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區域,語出《周禮·地官·序官》“廛人” 漢 鄭玄 注:“廛,民居區域之稱。”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地理必修三單元測試卷:

  一選擇題***2×30=60分***

  1、關於區域內涵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區域都是按一定的指標來劃分的 B、同一級別的區域之間都有明確的界線

  C、區域的分佈位置都是非常明確 D、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相對一致

  2、我國東部以秦嶺-淮河一線分為南方和北方,其劃分的指標是*** ***

  A.地理位置 B. 經濟水平 C. 地形和氣候 D.多種指標

  3、下列區域,屬於功能區的是*** ***

  A. 青藏高原 B.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

  C. 南方水田農業區 D.滬寧杭工業區

  4、“乾旱是西北地區地理環境的總特徵,其他地理要素總是與其力求保持協調一致”,這句話反映的區域特徵是*** ***

  A.整體性 B.開放性 C.差異性 D.邏輯性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據此完成5-6題

  5、有關這條分界線南北兩側的區域差異,敘述正確的是*** ***

  A、秦嶺-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是春小麥

  B、秦嶺-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嶺-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亞寒帶針葉林

  D、秦嶺-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熱帶季雨林

  6、造成上述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差異 B.海陸位置不同 C.緯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擋作用

  7、下列地貌單元中土地利用不是以畜牧業為主的是*** ***

  A.青藏高原 B.天山山地 C.黃土高原 D.內蒙古高原

  8、下列有關區域發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區域發展要有針對性的因地制宜發展 B、區域發展應開發與治理並舉

  C、中國發展不屬於區域發展 D、區域發展既要注重經濟發展,又要注重環境保護

  9、關於我國區域發展戰略的敘述錯誤的是*** ***

  A、20世紀80年代初東部沿海地區對外開放戰略

  B、20世紀90年代長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區開發開放戰略

  C、20實際80年代東部、中部、西部地帶全方位開放戰略

  D、20世紀末21世紀出逐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10、下列區域特徵與對應的主要形成因素連線正確的是 *** ***

  A、海南島全部屬於熱帶氣候——太陽輻射

  B、廬山是馳名中外的避暑勝地——海陸位置

  C、吐魯番盆地是我國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大氣環境

  D、青藏高原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大氣環境

  11、有關我國自然地理要素的分佈規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貌從西向東表現為山地—高原—平原

  B、氣溫無論冬夏均為由南向北遞減,等溫線和緯度大致平行

  C、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遞減

  D、河流水量從北向南依次增大

  12、有關英國、日本在地理方面的正確敘述是*** ***

  ①兩國都是處在北緯400 —600的島國 ②兩國都屬於溫帶海洋氣候 ③英國能源豐富。日本礦產資源貧乏 ④工業中心主要分佈在航運方便的沿海地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下列日本工業園區中,主要產業與蘇格蘭中部工業區基本一致的是*** ***

  A.東京—橫濱 B.大阪—神戶 C.名古屋 D.北九州

  14、讀“日本經濟結構圖”,關於日本經濟敘述正確的是*** ***

>

  A、工業水平比較低 B、資本主義工業高度發達

  C、農業發達且在國民經濟中佔絕對優勢 D、商業、建築業在經濟中佔絕對優勢

  15、我國三大自然區的劃分,主要是依據 *** ***

  A.地貌和氣候 B.水文和植被 C.植被和土壤 D.氣候和土壤

  16.下列無法體現三峽工程防洪效益的是***  ***

  A.處在長江上游出口的獨特的地理位置,可調控長江上游的全部洪水來量

  B.高聳的水庫大壩可用於攔蓄洪水,調節洪峰

  C.避免“懸河”荊江干堤潰決所發生的毀滅性災害

  D.緩解洪水對重慶的威脅,並減輕鄱陽湖的淤積

  17、我國三大自然區與其最突出的區域特徵組合正確的是*** ***

  A、東部季風區—--高溫多雨 B、青藏高寒區—--“高”和“寒”

