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滿分的學習方法是什麼

  很多同學表示高中物理實在難學,其實凡事講方法,只要方法對了,學起來就事半功倍。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中物理滿分的學習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物理滿分的學習方法

  一:抓基礎知識的學習

  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抓基礎知識的學習,只有打好高中物理基礎才能更進一步;而且,單純地從考試的角度來說,試卷中基礎題佔絕大多數,認真、仔細地做對這些題,會比馬馬虎虎快速做完基礎題花大把時間來解最後幾道壓軸難題的人成績好很多。至於如何抓基礎,要做到以下方面:

  1、牢記定義。對於每個高中物理量的定義都要背會再去理解,知道它的意義、推導過程及單位等,對於每條定理:規則等都要特別熟悉,避免出現混淆:記錯的情況。

  2、牢記公式。公式可以說是物理解題中最常用的知識點,要熟悉每個公式的適用範圍及推導過程。

  3、注意課後習題。通過做課後習題,能加深對高中物理課本知識的理解及記憶,千萬不要認為課後習題過於簡單而只看不做。

  二:注重上課聽講

  上課老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知道如何由淺人深的引導,瞭解哪裡是重點,哪裡是易錯、易混淆的地方,而且,老師的講課速度也是能被大多數人所跟上、理解的速度。因此,應該注重上課聽講,爭取當堂消化,這樣在課下就能有足夠的時間去做題及思考,同時也能學會老師在幾十年教學經驗中總結出來的精華。

  小編個人認為較好的學習過程是:高中物理課前預習***10分鐘左右,勾畫出有疑問的地方***——上課聽講***爭取當堂學懂***——當天做課後題***通過課後題進行記憶,掌握基礎知識***——複習***推薦一週左右複習一次,以便牢固記憶***——課外深入及總結***通過做題:考試等進行深入及總結***。

  三:結合思考去做題

  很多人崇尚題海戰,認為只要大量做物理題,就可以更好地去記憶知識,掌握所有的題。做題確實有用,但是題是做不完的,如果單純的做題,不光自己累,考試的時候稍微有變化就可能又不會了。正確的做法是結合思考去做題。每做完一道物理題,想想自己是從哪裡切人的,思維有沒有走彎路,去根據題型:題上條件來總結同類的高中物理題的做法進而去鑽研更好的思路方法,發現自己哪一塊比較薄弱並去改進,有助於高中物理拿滿分。

  四:用好糾錯本

  在高中物理及其他各科的學習中,小編覺得一個很有用的方法就是用好糾錯本。大家在平時的學習、做題和考試中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為了避免再次重複同樣的錯誤,準備一個糾錯本吧。把自己平時的錯題錯因、沒有思路的題、遇到的經典題、好的思路方法等全部集中起來,每隔一段時間翻一翻,想想自己當時為什麼會錯,以後需要怎麼去讀題切入。

  五:注重相關學科的學習及應用

  在高中物理學習中,主要用到的相關學科是數學。因此,需要將有關計算、解方程等數學知識掌握好,不要因為這些基礎能力影響到高中物理的答題,影響高中物理滿分率。

  六:養成好問習慣

  遇到不會的題、不懂的地方就去問老師和同學。很多人礙於面子不想去問,這樣久而久之就會積累下很多問題。養成好問的習慣,去聽聽老師的講解,去學學其他同學的思路,互相交流經驗,就能儘可能的少走彎路。以彼之長補己之短,去不斷地改進。

  在學習過程中要養成定期複習總結的好習慣。複習不是知識的簡單重複,而是昇華提高的過程。一是當天複習,這是高效省時的學習方法之一。二是章末複習,明確每章知識的主幹線,掌握其知識結構,使知識系統化。找出節與節之間,章與章之間的聯絡,建立新的認識結構和知識系統。既鞏固和加深了所學知識,又學到了方法,提高了能力。物理上單純需要記憶的內容不多,多數需要理解。通過系統有效的複習,就會發現,厚厚的物理教科書其實是“很薄的”。要試著對做過的練習題分類,找出對應的解決方法,儘快改變不良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心理。

  最重要,包括課堂老師的總結,下課後自我預習複習的總結,錯題的總結,最好找一個本,記錄體會,平常多翻翻,對於公式,記憶還需要理解,根據具體情況適當運用,注意公式的運用範圍。

  誠然,物理是難學,但絕非學不好,只要按物理學科的特點去學習,按照前面談到的去做,理解注重思考物理過程,不死記硬背,常動手,常開動腦筋思考,不要一碰到問題就問同學或老師。在學習中要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學習中去尋找樂趣,就能培養自己學習物理的興趣。

  學好高中物理的六大步驟

  一、預習

  學習的第一個環節是預習。有的同學不注重聽課前的這一環節,會說我在初中從來就沒有這個習慣。這裡我們需要注意,高中物理與初中有所不同,無論是從課程要求的程度,還是課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們在上課之前對所學內容進行預習。

