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冊期中檢測題

  放下包袱開動腦筋,勤于思考好好複習,祝你八年級物理期中考試取得好成績,期待你的成功!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初二物理下冊期中檢測試題

  一、 選擇

  1. 在探索微小粒子的歷程中,科學家們用 一系列高能物理實驗證實了大量微小粒子的存在.下列微粒按空間尺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的是 *** ***

  A,原子、原子核、夸克、質子 B.原子、原子核、質子、夸克

  C.夸克、質子、原子核、原子 D.質子、夸克、原子核、原子

  2. 常見的自然現象,能用分子運動知識解釋的是 *** ***

  A.春天柳絮飛揚 B.夏天荷花飄香 C.秋天落葉飄零 D.冬天雪花飄飄

  3.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我國速滑選手王濛打破世界記錄,一人獲得三枚金牌。有關王濛運動、領獎瞬間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站在領獎臺上,受到的重力與支援力是一對平衡力

  B.站在領獎臺上,受到的支援力與對領獎臺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C.衝過終點後,由於慣性要繼續向前滑行

  D.用力向後蹬冰面,會向前滑行,原因是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 關於粒子和宇宙,下列認識中正確的是 ***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恆星是絕對不動的

  B.聞氣味能鑑別醋和醬油是因為分子間有相互作用力

  C.物理學家湯姆生髮現了電子從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結構的

  D.將兩塊表面 平滑的鉛塊壓緊後,它們會粘在一起是因為分子在運動

  5. 關於粒子和宇宙,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 B.分子間只存在相互作用的吸引力

  C.電子的發現揭示了原子是有結構的 D.分子是由原於構成的,分子間有空隙

  6. 某次演練中,直升機懸停於高空,一傘兵***含傘***跳傘後豎直降落,其速度v與時間t的關係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在0~t2內,傘兵受到的重力小於阻力

  B.在t1~t2內,傘兵受到的重力等於阻力

  C.在t2~t3內,傘兵的機械能不變

  D.在t2~t3內,傘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變

  7. 關於粒子和宇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用鼻子嗅氣味能鑑別醋和醬油,表明分子在運動

  C.磁鐵能吸引大頭針,說明分子間有引力

  D.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太陽是宇宙的中心

  8. 2011年5月1日起我國在所有公共場所完全禁菸.若在空氣不流通的室內吸菸,室內的人就很容易聞到煙味,這表明 *** ***

  A.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B.分子的體積發生了變化

  C.分子間有引力 D.分子間有斥力

  9. 自行車是人們常用的交通工具,其中包含許多物理知識,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車輪轉軸內裝有小滾珠是為了減小摩擦 B.把手上刻有花紋是為了減小摩擦

  C.輪胎用橡膠製作是因為它的彈性較好 D.車架用鋼鐵製作是因為它的硬度較大

  10. 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

  A.細雨濛濛 B. 桂花飄香 C.雪花飛舞 D.樹葉飄落

  11. 如圖所示,兩本書的書頁交叉疊放在一起後很難拉開,是因為拉書時書頁間會產生較大的 *** ***

  A.重力 B.彈力C.壓力 D.摩擦力

  12. 鋸子的鋸齒都“東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內.小明猜想這是為了減小鋸木頭時的阻力,並設計實驗檢驗猜想.以下設計方案最佳的是 *** ***

  A.用同一把撥正鋸齒的鋸子分別鋸硬木頭和軟木頭,比較用力情況

  B.用同一把鋸子,分別在“東倒西歪”和撥正鋸齒時鋸同一硬木頭,比較用力情況

  C.用一把“東倒西歪”和另一把撥正鋸齒的鋸子分別鋸同一硬木頭,比較用力情況

  D.用一把“東倒西歪”和另一把撥正鋸齒的鋸子分別鋸同一軟木頭,比較用力情況

  13. 下列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正確的是 *** ***

  A.太陽是宇宙的中心 B.香氣撲鼻可以作為分子運動的證據

  C.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D.用摩擦的方法可以創造電荷

  14. 關於足球受力與運動的關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足球只有受力才能運動 B.足球受平衡力,一定處於靜止狀態

  C.足球的運動狀態改變,不一定受力 D.足球踢出後繼續運動,是由於足球具有慣性

  15. 2011年5月,法國科學家發現行星“葛利 斯581d”較適合地球生命居住,且同一物體在“葛利斯581d”行星表面所受重力大小是在地球表面的兩倍.設想宇航員從地球攜帶標有“100g”字樣的方便麵、天平和彈簧測力計飛至行星“葛利斯581d”,測得方便麵的示數是*** ***