  C、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寒冷乾燥 D、青藏高寒區—--冰川縱橫

  18、下列地區的環境問題,有可能影響到全球環境的是*** ***

  A、德國境內萊茵河內的汙染 B、巴西熱帶雨林的破壞

  C、北美洲西部草原的荒漠化 D、華北平原的土地次生鹽鹼化

  19、能直觀反映自然地理環境特徵的環境要素是

  A.氣候和地形 B.植被和土壤 C.水文和植被 D.氣候和土壤

  20、青藏高寒區的動物特性主要表現為

  A.耐溼性 B.耐乾熱 C.耐乾旱 D.耐高寒

  21.長江三峽水電站巨大的環境效益主要體現在***  ***

  A.緩解華中、華北地區能源供應的緊張狀況,減輕鐵路運輸的壓力

  B.產生的電能可創造巨大的價值

  C.以清潔的水電替代火電,可大量減輕火力發電產生的有害氣體、廢水和廢渣

  D.三峽大壩將成為長江三峽新景觀,吸引全世界遊客旅遊觀光

  22、關於我國自然地理要素分佈規律敘述錯誤的是*** ***

  A、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佈

  B、我國年平均氣溫分佈呈現由南向北遞減的規律

  C、我國年降水量分佈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D、受地貌的影響,等溫線在青藏高原向北彎曲

  23.下列無法體現三峽工程防洪效益的是***  ***

  A.處在長江上游出口的獨特的地理位置,可調控長江上游的全部洪水來量

  B.高聳的水庫大壩可用於攔蓄洪水,調節洪峰

  C.避免“懸河”荊江干堤潰決所發生的毀滅性災害

  D.緩解洪水對重慶的威脅,並減輕鄱陽湖的淤積

  24、“江南水鄉”代表南方許多地區的地理特徵,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降水充沛 B.地形破碎 C.水網密佈 D.土壤貧瘠

  25.長江三峽水電站巨大的環境效益主要體現在***  ***

  A.緩解華中、華北地區能源供應的緊張狀況,減輕鐵路運輸的壓力

  B.產生的電能可創造巨大的價值

  C.以清潔的水電替代火電,可大量減輕火力發電產生的有害氣體、廢水和廢渣

  D.三峽大壩將成為長江三峽新景觀,吸引全世界遊客旅遊觀光

  我國的三大自然區各具特色,區域間自然特徵差異顯著,並且影響到人類的生產活動。據此完成26—28題

  26、從東部季風區到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再到青藏高原區*** ***

  A、區域面積依次減小,人口比重依次減小

  B、地勢逐級升高,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C、人類活動漸次減弱,自然狀態變化逐漸變大

  D、土壤發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種類越來越少

  27、新疆瓜果特別甜,原因是*** ***

  A、雲量多,光照弱,有利於作物的光合作用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

  C、晝夜溫差大,營養物質消耗少,糖分積累多

  D、晴天多,雲量少,溫差不大,有利於作物生長

  28、青藏高寒區農作物分佈在河谷中的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區土壤肥沃 B、河谷地區氣溫較高,熱量條件較好

  C、河谷地區人口稠密,勞動力多 D、河谷地區有豐富的水源

  29、下圖中每一小幅圖表示我國一種土地資源的分佈情況,下列選項與圖示內容相符的是*** ***

>
 

  A.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荒山 B.a水田 b旱地 c草地 d林地

  C.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D.a水田 b林地 c草地 d荒山

  30.治理塔里木河下游地區斷流的根本措施是***  ***

  A.大量開發地下水

  B.禁止上游取水

  C.流域內多修建水庫

  D.實行水資源統一調配,節約用水

  二、綜合題

  31、讀圖分析回答:***22分***

>

  ***1***甘肅省的降水量地區分佈不均勻,規律是__________,其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4分***

  A.太陽輻射 B.大氣環流 C.地形 D.海陸位置

  ***2***甘肅省有四個乾溼區域: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劃分指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3***A區降水量____________;蘭州的主要工業部門____________;C區的農業型別是_____,主要農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4分***

  32、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8分***

>

  ***1***圖中A、B、C、D分別代表的四個自然區內主要的平原是:***8分***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A、D的資源環境優勢對農業生產的發展是如體現的?***4分***

