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常見文言虛詞則字用法

  近幾年的《廣東高考***語文***考試大綱》都明確把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作為必考內容。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語文常見文言虛詞則字用法

  1.作連詞

  ⑴表示承接關係。表前後兩件事情在時間上、情理上的緊密聯絡。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

  ①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

  ②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

  ③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鐘山記》***

  ④臨視,則蟲集冠上***《促織》***

  ⑵表示假設關係。用在前一個分句,引出假設情況,譯為“假使”“如果”; 用在後一個分句,表假設或推斷的結果,譯為“就”“那就”“那麼”“就”“便”。

  ①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如果***

  ②如姬必許諾,則得虎符。***那麼、就***

  ③為之,則難者亦易矣。***那麼***

  ④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那麼***

  ⑶表示並列關係。常以“則…則…”格式出現,表示兩相對照的關係。可譯為"就",或不譯。

  ①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②入則孝,出則弟***悌***。***《論語·學而》***

  ③小則獲邑,大則得城。***《六國論》***

  ④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⑷表示轉折、讓步關係。表示轉折時,用在後一分句,譯為“可是”“卻”;表示讓步時,用在前一分句,譯為“雖然”“倒是”。

  ①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②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促織》***

  ③其室則邇,其人甚遠。***《詩經》***

  ④巧則巧矣,未盡善也。***《馬鈞傳》***

  2.作副詞

  ⑴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便是”。

  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②心之官則思。***《孟子》***

  ③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3.實詞用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