  A.天平示數為100g,彈簧測力計示數為1N B.天平示數為100g,彈簧測力計示數為2N

  C.天平示數為200g,彈簧測力計示數為1N D.天平示數為200g,彈簧測力計示數為2N

  16. 運動場上下列現象中,沒有利用慣性的是 *** ***

  A.跳遠運動員助跑一段距離才起跳 B.舉重運動員把槓鈴舉在空中不動

  C.擲出去的鐵餅在空中繼續向前 飛行 D.箭被弓射出後仍向前運動

  17.如圖所示,兩手指用力壓住鉛筆的兩端使它保持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左邊手指受到的壓力較大,兩手指受到的壓強相同

  B.右邊手指受到的壓力較大,兩手指受到的壓強相同

  C.兩手指受到的壓力相同,左邊手指受到的壓強較大

  D.兩手指受到的壓力相同,右邊手指受到的壓強較大

  18. 如圖***甲***所示,物體甲重30N,被50N的水平壓力F甲壓在豎直牆壁上保持靜止.如圖***乙***所示,物體乙重60N,在40N 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勻速向右運動.則物 體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和物體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分別是 *** ***

  A. f甲=30N,f乙=60N B.f甲=30N,f乙=40N

  C. f甲=50N,f乙=6oN D. f甲=50N, f乙=40N

  19. 上緊發條的玩具車在水平桌面上由靜止開始運動所需的能量來源於***  ***

  A. 動能 B. 電能 C. 重力勢能 D. 彈性勢能

  20. .如圖甲所示,一塊長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現用一水平力F,向右緩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圖乙所示,在推木板的過程中木板對桌面的壓力F、壓強p和摩擦力f的變化情況是***  ***

  A. F、p不變,f變大 B. F、f不變,p變大 C. F變小,p、f變大 D. F、f不變,p變小

  21. 關於以下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 ***

  A.雪花漫天飛舞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

  B.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靠近帶正電的物體時會相互排斥

  C.在墨水滴入水中的擴散實驗中,我們看到了墨水的分子在運動

  D.由於液體能夠流動,而固體不能流動,所以固體分子是靜止的

  22. 下列關於力和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人推牆的力和牆對人的力是一對平衡力

  B.靜止的物體不受摩擦力,運動的物體才受摩擦力

  C.給正在運動的物體再施加一個力,物體就會比原來運動得更快

  D.在平直軌道上勻速行駛的火車車廂裡,豎直向上跳起的人仍將落回原處***不計空氣阻力***

  23. 下列能說明分子在不停運動的是 *** ***

  A.春天柳絮飄舞 B.夏天荷花飄香 C..秋天落葉紛飛 D.冬天雪片飛揚

  24. 對於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課本,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桌面對它的支援力與它所受的重力是平衡力

  B.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它的支援力是平衡力

  C.於它是靜止的,所以它沒有慣性

  D.由於它與桌面之間的摩擦力,所以它能保持靜止

  25. 下列常見的交通警示語中,與慣性無關的是 *** ***

  A.酒後不駕車B.駕車須系安全帶 C.行車保持一定車距 D.雨後路滑,減速慢行

  26. 2012年2月,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增加了PM2.5監測指標.PM2.5是指大

  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 um***l u ***Tl=10-6111***的顆粒物.它的主要來源是日常發電、工業

  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過程中經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

  要的影響.下列對PM2.5的認識中正確的是 *** ***

  A. PM2.5的顆粒大小與空氣介子相近

  B. PM2.5顆粒會影響太陽光在空氣中的傳播

  C. PM2.5顆粒在空氣中不受重力作用

  D.減少尾氣排放不能有效減少PM2.5對空氣的汙染

  27. 茶杯靜止在水平桌面上,以下屬於一對平衡力的是*** ***

  A. 茶杯受到的重力與茶杯對桌面的壓力

  B. 茶杯受到的重力與桌面對茶杯的支援力

  C. 茶杯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茶杯的支援力

  D. 茶杯受到的重力與桌子受到的重力

  28. 下列現象中,能用慣性知識解釋的是*** ***

  A.離弦的箭能繼續飛行 B.向上丟擲的石頭最終落回地面

  C.自行車下坡時,即使不用力,速度也會越來越快

  D.加大油門時,汽車加速前進

  29. 下圖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 *** ***

  A、每次實驗時,應使小車滑到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等

  B、由於慣性,小車到達水平面後繼續向前運動

  C、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車的速度減小得越快

  D、實驗表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30. 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體是 *** ***

