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學習日常英語口語

  其實對於英語本身的知識來說,我們已經過關了,只是平時缺少表達,所以很多學習英語的人都學成了“啞巴英語”。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學習日常英語口語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學習日常英語口語的方法

  第一,如何用英文簡單界定一個東西的技巧。

  美國人和美國人交談80%是想告訴對方what is a book 。我們中國人從小學到大學的課本儘管詞彙難度不斷加深,但思維邏輯結構卻只停留在一個水平上。中國人常說Where is the book?很少有人說What is a book?而美國的小學生就開始問:What is the book?這種Where is the book?只是描述階段,連啞巴也能做到。但是我想連大學生也很難回答What is a book?因為中國傳統英語教學模式沒有教會學生表達思想的技巧。

  第二,如果已經學會界定,但理解還有偏差,那就要訓練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

  一種表達方式對方不懂,美國人會尋找另一種表達方式最終讓對方明白。因為事物就一個,但表達它的語言符號可能會很多。比如水,世界上就這一個事物,但卻有多種符號來表達它。如果一個人懂8種語言,那他在世界上被別人理解的機會就會大得多。用漢語說"水"別人不懂,用德語說別人也不懂,但用英語說water,別人可能就懂了。這就要多做替換練習。傳統的教學方法也做替換練習,但這種替換不是真替換,只是語言層面的替換,而不是思維層面的替換。比如,I love you,按中國的替換方法就把you換成her,my mother,them等,這種替換和小學生練描紅沒有什麼區別。這種替換沒有對智力構成挑戰,沒有啟動思維。換到最後也不知道到底在love 誰,現實生活中也不能這麼隨便love***笑聲***。這種替換句子的基本結構沒變,我聽不懂I love you,肯定也聽不懂I love her。如果替換為I want to kiss you.I want to hug you.I've a crush on you.I will show my heart to you等,或者給對方講電影《泰坦尼克》,告訴對方that is love,這樣一來對方可能就明白了。這才叫真正的替換。

  也就是說用一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同一個意思,或者對方聽不清楚,舉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來表達,直到對方明白。

  對,比如愛因斯坦講相對論,他用科學術語講,除了科學家之外是沒人聽得懂的,所以愛因斯坦就用一個通俗的例子把相對論講了出來。他說,什麼叫相對論呢?兩個lovers在一起,一小時相當於一分鐘,而兩個仇人呆在一起,一分鐘相當於一小時,就這是相對論。他這樣一講,我想沒有人不會明白相對論的。

  第三,我們必須學會美國人怎樣描述東西。

  從描述上來講,由於中美的文化不同會產生很大的差異。我們描述東西無外乎把它放在時間和空間兩個座標上去描述。但美國人對空間的描述總是由我及外,由裡及表。而中國人正好相反。美國人說"我向雪山走去",中國人就會說"我從雪山走來"。時間上來說,中國人是按自然的時間順序來描述。我們描述一個東西突然停住時,住往最後說的那個地方是最重要的。我們聽評書常說,欲知後事好何,請聽下回分解,中國人很認可這種壓軸戲、抖包袱式的方式,而美國人聽到這裡可能會把收音機砸了:我聽的就是what happened,但發生了什麼我不知道,還要讓我下回再聽***笑聲***,豈有此理!因為美國人在時間上描述時先把最重要的東西說出來,然後再說陪襯的東西。只有發生悲劇性的事件,美國人才在前面加上鋪墊。這就是中國人和美國人在時間描述上的巨大差別。

  第四,要學會使用重要的美國習語。

  因為任何語言除了標準化的東西以外,不容易學、易造成理解困惑的東西就是"習語"。比如北京人說“蓋了帽了”,老外永遠也理解不了,這就是習語。所以和美國人交流時,能適當地運用美國習語,他馬上就會覺得很親切,也很愛和你交流。那麼什麼是習語,我認為就是每個單詞你都認識,但把它們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第五,學會兩種語言的傳譯能力。

  這是衡量口語水平的一個最重要標準。因為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語。很多人都想學好外語必須丟掉自己的母語,這是不對的。因為我就是一個例子,我不僅漢語沒有說得越來越糟,而且英語也沒有說得越來越糟。

  第六,要有猜測能力。

  為什麼美國人和美國人、中國人和中國人之間交流很少產生岐義?就是因為他們之間能"猜測"。我們的教學不提倡"猜測"。但我覺得猜測對學好美國口語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個詞你沒有聽懂,你不可能馬上去查字典,這時候就需要猜測來架起一座橋樑來彌補這個缺口,否則交流就會中斷。

  中國人學習口語講究背誦,背句型、背語調,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很多人講口語的時候講著講著眼就開始向上翻***笑聲***,實際上是在記憶中尋找曾經背過的東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測的話,我想也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

