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走近細胞綜合測試題及解析

  生物的知識點雖然多,但是比較有條理性,只要多做一些習題的訓練掌握起來就簡單多了。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高一生物走近細胞綜合測試題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

  高一生物走近細胞綜合測試題

  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1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2015•菏澤***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最明顯的區別在於有無***  *** 

  A.核物質       B.核膜

  C.細胞膜 D.細胞質

  [答案] B

  [解析] 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的最明顯的區別在於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故B正確。

  2.生命系統中各層次之間的關係是***  *** 

  A.是直接聯絡的

  B.是沒有聯絡的

  C.層層相依,但又有各自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D.密切聯絡的,各層次具有相同的組成和功能

  [答案] C

  [解析] 生命系統各部分間不是孤立的,而是層層相依,但又有各自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3.下列各項組合中,能體現生命系統由簡單到複雜的正確層次是***  ***

  ①心臟 ②血液 ③神經元 ④一株蒲公英 ⑤細胞內蛋白質等化合物 ⑥噬菌體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⑧一個湖泊 ⑨一個池塘的所有生物 ⑩一片草地的所有昆蟲

  A.⑤⑥③②④⑦⑧ B. ③②①④⑦⑨⑧

  C.③②①④⑦⑩⑨⑧ D.⑤②①③④⑦⑨⑧

  [答案] B

  [解析] 生命系統由簡單到複雜的正確層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①心臟是器官,②血液是結締組織,③神經元是細胞,④一株蒲公英是個體,⑤細胞內蛋白質等化合物是分子,不是生命系統結構層次,⑥噬菌體無細胞結構,不是生命系統結構層次,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是種群,⑧一個湖泊是生態系統,⑨一個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是群落,⑩一片草地的所有昆蟲既不是種群也不是群落。B正確。

  4.如下圖所示,1、2為物鏡長度,3、4為目鏡長度,5、6為觀察時物鏡與標本切片間距離,哪種組合情況下,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最大***  *** 

  A.1、3、5 B.2、4、6

  C.2、3、5 D.2、4、5

  [答案] C

  [解析] 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而目鏡相反,物鏡倍數越大,其與標本切片間的距離越近,故正確選項為C。

  5.在使用顯微鏡的過程中,調光和觀察時操作者的兩眼應***  *** 

  A.左眼注視目鏡,右眼閉著

  B.右眼注視目鏡,左眼閉著

  C.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著

  D.右眼注視目鏡,左眼睜著

  [答案] C

  [解析] 一般情況下,在觀察顯微鏡下的裝片時,操作者應左眼觀察,右眼睜著,為畫圖作準備。

  6.在“細胞學說”最初創立時,其主要內容中不準確的一項是***  *** 導學號60100052

  A.一切動物和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並由細胞及其產物構成

  B.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有機體,具有自己的生命

  C.細胞對與其他細胞共同構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D.英國科學家列文虎克是細胞的發現者和命名者

  [答案] D

  [解析] 細胞學說內容要點: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物和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並由細胞及其產物構成,故A正確。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有機體,具有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故BC正確。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是細胞的發現者和命名者,故D錯。

  7.下列關於細胞統一性的說法錯誤的是***  *** 導學號60100053

  A.植物細胞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

  B.動植物細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

  C.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DNA

  D.藻類細胞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葉綠體和細胞核

  [答案] D

  [解析] 藻類包括藍藻,而藍藻是原核生物,沒有葉綠體和成形的細胞核。

  8.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中,既是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的是***  *** 導學號60100054

  A.黃瓜 B.心肌細胞

  C.變形蟲 D.卵細胞

  [答案] C

  [解析] 生命系統結構層次中,既是細胞層次又是個體層次的是單細胞生物如草履蟲、變形蟲等。

  9.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導學號60100055

  A.所有的細胞都來源於先前存在的細胞

  B.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

  C.1665年,英國科學家列文虎克發現了細胞

  D.細胞學說的主要建立者是兩位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

  [答案] C

  [解析] 1665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發現了細胞,他把觀察到的軟木塞上的“小室”稱為細胞,它只是死的植物細胞的細胞壁,不是活細胞。荷蘭的列文虎克是第一個觀察到活細胞的人。

  10.***2014•魚臺一中***下列關於藍藻與酵母菌細胞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導學號60100056

