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享受痛苦的優秀作文

  痛苦就人生而言,常常扮演著不速之客的角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篇1

  痛苦是一個人的影子,它忠實地伴隨著人的一生。

  男人有男人的痛苦,女人有女人的痛苦,孩童有孩童的痛苦,老人有老人的痛苦。平民百姓有痛苦,大腕明星有痛苦,帝王將相亦有痛苦。貧困潦倒,飢寒交迫是痛苦;遭人排斥,懷才不遇是痛苦;存亡之危,身處絕境是痛苦。一個人可能一無所有,但不會沒有痛苦。

  痛苦強烈如天崩地裂,微弱若嫋嫋梵音。痛苦大如浩浩宙宇,小似點點雨滴。面對痛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有的人採取拒絕、積壓、妥協的態度,痛苦可能會變成惡魔,把鮮活的生命吞噬殆盡;有的人採取吸納、分解、轉化的辦法,利用精神的鍊金術,把受傷的靈魂盛在由痛苦轉化的蛋殼裡,孵化出新的生命。

  痛苦是孕育成功者的溫床。造物主常把高貴的靈魂賦予卑*的軀體,把它的寵兒放在下等人中間,讓他們操持卑*的職業,使他們遠離金錢、權利和榮譽,令他們在痛苦中生存。孟子日:“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面板,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痛苦造就人,使其在某個意義、有價值的領域脫穎而出。

  痛苦是智慧之花的根蒂。人之心靈深度,與其忍受痛苦之量成正比。上帝賜予你痛苦,是在衡量你心靈之深度。痛苦之鋤挖掘你的心,在你的心上印下道道深深的鋤痕,在你心田之鋤痕處播灑智慧的種子。在痛苦中審視生命本身,青春茁壯的幼芽自鋤痕深處,日漸萌發,蓬勃成長,你的智慧之花定將傲然綻放。

  文學是生活的苦果。誰曾是生活的不幸者,誰就有條件成為文學的幸運兒;誰讓生活的苦水一遍遍地泡過,誰就有可能成為亮光樂的福將。生活把你肆意掠奪一番,才會把文學才能饋贈給你。《離騷》、《莊子》、《史記》、《草堂詩集》、李後主之詞,都是痛苦的產物。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作家福克納把人們帶進痛苦中,又牽引著人們的精神從苦難中拔脫。福克納用他所能傳達的人物從各個角落發出聲音來拯救人類。他的太多太深的生存不幸中,發現了一種不可摧毀的精神,那便是他一生苦苦追尋的彼岸。他告訴讀者,你無論怎樣被壓在最底層,但精神應該永遠支撐著,這樣你才可能不倒。福克納要的不是生存的質量,而是生命的力量。痛苦裡麵包藏的是鋼鐵,安放在痛苦上的靈魂必然是倔強的生命。最堅硬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精神,與靈魂較勁,靈魂比劍更強。

  自古而今的仁人志士都常懷憂國憂民之心。中國知識分子自屈原以來皆“哀民生之多艱”。中國之外的羅素也說過:三種單純然而極其強烈的激情支配著他的一生。那是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渴求,對人類苦難痛徹肺腑的憐憫。愛情和知識把他向上導往天堂,但憐憫又把他帶回人間。痛苦的呼喊在人寰反響、迴盪。因為無助於人類,他感到痛苦。

  痛苦充實了每個富於感情、善於思想的人生。缺乏痛苦,人生將剝落全部光彩,幸福更無從談起。當痛苦襲來,別拒絕,別害怕,只要學那珍珠貝,把痛苦緊緊咬住,就準能把它變成美麗的珍珠。痛苦對人類而言,是一種神聖的錘鍊。

  篇2

  痛苦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只要你來到這個世上,只要你是有血有肉的凡人,痛苦就一直在“陪伴”著你,面對痛苦,我們要學會享受。