  A.正在圓形軌道上勻速運動的過山車 B.減速進站的火車

  C.騰空而起正在加速上升的火箭 D.在馬路上勻速直線行駛的汽車

  二、 填空

  1. 為安全起見,汽車駕駛員必須使用安全帶,其目的是防止汽車在緊急剎車時,由於 的原 因身體向 *** 前/後***傾而造成傷害,其 中安全帶做得扁而寬大是為了減小安全帶對駕駛員的 。

  2. 汽車輪胎的表面製成凹凸花紋,其作用是通過 ____________ 來增大摩擦;機器的軸承中加入潤滑油的目的是 _______ 摩擦;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閘能增大閘皮與車輪間的 _________ ,從而增大閘皮與車輪間的滑動摩擦力。

  3. 小明上完體育課後,從學校小賣部買了一瓶飲料。

  ***1***飲料瓶標籤上有“淨含量450 mL”字樣,他想知道飲料的密度,還需測量的物理量是 ,應選用的測量工具是 。

  ***2***用手握住豎直的飲料瓶不動,如圖所示,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大小 ***填“大於”“等於”或“小於”***瓶的重力。

  ***3***擰瓶蓋時,發現瓶蓋側面有一條條豎紋,用物理知識分析瓶蓋上刻紋的作用主要

  是 。

  4. 汽車剎車後不會立即停下,這是因為汽車具有 ,車速會逐漸變小,是由於受到地面摩擦力的作用,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如在雨天,車會滑行更遠,這是因為 .

  5. 科學研究表明:空氣對運動物體的阻力與物體速度的大小有關,物體速度越大,其受到的空氣阻力越大。若不考慮雨滴質量的變化和風速的影響,雨滴由雲層向地面下落的過程中,其運動情況是先做 運動,後做 運動.***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

  6. 2012年5月,日本科學家開發出製作單層矽分子薄膜技術,如圖所示:在矽板表面覆蓋陶瓷薄層,持續加熱一段時間後,矽板中的矽分子居然能穿透陶瓷薄層從而形成單層矽分子薄膜.加熱使得矽分子穿透陶瓷薄膜,這說明:;。

  7. 如圖所示,將塑料繩一端紮緊,把繩儘可能撕成更多的細絲,用手從上向下捋幾下,觀察到細絲蓬散開來,是因為細絲與手摩擦後帶上   ***選填“同”或“異”***種電荷而相互   .

  8.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 5微米的顆粒物,它們在空中做無規則運動,很難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後會進入血液對人體形成危害。室外空氣中的PM2.5主要來自礦物燃料燃燒的排放,室內空氣中的PM2.5 主要來自吸菸產生的煙霧。PM2.5 在空中的運動____________屬於/不屬於***分子的熱運動;有效減小PM2.5在空氣中濃度的做法是____________.

  9. .一個盛水的平底茶杯,質量為450g,底面積為50cm2,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和水所受的重力為___________N***g取10N/kg***,杯子對桌面的壓強為___________Pa.

  10. 如圖,將一根塑料繩一端握緊,把繩儘可能撕成細絲,用手從上向下捋幾下,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說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

  11. 用尺快速擊打最下面的棋子,最下面的棋子被擊後飛出去,說明力可以____________;上面的棋子仍然留在原處***且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是因為棋子具有____________.

  12. 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運動和力”的關係。

  ***1***讓小車從斜面上滑下後沿水平面運動,是為了使小車在豎直方向上受到

  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當於小車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作用;

  ***2***每次都讓小車從同一個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由靜止開始滑下,是為了使小車滑到斜面底端時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

  ***3***比較圖10中小車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離,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條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___ ,速度減小得越 ___________;

