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寫親情的牽掛高中優秀範文
牽掛,是一種妖嬈的美,是一種纏綿的情愫,被人牽掛,是一種來自內心的安暖,亦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能幫到你!
篇1
親情,給我們的成長提供重要的力量;親情,是***與家人的重要紐帶……無盡的親情,帶給我們的,是永遠的牽掛。
她,一頭花白的頭髮,眼睛很大卻無神,癟著一張無牙的嘴,喜歡笑,儘管她笑起來滿臉皺紋。她沒念過書,卻能為了家裡的生計,到街上賣菜;她逐漸衰老,卻能清晰的記住我們每個人的生日,送上自己的祝福;她體弱多病,卻為了讓我們吃到綠色無害的蔬菜而親自種地……她,就是我的奶奶,是我最親最愛的奶奶。
奶奶雖然生在18世紀30年代,可她沒有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他對每一個孫子、孫女都關愛呵護。尤其是對我——她最小的孫女。這種關愛,從我出生起直到現在,一直延續,都不曾間斷。
我剛出生不久,奶奶就“丟棄”了快滿1歲的堂哥來照顧我。那時候,她的身子還硬朗,也不覺得辛苦,只是盡心盡力的照顧著我。在奶奶的悉心照料下,我茁壯的成長著。漸漸地,我學會了踉踉蹌蹌的走路,學會了依依呀呀的說話,奶奶也很高興,因為大都是她的功勞。再大一些,我就變得調皮了,總喜歡在門外亂跑。奶奶生怕我受傷,總是緊緊地跟著我。有時候,我跑得太快了,奶奶跟不上,就只好喘著氣大喊:“小乖乖,別跑了,別摔著啦。”就是這樣的一種聲音,陪伴我度過了幼兒時期。奶奶對我的牽掛,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
到了小學的時候,奶奶還是一如既往的關心我。有時候,她會叫爺爺送來新鮮的蔬菜。有時候,她也會給我打電話,只是為了瞭解我今天吃了什麼或者爸爸媽媽在不在家。
上了初中,我就很少回家了,常常是放了長假才回家一次。奶奶總是掐著手指頭計算我回家的日子,為的是能見上我一面。有一次放假回家,我和媽媽就到街上購物了,沒有去看望奶奶。當我們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踏著夕陽回到家的時候,竟然發現爺爺和奶奶坐在家裡。原來,奶奶知道我回家,特地來看我。她們在家裡已經等了多時,才盼到我們回來。我覺得心裡很是愧疚,也不敢說話。奶奶笑眯眯地拉我到她身邊坐下,問我:“玩得開心嗎?買了什麼呀?”我頓時興奮了,喜滋滋的和奶奶聊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奶奶卻突然不說話了,只是呆呆的看著我。我很奇怪,問她怎麼了。奶奶佈滿皺紋的手摸上我的臉龐,嘆著氣說:“乖乖,你瘦了,臉都變小了。要多吃點肉,早點睡覺,知道嗎?”我聽了,心中竟產生一種酸楚的感覺,似乎覺得自己不多吃飯是對不起奶奶的行為。這次奶奶的突然來訪也讓我非常感動,畢竟她的身體不好,不能走太遠,可她卻為了見我一面走了那麼遠。我想,這就是血濃於水的親情的最好詮釋。
沐浴在親情之中,也讓我的心變得更柔軟,更加懂得感恩。有一次放寒假我就要回校了,奶奶打電話叫我去她家吃飯。飯桌上,奶奶變戲法似的端出一碟扣肉。看到我驚訝的眼神,奶奶解釋說:“這是過年時留下來的,我知道你喜歡吃,特地留給你的。”然後,她夾了一大塊的扣肉到我碗裡。我心中很是感動,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我剛吃了一口,就覺得味道有些不對勁了——這菜好像已經餿了。但當我抬頭看到奶奶那笑眯眯的、滿足的樣子時,我決定把這盤扣肉吃完。媽媽也嚐了一口,卻直接吐了出來,對我說道:“都已經餿了,別再吃了。”我笑了笑說,沒有啊,還挺好吃的。可是媽媽卻不許我再吃了。回家的時候,媽媽突然問我是不是真的吃不出菜餿了。我搖搖頭說:“不是。只不過那是奶奶夾給我的,我要吃完。”媽媽聽了,點了點頭,說,你做得對。
如今,我正在漸漸長大。也許有一天,我會看到社會中冷漠、不美好的一面,心漸漸變得堅硬。但是,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奶奶對我的牽掛和愛,不會忽略親情給我的力量。
篇2
不要說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人生在世,總有一些東西值得你牽掛留戀!
“漁燈暗,客夢迴,一聲聲滴人心碎,弧舟五更家萬里,是離人幾行清淚!”牽掛,是遊子對家魂牽夢縈的思念!