  享受痛苦,享受成功的喜悅。

  雖然他不能下地走路,但他的“足跡”卻遍及世界五大洲;雖然他不能和正常人一樣說話,但他的話語卻傳遍了整個世界。他就是史蒂芬·霍金。

  霍金是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對物理科學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噩運卻降臨到他的頭上,醫生告訴霍金,他可能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也就是說霍金有可能在輪椅上度過他的餘生。這對霍金來說無疑是個極大的災難和痛苦。人們都認為霍金可能會從此一蹶不振,喪失生活信心。但是事實恰恰相反,1974年他發現的黑洞的輻射現象震驚了世界物理界,1988年出版了驚世文著《時間簡史》,成為全球殘疾人的典範。

  霍金的成功正是由於他敢於在痛苦中享受,在痛苦中奮鬥,才使他在痛苦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享受痛苦,享受生命的活力。

  在美國西海岸華盛頓州的一家醫院裡,住著因外傷而全身癱瘓的馬修。每天早晨馬修都要承受來自身體不同部位將近一個小時的疼痛。這是極度的痛苦,年輕的女護士因馬修所經受的痛苦以手掩面,目不忍睹。但馬修卻說:“鑽心的疼痛固然難忍,但我要感激他,因為痛苦讓我知道我還活著,我還活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地方。”

  當生命中的痛苦降臨到生命的運程時,面對痛苦,大多數人感到的時不幸,失望,表現的時哀怨和頹廢。而馬修從痛苦中發現喜悅,這似乎有點自虛般的荒唐。但置身馬修的處境,就知道這痛苦是一度癱瘓的神經的甦醒,是重新恢復生命力的希望。

  時時愉悅固然使人生美麗,痛苦照樣可以使人生燦爛;處處幸運固然能將生命的價值托起,但痛苦同樣也可以把生命的價值提升。只要你懂得和馬修一樣從痛苦中享受,享受生命的價值,享受生命的活力。

  享受痛苦,享受生活。

  享受痛苦,享受更加絢麗多彩的人生。

  篇3

  海倫·凱勒,世界上著名的作家,出生僅十九個月便被病魔奪去了聲音與光明,可她並沒有放棄,依然保持對生活的熱愛,自強不息,最終取得了成功;約翰。庫提斯,一生都在與恐懼、孤獨、侮辱、折磨作抗爭,他一出生,便失去了下肢,卻從未退縮過,在醫生一次次生命倒計時下,頑強不屈,一舉成功。

  在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身殘志不殘的人,他們,都擁有一顆奮發圖強的心。今天,我們一同觀賞了一部催人淚下的電影——《隱形的翅膀》,主人公志華在一次放風箏的過程中不幸觸及高壓電,導致雙臂肌肉壞死、截肢。在隨後漫長的生活中,她僅能用頭、肩和腳相配合,艱難做那些常人所要做的事,但是她並沒有氣餒,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重複著……也許是她的精神感動了上蒼,在給她關上了一道門的同時,卻為她打開了一扇窗,在不斷磨練下,她的腳終於成了一雙“靈巧的手”。然而,人生的道路並沒有像想象中那麼簡單、那麼平坦,同學的歧視、母親的去世,加上考取醫科大學的失敗,使她險些跨掉,但她重新調整自我,堅強地用微笑來面對一切,並不斷鞭策自已一定要成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志華在國泳比賽的最後一刻終於超出其他選手,在鮮花中光榮地站上了領獎臺……終於,志華的能力被人們所認可,同時獲得了醫科大學的通知書,她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此時此刻,只有她真正體會到了痛苦中的喜悅與歡樂,興奮的喊聲久久在原野上回蕩……

  志華的事蹟告訴我們一個普遍的生活哲理:歡樂與痛苦本來就是一對雙胞胎,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所以,我們應當正視痛苦,歡樂固然令人享受,而痛苦又何嘗不是如此。痛苦有它的意義,有它的價值。人生中有風和日麗,有豔陽高照,也會有陰雲密佈、風雨雷電。誰能夠領悟到痛苦的真正含義,真正價值,領悟到痛苦中的幸福,誰就能成為強者。換句話說,只有懂得“享受”痛苦,受盡痛苦的磨練,才能享受到真正的歡樂。也只有這樣,你的人生才是一個完整的人生,你的人生才多姿多彩。

  抬起頭勇敢面對生活吧,學會在生活中享受痛苦,那樣,隱形的翅膀將帶你“展翅高飛”。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