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散文閱讀

  散文閱讀是高考試題中分量較重的一塊,賦分一般為21-23分,且一般均為主觀題。因此,這道大題的得分往往能拉開較大的距離,考生得分的高低就顯得至關重要了。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做散文閱讀的技巧:

  散文閱讀的確是高中生的一個難點。散文有敘事或議論為主的,但大量的優秀散文為借景***物***抒情、即事抒情。你要提高散文閱讀的水平,得先從散文閱讀的量和質上下功夫。除日常的課堂學習之外,你最好每星期從書報刊選一二篇二千字左右的散文仔仔細細閱讀。一篇散文在手,首先要從整體上把握主旨,並且試用一二句話概括出主題思想。這裡還有一個小竅門,就是一個作家的散文作品,其思想內容會有一定的側重點。比如現在各種新教材大多入選的劉亮程的散文,一般都是反映對人的生存狀態的憂慮。

  其次,你要著力理出作者的思路和佈局謀篇。如果覺得這篇散文好,想想好在哪裡,對你思想認識的提高有哪些幫助,文章中哪些語句使你聯想到什麼事物;如果你不大同意這篇散文的某些說法***這種情況比較少***,到底為什麼不同意。你把上述閱讀時的所思所想隨筆寫下來。如果是自己的書報刊,可以在文章上旁批;如果是借來的,那可以寫在卡片上。這樣堅持幾個月後,你不但感覺上很充實,而且由於有了量的積累,質也得到了實在的提高。再說,有了這樣的感受和經驗,有了“我能讀好散文做好散文試題了”的心理暗示,不但會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而且會在考試遇到散文閱讀題目時胸有成竹,心裡不慌。

  從起初的練習層面著眼,你可以找一些帶有練習題的散文,結合答題來閱讀。具體操作時,在快速瀏覽一遍原文及其練習題目之後,正確領會文章的思想傾向。這樣,你思考區域性性的問題時就會高屋建瓴,所寫出的答案八九不離十。在此情況下,逐段閱讀並回答有關題目,會比較得心應手。這時候要特別注意文章中作者自我解析的句群,哪一句是概述,以下哪些句子是解說,這些地方往往是出題點,答案往往就在文章的有關句子中,你根據具體要求略加概括即可。不過,你所作的概括要注意條分縷析,分點表述。各點之間的內容不要互相包容,不要形式上寫了幾點,實際上仍是一點。

  你用上述方法在課外“精讀”了十幾、幾十篇散文之後,再自己將要求提高一步:結合課堂上老師引導閱讀散文的方法,拿到一篇散文,作更加精細而又深刻的閱讀。比如是記敘為主的散文,看明白各段描述了什麼景***物***,記敘到了什麼事,抒發了什麼情,通過抒情又表達了什麼看法。在全文首尾、段落首尾有無議論抒情的語句,如果有,這些議論抒情語句往往揭示了文章主旨;如果無,你要會“附和”文章主旨“試寫”幾句議論抒情。也就是說,能作一些超越文章材料的“形而上”的理解和挖掘,從一定的理論層面把握其思想實質***常見的重要觀念有關於人類的生存和生態環境、思想解放與精神自由、道德人品、超凡脫俗等***。這是散文乃至其他文章閱讀上最難的、也是最終必須攻克的問題。

  做好散文閱讀的方法:

  1.找線索,理思路,明確文章主旨。

  散文一般都有一條組織材料的線索,或為人物,或為事件,或為事物***時間、地點、道具***,或為情感。找到了這條線索,就能較容易地理清文章思路,明確文章主旨。當然,也有的散文沒有明顯的線索,那麼,理清思路就要從分析文章的結構入手了。分析文章結構,就是根據散文的結構特點,分析語段句與句之間的關係,找出中心句、過渡句、關鍵句,理解其含義,同時分析文章段與段之間的關係,從而把握住作者的思路,明確文章主旨。