  ***4***在此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運動物體不受外力時,它將___________ 。

  ***5***實驗結果能證明________***選填序號***。

  A.物體運動需要力 B.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C.牛頓第一定律

  三、 作圖

  四、 解答

  1,。2011年2月21日,“雪龍”號極地考察船抵近南極中山站,考察船與中山站之間是一層海冰.科考隊員打算駕駛履帶車駛過冰層前往中山站,載人履帶車的質量為25t,每條履帶與冰面的接觸面積為2m2.為探測冰層的承受極限,科考隊員把質量為280kg、底面積為400cm2的鋼錠壓在水平冰層上,冰層恰好處於極限狀態***有微小裂縫但無明顯破裂***.問:

  ***1***冰層能承受的極限壓強是多少?***g恆取l0N/kg***

  ***2***通過計算判斷履帶車能否安全駛過冰層?

  2. 我國自行研發的純電動中巴車的質量約為2000kg,靜止時輪胎與路面接觸的總面積約0.2m2,以30m/s的速度沿水平路面勻速行駛時的阻力是重力的0. 1倍。***g取10N/kg***

  ***1***中巴車所 受 的重力是多少?

  ***2***靜止時中巴車對路面的壓強有多大?

  ***3***以30m/s勻速行駛時,所受動力是多少?

  3. 如圖為運載“渣土”的某型號載重車的示意圖.

  ***1***為保證交通安全,交管部門規定“渣土車”在市區行駛的速度不得超過30km/h.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渣土車”行駛3000m至少需要 h.

  ***2***圖中的6輪“渣土車”裝載渣土後總質量為12t,則該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力

  為 N.

  規定車輛對地面的壓強不得超過7×105 Pa,假設每隻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恆為0.02m2,則該車裝載渣土後對地面的壓力不得超過 N.***g取10N/kg***

  4.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紙錐和小金屬球來

  研究“空氣阻力和速度的關係”.取三個相同的紙錐,每個紙錐的質量為m,並編號為甲、 乙、丙,其中在乙紙錐內固定質量為3m的小金屬球,在丙紙錐內固定質量為8m的小金屬球.讓它們從不同高度分別自由落下,並以豎直磚牆為背景,當進入豎直磚牆的區域時,

  用照相機通過每隔相等的時間曝光一次的方法記錄紙錐的運動過程,如圖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圖.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對於圖中的這段運動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甲做勻速直 線運動

  B.只有乙做勻速直線運動

  C.只有丙做勻速直線運動

  D.甲、乙、丙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2***對於圖中的這段運動過程,甲、乙、丙三個紙錐的速度之比是 ;

  它們所受的空氣阻力之比是 ;由此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

  5. 質量為6×103kg的四輪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勻速行駛,在行駛過程中受到的阻力等於車重的0.08倍,每個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05㎡,g取10N/kg,求:

  ***1***汽車所受重力的大小;

  ***2***汽車在1min內通過的路程;

  ***3***汽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

  6. 物體所受空氣阻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小明猜想可能與物體的迎風面積和風速有關.為驗證以上猜想,小明選用瞭如下器材:可調速電風扇***高、中、 低三檔***、彈簧測力計、面積不同的塑料擋板三塊、光滑玻璃板、小車.

  [

  ***1***小明設計瞭如圖所示實驗,用電風扇向小車及擋板吹風,模擬小車運動時受到的空氣阻力.根據 的知識,通過彈簧測力計即可測出小車受到的空氣阻力.

  ***2***小明在探究風速對小車所受空氣阻力的影響時,保持迎風面積一定,測得資料如下:

  風速 低 中 高

  小車受到的空氣阻力/N 0.8 2.2 3.8

  通過對錶中資料分析,可得出的結論是: .

  ***3***小明還想探究迎風面積對小車所受空氣阻力的影響,請你幫他設計出主要的實驗步驟: .

  ***4***你認為影響物體所受空氣阻力大小的因素可能還有 ***寫出一個***.

  7. 如圖甲是小華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

  ***1***小華將繫於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計***兩對危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線上的兩端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 ,並通過調整 來改變拉力的大小.

  ***2***當小卡片平衡時,小華將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鬆手後小卡片 ***選填“能”或“不能’’***平衡。設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 .

  ***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 個力才能平衡,在圖甲所示情況下,小華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沒計瞭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小華的實驗優予小明的實驗.其主要原因是 .