  ***3***C區西部的主要生態問題是_________環境發展表現得__________,該地的資源優勢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6分***

  33、下面甲為中國自然區分佈圖,乙為中國部分省區貧困人口數量圖。***17分***

>
>

  ***1***從自然區看,A地屬於 ,C地屬於 ;從經濟地帶看,A地屬於 , C地屬於 。***4分***

  ***2***甲圖我國三大自然區界線附近區域生態較為脆弱。長期以來,由於人們片面追求農業生產,對A、B地區造成了生態破壞,主要表現為 、 。C地區的典型植被是 ,該地區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後,會給當地帶來 ***自然***災害。***4分***

  ***3***乙圖中,我國貧困人口最為集中的是 省,簡要分析貧困人口集中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9分***

  34、下圖為“我國兩大著名三角洲分佈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22分***

>

  ***1***甲圖中A、B、F三城市中,服務範圍最廣的城市是 ***填字母***;當前乙地區水資源狀況主要面臨乾旱、洪澇、水環境惡化三大問題,關於其成因說法正確的是 。***2分***

  A.水資源總量少是造成乾旱的主要原因 B.水質量危機大於水總量危機

  C.水環境惡化是自然原因造成的 D.水土流失是洪澇的主要原因

  ***2***比較甲三角洲地區與乙三角洲的區域差異。***8分***

  ***3***乙圖三角洲部分工業向粵東、粵北等地轉移,簡述其產業轉移對移入地的影響。***8分***

  高二地理必修三單元測試卷答案:

  一、選擇題

  1、B〔解析〕以文化區為例,政治文化社群常有明確的邊界,而經濟活動型別的文化區不一定有明確的的邊界。沒有明確邊界的區域有時與其他同類型區域發生重疊。

  2、D〔解析〕我國東部地區的南方和北方的區別,不僅在於地理位置上的差別,而且還存在氣候、耕作制度、經濟水平、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差異。它是以多種指標來劃分的。

  3、D〔解析〕滬寧杭工業區以上海為主要工業中心,輻射和帶動的範圍包括蘇州、無錫、常州、南京、杭州等工業中心。彼此之間存在密切的工業聯絡。屬於功能區。

  4、A〔解析〕區域內部各個地理要素並不是孤立存在和發展的,而是作為整體的一部分在發生變化,在景觀上它們力求保持協調一致,與環境的總體特徵相統一、

  5 B 6 C〔解析〕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東部季風區內華北暖溫帶溼潤半溼潤地區和華中亞熱帶溼潤地區的分界線,也是我國800mm年降水量等值線和一月份0℃等溫線大致經過的地方。該線以北的年降水量小於800mm,屬於半溼潤、半乾旱的暖溫帶和中溫帶地區,耕地型別以旱地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既有冬小麥,也有春小麥,東北地區的典型植被以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以及草甸草原為特色,華北為落葉闊葉林。該線以南的年降水量大於800mm,屬於溼潤的亞熱帶、熱帶地區,耕地型別以水田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華中地區的典型植被為常綠闊葉林,華南為熱帶季雨林。造成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區域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緯度位置的不同,而導致氣候出現差異。

  7、C〔解析〕青藏高原以畜牧業為主,種植業只分布在少數河谷地區,天山牧場在全國有名,也是著名的牧區。內蒙古高原是牧草生長最好的地方,畜牧業發達。只有黃土高原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8、C〔解析〕區域的範圍有大有小。中國作為一個國家,在世界範圍內,也可以算上一個區域。它有一定的空間範圍和界線。因此中國的發展也屬於區域發展。

  9、C〔解析〕到20世紀90年代,我國才形成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

  10、A〔解析〕廬山成為避暑勝地,是因為地勢高,氣溫低;吐魯番盆地夏季氣溫高,是因為深居內陸,天氣晴朗,地面吸熱快。同時盆地的地形也不利於熱量的散失。青藏高原由於海拔高,氣溫低。

  11、C〔解析〕我國西部為高原盆地,東部以丘陵平原為主。氣溫在有的地區受到地形的影響,並不與緯線平行。在華北地區河流的水量要比在東北地區的河流水量少。受海陸分佈和夏季風的影響,我國的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遞減。因此C選項是正確的。