  ⑴語段結構分析。

  一個語段,一般有起始、展開、終結三個層次。通常的情況起始是一兩句話,同時這往往就是段落的中心句;接著展開對本段的具體記敘、描寫或議論,最後用一兩句話對本段小結。如: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解析:***朱自清《荷塘月色》***這一段第一句是起始,說月光照在荷塘上,是中心句。第二至五句展開,具體描寫月光下的荷塘。最後一句是終結,總說塘中月色的印象。當然,有的文章連續用幾段來寫一層意思,就不一定每段都有終結了。

  ⑵全文層次分析

  把握全文結構層次,是領會作者寫作意圖,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容的重要方法。分析全文層次,首先可抓標誌性句子或詞語。有的文章在文段的開頭或結尾處會有結構大致一致的句子反覆出現,這就是標誌性句子。如2000年全國卷散文《長城》中就有“所以我說,你是一卷悽婉的歷史,長城!”“所以我說,你又是民族封閉的象徵,長城!”“所以我說,你是一個文化愚鈍的標誌,長城!”這樣的標誌性句子,明顯地把文章的中心內容分成了幾個層次。有的文章會有“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僅如此……”之類的標誌性詞語,這也是需要我們注意的。其次要抓文體。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結構方式。敘事散文往往按時間推移、空間轉換或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來安排層次;抒情散文***敘事、寫景***既可按上述方式安排,又可按感情的發展變化來安排,還可按觀察的角度的變化來安排;說理散文則多是按材料的性質安排,或層進,或並列,或總分,或對照,或綜合。

  2.析詞語,明情感,挖掘隱含資訊。

  文章是由詞語和句子構成的。詞語在文章中不是孤立出現的,它要跟其他詞語組合成句才能表達意思。所以,對於文中詞語的理解,必須與句子聯絡起來考慮,要根據該詞語出現的具體語境來剖析它的具體含義即聯絡上下文。特別是散文,她承載了作者充沛的情感,作為文章的組成成分——詞語就必然蘊含著作者的情感,有時還可能蘊含著非常含蓄的隱含資訊,這就需要我們在把握全文的基礎上對詞語進行語義和情感等方面的辨析,努力挖掘出其中的隱含資訊。如羅春會的散文《舞蹈的蠶》中“舞蹈”一詞不僅出現在文章的標題中,文中還多次出現:

  任你提起桑葉,蠶也不會掉下來,也不停止它的動作,兢兢業業一心一意地專事它的桑葉。……蠶永遠相似的動作就像是跳著一曲美妙的華爾茲。靜靜的空氣裡沙沙沙地咬噬桑葉的聲音是它們的舞曲。它們一邊啃桑葉一邊用自己發出的聲響為自己的舞蹈伴奏。一個多月過去,蠶要老了。……它們爬上盒子光滑的兩個相鄰的盒壁上左右地擺動,至晚間,瞧見有了明晃晃的絲線緊緊地附在盒的兩壁上,而蠶的頭就在絲線之間上下左右地擺動,身子也跟著不停地擺動,一個透明的網已經把蠶自己網在其間,此時的蠶又像一個嫻熟的舞蹈者認真地跳一曲探戈。

  解析:這裡用“舞蹈”這樣一個美麗的詞語顯然不僅僅是用來表現蠶吃桑葉和做繭時身體的扭動,而是賦予了作者的情感,指蠶為了實現生命的意義而奮鬥終生的歡快勞動,而標題和結尾處的“舞蹈”更是昇華為精神意義的“舞蹈”,體現了蠶實現生命意義的精神,描繪了蠶在生命歷程中奮鬥的形象。

  3.抓開頭,重結尾,尋找關鍵語句。

  古人形容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是鳳頭豹尾,可見其重要。

  散文的開頭是很講究的,甚至有的文章開頭就是“文眼”。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再如臺灣作家琦君的《水是故鄉甜》:

  此次經歐洲來美,一路上喝得最多的是礦泉水。因為其他各種五顏六色的飲料,價錢既貴又不解渴。只有礦泉水,喝起來清清淡淡中略帶苦澀,倒似乎別有滋味。外子說礦泉水其實就是山泉,如果泡的是凍頂烏龍,那就更有味道了。我一向不懂得品茶,在旅途疲勞中,能有一杯自己現泡的熱紅茶,已覺如仙品般的清香雋永了。他啜著茶,就想起故鄉四川的山泉來……開頭寫 “礦泉水”,巧妙自然地引出了故鄉的山泉;同時用對比襯托的手法,礦泉水賣錢反襯故鄉山泉的富足與慷慨,異鄉異土的礦泉水反襯故鄉泉水的天然與美好。

  散文的結尾往往是卒章顯志。前文中提到的《舞蹈的蠶》:

  我以為蠶已經死去,結過繭子的蠶因為了自造的墳墓將自己埋葬了。可不,幾天後,蠶破繭而出,它們已化著了一隻只蠶蛾……不久,蠶繭上就有了蠶蛾排出的無數密密麻麻如芝麻粒大小的卵。次年的春天,這些卵再變成幼蠶,它們便又開始了生命的下一個輪迴。我以為蠶已歸去,原來,它們又以另一種方式不斷地延續著生命,以舞者的身姿繪出生命的軌跡,給不斷生命的人制造著身上的華衣。蠶啊!那些終生歡快地舞蹈著的蠶僅僅只是為了給自己結一個遮蔽風雨的繭子麼!

  聯絡全文,結尾的最後一句話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讚美了蠶的結繭並不是它們生命的結束,而是生命的下一個輪迴,是以另一種方式不斷地延續生命;而那些像蠶一樣的父老鄉親在完成自己的生命歷程時實際上也完成了自己生命的延續,他們的優秀品質會不斷傳續,人類發展的歷史也會因此而不斷延伸。

  當然,文章的寫法不是千篇一律的,有時候,文章的關鍵語句不在開頭,也不在結尾,這就需要我們仔細尋找了。關鍵語句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它在文中或總起,或概括,或警策,或銜接,或揭示主旨,直接關係到正確理解文意,把握文章思想內容。如《水是故鄉甜》第三段:

  ……父親品著茶,常常說:“龍井茶,一定要虎跑水來泡才香、才道地。”母親不以為然地說:“是哪裡生長的人,就該喝哪裡的水。要知道,水是故鄉的甜喲。”母親還說:“孩子們多喝點家鄉的水,底子厚了,以後出門在外,才會承受得住異鄉的水土。”

  這裡加橫線的句子就是關鍵句,內容上起點明中心的作用,說明要熱愛故鄉,汲取故鄉物質、精神的營養,使自己的人生道路基石堅實、厚重;結構上起前後呼應,照應題目的作用。

  4.品語言,悟句意,分析寫作手法。

  散文的語言是文學語言,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現主題的主要手段之一,因而它富於形象性,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它優美雋永,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品味散文語言一般從以下幾方面思考:語言的含意和作用,思考表達了什麼意義,有何表達效果,在結構內容上起什麼作用;語言的特點,一般從準確簡潔、清新明快、生動形象、質樸明朗等方面思考;語言的風格,有幽默、辛辣、含蓄、深刻、自然、淳樸等;語言的技巧,多從修辭的角度思考,有比喻、排比、誇張、擬人、反問、設問、借代、對偶等。

  寫作方法多指表達方式和表達技巧。

  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人物、環境、景物場面、細節、白描等***、抒情、議論、說明。