  A.藍藻和酵母菌細胞中都含有核糖體

  B.二者最大的區別是藍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C.藍藻細胞中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則不能

  D.藍藻與酵母菌細胞膜的化學組成和結構相似

  [答案] C

  [解析]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核糖體,故A正確;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最主要的區別是原核生物無核膜包圍的細胞核,故B正確;原核生物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藍藻能進行光合作用,但是沒有葉綠體,故C錯;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故藍藻與酵母菌細胞膜的化學組成相似。

  11.***2014•郯城一中***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釋出資訊:“近期檢測出三株NDM-1耐藥基因陽性細菌。其中,疾控中心實驗室檢出兩株來自寧夏的新生兒;一株來自福建某老年患者。”下列關於“NDM-1超級細菌”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導學號60100057

  A.“NDM-1超級細菌”具有與真核細胞相似的細胞膜、細胞質

  B.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來看,“NDM-1超級細菌”既是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

  C.“NDM-1超級細菌”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D.“NDM-1超級細菌”與人體細胞相比,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沒有染色體

  [答案] D

  [解析] “DNM-1超級細菌”具有與真核細胞相似的細胞膜、細胞質和DNA,體現了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統一性,A項正確;“NDM-1超級細菌”是單細胞原核生物,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來看,既是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B項正確;不論是病毒還是細胞生物,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C項正確;“NDM-1超級細菌”屬於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人體的細胞相比,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12.關於原核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 導學號60100058

  A.原核細胞的擬核除了無核膜外,其餘的核仁、染色體都與真核細胞相同

  B.原核細胞和植物細胞的區別是無核膜,無細胞壁,無種類多樣的細胞器

  C.所有原核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以DNA分子為遺傳物質

  D.藍藻細胞因為含有葉綠體這種細胞器,所以能進行光合作用,為自養的原核生物

  [答案] C

  [解析] 原核細胞無染色體和各種細胞器***除了核糖體***,故A錯。原核細胞有細胞壁,故B錯。所有原核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以DNA分子為遺傳物質,故C正確。藍藻為原核細胞,無葉綠體,故D錯。

  13.下列四組生物中,細胞結構最相似的是***  *** 導學號60100059

  A.草履蟲、水綿、香菇

  B.菸草、菸草花葉病毒、乳酸菌

  C.小麥、花生、玉米

  D.酵母菌、黴菌、大腸桿菌

  [答案] C

  [解析] 草履蟲是動物,水綿是植物,香菇是真菌,故差異較大;菸草是植物,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乳酸菌是細菌,原核生物,差異較大;小麥、玉米和花生都是植物,結構最相似;酵母菌和黴菌是真核生物,大腸桿菌是原核生物,故C正確。

  14.使用光學顯微鏡的低倍觀察裝片的步驟是***  *** 導學號60100060

  ①將裝片放在載物臺上

  ②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到適當高度

  ③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到一定高度

  ④轉動轉換器,使低倍鏡對準通光孔

  ⑤調節光圈和反光鏡,取得明亮視野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⑤③ D.②④⑤①③

  [答案] D

  [解析] 在學習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時,基本的操作過程要熟練掌握。首先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再調節反光鏡,左眼注視目鏡,使視野明亮;然後把裝片放在載物臺上,使標本位於低倍鏡的正下方;接著眼睛從側面注視物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至離標本0.5 cm處;再用左眼注視目鏡,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直到看見物像;再用細準焦螺旋調節,使視野中的物像清晰;將要觀察的物像移動到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使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轉動細準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15.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到一細胞之後,欲換用高倍顯微鏡進一步觀察,下列操作步驟中不正確的是***  *** 導學號60100061

  A.將要觀察的細胞移至視野的中央

  B.將小光圈調整為大光圈

  C.轉動轉換器,將高倍物鏡正對通光孔

  D.先使用粗準焦螺旋,後使用細準焦螺旋將物像調整清晰

  [答案] D

  [解析] 高倍鏡的使用過程為:①先用低倍鏡找到所要觀察的物像;②將物像移至視野中央;③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鏡; ④調動細準焦螺旋,注意只需要調整細準焦螺旋即可;⑤增大光圈或者用凹面鏡聚光,增加亮度。所以D選項不正確。

