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地理複習資料人教版

  複習舊知識的同時,會得到不一樣的見解與感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問題一、日本的自然環境特徵

  1、領土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4個大島、3900多個小島及其周圍海域組成。

  2、主要城市沿海分佈,如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北九州、長崎等。

  3、地形特點:以丘陵、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少,分佈在沿海地區。關東平原為日本最大的平原。

  4、多優良港灣:海岸海曲折,多優良港灣,尤其是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為最好,這對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上運輸和對外經濟聯絡十分有利。神戶和橫濱是兩個最要的對外貿易港。

  5、多火山地震:日本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屬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每年有感地震達1500多次。被稱為“地震國”和“世界火山博物館”。日本最高的山——富士山就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第一高山,日本人民奉為“聖嶽”。

  6、日本南北國土狹長,並與經線斜交,日本大部分處在23ºN——46ºN之間,跨經緯度廣將使日本的地理環境更為複雜多樣,如跨緯度廣,日本的南北溫差就大,跨經度廣,東西地方時間差就大。

  問題二、日本的經濟

  1、日本發展經濟的不利和有利條件。日本地域狹小,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貧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國內市場狹小,產品大部分靠出口。但日本也有發展經濟的的優勢:a、島國多港灣,海運便利;b、勞動力素質高;c、管理效率高。

  2、“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模式。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日本大量進口原料、燃料,然後依靠高技術和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對進口原料進行加工,製成高品質的工業產品,再銷往世界各地,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對外貿易物件主要有美國、中國和歐洲。

  3、近年來,日本加速擴大海外投資,建立海外生產和銷售基地。日本投資建廠的主要對像是美國、西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好處:①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資源和廉價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②加入國際經濟技術的合作和國際市場的競爭;③保護本國的自然資源,減緩資源消耗,保護本國資源;④減少運輸成本的投入。 對其它國家的影響:①日本把汙染嚴重的企業移到海外,會使其它國家的環境受到汙染,導致環境質量的下降;②日本從本國利益出發,保護本國資源的意識很強,但是大量進口木材或遠洋超量捕撈,將導致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資源嚴重破壞,進而導致全球生態環境失調。

  4、工業分佈特點及原因:日本工業集中分佈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

  5、日本經濟的有利和不利影響:日本經濟對外依賴嚴重,有利的影響是可促進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進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從而使日本的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不利的影響是世界經濟危機的發生,必然使日本的經濟受到沉重的打擊。

  問題三:東南亞的位置,河流與城市

  1、十字路口的位置: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部分。中南半島的南部又稱馬來半島。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尤其是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日本把它稱為“海上生命線”。

  2、東南亞的國家:東南亞共有11個國家。其中與中國陸地接壤的是:緬甸、寮國、越南;惟一的內陸國是寮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被稱作“千島之國”。

  3、河流與城市的關係: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佈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4、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

  問題四:印度自然環境特徵

  1、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眾多的人口對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帶來很大壓力。因此,印度政府推選計劃生育政策。

  2、位置:①大部分位於10ºN——30ºN之間,主要位於熱帶。②海陸位置:亞歐大陸南部,印度洋以北,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

  3、地形:分為三部分,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是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4、主要河流: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由西北向東南注入孟加拉灣。

  5、自給有餘的糧食生產:印度自推行“綠色革命”以來,糧食不僅能夠自給,而且還有一定的餘糧可供出口。主要家產品為水稻和小麥,水稻主要分佈在恆河平原及沿海平原地區,小麥主要分佈在恆河上游及德干高原西北部。

  6、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一年分為明顯的旱季和雨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風,降水多,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乾旱少雨,為旱季。印度水旱災害頻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風的不穩定造成的***一盤西南季風風力弱,來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災;反之,則形成水災***。

  問題五:俄羅斯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

  1、位置:俄羅斯緯度較高,絕大部分位於北溫帶。跨亞歐兩洲,也跨東西半球。西臨波羅的海,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西南臨黑海,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主要鄰國西有芬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南有哈薩克、中國、蒙古、朝鮮。國土遼闊,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2、地跨亞歐兩洲的歐洲國家:歐洲部分雖然面積只佔1/4,但人口占3/4,工業、農業、首都、主要城市都位於歐洲,歷史上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此,歷來被公認人歐洲國家。

