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理科生分科後的學習方法

高中分科後,誰能在“會學”上取得突破,誰就能將自己的學習潛能轉變為現實的成績;誰現在就開始行動,誰就能笑在高考六月。那麼,理科生應該怎樣在分科後掌握學習方法?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僅供參考。

1、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高中更強調學習主動性和自學能力的提高,課前預習是必要的,預習不是隨便翻翻書,而是要認真閱讀課本。目標明確的聽課總能更多地有效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提高學習成績。

2、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我們的學習還離不開老師的傳授和指導,認真聽課是我們學習中少走彎路,順利學好理科的保證。在聽課中,一定要積極主動地學習老師講授的知識,大膽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此外聽課的精力要集中在理解上,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要重視老師所講的典型例題,講解過程也是注重知識的靈活運用,會經常運用一題多解、一題多思、一題多變等解題方法,我們要有選擇地記下來。

3、養成及時的反思、總結、回顧習慣。一是聽課後反思,老師課堂上講的東西,不能以聽懂為滿足,課後要認真琢磨,看是否有未“消化”的問題,晚自習時,複習當天的學習內容。二是做課外題,做題後及時的總結回顧,對同類題歸類,總結出解題方法,避免盲目題海戰術,做重複的無用功。

4、學習方法的完善和思維習慣的改良。“學習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要想學會學習,不僅要向別人學習好的學習方法,還要善於總結自己的學習之道。

我相信高中的學生們能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順利適應分科後的新生活。以以積極的、友好的心態與老師同學相處,將精力消耗降低到最小的限度;以積極的心態追求學習的過程,以平和的心態看待結果,以享受的心態體驗學習的樂趣,以欣賞的心態笑對人生。所以大家要充滿自信,定會勇創輝煌!

合理分配時間的好習慣

假如你早上有點迷迷糊糊,上課的時候會感覺很累,有時候自修的時候也會感到疲憊,原因肯定在於你平時的時間安排不夠合理,雖然效率不算很高,但是你依然很累,因為你平時在學校休息的時間並不多。

1建議:每天定時睡覺

這個可以是你要養成的第一個好習慣。其中有一條就是每天晚上要在10點30,最晚在12點之前睡覺,為了每天趕在規定時間之前睡覺,就必須使勁地完成當晚的計劃,頭腦飛速執行,效率高了一些,並且在這個過程之後,睡覺特別踏實,因為睡覺之前特別努力、勤奮,幹嘛不能安心睡覺,給自己一個獎賞呢。***並且為了明天繼續高效率複習,也應該給自己充足的休息***

2.分配自己的學習時間 就比如做一個專案,我們怎麼弄?先要考慮我們專案的要求是什麼,我們需要做的是哪些事情?再考慮我們手頭有多少資源可以利用。最終我們來確定怎麼分配這些資源來做我們需要完成的各項任務。

同理,我們一般先考慮,每個月/周,我們在做學習計劃的時候,A.我們考慮,各科有多少需要學習的內容、另外有多少需要這個月/周複習的,除了學習之外,這一週我還要幹什麼事情?B.這一個月/周,我除了上課、吃飯、睡覺、必要的休息時間,並且扣除了一些客觀必須花費的時間,我們還剩下多少空閒?C.那麼,我應該安排給語文多少時間、數學多少時間D.那麼,這週一、週三的早上我讀語文各花一個小時,週二、四、五讀英語各花一個小時,週四晚上數學習題一個半小時....

或者每天你根據作業量的多少以及自己的複習進度來安排每天的,也行。***注意事項:保證我們的任務要完成,不能安排得一個科目最終只完成了計劃量的一半甚至三分一,但是一旦沒有及時完成,那麼就要及時趕上*** 或者你覺得每一天安排很麻煩很麻煩,那麼你就在一段時間內將時間安排固化***在這個月內,每一三五早上讀語文一小時、沒週二四六早上讀英語半小時,每週三、五晚上做英語閱讀理解訓練***

一、在學習策略上,需要做這麼幾點:

1、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不管是關於遠大理想的,還是具體成績的。或某一名校,或學校、班級的名次,或一個學科的成績。

明確的目標,是學習的動力。它像深夜中的一盞燈,照亮著奮進前行的路。使自己不斷調整方向,尋求辦法,全力以赴。

2、時間分配上要有輕重之分。作為理科生,數、理、化、生四科的成績一定要在六科成績中佔優。如果成績不高,也首先從這四科入手做起。如果四科成績較好,就多在語、英上花點時間,不過這兩科不能心急,是細工活。今年的付出可能要到明年才有回報。

3、對於所有同學來說,自信和樂觀很重要,人生是一條長長的路,偶爾的坎坷不代表後來的坦途。但是,要努力付出。因為人生又像一座山,現在努力爬的越高,後面的坦途就越多。對於成績不太好的同學,自信更重要。要相信自己,自己只和自己比,只要每一階段學習都有進步,就是成功。

二、重視學習方法的運用。

方法就像披荊斬棘的利器。利器的使用,會大大加快前進的步伐。

1、新課的聽講,重在“聽”與“思”。不是重在“記”。筆記記得再美再全,如果不理解,只是記憶入腦,一是遺忘會快,二是題還是不會做。

因為高中理科各學科學習,特別重視的是理解與思考,以及在此基礎上的運用。

2、做題的目的主要有四個,複習知識點,找到疑點,學會一些做題或知識應用的方法,強調效率。

而要達到這四點,做題是有方法和講求環節的。

A、找到一塊合適的時間,拿出下一節課要講的一套題,全力以赴,用盡可能高的效率做完。

B、找到時間,對著答案把所有的題檢查完。其中,因馬虎而錯的,一改而過。對於疑難的,思考,如果自己能解決,那是最好。

C、實在思考不出來的,打上問號。課下問同學,或等待下一節習題課的到來。

D、有很多時候,一節新課,會對應著有好幾節的習題課。習題課的聽課效果的好壞,直接決定於是否帶著疑問來聽。

3、對於學習有餘力的同學,要參加競賽和做一些難題。難題是為聰明的大腦而準備,也是學習能力是否高階的一個標誌,也是能否給自己一種傲視群雄的感覺所在。優秀的人是高傲的,因為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