  16.下列幾種生物的細胞內沒有核膜的是***  *** 導學號60100062

  ①幽門螺旋菌 ②大腸桿菌 ③顫藻

  ④酵母菌 ⑤麴黴 ⑥草履蟲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答案] C

  [解析] 幽門螺旋菌、大腸桿菌屬於細菌,是原核生物;顫藻屬於藍藻,是原核生物,無核膜;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核膜;麴黴菌屬於真核生物,有核膜;草履蟲是原生動物,屬於真核生物,有核膜。綜上所述,C正確。

  17.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是科學家探究、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充滿了耐人尋味的曲折。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導學號60100063

  A.德國科學家魏爾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細胞都來源於先前存在的細胞”

  B.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是細胞的發現者和命名者

  C.英國科學家虎克最終建立了細胞學說

  D.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答案] A

  [解析] B選項錯,細胞的發現者和命名者是英國科學家虎克;C選項錯,建立細胞學說的是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D選項錯,從細胞結構上說,除病毒等少數種類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只說明瞭統一性,沒說明多樣性。

  18.用顯微鏡的一個目鏡分別與4個不同物鏡組合來觀察某一細胞裝片。當成像清晰時,每一物鏡與載玻片的距離如圖所示。圖乙是甲圖中d條件下觀察到的視野,如果不改變載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反光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導學號60100064

  A.b條件下比c條件下看到的細胞數多

  B.a條件下視野的亮度比d條件下大

  C.a條件下可能觀察不到細胞

  D.由d條件轉變為c條件下觀察時,應先將裝片向左下方移動

  [答案] C

  [解析] 從低倍鏡下移到高倍鏡下應先將物像移到視野中央,由於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倒像,故應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才能使物像處於視野中央。

  19.下列有關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 導學號60100065

  A.病毒是最小的生物,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B.酵母菌細胞具有細胞核且DNA分子呈環狀

  C.人骨骼肌細胞的細胞週期跟鼠面板生髮層細胞的細胞週期不一樣

  D.同一生物個體的唾液腺細胞和胰腺細胞中的RNA不同,DNA相同

  [答案] D

  [解析] 理解細胞的結構、分裂、分化的知識是解題的關鍵。病毒無細胞結構,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細胞;酵母菌為真核生物,核內DNA不呈環狀;骨骼肌細胞為高度分化的細胞,不進行細胞分裂,無細胞週期。

  20.下列是關於幾類生物的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導學號60100066

  A.細菌和藍藻在結構上有統一性,具體體現在它們都有細胞壁、細胞膜、核糖體及相同型別的遺傳物質等

  B.硝化細菌與變形蟲結構上的根本區別是前者有細胞壁,營養方式為自養型,後者無細胞壁,營養方式為異養型

  C.顫藻與髮菜的共同點是都能進行光合作用,但顫藻含光合色素,而髮菜細胞中含葉綠體

  D.一個動物體的不同細胞形態和功能有其多樣性,本質上是由於不同細胞的遺傳物質是不同的

  [答案] A

  [解析] 此題解題的切入點是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區別。硝化細菌與變形蟲在結構上的根本區別是硝化細菌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B項錯誤;顫藻與髮菜都屬藍藻,是原核生物,無葉綠體,C項錯誤;一個動物體的不同細胞遺傳物質是相同的,細胞形態和功能有其多樣性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D項錯誤。細菌和藍藻雖然各自的遺傳資訊不同,但都以DNA為遺傳物質,A項正確。

  21.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A16型***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嬰幼兒,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等併發病。以下關於腸道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  *** 導學號60100067

  A.腸道病毒的核酸由5種鹼基和8種核苷酸組成

  B.腸道病毒的遺傳符合遺傳的基本規律

  C.可用含有碳源、氮源、水、無機鹽的培養基培養腸道病毒

  D.腸道病毒外殼的基本元素是C、H、O、N

  [答案] D

  [解析] 因為病毒的核酸只有DNA或只有RNA,所以其核酸的鹼基只有4種,核苷酸只有4種;能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遺傳才可能符合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病毒不能進行有性生殖;因為病毒營寄生生物,寄生於活細胞才能生存,所以不能用含碳源、氮源、水、無機鹽的培養基培養;腸道病毒的外殼為蛋白質,其基本組成元素是C、H、O、N,所以D項正確。