  在每次上課前,抽出一段時間***沒有時間的限制,長則20分鐘,短則課前的5、6分鐘,重要的是過程***將知識預先瀏覽一下,一則可以幫助我們熟悉課上所要學習的知識,做好上課的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二則可以使我們明確課堂的重點,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難點,從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聽課,有的同學感到聽課十分吃力,原因就在於此。另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預習可以培養鍛鍊我們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要知道以後進入大學深造或走上工作崗位,這些可是極其重要的***。

  我們應該逐漸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

  二、上課

  上課是我們學習的中心環節。對此我準備強調三個問題:

  ***1***主動聽課。

  有人將我們的聽課分成了三種類型:即主動型、自覺型和強制型。主動型就是能夠根據老師講課的程式主動自覺地思考,在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難點和重點進行推理性的思維和接受;自覺型則是能對老師講課的程式進行思考,能基本接受講解的內容和基礎知識,對難點和重點一般不能進行自覺推理思維,要在老師的知道下才能完成這一過程;而強制型則是指在課堂學習中,思維遲緩,推理滯留,必須在老師的不斷知道啟發下才能完成學習任務。

  那麼,你屬於哪一種型別呢?我說,如果你屬於強制型,那你要試著改變自己,由強制型變為自覺型;如果你是自覺型,那麼你就要加強主動意識,努力變成主動型,畢竟“我們是學習的主人”!總之,我們應該以主動的態度去聽講,積極地進行思考,努力參與到老師的課堂教學中去。

  ***2***注意課堂要點。

  要聽好課,我們應善於抓課堂的要點,這主要是指重點和難點兩個方面。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聽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一般在20分鐘左右,***要想一節課幾十分鐘內都保持精力高度集中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應將這有限的集中注意時間用到“刀刃”上。

  上課時,我們應有意識地去注意老師講課的重點內容。有經驗的老師,總是將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點上,進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點強調;或板書綱目,理清頭緒;或條分縷析,仔細講解等,我們應培養自己善於去抓住這些。對於難點,則可能因人而異,這就需要我們在預習時做到心中有數,到時候注意專心專意,仔細聽講。總之,我們要做到“會聽”,能“聽出門道”。

  ***3***處理好聽課和記筆記的關係

  有的同學總是感到困惑,說“上課時注意了聽課,就忘了記筆記;而記了筆記,就又跟不上老師的思路了”。對此,我們應認識清楚聽課和記筆記的關係:聽課是主要的方面,記筆記是輔助的學習手段。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記筆記呢?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將“記筆記”變成老師的“課堂語錄”,也不應該將“記筆記”變成“板書影印”。筆記中我們要記的內容應該有:記課堂重點、記課堂難點、記課堂疑點、記補充結論或例題等課本上沒有的內容、記課堂“靈感”等等。總之,我們應該有摘要、有重點地記。

  有的同學從來就沒有記筆記的習慣,這是不好的,特別是對於高中物理學習中是不行的。俗話說“好腦子不如爛筆頭”,聽課時間有限,老師講的內容轉瞬即逝,我們對知識的記憶隨時間延伸會逐漸遺忘,沒有筆記我們以後就沒有辦法進行復習。

  三、複習

  有的同學課後總是急著去完成作業,結果是一邊做作業,一邊翻課本、筆記。而在這裡我要強調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業,而應該靜下心來將當天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進行認真思考、回顧,在此基礎上再去完成作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複習的方法我們可以分成以下兩個步驟進行:首先不看課本、筆記,對知識進行嘗試回憶,這樣可以強化我們對知識的記憶。之後我們再鑽研課本、整理筆記,對知識進行梳理,從而使對知識的掌握形成系統。

  另外,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研究表明:知識在學習最初的兩三天內遺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們對知識進行及時的複習也是戰勝遺忘的需要。

  四、作業

  在複習的基礎上,我們再做作業。在這裡,我們要糾正一個錯誤的概念:完成作業是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我們在課後安排作業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鞏固課堂所學的內容;二是運用課上所學來解決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

  明確這兩點是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做作業時,一方面應該認真對待,獨立完成,另一方面就是要積極思考,看知識是如何運用的,注意對知識進行總結。我們應時刻記著“我們做題的目的是提高對知識掌握水平”,切忌“為了做題而做題”。

  五、質疑

  在以上幾個環節的學習中,我們必然會產生疑難問題和解題錯誤。及時消滅這些“學習中的攔路虎”對我們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有的同學不注意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對錯誤也不及時糾正,其結果是越積越多,形成惡性迴圈,導致學習無法有效地進行下去。對於疑難問題,我們應該及時想辦法***如請教同學、老師或翻閱資料等***解決,對錯題則應該注意分析錯誤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錯還是計算粗心致錯,是套用公式致錯還是題意理解不清致錯等等。另外,我們還應該通過思考,逐步培養自己善於針對所學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在這裡,我建議每位同學都準備一個“疑難、錯題本”,專門記錄收集自己的疑難問題和典型錯誤,這也可以為我們今後對知識進行復習提供有效的素材。

