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課教案

  教學設計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第4課 科舉制的創立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產生和完善的主要情況,瞭解它給隋唐社會帶來的影響。

  通過討論隋朝創立科舉制度的原因、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帶來的變化、科舉制度的影響等問題,培養學生從具體歷史事實引出結論的能力。

  通過本課內容的學習,引導學生認識科舉制度的出現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歷史進步,是隋唐繁榮的因素之一,符合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從而使學生認識制度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組成部分。

  ***二***

  【教材分析】

  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大發展的時期,此時開創並完善的科舉制度,是我國封建社會中央政權選拔各級官吏的一項基本制度,影響至為深遠;有的學者從“文化”的廣義角度看待科舉制度,認為科舉制度是中華文化中“最顯凸的創發”。本課按序介紹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舉制度形成和完善過程中發揮的關鍵作用。第一個子目介紹科舉制度在隋朝產生的背景和創立的過程及作用,第二個子目介紹科舉制度在唐朝逐漸完善的過程,第三個子目介紹科舉制度對中國以及世界的影響。

  ***三***

  【教學過程】

  從當前的考試匯入***側重於考試的功能***

  那麼科舉制究竟是怎樣一回事,這是我們這節課的內容。

  一、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

  瞭解科舉制創立的背景: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

  州郡中正負責察訪與之同籍的士人,瞭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現材料,並據此做出簡短的總評語。“家世”也稱“品”,本人才德謂之“狀”,中正官註明士人“品狀”後評定其等第。等第分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讓學生探討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病。

  ***1***官員大多隻能從高門權貴中選拔,許多有真才實學的人不能為朝廷和國家出力。

  ***2***官員的選拔權力集中在地方權貴手中,不利於中央集權。

  怎樣解決這些弊病呢?利用考試選拔官員。

  二、科舉制的誕生與完善***學生列表歸納***

  人物 貢獻

  隋文帝 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 誕生階段

  隋煬帝 正式設定進士科,科舉制正式誕生

  唐太宗 擴充國學的規模,增加考試的人數 完善階段

  武則天 增設殿試、武舉

  唐玄宗 豐富考試的內容: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

  ①隋文帝:隋文帝為了集中選士大權,採用考試的辦法,以分科舉人取代了魏晉以來九品官人的制度。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正月,詔舉賢良。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七月設志行修謹、清平幹濟兩科。

  ②隋煬帝:隋煬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定十科舉人,包括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節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撓、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臂力驍壯等,其中文才秀美科,當即進士科。放寬了錄取標準,把錄取和任用權完全集中在中央,這便是我國曆史上科舉制度創立的開始。

  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

  提問:九品中正制與科舉考試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九品中正制主要憑士子的名望和門弟。開科考試錄取標準是士子的考試的成績,注重的是考生的才學和能力。

  ③唐太宗:唐太宗時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唐太宗時擴充了國學的規模,還增加了考試的人數。例如,進士科考試,每年應試的人少則八九百人,多則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的不過十餘人以至三十人左右,錄取比例不過百分之一二。由於就舉的人多,而錄取的名額少,50歲能考中進士的人,還算是很年輕的了,仍被看作“少進士”,終身不第的人居多數。“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正因如此,進士及弟是一種很高的榮譽,人稱“登龍門”。一旦考中就飛黃騰達,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④武則天:增加了考試科目。殿試:武則天在宮殿親自面試考生。武舉:考察武功和騎射。

  ⑤唐玄宗:詩賦成為主面的考試內容。

  三、科舉制的影響

  科舉考試比以前的九品中正制有哪些進步?聯絡現在的考試製度,談談你對科舉制的看法。***可以通過下面的問題提示學生思考***

  ①某單位招聘職員,有一百人要參加,而只能錄取十個人,如果你是考官,你會考試哪些因素,進行哪些測試?——科舉考試也是貫徹“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行競爭、擇優取仕”的原則。讓有真才實學的人可以進入各級政府任職。

  ②如果沒有考試,你會不會認真讀書?——科舉制把“讀書-科舉-做官”連為一體,所以要做官就得讀書,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③如果你準備參加科舉考試,得知唐玄宗規定詩賦作為今年考試的內容,你會怎麼做?——科舉制十分重視讀書人的基本功,特別是書法和文采。讀書人為了能取得好成績,就得在這方面下功夫,所以科舉制促進了文學藝術***特別是書法和文學***的發展。

  總結: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

  2、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3、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

  出示兩組材料:

  英國大百科全書中說:我們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試製度,是中國所採用的選舉制度,及其定期舉行的考試。

  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說過:現在各國的考試製度,差不多都是學英國的。窮流溯源,英國的考試製度,原來是從我們中國學過去的。

  討論:這裡的考試製度指的是什麼?從這兩則材料能反映出什麼問題?

  作業:課後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