  表現手法有象徵、對比、烘托、襯托***正襯、反襯***、鋪墊***伏筆***、渲染、欲揚先抑、以小見大、託物言志等。

  另外,謀篇佈局方面的線索、過渡、照應、詳略等也屬於寫作方法。

  5.觀全文,明哲理,領悟深層意蘊。

  哲理散文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這就是常運用象徵手法。所以,我們要注意文中對具體形象的描繪特點和文章揭示形象與特徵內在聯絡的方法,找出蘊含哲理的關鍵句仔細領會。另外,哲理散文往往卒章顯志,或揭示哲理,或拓展境界,或啟發讀者思考而意在言外。因此,我們還要特別注意文章的結尾,細細咀嚼,通觀全文,辯明哲理,領悟文章的深層意蘊。如趙麗巨集的《焰火的變奏》***2007四川高考題***:夜晚,沒有風,湖水平靜得像一面巨大的鏡子,映照著夜空……

  …湖天之間突然躥出一道道光點,猶如活潑的蝌蚪,這些蝌蚪和鳴鏑便轟然炸裂,變成一朵朵巨大的彩色花朵,它們隨風飄動變幻,繼續著火焰在夜空裡演出的奇妙童話。而天上發生的所有一切,無一遺漏,都同時倒映在湖裡……

  …

  天上的煙花像什麼?在聽到有人這樣發問時,除了那些美好的回憶,我的腦海中竟出現了一些和此時氣氛毫不相干的景象。那是戰爭中的夜景:槍彈和炮彈在夜空中劃出耀眼的弧線,隨之而來的,是爆炸,是火光,是驚悸的呼喊和痛苦的呻吟。

  從戰爭年代走過來的人,都有這類恐怖的記憶:……大地搖撼,火光四起,城市彷彿在地震中顫抖。“地震”之後,空中依然白雲藍天,但人間已是慘象遍地……

  炮火與焰火,都是火藥爆炸產生的光芒,兩者的目的和效果卻是天差地別。炮火,是為進攻,為征服,為反抗,為破環,為殺戮,是人間最可怕最慘烈的景象,是戰爭、災難和死亡的象徵;焰火,是為慶祝,為團圓,為展示和平的歡樂,為表現人間的繁華和喜悅。同樣是火花,同樣是爆炸,兩者所展示的,卻是人類生活中完全不同的兩個極端。

  在滿天滿湖絢爛的焰火中,我默默地為人類的和平祈禱。但願有這樣一天,人間本來用著準備戰爭的火藥,都被改做成了煙花,在一個全人類共慶的夜晚,讓象徵和平團圓的火焰之花開滿地球的上空,萬紫千紅,此起彼伏。

  有什麼花朵能比這樣的煙花更美麗呢?

  解析:作者寫象徵喜慶的焰火,從平靜的湖水寫起,以“靜”襯“動”,反襯了隨後施放焰火的熱鬧;湖水的平靜又與焰火的熱鬧相結合,共同表達了對世界和平、安寧、美好生活的肯定。接著文章聯想到戰爭的“噩夢”,因為炮火是戰爭、災難和死亡的象徵,而焰火是和平、歡樂、繁華的象徵,它們分別指向人類生活中完全不同的兩個極端,意在提醒我們: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苦難的歷史。最後,文章用“有什麼花朵能比這樣的煙花更美麗呢?”收束全文,卒章顯志。“這樣的煙花”不僅有形狀、顏色與光亮的美麗,更是和平團圓的象徵。這個反問句強烈的表達了作者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願望,使文章意蘊深遠,激發人們思考。

  6.按步驟,精答題,獲得理想高分

  要獲得理想高分,考試技巧也很重要。***1***答題前應先通讀全文,初步掌握全文意思;***2***接著先做最後一道雙項選擇題,因為這道題的五個選項總有兩項或三項是對的,分析這些選項有利於整體把握全文內容;***3***然後再做其餘三道簡答題。簡答題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儘量在原文中找,不要勉強用自己的話概括。從歷年高考試題來看,至少有一道題目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要儘量做到一分都不丟。概括作答的題目要注意分析題幹及分值設定,推斷得分點,然後找到原文中相關處,前後兼顧,整體把握,精心寫出答案。答題卡預留的區域儘量寫滿,因為改卷是按得分點記分,多寫的不扣分。最後注意字跡工整,改卷老師看不清自然就不會給高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