  22.下列有關生物的共同特徵的敘述,正確的是***  *** 導學號60100068

  A.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細菌,且都能進行有絲分裂

  B.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細菌都不含葉綠素,且都是分解者,都能進行有氧呼吸

  C.乳酸菌、硝化細菌、藍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細胞壁,體內含有DNA和RNA兩類核酸分子

  D.乳酸菌、硝化細菌都是異養型生物,在電鏡下可觀察到核糖體附著在內質網上

  [答案] C

  [解析] 原核生物不進行有絲分裂,而是進行二分裂,硝化細菌是生產者,具細胞結構的生物都有DNA和RNA兩類核酸,原核細胞和植物細胞均有細胞壁,但兩者細胞壁的成分不同,所以C項正確。

  23.***2015•山東實驗中學***如圖所示:甲圖中①②表示目鏡,③④表示物鏡,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乙和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影象。下面描述正確的是***  *** 導學號60100069

  A.觀察物鏡丙時應選用甲中①④⑥組合

  B.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正確調節順序:轉動轉換器→調節光圈→移動標本→轉動細準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後的物像,則細胞的面積增大為原來的10倍

  D.若丙圖觀察到的細胞是位於乙圖右上方的細胞,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時,應向右上方移動裝片

  [答案] D

  [解析] 丙圖是乙圖放大的物像,應選用甲圖中②③⑤組合。由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的操作為:移動裝片→轉動轉換器→轉動細準焦螺旋。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指長度或寬度的放大倍數,而不是面積的放大倍數。物像偏向哪個方向,則應向哪個方向移動裝片才能使其***位於視野中央。

  24.下列關於高倍物鏡的敘述,正確的是***  *** 導學號60100070

  A.因為蘚類葉片大,在高倍鏡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鏡觀察

  B.在低倍鏡下找到葉片細胞,即可換上高倍物鏡

  C.換上高倍物鏡後,必須先用粗準焦螺旋調焦,再用細準焦螺旋調至物像最清晰

  D.為了使高倍鏡下的視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鏡

  [答案] D

  [解析] 用顯微鏡觀察材料,必須用低倍鏡先找到合適的部位,將其移到視野中央後,再換上高倍物鏡,這時只能使用細準焦螺旋調焦。由於換上高倍鏡後視野變暗,為得到適宜的亮度,可調節光圈及反光鏡。

  25.下列各項中,與“神經細胞→神經組織→腦→神經系統→羊”的層次一致的是***  *** 導學號60100071

  A.分生區細胞→分生組織→根→莖→小麥

  B.骨骼肌細胞→骨骼肌→骨骼→運動系統→牛

  C.神經細胞→神經組織→腦→神經網→水螅

  D.上皮細胞→上皮組織→肺→呼吸系統→人

  [答案] D

  [解析] 進行類比即可得出答案。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10分***請你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下列幾種細胞:導學號60100072

  ①水綿細胞

  ②蠶豆葉表皮細胞

  ③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④大腸桿菌

  ⑤酵母菌

  根據你對顯微鏡使用和觀察的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1***下降鏡筒時,必須用雙眼從側面注視________,以防止物鏡觸及裝片。

  ***2***使用高倍鏡前必須先使用________,待觀察清晰後,將觀察物移到________。千萬注意換高倍物鏡時不能將________升高。

  ***3***調焦時,在鏡筒下降時要使用________準焦螺旋,鏡筒上升時,使用________準焦螺旋;換上高倍物鏡後要使用________準焦螺旋。

  ***4***通過觀察發現:不同種類的細胞的形態、大小等特點不盡相同 ,說明細胞具有________性;同時也看到細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結構,如________,這又反映了細胞的________性。

  ***5***請你分別畫出一個大腸桿菌和洋蔥表皮細胞的模式圖。

  [答案] ***1***物鏡 ***2***低倍鏡 視野中央 鏡筒 ***3***粗 粗 細 ***4***多樣 細胞膜、細胞質和核酸的儲存場所 統一

  ***5***如圖

  27.***10分***假設你在顯微鏡的視野中看到如下圖中的情形,回答下列問題:

  導學號60100073

  ***1***最可能是氣泡的是________。

  ***2***要看清楚A的上半部,應將載玻片往何方向移動?____________。

  ***3***欲使用高倍物鏡應轉動哪個裝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換用高倍鏡後,視野中的細胞數目比原來的________________,視野的亮度比原來的____________。

