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上冊期末測試題以及答案

  在初二語文期末複習的時候,我們都要學會去做試題卷,通過做試題可以檢測出學生們的學習成果。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初二語文上冊期末測試語文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初二語文上冊期末測試題

  一.語言的積累與運用***21分***

  1、下列名組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2分***

  A、鞠躬 遺骸 銳不可擋 張皇失措

  B、狼藉 煩躁 蕩然無存 消聲匿跡

  C、軒榭 藩籬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歸咎 噴嚏 鑄劍為犁 穿流不息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運用正確的是*** ******2分***

  A、同學們經常向老師請教,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值得提倡。

  B、王小明同學心直口快,對有缺點的同學總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來。

  C、運動會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簡直是畫蛇添足。

  D、他這樣做自以為很穩妥,其實是塞翁失馬,稍不注意就會出現錯誤。

  3.下面語段空白處應填入的恰當句子是 *** *** ***2分***

  四時不同,愛者各異。人們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體貼那無言的自然。所

  以春花灼灼,難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似水,亦有歐陽修夜讀之涼。芳草萎萋,

  楊柳依依,春景給人的是勃發的踴躍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時的眺望;

  天高雲淡,萬山紅遍,秋色給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穫,是勝利,是到達彼岸

  的歡樂。 一個人只要獻身於一種事業,一步步地有所前進,他的感情就應該和這大自然一樣充實。

  A.其實順著自然之理,倒應是另一種感慨。 B.其實秋色、春景給人帶來的是另一種感慨。 C.其實春景、秋色與人的心情無關。 D.古人尚且如此,我們也應有同樣的情懷。

  4.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連貫的話。***2分***

  ①物候知識在我國起源很早。

  ②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

  ③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

  ④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

  ⑤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瞭解隨著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恰當的順序是:

  5、填空。***8分***

  ***1***、《隨室銘》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名句是

  , 。

  ***2***、人們常喜歡用“ , ”***《愛蓮說》中二名句***來表明自己不慕榮利,潔身自好的高風亮節。

  ***3***、《石壕吏》詩中可以判定老婦人後來的確被抓走了的句子是: , 。

  ***4***、杜甫《望嶽》中點明全詩主旨,抒寫自己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慨的詩句是:

  “ , 。”

  6、讀下面的寓言故事,分別從螃蟹和青蛙的角度寫出寓意或啟示***4分***

  螃蟹在樹林裡迷了路。遇到青蛙,問道:“青蛙哥哥,到河邊去,怎樣走?”青蛙指著前面說:“你一直往前走,一會兒就可以到河邊。”

  螃蟹走了半天,還是走不到河邊。後來,有一天,螃蟹遇見了青蛙,指責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許多冤枉路!”青蛙說:“我沒有騙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卻橫著爬,當然到不了河邊!”

  1***從螃蟹的角度***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青蛙的角度***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專題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8分***

  結合“漢字”專題的學習,完成下列任務。

  ***1***漢字有著其他文字所沒有的獨特魅力,例如2008北京奧運會的會徽就是運用漢字元素設計的,主圖案由北京的“京”字變形而成。右面的圖片足某體育專案的會標,請你說出它的妙處。***2分***

  ***2***班級要組織字謎遊戲。你的任務是仿照教材中“甜鹹苦辣各味皆備”***謎底:口***的方式,從“木”“心”“二”“人”中選一個字為謎底,用“××××××都有”的句式,設計一個謎面。***3分***

  謎底:_________________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偶是漢語常用的修辭手法之一。請為“平山堂下花似錦”寫一個構成對偶的下一句。 ***注:平山堂是揚州著名景點之一。揚州名勝很多。如瘦西湖、何園、個園、史公祠、瓊花觀等等。******3分***

  平山堂下花似錦,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聯想題:根據提示寫出相關內容。

  示例:秦始皇 戰爭 景點 金字塔***答案兩個字***——長城

  題目:武松 交響曲 張藝謀 夏完淳***答案兩個字***——*** ***

  二、閱讀理解***49分***

  ***一***湖心亭看雪  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橈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作者何嘗不是想這麼說。***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8、重點詞語解釋

