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提高分數的方法介紹

  高考的語文中佔分的數值是比較大的,怎麼樣才能夠拿到更高的分數呢?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語文提高分數的方法

  基礎:背誦記憶四個字

  基礎特指前四道選擇題基礎沒有什麼捷徑,就是背誦記憶四個字,誰記得熟誰就勝利。在我的身邊,幾乎每一個人都備有語文基礎的整理本,很多同學的本子甚至是從高一就開始記錄的。如果沒有從高一、高二做起也沒有關係,從現在做起,只需要一個小本子,兩種顏色的筆,一種記錄常考常見的***相信高三的大考和老師們常規出題都會反覆出現這些***,另一種是記下自己的整理。舉個例子,想“相、像、象”三個字在詞組裡如何區分,這些都是老師不一定會講,但需要自己整理的。想要刷題的同學,題目推薦龍門,夠多夠全,整理推薦五三,理由同上。

  小結一:基礎沒有捷徑,字音字形成語全靠記憶總結,病句總結模式,科技文多練手找感覺。

  閱讀理解:古文+詩詞+現代文+語言應用

  先說說古文吧。古文到後期應該爭取的便是儘量不扣分。在後期我做了許多的古文,幾乎每天一篇。但是我的做法卻不是做題,而是看古文,勾出常見字,然後將兩道選擇題裡面意思不知道的勾出來,將翻譯裡面的給分點勾出來,便可以了。沒有必要認認真真全部做完,重要的是將不知道的積累摘抄下來,作為自己的。而看古文也是一樣,每天多看一些,便有了古文的感覺,就像英語閱讀一樣,不一定每一篇都看得非常懂,但到後來做多了就有題感了。觸類旁通,便是這個道理了。而歸納題,則需要大家在第一遍掃視的時候先看題幹,帶著目的去看文章,第一遍看得時候便將事件分類分段,這樣就可以節約很多時間啦。***學姐做得快,常常考完還剩四十分鐘***

  古文說完便是詩詞鑑賞了,到後來大家會發現,詩詞鑑賞越複習做的越差,不過不用擔心,因為大家都是這樣,我們要爭取的不過是能得到的分——術語、格式。老師說什麼讀詩讀多了就讀懂了,其實事實是讀詩讀多了自己的想法就多了,知道該向哪個方面YY。所以唯一一個想說的就是,跟著老師學格式!一定要務必保證答案的格式向給分標答靠攏,術語準確,便有基礎分了。

  現代文和詩詞鑑賞觸類旁通,並且是拉分得分的重頭,想說的更多的就是,在時間和空間允許的情況下,凡是你腦海中一閃而過的東西,能寫下來都儘量寫下來。相信很多時候大家對答案都會發現,本來你想到了,卻覺得不可能或者不確定,便沒有將答案寫下來,最後便錯過了失分了。現代文和詩詞鑑賞還有想通的地方便是可以分類,比如讓大家鄉土的故鄉類、城市鄉村文明類等等,很多題都有母題,要善於總結。

  至於語言應用,跟著老師走就可以了,這個很多是要看運氣的,當然練習也很重要,但不是得分的重頭,只要保持學校老師發的都認真做了總結了就好,很多時候你會發現那些題型是不會考的……仿寫之類是學不會的……

  小結二:語文的刷題和數學的刷題不一樣,有一種很玄妙地感覺在裡面,但所謂語感和英語是一樣的,只要多讀多練必然有收穫。

  高考寫好作文的方法介紹

  好標題,好開頭,好結尾,都是吸引眼球的地方,也是為你的作文增分的地方。標題的建議是,或化用,或古風,或對稱。這三點的原因在於,化用名言,作文裡便可以反覆使用強調那句名言,古風,便可以多使用那句詩句,對稱的句子也是如此。強調便是印象深刻,印象深刻便是高分的敲門磚,當然,你別偏題。

  好結構,非常的重要。如果沒有寫散文的把握,不如緊緊把握結構的美感。我的作文永遠都是一個模式***雖然自己都有些唾棄***,但是每次這樣寫基本分都不低,現在跟大家分享一下,覺得有用便可以借鑑下。標題,多古詩句化用。開頭三個排比句,一個排比句一段,氣勢便出來了。再提一行,一句引用——“‘XX曾說過XX,因此XX’”因此後面的XX便一句話概括全文的觀點。後面的小段落便採用關鍵句獨立成段的模式,然後後面的每一個例子舉完,都用一小句***三個例子格式相同***來稍稍總結,扣題,強調。最後結尾再反覆強調,最好再引用一個句子來作為結尾最好。