  學習日常英語口語的注意事項

  2***英語口語學習注意事項:

  a.複習預習工作一定要做,只有這樣每一次聊天才會有較大的收益。

  b.不要怕丟面子。成年人學英語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尤其是自己的“面子”。

  c.自我對話與口頭作文也是一種很好的口語訓練法。

  一般會話,非正式口語就足夠了,可要參加技術交流、商務會談、正式會議等,練好正式的口語就很有必要了,這就是句子庫法。方法如下:

  a.在閱讀過程中、從書本例句中、從對話中看、聽到地道、標準、典型、或優美的句子摘抄下來。

  b.將每一個摘抄的句子分別記在不同卡片或紙條上隨身攜帶

  c.隨時取出儘量做到大聲、快速、清晰地讀幾遍。

  d.經常回憶所記的句子。

  e.積累到一定量後分類總結設立“自己”的句子庫。

  注意事項:

  a.一定要是“自己”的句子庫,現有的這類辭典由於你未背熟所以不是你“自己的”,不過可利用它來對句子進行分類摘抄,以便查詢。

  b.一定要對句子達到隨口而出的地步。

  c.背誦的詩歌、文章也屬“句子庫”範疇。

  d.對自己背的句子、文章還可採用複述的方式來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這對自己的語法、單詞量、反應速度都是很好的考驗。

  在實際生活中,在各種不同的情景或場合、對不同的物件表達某一意念時常使用的習慣用語並不太多。這些用語大多具有固定的句型,往往不能用漢譯英的方式直譯出來。一個對口語句型熟練的人,只要掌握了2500~3000個常用詞和短語,就能較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在學漢語時,我們知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英語學習也是這樣,可以這麼說,如能熟背英語三百句,口語交流基本沒問題。更何況那些優美的句子還會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呢!還需要注意的是,為了很好地進行口語會話,需要記憶一些過渡性、裝飾性詞語和插入語句。

  學習日常英語口語的建議

  1、英語學習經典方法: 句子比單詞重要

  中國人學英語,最常用的方法是背單詞,甚至有人以能背出一本詞典為榮,但是詞典上的解釋是死的,語言的運用卻是活的,機械的理解會造成很大的誤解。詞典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語境。可以說,單詞沒有多少實際運用的價值,機械記憶的單詞量再大,也不會真正提高你的外語***課程***水平。要養成背誦句子的好習慣,因為句子中既包含了發音規則,又有語法內容,還能表明某個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特定含義。

  不要學“古董英語”。任何語言都是活的,每天都會發展,學習陳舊的語言毫無新鮮感,而且基本無處可用。不鮮活、不入時、不風趣幽默的語言不是我們要學的語言,多讀外文報紙、多看原版影視作品才會有助於補充新詞彙。

  很多人以為,把單詞拆成一個個字母背熟就可以正確地拼寫出來,其實,科學的方法是把讀音、拼寫和用法融為一體,同步進行,眼口手腦並用,並把它應用到句子裡面去理解。

  2、英語學習經典方法: 聽不懂也要聽

  練習聽力時,許多人抱怨聽不懂,因而喪失了聽的樂趣,往往半途而廢。其實,即使聽不懂也是一種學習,只不過你自己覺察不到而已。雖然暫時聽不懂,但你的耳膜已經開始嘗試著適應一種新的語言發音,你的大腦在調整頻率,準備接受一種新的資訊程式碼,這本身就是一次飛躍。所以切記:聽不懂時,你也在進步。

  練習聽力,要充分利用心理學上的無意注意,只要一有時間,就要開啟錄音機播放外語磁帶,使自己處於外語的語言環境中,也許你沒聽清楚說些什麼,這不要緊,你可以隨便做其他事情,不用去有意聽,只要你的周圍有外語環境的發音,你的聽力就會提高。

  3、英語學習經典方法: 敢於開口

  學英語很重要的一點是用來和他人交流,但開口難也是中國人學英語的一大特點。問題出在以下幾點:

  一是有些人把是否看懂當成學習的標準。拿到一本口語教材,翻開幾頁一看,都看懂了,就認為太簡單了,對自己不合適。其實,練習口語的教材,內容肯定不會難,否則沒法操練。看懂不等於會說,把這些你已經學會的東西流利地表達出來,才是口語教材最主要的目標。

  二是千萬不要用漢字來記英語發音。學習一門外語如果發音不過關,始終不會真正掌握一門外語,而且最大的害處是不利於培養對外語的興趣,影響下一步學習。現在有人把用漢語發音標註英語,比如把“goodbye”記作“古得拜”,甚至把這種做法作為成果出版,這樣做肯定後患無窮。不敢開口的第三點是怕語法有錯。沒有具體問題,一般不要去讀語法書。超前學習語法,會使你如墜雲裡霧裡,喪失學習外語的樂趣和信心。

  而且,語法好比游泳理論,對於沒有下過水的人來說,游泳理論是用處不大的。同樣,對於語言實踐不夠豐富的初學者,直接學習語法的用處不是很大。所以,一定要結合語言實踐來理解語法,語法是學會語言後的一種理論思考。學語言不存在對錯,只要能說出來,意思讓人家明白就可以了,不用費盡心機考慮用什麼句型,只要能選準一個單詞就行。

  學口語最好的辦法,不是做習題,不是背誦,也不是看語法書,而是反覆高聲朗讀課文,這種做法的目的是培養自己的語感,只有具備了語感,才能在做習題時不假思索、下意識地寫出正確答案。而且,當你熟練朗讀幾十篇課文後,很多常用句子會不自覺地脫口而出,所謂的“用外語思維階段”,課堂上怎樣與老師配合,就要看你的實際情況而定。

1.正確學習英語的方法

2.學習英語的正確方法和體會

3.學習英語的正確方法

4.如何自學英語口語的方法

5.英語日常常用口語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