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七年級下冊第八課知識點

  七年級政治下冊課本中第八課的知識點都講了什麼,你知道嗎?為大家整理了政治七年級下冊第八課的知識點,歡迎大家閱讀!

  政治七年級下冊知識點:第八課 法律護我成長

  特殊的保護 特殊的愛

  1. 凡未滿18週歲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 專門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 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為我們設定了四道防線: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

  4. 家庭保護的含義: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撫養、監護的職責,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

  5. 學校保護的含義:要求學校等教育機構依照法律的規定,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並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實施保護。

  6. 學校保護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發展、人身權利的維護、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7. 社會保護的含義:要求全社會創造一種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8. 社會保護包括對未成年人的社會文化保護、身體健康保護、勞動保護、自由權和精神的保護等方面。

  9. 司法保護的含義:要求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等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實施專門保護措施。

  善於用法律保護自己

  1. 我們維護權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2. 能夠為我們提供法律幫助的機構: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

  3. 維護我們合法權益的途徑:1***非訴訟手段;2***訴訟手段。

  4. 非訴訟手段是我們維護合法權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⑴向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人民團體、有關社會團體等等方面反映問題,尋求幫助,以解決問題;⑵通過調解、仲裁等方式,解決爭議、糾紛,保障公民權益

  5. 訴訟的含義: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關係人參與的處理糾紛的程式。

  6. 訴訟是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一種手段,是保護我們權益的最後屏障。

  7. 訴訟通常分為三種類型: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

  8. 刑事訴訟:是指由國家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證實犯罪、罪犯的活動。

  9. 民事訴訟:是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審理案件的解決糾紛的活動。

  10. 行政訴訟:俗稱“打官司”,是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照司法訴訟程式解決行政爭議案件的活動。

  11.同違法犯罪行為做鬥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12..如何同違法犯罪行為做鬥爭?

  違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惡、狡猾的。我們與其鬥爭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特別是在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不要與其硬拼,而要講究智鬥;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力求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將不法分子抓獲。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

  舉例題

  4.成功人物自強進取的故事

  ***1***哈默不接受別人的施捨,堅持用自己的勞動換取食物,他塌實肯幹後來成了著名的 石油大王***2***牛頓小時侯學習很差,常常受到同學的嘲諷。後來他認識到了自己的弱點,積極動腦學習,終於成為一位舉世公認的巨人。***3***愛迪生每天工作18小時以上,發明了電燈、留聲機、發電機、電影等,為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政治七年級下冊知識點***一***

  防患於未然

  1.遵守法律,也是踐行道德的表現

  2.道德水平的高低,法制觀念的強弱——與違法、犯罪的關係?***P97***

  3.要懂得:犯罪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我們要在心靈深處憎惡違法犯罪,行為上遠離違法犯罪。認為年齡小與犯罪無關,年齡小犯罪也不會受到處罰的想法是錯誤的

  犯罪行為人的心理都是想獲得某種滿足。

  4.規範未成年人行為的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 青少年如何加強防範,預防違法犯罪?***p99***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補,大洞吃苦”說明什麼?啟發?***P100***

  7.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之間的關係?我們怎樣加強自我防範?***意思對即可***

  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都是違法行為,題目之間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有一般違法行為的人,如果不及時改正,發展下去就可能導致犯罪。許多犯罪都是從小毛病開始的,有錯不改,越陷越深,最終滑入犯罪的深淵。

  我們要從小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加強修養,踐行道德,自覺遵紀守法,謹慎交友,防微杜漸,避免沾染不良習氣,防患於未然,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好公民。

  政治七年級下冊知識點***二***

  法不可違

  1.如果說道德是人們追求的較高境界,那麼不違法則使人們行為的底線

  2.違法行為,凡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3. 違法行為,可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違憲 行為***

  4. 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又叫一般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屬於嚴重違法行為,是犯罪行為。

  5. 刑法,以國名義規定什麼行為是犯罪和對犯罪分子處以何種刑罰的法律。

  6. 犯罪,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並依法應受刑法處罰的行為。

  7. 犯罪具有三個基本特徵:

  第一,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嚴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徵。

  第二,犯罪是一種觸犯刑法的。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標誌。

  第三,犯罪是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刑罰當罰性,是犯罪的嚴重危害性及刑事違法的必然後果。

  8. 刑罰,又叫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實行懲罰的一種強制方法。

  9. 我國刑罰的種類分為: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五種; 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三種。

  違反的法律 對社會危害程度 承擔的法律責任 所屬違法型別

  行政法 較輕 行政制裁 行政違法

  民法 較輕 民事責任 民事違法

  刑法 嚴重 刑事處罰 刑事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