  六、小結

  學習的最後一個是對所學知識的小結。小結的常用方法是列概括提綱,將當天所學的知識要點以提綱的形式列出,這樣可以使零散的知識形成清晰的脈絡,使我們對它的理解更為深入,掌握起來更為系統。

  以上六個環節是學習新課的基本程序,它們環環相扣,每一環都十分重要,缺少其中任何一環,都會對學習的程序產生不良影響。在這六個環節之外,我們在學習每一章前後,還應該有“計劃”和“系統”兩個環節,即在學習每一章前,我們應對這一章內容進行預覽,根據要學習的內容制訂一個學習計劃,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此外,在學完每一章後,我們就應該對這一章進行系統總結,常用的方法是畫該章的知識網路圖,它可以使我們對該章的知識有一系統的瞭解,讓我們從“巨集觀”的角度來重新認識該章,實現對知識掌握的“昇華”。

  當然,對於學有餘力的同學,我們還應該再多一個“知識拓展”的環節。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我們可以再參考一些參考書、課外資料,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對此,在這裡我們不再贅述。

  其實對於上面我們所說的這些,每一位同學以前都有所瞭解,現在我們提出來進行分析目的就在於引起同學們的重視。只要我們能嚴格落實學習程序的這幾個環節,將學習踏踏實實地對待,相信每位同學都會有一個好的成績!

  高中物理的學習攻略

  1. 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願意學習。願意學習,才能找到學習的樂趣。 有了樂趣,長期堅持,就產生了較穩定的學習興趣—志趣。把學習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是成長生涯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件事。經日積月累,終會有所成效。

  2. 掌握學習策略,善於整體把握

  “整體大於部分之和”,在任何一段材料學習支前,先從整體、巨集觀去了解其主要內容和方法、結構和思路、內在的邏輯關係等,再從區域性、細節入手,掌握各自知識點,明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絡,並強調應用,在應用中內化、感悟,通過同化和順應兩種方式,豐富學生們的知識結構,建立多節點相連的知識網路。

  最後在從整體的角度審視學習過程,對陳述性、程式性和策略性知識能充分的理解和應用。如“緒言”教學設計中我們是先粗讀課本,從封面、插圖、目錄到各章內容、安排題例等,整體上了解高一物理是幹什麼的,有哪些內容,是如何安排的。然後再說“緒言”的內容,我們仍然是先找出“緒言”分幾部分,每部分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麼,該核心問題舉了哪些例子等,最後希望同學們通過緒言的學習達到如下公識:高中物理的有用性、有趣性;有信心學好高中物理;學好物理有法可依。

  3. 掌握學習方法,用功到具體方可見成效

  物理學習同其他知識學習一樣,大的方面,應把握好預習、聽課、複習、作業、反饋、再複習鞏固、再練習深化提高等環節。小的方面,要重視聽好每一節課和做好每一道題。 對教材內容,第一遍讀時要細、慢、思、記。認真研讀,明確思路,積極思考、辯析概念,掌握規律,學會應用。做練習,要遵循“讀、審、建、構、解、思”六步驟。即拿到一道題後,要讀明題意,審清條件,建立聯絡,構造模型,正確解答,分類反思。對待複習,要做到及時複習,搶在遺忘之前進行。要有效複習,左鉤右連、縱橫聯絡,注意知識結構的充實,注意技能技術巧的掌握。

  在學習過程,注意合作學習,強調與教師、與同學的合作和交流,不怕出醜,敢於發表自己見解,勇於質疑,和教師、同學分郭理解、共同進步。對待現實事物和現象,要有問題意識,有意識地從物理學的眼光去審視,在情景之中培養探究精神。重視過程學習,加強情感體驗,側重感司提高。在學習中還要勤動手、多實驗、細觀察、善總結,獲得直接經驗,培養實踐能力。還要注意物理知識和方法與其它學科知識與方法的交叉與滲透,相互借鑑,觸類旁通,從細微處加以比較和思考,發現別人所沒有發現的方法,增強創新能力。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沒有一個現成的完全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只有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學習習貫,摸索出一套合適的學習方法,才能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實效性。

  4. 樹立學習信心,增強耐挫能力

  挑戰與機遇並存,困難與希望同在。每個同學都要樹立好物理的信心,同時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學好物理決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有困難,肯定受挫折,但要永不言敗,永遠追求,增強耐挫能力。要認識到學習是一個過程,只要積極投入,你的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都會發生積極的變化。學習的結果也是多元的,收穫也是豐富的。在學習的階段性評估中,和自己的過去比,知識掌握的豐富了,解題方法增多了,感覺自己提高了,從而對自己增強信心;和其他同學比,我有一定的優勢,還有一些不足,準確定位,找準努力方向。要自我激勵,不要自我挫敗;要接納自己、寬容自己;自我欣賞但不自我陶醉,激勵自己更加努力學習,爭取更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