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義是如何殺死宋太祖的

  公元960年,當時身為五代十國中後周大將的趙匡胤在陳橋這個地方被手下們擁立為帝,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之後,後周皇帝世宗柴榮被迫退位,於是北宋王朝正式建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大家喜歡。

  

  趙匡胤的一生是雄才大略的一生,也是開疆拓土的一生,他先後消滅了荊南、武平、後蜀等割據政權,進一步擴大了北宋的疆域和統治的基礎。不過就是這樣一個勤勉有為皇帝,卻在976年猝然離世,終年五十歲。

  關於趙匡胤的突然離開,後人大多數認為這並不是一次意外,而是一次有組織和預謀的謀殺。而這起謀殺的幕後主使就是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原因是他有時間和動機殺害趙匡胤,同時他也是趙匡胤之死最大的受益者。

  我們先假定趙光義就是凶手,然後來看趙匡胤暴死的全過程。在976年10月19日的夜晚,趙看,趙匡胤宣召了趙光義入宮陪他喝酒。當晚趙光義就留宿在了皇宮中。沒想到隔日的清晨,趙匡胤就突然離世了。這是正史中關於趙匡胤之死的記載。其中並沒有講到趙光義是如何殺死趙匡胤的。不過在一本叫做《湘山野錄》的書中,記載了一個叫“燭影斧聲”的典故,講到了趙光義是如何殺死自己的兄長的:在兩人喝酒期間,有人曾在燭光之中依稀看見趙光義有離席的舉動,之後又聽見趙匡胤引柱斧戳地的聲音,並大聲說:“好為之”。這個故事曾經廣為流傳,不過似乎很多人都忘記了這個典故不是出自正史,真實性值得懷疑。

  目前不說趙光義是如何殺死趙匡胤的,就算是連證明趙光義是凶手的決定性證據都還沒有找到,更加不要說他殺死趙匡胤的過程了。

  趙光義是不是真殺了趙匡胤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了北宋王朝。趙匡胤一共在皇帝的位子上坐了十一年,便於976年去世了,享年四十九歲。不過在趙匡胤死後繼位的並不是他的兒子,而是他的弟弟趙光義。按理來說,把皇位傳位給弟弟確實是比較罕見的,不過這還不是最讓人感到奇怪的。真正讓人覺得非常蹊蹺的是趙匡胤的離奇死亡,而作為繼位人的趙光義則是趙匡胤之死的最大嫌疑人。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趙匡胤的死亡過程。史書記載,那是在開寶九年即976年10月19日的晚上,這一天趙匡胤召集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前來飲酒,當晚趙光義就住在了宮中。這件事情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哥哥想念弟弟了想要讓他陪自己喝酒,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過之後的事情就讓人覺得蹊蹺了,在隔日的清晨,趙匡胤沒有任何徵兆地暴斃而死,只活了四十九歲。第二天,趙光義就繼承了帝位。這不得不讓人懷疑,趙光義可能就是為了篡位而殺死了自己的哥哥。因此在一本叫《湘山野錄》的野史中記載了一個“燭影斧聲”的故事:當時趙匡胤病重,於是便召集當時身為晉王的弟弟趙光義商量政事。在議事期間,有人在燭光下看見光義離席的舉動,又聽見宋太祖引柱斧戳地的聲音,並說道:“好為之”。宋皇后看見之後,乞求光義放過他們,趙光義說我一定會護佑你們富貴的,不要擔心。這就是“燭影斧聲”的典故。

  從動機和時機上來說,趙光義確實有理由和時間殺死自己的兄長,但是並不能就此認定趙匡胤就是趙光義殺的,而且這個“燭影斧聲”的典故來自於野史,可信度並不高。因此關於趙光義是不是殺死趙匡胤的凶手,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趙光義怎麼死的

  宋太宗趙光義是北宋的第二位皇帝,也是在歷史上做出過突出功績的皇帝。他繼承了他的二哥宋太祖的遺志,積極拓展疆土,曾經逼迫吳越王錢俶割讓了漳、泉二州,之後又御駕親征消滅了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割據時期,基本統一了整個南方。此外,在處理朝政上,他進一步加強了中央的權力,並延續了宋太祖重文輕武的政策,使得北宋經濟發展很快,社會穩定和諧。而關於他的結局,也有一段令人感到哀嘆的故事。

  說起趙光義的死亡,就要說道一個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一次作戰——高梁河之戰了。這是在太平興國四年即979年,宋軍為了奪回幽州即現今的北京而在高梁河即現在的北京西直門外和遼軍展開的一次激戰。趙光義對於收復燕雲十六州一直懷著極大的熱情和信念,不僅因為燕雲十六州在地理位置上十分重要,奪回這塊地區可以大大加強北宋對於遼國的防禦。也是因為這是在五代時期後晉政權的建立者石敬瑭割讓給遼國的,原本是就是屬於他們的東西。於是趙光義沒有經過策劃和準備就攻打遼國,意圖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奪回幽州。當時遼國的皇帝耶律賢得知幽州被困的訊息之後,立即派遣精銳軍隊增援。在遼軍的反擊下,宋軍三面受敵,全線潰敗,一共死了差不多萬餘人,趙光義雖然僥倖逃脫,但是大腿上卻中了二箭。此後便留下了病患,幾乎每年要復發。

  在996年秋天的時候,箭傷又一次復發,趙光義知道自己的日子已經不多了,於是便在交待完後事之後,於997年3月病逝,享年五十八歲。看到這裡,我們不禁要嘆惜:如果他能在發動戰爭之前做精心的準備和謀劃,或許事情就會有所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