夜,漸漸地暗了下來。枯黃的老樹上棲息著黃昏歸來的鴉雀;小橋之下流水潺潺,河邊的人家已經歸來生起了嫋嫋的炊煙。荒涼的古道上,誰人蹣跚地蹀行著,遙看日影銜山。落日也知道歸家,那麼人呢?那些賴以生存的溫暖,曾經覺得那麼無足輕重,而今才知道相思之重。經歷久了,想得多了,人和馬,都載不動如山如海的鄉愁啊!
漂泊之苦,羈旅之思,滿腹相思,萬般愁緒!卻怎奈,夕陽已經西下,而斷腸之人,仍漂泊在天涯。而今的我們,年少輕狂,滿載理想,駕起自己的小舟一步步的遠離家門。而當我們回首之時,是否還會記著曾經給予我們溫暖的家?是否還會牽掛著家中那鬢已如霜仍佇立門口期盼兒女歸家的父母?牽掛,是親情的羈絆!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現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牽掛,是仁人志士對民生疾苦的擔憂。
蕭瑟的秋風劃過,捲起了屋頂的茅草,任憑你千呼萬喚,也換不回一個完整的家!無情的雨水飄落,透過破漏的屋頂,打溼了簡陋了床簷;被褥被雨水無情的浸溼,冰冷如鐵。諾大的一個家,卻沒有能夠安身的地方!面對殘破不堪的家,面對著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千瘡百孔的社會現狀,詩人悲痛長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而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牽掛,是黎民安生的寄託!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牽掛,是炎黃子孫對國的深情眷戀!
一灣淺淺的海峽,阻斷了詩人幾十年的歸鄉之路;一曲濃濃的鄉愁,唱斷了多少華夏兒女的心聲。民族已經強盛,而國破山河碎的局面依稀飄蕩在眼前,面對著近在咫尺卻又遠若天涯的親人,詩人無奈,唯有吟一曲鄉愁,讓相思飄散在大陸各地,遍佈人們心中,期盼著不再有兄弟之間“相煎太急”的局面;期盼著“相逢一笑泯恩仇”的那一天。牽掛,是國運的纏繞!
牽掛,牽掛著遠方的家人;
牽掛,牽掛著疾苦的民生;
牽掛,牽掛著破碎的山河。
不要說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人生在世,總會有一些東西值得我們牽掛!
篇3
牽掛是最美麗的內心運動。牽掛是心靈的對話,是靈魂的絮語,是發自內心的真摯的想念。牽掛可以勾起人與人心靈的深深惦記,是親情、友情、愛情的昇華。走進人生,便走進了牽掛,便擁有了感情的寄託。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是充滿親情的牽掛。又到了進京趕考的時候了,孩子已記不清是第幾次趕考。面對年年失利的孩子,母親唯一能做的就是為兒子縫衣備糧,激勵孩子發奮讀書。燈下,母親在一針一線縫補著那伴隨了孩子幾度春秋的舊襖,她把她的鼓勵、她的牽掛、她的所有的愛全都灌入了這小小的針、破舊的襖中。孩子看到了這一幕,寫下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千古名句。他沒再辜負母親的愛與牽掛,高中狀元,報答了母親。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是溢滿鄉情的牽掛。年輕時,他懷著“憑著一腔熱血報效國家”的志向離開家鄉,到外面闖蕩。他作過商人,當過官,但時時刻刻沒有停息對家鄉的牽掛與思念,他知道必須做了貢獻,才能回家鄉面對父老鄉親。如今官場上的事業並不通暢,但他年事已高,當年的小夥子轉眼間成為了一位白髮長者。他懷著思鄉的情緒,回到了思念多年的家鄉,這時連孩童都不認識他了。時間變了,人也變了,但對家鄉的牽掛依舊未變。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徜徉戀情的牽掛。中秋節到了,但這對戀人卻因為種種緣故,無法相聚在一起過節。他們獨自傷心寂寞。望著天空中的那輪明月,他們想起了許多往事。從在月下相識到相戀,他們總是親密和睦。去年中秋,他們一起賞月、聊天。可現在,他們卻被殘忍地分隔兩地。還好有一輪見證他們愛情的圓月,它彷彿是一座中轉站,傳遞著兩人的愛與牽掛。他們彷彿沒有分開,因為他們的心在一起。在皎潔的月光下,他們各自想念。月光,兩地,戀人,牽掛。
牽掛,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深深惦記,它可以寄託親情,勾起鄉情,聯結愛情。牽掛是一份親情,牽掛是一種寄託,牽掛是一縷相思,牽掛是一種幸福。牽掛是靈魂絮語,是心靈對話。牽掛別人和被別人牽掛都是一種幸福。品位牽掛,學會牽掛,讓人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讓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姿!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