  ***5***某同學在使用顯微鏡時,結果造成顯微鏡某個部位損壞,請問下列哪一項為不當操作***  ***

  A.拿取顯微鏡時一手握住鏡臂,一手托住鏡座

  B.為了看清楚觀察物,應該轉動粗準焦螺旋

  C.轉到高倍鏡時,應轉動轉換器更換鏡頭

  D.使用拭鏡紙朝同一方向擦拭鏡頭

  [答案] ***1***B ***2***上 ***3***轉換器 ***4***少 暗 ***5***B

  [解析] 本題是對顯微鏡使用的考查,需要結合實驗的真切感受作答,因此必須要注重實驗,重視實驗操作的規範性,注意思考實驗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

  ***1***氣泡是光亮的,裡面只有空氣。細胞是一個具有細胞膜、細胞核和細胞質的複雜結構,而且是一個立體的結構,在顯微鏡下,通過調節焦距可以觀察到細胞的不同層面。光學顯微鏡下不能看見細胞膜,但是能夠觀察到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是有界限的。

  ***2***因為顯微鏡下物像是倒置的,圖中A位於視野的上方,實際上它位於裝片的下方,因此使用高倍鏡之前必須要將它往上方移動,將A移至視野的中央。

  ***3***在由低倍鏡轉換成高倍鏡時,要使用轉換器轉換。

  ***4***高倍鏡下,放大的倍數變大,但視野變暗,同時視野變小,所以所觀察到的細胞數目變少。

  ***5***在低倍鏡下,轉動粗準焦螺旋可以看到物像,但為了看清楚觀察物,應該轉動細準焦螺旋。同時,在高倍鏡下觀察物像時也應該轉動細準焦螺旋調節物像。

  28.***10分***下圖是兩類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導學號60100075

  ***1***甲圖細胞屬於________細胞,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兩圖的細胞均有的結構名稱是核糖體、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施萊登和施旺觀察的與________圖所示細胞是同一類細胞。

  [答案] ***1***原核 無核膜***無成形的細胞核***

  ***2***細胞壁 細胞膜 ***3***乙

  [解析] ***1***由圖分析,甲圖細胞沒有由核膜包被的細胞核,細胞內只有擬核和核糖體,因而屬於原核細胞。乙圖細胞具有細胞核、各種細胞器和細胞壁,屬於植物細胞。***2***比較甲、乙兩圖細胞,共同具有的結構有核糖體、細胞膜和細胞壁。***3***施萊登和施旺觀察的是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應與乙圖相似。

  29.***10分******2015•南京***某人工湖,湖內有機質較豐富,有較多的藍藻、綠眼蟲、變形蟲、草履蟲及水生植物等***如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導學號60100076

  ******1***對該湖水體制作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進行研究。在低倍鏡下看到的物像如右上圖所示。欲將圖中③處所指的生物移到視野的中央進行觀察,則裝片應向________方移動。

  ***2***該湖中存在衣藻和藍藻,它們在細胞結構上主要的區別在於藍藻細胞________________。

  ***3***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上來看,湖中所有的藍藻構成________,湖中的各種生物構成________,整個湖泊構成________。

  [答案] ***1***左下 ***2***無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3***種群 群落 生態系統

  [解析] ***1***由於顯微鏡的成像特點是倒像,因此需要將裝片向下方移動才能讓③的生物移向視野中央。***2***藍藻是原核生物,細胞中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3***同一地域的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構成種群;湖中的所有生物構成群落,群落和無機環境共同組成生態系統。

  30.***10分***某同學在觀察變形蟲臨時裝片時,發現視野中有一較大的變形蟲,但在影象上有一小片汙物,影響對變形蟲的觀察。導學號60100077

  ***1***在不調換目鏡和物鏡情況下,她應如何判斷汙物在何處?寫出操作步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確認汙物在裝片內部,在既不允許重新制作裝片又不能揭開蓋玻片的情況下,如何清除汙物或使汙物與變形蟲分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先輕輕移動裝片,觀察汙物是否隨著移動,如果隨著移動,則汙物在裝片表面或內部;如果移動裝片,汙物不動,一般在鏡頭上,可先轉動目鏡,看汙物是否轉動,如果汙物隨著轉動,說明汙物在目鏡上,否則可能在物鏡上。***2***用吸水紙在一側吸引內部液體,使汙物與變形蟲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