫女變為老婦,已在不斷的流逝中迴歸了一次生命的零度。

  我們成天恐懼著時光的易逝與生命中因為雨季帶來的茫然與惆悵,就像走進了結著憂怨的雨巷。

  熟識我們的人會為我們擔心,似乎每天都在考慮很多事情,眼光中透露的總有那淡淡的哀傷,似個文人,又像是藝術家,這份藝術的氣質是從何而來,文人是憂傷的,藝術家也是多愁的,然而憂傷,多愁卻萬萬不是文人,藝術家生活的全部,靈感多來自憂愁,無需創作的時候也多是清淨,明朗的。想這憂愁,來的莫名,卻也有存在的根源,生命中雨季太過漫長,沒有出門,沒有陽光明媚,於是忘記了陽春三月的日子,忘記了原本不知憂愁的自己,獨自的時間久了,人也會和物件一樣發黴,發黴了就藝術了,當黴斑傾入骨髓,人也就變成藝術品了。

  如何才能走出生命中的雨季,這就像一個魔咒,無法避開,生活中處處都是這樣的魔咒,然而,這個魔咒卻是積極的,是在逼迫下尋求的解決之道,不至於心如死灰,哀樂兩忘,成為生命中雨季的傀儡,永遠走不出藍藍的心海。

  曾幾何時,我曾讀到“讀書以修心,讀書以明志”,才突然發現讀書確是一種很好的排遣方式,書中可以覓得安靜、可以帶來光明、可以指明方向、可以教你從容淡定、可以消除孤寂、可以減少生命中許多雨季的不期而至、可以……太多太多,從此我便戀上了讀書,戀上史鐵生,戀上了直面慘淡人生的勇氣;戀上林清玄,戀上了生命的不可預約卻也不對生活失去信心;戀上餘秋雨,戀上了成熟乃是生命的一種悟道;戀上子敏,戀上了人生因為純真而獲得幸福;戀上畢淑敏,戀上了回去問媽媽的習慣;戀上席慕容,戀上了悲愁的來源不是因為幸福的易逝,而是他來臨的時刻,我們沒能察覺;戀上張曼娟,戀上了要永遠保持著兒童的那份無邪與對青春的不倦;戀上龍應臺,戀上了對安全、溫馨、美好的事物的追求;戀上林海音,戀上了對恰似《城南舊事》般的人世哀傷的同情;戀上琦君,戀上了雨天溫馨與透著幽幽的創痛,銘刻在心;戀上張曉風,戀上了像她對“初雪”那樣對待愛自己的人的萬般柔情與刻骨愛戀;戀上余光中,戀上了聽聽那冷雨的愜意與心境……

  無論是時光的易逝,還是生命中雨季的不可預約,只要你我用心去體味,用心去銘記,即使時光不可逆轉,生命不可預約,都會在我們內心深處留下足跡,成為了一夜可翻過去,也可返回來的歷史,我們不能輕易責怪或是抱怨生命中的雨季,更不能輕易的忘記,即使是生命中最慘淡的時光,那怕是一種不可名狀的痛,就像把被荊棘刺得渾身傷痕的身體拋進酒缸,我們也要銘記,因為雨總會使人歡喜使人憂愁,沒有走不出去的雨季,生命不會對誰偏袒,誠然面對一切,以一種輕鬆歡快的心態去迎接生活的挑戰,相信定會有現實生活中與內心世界裡雙雙豔陽高照的一天。

  雨季的散文:雨季

  落雨的天氣,抬頭看著雨滴在空氣中旋轉、散漫、跌落,從不敢奢望要抓住它們,只是任由它們隨意落在我的頭髮、肩膀。看著那一顆顆晶瑩剔透的小珠子在我肩上好奇張望,對映著這個世間五顏六色的光芒。

  我在落雨的天氣出生,於是從此與雨滴結下了不解的緣分。彷彿有雨的日子便能夠心思寧靜,喜愛它們撫摸我的感覺,所以從來不愛帶傘。那些在山裡的日子,每當有雨,我便站在這山望那山,煙雨迷茫,心思茫然無法看清前方。

  雨過天晴,彩虹掛在半山腰,雲兒朵朵象悠閒的綿羊。看對面遙遠的地方,身披蓑衣的農人在田裡收割忙。心情豁然開朗,原來在雨幕的背後,竟有那麼多與我同呼吸的生命,世間的我,不孤獨。

  雨清洗了天空、大地,淨化了人的心靈!

  雨是落入凡間的精靈,帶著蒼天的心情墜落大地,想要把祂的祕密留在人間。於是,世間便有了河流、山川、小溪。同時,也滋養了森林、小草、動物和我們。

  看過纏綿的雨,是在山裡。小小的雨滴手拉著手彼此擁抱著在林間閒逛,它們形成薄薄似霧氣般的樣子,隨著風在空氣中蠕動、爬行,然後變換成一道道屏障,橫擺豎放、左側右彎,隨心所欲,遲遲不肯跌落大地。我想,那是它們在細心收集天地之間最細微的資訊。

  看過生氣的雨,那是在路上。雨生氣的樣子不可愛,天空蹙眉撅嘴,不開心的表情。於是,道路泥濘艱難,旅人的腳步被憂鬱的雨製造出來的麻煩阻擋。只見她放下沉重的行囊,斜靠在鄉間的土坯牆上,微笑著等待,一副天急我不急的模樣。偶爾伸出手來接稻草屋頂滴落下來的雨水,銀色的手鐲被雨絲敲擊發出清脆的響。

  畢竟天空不會總在落雨,氣生完了,太陽笑顏綻放。看時間挽著流雲的手,走過彩虹橋。

  看過瘋狂的雨,那是在城市大廈的落地玻璃窗後。樓下馬路上滿是頂著公文包、報紙、塑料袋狂奔的人群。汽車按響喇叭聒噪的碾過淤積的雨水,激起水花四濺,於是笑聲、罵聲、抱怨聲充斥,那是雨在狂歡!

  豆大的雨滴駕著烏雲戰車光臨地球,它們都是勇敢的戰士個個衝鋒陷陣,奮力將身軀砸向地面,即使最黏著的汙垢,也會被它們徹底清洗。看那地面,淅瀝嘩啦源源不斷,彷彿一場盛宴正在進行。落地的雨珠四分五裂飛濺開來,如同節日的焰火般熱鬧璀璨。

  雨,塵世間所有的汙穢與精華之氣,經過太陽熾熱的歷練,隨風升騰變成雲,然後跟著時間去流浪.又然後的某天,當天空被朝霞、夕陽或星辰的匆匆來去擰成了再也承受不起的快樂與傷心,雨,便被雲釋放,墜落,飄飛。

  雨在空氣中旋轉,在渴望自由的翅膀與鹵莽的風的束縛間飛翔,大地是故鄉!

>>>點選下一頁閱讀更多關於描寫雨季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