  這樣的格式雖然有些固定,但是老師們會十分喜聞樂見的。

  然後,好文筆好材料。沒有文筆,單有格式,也只是一篇普通的作文。所謂文筆,便是畫面感,意思很簡單,別人能夠通過你講的例子,感受到一個畫面,如同身臨其境,這樣就贏了。怎麼樣有畫面呢?細節與修辭,決定一切。再說說材料,多寫文學家,一定不會錯。給大家在最後複習階段推薦一些作文材料的書,在最後我基本把市面上能買到的作文材料書都一遍,把有用的材料剪貼下來,多看幾遍,再強記了很多名言警句。豐富的材料讓人覺得你博學,而名言警句,只要寫出出處和準確的警句,會讓你的作文增色不少。

  再來說說好書寫吧。我的書寫一直不錯,當然,一直指的是高二尤其是高三以後。簡言之,兩個月刷了田英章楷書、行書、行楷三本字帖,直接從小學生跨越到現在的水平。當然,字寫得不好也沒關係,我有個同學,字非常小學生,可是一筆一劃,屬於遠遠一掃便非常的清楚。我們不求每個人變成書法家,要做的便是一眼掃過去,無塗黑,字不用思考便認識即可。

  最後再來說說,什麼叫高分作文。讀到之前的,也許你會覺得我不過是個功利地作文生產廠,可是事實是,我想說的是,想一想同樣是有各種想法,作家能夠用筆寫出來,而我們卻不能準確表達,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文筆來承擔我們的思想。

  可是我們不一定有一流的文筆,卻能有最真誠的感情。

  為什麼同樣是寫李白,有的人及格分有的人高分?不是因為高分的人寫李白有多好,而是因為那個高分的人,從李白身上提取了現在的特質,結合了自身的感情,表達了作為高中生從書本中得到了對現實的感悟和啟迪。這樣的文章,便脫離了“文章工廠”,成為了真正屬於你的思想和文章。

  我想這也正是類似於自由是在法律道德框架下的自由一樣,所謂高分考場作文,是將自己的思想放在最合理的框架下,展示給老師,框架給予你高分的保證,思想才是一篇作文的靈魂。只有真正做到這幾點,才能得到真正的高分作文。

  高考語文成績提高的技巧

  一、一個觀念與兩種能力

  ***一***轉變一個觀念

  不要總認為語文是文科,認為語文成績不易提高,認為語文高考不拉分。這其中關鍵是不要像學初中語文那樣學高中語文,把這個道理弄清楚了,高考語文成績才真正能提高。這意味著,第一,學習語文不能靠“死記硬背”,不是靠掌握那些程式化、固定的答題套路、模板,對有關古詩鑑賞、現代文、古文閱讀和作文試題尤其如此。

  ***二***具備兩種能力

  語文高考到底考查高中生什麼?最核心就是考查學生兩個能力:一是思辨能力,簡單說就是認識、判斷能力,具體反映在兩種能力上:***1***閱讀能力,落實到試題則是現代文閱讀、古文閱讀,目標側重考查學生聯絡上下文語境準確把握個別詞句意思,概括、篩選段落、全文主要或者核心資訊能力。***2***理解能力,要求學生從給定材料理解出字面、文面沒有的語義資訊,包括主題思想、中心論點、與人生、社會實際聯絡以及作文材料深層意義、寓意等。從本質上說,閱讀能力重在概括歸納,理解能力重在演繹推理。雖然兩種能力往往密不可分。二是表達能力,這是指聯絡給定材料,如何熟練運用漢語、漢字流暢表述個人對人生社會的新看法、新見解。具體試題反映在古詩鑑賞、探究題和作文寫作,共計近80分左右。需提醒我們的同學注意的是,語言表達重在“三有”,即“有思想”、“有真情”、“有條理”,與之相反的是“無理”、“無情”、“無序”。