  A.減少,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B.小書片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才料 C.容易讓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轉

  8. 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某學生通過增減放在木塊上的砝碼重來改變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於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該學生進行了三組實驗,並記錄有關資料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表一***木 塊放在水平玻璃表面上***

  實驗序號 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F/N 滑動摩擦力:f/N

  1 6.0 0.3

  2 8.0 0.4

  3 10.0 0.5

  表二 ***木塊放在水平木板表面上***

  實驗序號 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F/N 滑動摩擦力:f/N

  4 2.0 0.6

  5 4.0 1.2

  6 6.0 1.8

  表三***木塊放在水平棉布表面上***

  實驗序號 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F/N 滑動摩擦力:f/N

  7 2.0 1.0

  8 4.0 2.0

  9 6.0 3.0

  ***1***分析比較表一***或表二、表三***中的資料,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____;

  ***2***分析比較序號____________,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9. 教室的門栓壞了,門經常被風吹開,這是門與門框間摩擦太小的緣故.如何增大摩擦呢?同學們提出一些設想,概括如下:

  a.增大壓力增大摩擦;b.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c.增大接觸面積增大摩擦;d.增大運動速度增大摩擦.

  為了驗證這些設想,他們利用長方體木 塊、鐵塊、彈簧測力計、毛巾和水平桌面等,

  進行實驗探究,並將資料記人表中:

  ***1***比較實驗1、2可知:設想 是錯誤的,判斷的理由是 ;

  ***2***比較實驗 兩組資料,可以判斷設想C是否正確;在實驗中,測量摩擦力時應保持木塊在水平桌面上作 運動;上圖的彈簧測力計示數是表中"★"處的數值,其大小為 N

  某同學分析實驗3、4資料,並支援設想、你認為他這種分析方法 ***填"正確"或"不正確"***,其理由是 ;

  請你利用上述分析得出的結論,寫出一種能將門關緊的方法: 。

  10. 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實驗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木板上,彈簧測力計沿 方向拉動木塊,並使木塊作 勻速直線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 ,

  序號 木塊放置

  情況 木板表面情況

  壓力/N

  彈簧測力計

  示數/N

  1 平放 木板 6 1.2

  2 平放 木板 8 1.6

  3 平放 木板 10 2.0

  4 乎放 木板上鋪棉布 6 1.8

  5 平放 木板上鋪毛巾 6 3.0

  ***2***實驗時,小明記錄的部分資料如上表所示.

  a.分析序號 三組資料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滑動摩

  擦力廠大小與接觸面所受壓力F大小的關係式是 .

  b.如要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係,應選序號為 三組資料進行分析。

  ***3***小明在實驗時還發現:在木塊沒有被拉動時,彈簧測力計也有示數,且示數會變化.他請教老師,知道可用F-t影象表示拉力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若某次實驗開始拉動木塊直

  到木塊勻速滑動的F-t影象如圖所示,其中0~4s

  木塊處於靜止狀態,分析影象可知:要使木塊由靜止

  開始運動,至少要用 N的水平拉力拉木塊;如

  果實驗時木塊所受的拉力是2N,則下列對木塊所處

  狀態的判斷,正確的是 .

  A.靜止 B.勻速直線運動

  C.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12. 小剛同學質量為60kg,雙手倒立在地面上,每隻手掌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150cm2,***g=10N/kg***

  ***1***小剛的重力。 ***2***小剛雙手倒立時對的壓強。

  參考答案

  二、填空

  3. ***1***飲料的質量天平***2***向上 等於***3***增大摩擦 4. 慣性 運動狀態 摩擦力 減小***或路面變滑***6. 故答案為:分子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分子間存在間隙***.8. 不屬於 減少汽車尾氣排放 10. 細絲張開,異種電荷相互排斥 12. ***1***重力 支援力 ***2***速度 ***3***小 慢 ***4***作勻速直線運動 ***5***B

  四、解答

  4. ***1***D ***2***1∶2∶3 1∶4∶9 形狀相同的紙錐,下落時所受空氣阻力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6. ***1***二力平衡***1分***

  ***2***在迎風面積相同時,風速越大,阻力越大***或風速越大,阻力越大***,只答阻力與風速有關不得分***1分***

  ***3***保持電風扇風速不變,在小車上放置面積不同的塑料擋板,分別測出小車所受到的空氣阻力***2分***

  ***4***物體的形狀***或物體表面光滑程度或空氣密度等等只要合理即可得分******1分***

  7.相反、鉤碼的數量、不能、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能否平衡、8. ***1***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2***序號1、6、9***或4 與7、5 與8、6 與9、1 與6、1 與9***

  ***3***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的大小都有關,接觸面越粗糙,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