  3、地形:比較平坦,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大河和山脈成為地形區的重要分界線。

  4、河流與湖泊:俄羅斯有四大河流,“母親河”伏爾加河位於東歐平原,自北向南注入裡海,是歐洲最長的河,也是著名的內流河。它流量豐富,水流平緩,航運價值很高。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主要湖泊有:裡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內陸***鹹水***湖***、貝加爾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5、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由於緯度高,冬季漫長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溫暖。

  問題六:俄羅斯的資源、工業和交通運輸業

  1、資源:俄羅斯自然資源種類豐齊全,儲量豐富,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資源能夠自給的大國之一。主要礦產地有:庫爾斯克鐵礦、第二巴庫油田、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礦。

  2、工業:重工業發達,消費品製造業發展緩慢,工業主要分佈在歐洲部分。四大工業區:①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區;②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③烏拉爾工業區;④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3、交通運輸:俄羅斯交通運輸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管道運輸均很發達,以鐵路運輸為主。歐洲部分鐵路網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亞洲部分鐵路網比較稀疏,主要有西伯利亞大鐵路***亞歐大陸橋***。

  4、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最大城市***,聖彼得堡***第二大城市***、摩爾曼斯克***終年不凍港***、符拉迪活斯托克***海參崴***、伏爾加格勒***伏爾加河河港***。

  ***二***

  第八章 東半球的其它國家和地區

  一、中東地區成為長期熱點問題的原因

  1、重要的地理位置:兩洋三洲五海之地。中東地處亞、非、歐三洲交界地帶,周圍被裡海***世界最大的鹹水湖***、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土耳其海峽溝通了地中海與黑海,因此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2、豐富的石油資源: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這也是一些大國爭奪的原因。

  ①中東的石油主要分佈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主要產油國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埃及等國家;

  ②中東的石油,大部分由波斯灣沿岸港口用油輪運往西歐、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③石油輸出路線:a: 運向日本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日本

  B:運向西歐、美國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曼德漢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西歐、美國

  C:運向西歐、美國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歐、美國

  3、匱泛的水資源:是戰爭的導火線,是本區發展農業的制約因素。中東地處北迴歸線穿過的大陸西岸和內部,終年炎熱乾燥,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僅在地中海沿岸分佈著狹小的地中海氣候。匱泛的水資源對中東各國的生產以至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

  4、文化差異:中東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中東的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但多數民族在這裡彙集,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中東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少數居民信仰基督教、猶太教和其它宗教。

  中東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這些國家被叫做“阿拉伯國家”。猶太人集中分佈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猶太教。波斯人主要分佈在伊朗,主人信仰伊斯蘭教。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是伊斯蘭教的聖城。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聖城。

  二、歐洲西部的國家、工業和旅遊業

  1、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歐洲西部佔歐洲的一半左右,這裡人口稠密,國家眾多,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為了進一步加強聯絡,本區的區域性國際組織,即歐洲聯盟***簡稱歐盟***形成了。它有25個成員國,都有是經濟發達國家。歐盟在世界經濟領域和國際政治舞臺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工業發達,以加工製造業為主。歐洲西部從事製造業的人口比例很高。工業中心多,面布密集,呈“十”字形分佈。自英國向東到波蘭境內,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到義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來密集地帶。

  3、繁榮的旅遊業:歐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異常豐富。南歐陽光燦爛的地中海海邊風景區和沙灘浴場,北歐曲折、幽深的峽灣,引人入勝;中部高聳的阿爾卑斯山,是登山和滑雪運動的好場所;獨特的風土人情,古老的城堡,莊嚴的教堂、為數眾多的博物館,使歐洲西部成為世界旅遊業發達的地區。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成為歐洲著名的三大旅遊國。

  三、歐洲西部的地形、氣候與農業

  1、地形:地勢低平,以平原為主。平原分佈在中部,以萊茵河為界,以西為西歐平原,以東為波德平原。山地主要分佈在南部和北部半島上。北部有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南部有阿爾卑斯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呈東西走向,有利於大西洋暖溼流深入內陸。

  2、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溫和,夏季涼爽,年降水量較多,季節分配比較均勻。

  3、三者之間的關係:

  地處中緯度大陸西岸的地理位置→溫帶海洋性氣候;以平原為主的地形→多汁牧草、草場廣佈→畜牧業發達

  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本區位於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的低緯度地區,地形以高原為主,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地勢東部和南部高,中部和西部低。

  2、本區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因此是很多熱帶經濟作物的故鄉,如咖啡、可可;此外,本區很多礦產資源在世界中佔有有重要地位,如金剛石、銅。