  二、克服大小毛病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真正提高語文學習效率,有效提高語文高考成績,學生必須能找到自己語文學習的主要問題。這些問題有的屬於人人易犯的“通病”,一旦糾正,則走在別人前頭;有的屬於自己特有的“小毛病”,能及時改正,同樣可以迅速提高語文成績。正因為如此,不管自己複習還是跟老師學習,只有“對症下藥”才能有效學習。畢竟,找對問題與原因其實也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一***影響高考語文成績的“四大通病”

  通病一:閱讀答案不精不細

  高考閱讀理解的命題重在題乾和備選答案。很多學生一旦完成正文材料閱讀,馬上草草讀答案,結果很難選對,尤其是社科文一題。這也是語文高考拉分的第一項。高考語文的閱讀理解,與中考一個重要區別是要實現精讀細讀,這不僅僅體現在給定文字材料的閱讀,更體現在題乾和備選答案的閱讀。而所謂“精細與否”,就材料言之要求讀者***考生***能從深層或字面背後把握給定材料***文字***反映的作者寫作意圖、材料基本框架以及核心觀點等資訊,為此需要找到必要的話語標記,像連詞、重複性語詞、評述性語句、引用性語句、總結性語句等。須知,“抓標記”是出題者的命題思路,當然也是考生閱讀材料的“竅門兒”。就題幹言之,則是要找到“題眼”,即命題者的命題意圖或關鍵所在。就答案言之,則是能仔細分析每個備選答案的語法、語義結構,運用排除法將有標記的明顯不屬於正確選項的排除,之後再分析、篩選。

  通病二:鑑賞缺乏詩情畫意

  我們可以留意一下,高考的詩歌鑑賞材料主要是寫景敘事抒情類詩歌,特別是寫景類詩歌。這要求考生聯絡原詩能展開合理想象,能把自己感受的詩歌之美,包括語言之美、意象***意境***之美、思想情感之美表達出來。可是很多學生的答案表述乾乾巴巴,毫無美感可言,甚至變成了詩句的直接翻譯。這是拉分的第二個地方。

  通病三:探究不會聯絡實際

  探究題分佈在實用文閱讀部分,即“小說閱讀”或“傳記閱讀”***二選一***。一般是8分題。探究題其實是微型議論文,這意味著論點、論據、結論都不能少。只不過論據要從原文中概括歸納,結論要聯絡個人或群體人生社會現實。但考生往往“探而不究”:不能聯絡原文有效概括,條分縷析列出原因或成因;“究而不探”則只是就材料中現象談現象,難以提升核心觀點與現實、實踐相聯絡。要知道,“探究”之“探”重在探討原因,“究”則重在深究該如何做、有何啟示。探究題也是高考語文拉分項之一。

  通病四:作文觀點疊加例子

  面對現在的“新材料作文”,我們的考生基本都是作一篇800字的議論文。不管“正論”還是“駁論”,關鍵是要向人家證明自己從材料引申出的中心論點是正確的。為證明自己觀點是正確的,我們不得不旁徵博引、談古論今!但每年的高考作文,大量考生運用作文套路、模板,寫出那種“觀點加例子”的作文。結果,例子一大堆,全是人家說過的,自己的判斷、分析少之又少。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高考新材料作文:觀點+例子=作文失敗,觀點+例子堆疊=作文徹底失敗!這是高考語文最大通病,也應是最拉分的一項。關於作文,我思考的可能最多。如果以後有機會,我願意再專門跟大家談,包括如何審題、立意、引材、理論、論證、結尾、結構等。因為涉及問題太多,恕我不展開談了。

  ***二***影響高考成績的“八小毛病”

  毛病一:字跡潦草,卷面髒亂;毛病二:語法錯誤,錯字連篇;毛病三:標點錯用,書寫欠規範;毛病四:翻譯不通,遺漏重點;毛病五:語言乾癟,缺乏文采;毛病六:文題平庸,立意跑偏;毛病七:引材囉嗦,論點不明;毛病八:論據陳腐,結尾平淡。

  上面的“六、七、八”條,主要是針對作文的。這些“小毛病”,不是所有同學都有。但不管有否,都應引起注意、儘量避免還是很重要的。那些存在上述幾條小毛病的同學,更應注意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