  12、C〔解析〕認真對比英國和日本的緯度位置、氣候型別、礦產資源和工業分佈。日本的部分領土分佈在北緯300以南,並且氣候型別以溫帶季風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兩國為了發展工業,都將工業中心分佈在沿海地區。

  13、D〔解析〕蘇格蘭州中部地區是世界著名的電子工業中心。日本的電子工業主要分佈在北九州。

  14、B〔解析〕日本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有著高度發達的工業和農業,是世界經濟“三極”之一。

  15、A〔解析〕地貌和氣候的差異,導致水文、植被、土壤等也具有差異性,從而形成不同的自然環境。故地貌和氣候成為劃分三大自然區的依據。

  16、D

  17、B〔解析〕我國東部地區是夏季高溫多雨,青藏高原典型的特徵是高寒;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的總體特徵是乾旱。

  18、B〔解析〕在環境問題中,有的是對全球範圍造成影響的,威脅著全人類的生存。如地球上最大的熱帶原始森林--巴西亞馬迅河流域的熱帶雨林遭到嚴重破壞,它被譽為“地球的肺葉”,它的破壞將對全球氣候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地球上的生存環境。

  19、B〔解析〕植被和土壤是反映自然地理環境的兩面鏡子。

  20、D〔解析〕高寒是青藏高原的總體特徵,因此那裡的動物都具有耐高寒的特性。

  21、C

  22、D〔解析〕受青藏高原地形的影響,氣溫較低,等溫線在青藏高原邊緣向南彎曲。

  23、D

  24、D〔解析〕南方低山丘陵地區主要的土壤有紅壤和水稻土,紅壤是自然土壤,有機質含量少,是我國南方的低產土壤之一;水稻土是耕作土壤,由於長期種植水稻,有機質含量豐富,土壤較肥沃。

  25、C

  26、D〔解析〕我國自然區的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存有明顯差異。由於受地形、氣候、植被等因素的影響,土壤發育程度、東部季風區最好,青藏高寒區最差。

  27、C〔解析〕新疆地處內陸,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雲量少,光照強,晝夜溫差大,利於瓜果中糖分的積累.

  28、B〔解析〕“高”“寒”是青藏高寒區最主要的自然特徵,由於地勢高,氣溫低,影響農業發展,而河谷地區地勢低,氣溫較高,熱量條件好,是主要農業區.

  29、C〔解析〕秦嶺—淮河以南地區主要是水田,秦嶺—淮河以北以旱地為主,森林主要分佈在東北和西南的偏遠山區,草地主要分佈在非季風區的高原和山地。

  30、D

  二、綜合題

  31***1***自東南向西北遞減 D

  ***2***溼潤區 半溼潤區 半乾旱區 乾旱區;降水量和蒸發量的對比關係

  ***3***>800mm 石油化工 灌溉農業 小麥、棉花

  〔解析〕以甘肅省為例,綜合考查區域的含義和型別。受距太平洋里程的影響,甘肅省年降水量自東向西減少,東南部年降水量大於800mm是亞熱帶溼潤地區,向西北依次是半溼潤、半乾旱、乾旱區,西北部年降水量少於200mm。甘肅省重要的農業區是河西走廊,儘管這裡降水較少,但依靠祁連山的冰雪融水,這裡發展了灌溉農業,主要農產品有冬小麥、棉花等。蘭州作為甘肅省的省會,是區域的管理中心、行政中心和區域經濟的增長中心,因此屬於功能區。

  32 ***1***珠江三角洲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  華北平原  東北平原

  ***2***A區是水熱資源極其豐富,可發展一年三熟農業,熱帶經濟作物;D區土地資源豐富,人均耕地多,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也是我國的林業基地。

  ***3***水土流失  十分脆弱  能源資源

  〔解析〕本題只要考查我國自然區中環境特徵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熱帶經濟發展地區,得益於該地區豐富的水熱條件;東北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和林業基地;華北地區西部的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嚴重,制約了農業的發展,但是該地區有豐富的能源資源,尤其是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