  3、單一商品為主的經濟:①概念:過分依賴某一種或幾種產品生產的經濟;②弊端:初級產品價格低廉,工業製成品價格昂貴,制約了本國經辦濟的發展;③形成原因:長期受到殖民主義者的統治和控制;④出路:發展多樣化農業,振興民族工業。

  4、本區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地區。人口增長過快,超過糧食及經濟增長速度,己構成了日益嚴重的人口問題和糧食問題。由於殖民主義的長期統治和控制,本區科學技術落後,農牧業生產水平很低,糧食始終不能自給。而人口增長過快,需要更多的糧食和肉類,於是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或過度放牧,導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劇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解決措施:控制人口數量;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保護自然環境。

  五、澳大利亞

  1、地形:從地形圖上可以看出,澳大利亞的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形不同。東部有自北向南縱貫的大分水嶺。全國最大的河流墨累河,從大分水嶺西則發源,向西南注入印度洋。東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的大堡礁。西部廣闊的低矮高原,佔全國面積的一半左右。中部是大面積的平原,地勢最低處有艾爾湖。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豐富,在平原中部地勢低的地區鑿井,地下水可以自動流出地面,成為自流井,因此人們也把那裡叫做“大自流盆地”。

  2、地形與農牧業:西部海拔不足1000米的廣闊的低高原,中部是大面積的平原,地下水豐富,牧草優良,沒有大型肉食動物,適合露天圍欄放牧。

  3、氣候與農牧業:澳大利亞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區為廣大的熱帶沙漠氣候和熱草原氣候區,較為乾燥,適宜牲畜過冬和繁殖。東南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溼潤;西南部地區冬季溫和溼潤,夏季高溫乾燥,這樣的氣候特點既適宜畜牧業也同樣適宜耕作業,因此這些地區發展了混合農業。

  4、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

  5、澳大利亞養羊地區差異大的自然原因:澳大利亞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東南部沿海的混合經營地帶,其它廣大地區放養的羊只相對較少。因為東南部和西南部地區地形較為平坦,西南部地區氣候適宜,降水相通對於其它地區較為豐富,東南部地區雖然處於大分水嶺的雨影區,但引水灌溉可以滿足其小麥種植和畜牧業的利用,因此這個地區發展混合農業比較有利。

  6、世界活化石博物館:澳大利亞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四面環海,面積768萬平方千米,是世界唯一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幾千萬年以前,澳大利亞大陸同其它大陸分離,孤居一方,獨立發展。長期以來,自然條件比較單一,動物演化緩慢,又沒有大型食肉動物的侵擾,許多珍奇的原始動物生生不息,一直繁衍至今。特有的動物有:袋鼠、鴯鶓、樹袋熊、鴨嘴獸等。

  7、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澳大利亞礦產資料十分豐富,許多礦產儲量居世界前列:如西部的鐵礦;東部沿海的煤礦和東北部的鋁土礦。澳大利亞礦產品的開採和出口也是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三***

  陸上鄰國十四個:哈薩克、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吉爾吉斯坦、尼泊爾、不丹、緬甸、越南、寮國、韓國、蒙古、俄羅斯、朝鮮 中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 四大近海:黃海、南海、東海、渤海 中國第一大島和第二大島:臺灣島、海南島 中國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西藏自治區***藏***、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寧夏壯族自治區***寧***、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滬***、重慶市***渝***、青海省***青***、甘肅省***甘***、四川省***川***、雲南省***雲***、陝西省***陝***、貴州省***貴***、山西省***晉***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廣東省***粵***、河北省***冀***、山東省***魯***、安徽省***皖***江蘇省***蘇***、江西省***贛***福建省***閩***、浙江省***浙***、黑龍江省***黑***、吉林省***吉***、遼寧省***遼***、澳門特別行政區***澳***、香港特別行政區***港***、海南省***瓊***、臺灣省***臺*** 二十條山脈: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崑崙山脈、祁連山脈、喜馬拉雅山山脈、橫斷山脈、大興安嶺山脈、陰山山脈、太行山脈、秦嶺、巫山、雪峰山、長白山脈、小興安嶺山脈、阿爾金山脈、巴顏喀拉山脈、唐古拉山脈、賀蘭山、南嶺、臺灣山脈 十二個主要地形區: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柴達木盆地 中國主要地勢特點:地形複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