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政治知識點人教版

  學生學習政治知識總是要受一定的學習動機支配,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八年級下冊政治第一課 國家的主人 廣泛的權利知識點

  1、“你知道整個國徽圖案體現了什麼嗎?”***P4頁第一句話***

  整個國徽圖案鮮明地體現了我國國家性質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在我國,作為國家主人的人民,是怎樣依法管理國家的?

  在我國,作為國家主人的人民,享有憲法賦予的管理國家的權力。人民行使管理國家權力的形式是通過人民選舉出代表***即人大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然後再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3、公民權利的含義:

  在我國,作為國家主人的人民,享有憲法賦予的管理國家等權力。作為國家的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確認的公民權利。所謂公民權利,指的是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這種權益受國家保護,有物質保障。

  4、公民基本權利的含義***P5頁第二段***

  答:指的是由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

  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5、人民和公民的區別***P6頁第一段***

  答: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階級內容。

  公民則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國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中國公民:必須要有中國的國籍才能算是中國公民。

  中國人民: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所以,屬於中國的公民但不屬於中國的人民的有:

  ①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②擁有中國國籍的外國人③分裂國家的人④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

  6、“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們能否享有公民權利?”

  在押犯人***包括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只要具有中國國籍就都是中國公民。不過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也能享有公民權利,但不能享有全部權利***如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權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榮義務。

  ※7、我們享有的權利,需要來自家庭、學校、社會及他人的保障,否則權利就會落空。

  ※8、對公民權利保障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法律保障。維護公民合法權利最有力的武器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9、我國的權利保障體制***P7頁***

  答:我國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保障公民的權利。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

  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10、我國憲法將審判權賦予各級人民法院。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恢復被侵害的權利。賠償造成的損失,懲罰侵權者,討回公道。法律是保障我們權利的法寶,有了法律,我們就有了維權的利劍。

  11、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P9頁第一段***

  答:公民的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

  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權利⑤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取得賠償權;⑦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⑧婦女的權利、婚姻、家庭、兒童和老人受國家保護;⑨華僑、歸僑和僑眷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我國的普通法律則依據憲法進一步規定公民的具體權利。

  ※12、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利?***P10—11***

  答: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

  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行使權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13、“誣陷別人,屬於言論自由嗎?於人於己於社會有什麼危害?”***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P11頁***

  誣陷別人不屬於言論自由。言論自由不是無限制的絕對自由。如果濫用言論自由,就會侵害他人和社會公共利益,如造成洩密、造謠、人身攻擊,甚至危害國家安全等,自己追求的權利也會落空。它說明行使公民權利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行使,不能超越法律允許的範圍。

  言論自由要受到法律的兩方面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誰公開發表了有損於他人、有損於公共利益的言論,誰就要對言論後果負法律責任。

  14、自由就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麼幹就怎麼幹。”這種說法對嗎?為什麼?P10

  八年級下冊政治第二課 我們應盡的義務知識點

  1、公民為什麼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

  首先,從獲得和付出的關係來看,享有權利屬於獲得,履行義務屬於付出,只有付出才能獲得,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因而必須履行應盡的義務,特別是法定義務。

  其次,從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義務。

  第三,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我國法律向我國公民提出的愛國的具體要求;是我們的“天職”,也是愛國的重要表現。我們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履行法定義務的實際行動來表達我們的愛國之情。

  2、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是法定義務,也是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公民的基本義務是我國法律向公民提出的愛國的具體要求。

  3、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基本義務的內容:

  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保守國家祕密;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依法納稅;等等,這些規定,是我國法律向公民提出的愛國的具體要求。

  4、“只想享受權利,不想履行義務”的認識正確嗎?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只想享受權利,不想履行義務每個人的權利就沒有辦法保證。這要求公民要依法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5、義務:義務是指每個公民應當承擔的責任。既包括法定義務,又包括道德義務。

  ※6、法定義務、道德義務的含義

  法定義務: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P14頁***

  道德義務: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範,自覺自願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P17頁第一段***

  7、自覺履行道德義務的意義:有利於形成溫馨、和諧的人際關係,能夠促進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

  8、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的關係:***P17“相關連結”***

  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密切聯絡。諸如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等道德義務被國家認可為法律規範,即成為法定義務。二者也有區別。法定義務是由國家法律規定的,道德義務是在社會生活中自發形成的;法定義務以國家強制力作後盾確保履行,道德義務靠輿論、習慣和社會成員自覺自願來履行。

  9、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範: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10、如何忠實履行義務:

  對法律所提倡的,我們要積極去做;

  對於法律所要求的,我們必須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

  法律所禁止的堅決不做,是忠實履行公民義務的又一重要體現。

  凡法律禁止的行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

  11、什麼是違法行為?***P21頁第一段***

  答:凡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就是違法行為。

  12、列舉我國法律禁止公民實施的行為:***參考教材P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