  湖中人鳥聲俱絕 絕: 拏一小船 拏:

  上下一白 一白: 霧凇沆碭 沆碭:

  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 更: 及下船 及:

  9、重點語句翻譯

  ***1***是日更定,餘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2***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3***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4***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0、課文內容理解

  ***1***、“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一句寫出了什麼意境?此句在全文結構上有何作用?想一想這句中“絕”字的妙在何處?

  ***2***、“獨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獨”字有什麼表達作用?

  ***3***、“強飲三大白而別”“拉餘同飲”兩句中“強”和“拉”二字表現出人物什麼感情?

  ***4***、作者引用舟子的話有什麼用意?作者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語來收束全文?

  11、開放性試題

  ***1***、古往今來詠雪的古詩文極多,請寫出幾聯。

  ***2***、西湖美景受到眾多文人雅士的喜愛,請寫出幾句寫西湖的詩詞佳句。

  ***二***閱讀《我的車不拉你這樣的人》,完成第12---16題***13分***

  我的車不拉你這樣的人

  ①這是一個震撼人的故事。

  ②故事發生在一條山道上,一輛大巴正在山道上前行。車上拉滿了乘客,男的女的,老的小的,有好人也有壞人,就像一個小小的社會。司機卻是一個女司機,因為長得青春美麗,車上的三個流氓突然起了歹心,他們拿著刀,貼在她的臉上,讓她把車停下,下車去陪他們玩一玩,否則就把她的臉劃傷。為了一車人的安全,女司機把車停下了,但她不肯下車,她看著流氓身後的一車人,希望他們起來幫她,一車人如果都起來幫她,那三個流氓肯定是不敢下手的……可是,就像人們時常聽到的一樣,幾乎所有的人都低下了頭,不低頭的就讓眼光穿過玻璃望到了車外,像是沒有看到車裡正在發生的事情……只有一個人,孤零零地站了起來,這人個子不大,但聲音很硬,他告訴那三個流氓不得如此無禮。他讓他們把她放了。但那三個流氓沒有放手,他們兩三拳就把他打倒在了車裡,然後把女司機拉下了車去,把女司機給強暴了。回到車上的時候,女司機卻不肯開車。她指著那個曾站起來幫她的人,讓他下車。

  ③她說我的車不拉你這樣的人!

  ④那個人卻不肯下去。他覺得他那是為了她,她不能因此反而讓他下去。他不下。他不下車,她便不肯開車,於是一車的人都憤怒起來了——他們終於憤怒了!在他們應該憤怒的時候,他們一個個都縮著頭,都沒有吭聲,但這個時候,似乎不需要他們憤怒的時候,他們全都憤怒了。他們的理由是他們要繼續趕路。他們於是把他轟下去,他不下去,他們就把他的行李從車窗扔出去……那人看到自己的行李被丟到車外,於是急了起來,然而,就在他急急下車去撿回自己的行李時,大巴轟的一聲,開走了。

  ⑤那個人就這樣被丟下了。

  ⑥他拿著行李追著卻怎麼也追不上。他於是傷心地哭了。他朝著往前開去的大巴吶喊著:為什麼把我丟下……我錯了嗎?……然而,他的聲音還在山道的上空迴響著。突然,他驚呆了——那輛大巴突然在前邊的拐彎處沒有拐彎,而是直直地往前邊的懸崖飛身而去……只聽得一陣驚天動地的巨響,一車人,一個不留地墜下懸崖……

  ⑦那個人突然明白了。

  ⑧我們當然也明白了。

  12.“這是一個震撼人的故事”,放在文章的開頭有何作用?***2分***

  13.品味語言:***4分***

  ***1***我的車不拉你這樣的人!***“這樣”的人是一類什麼樣的人?***

  ***2***他於是傷心地哭了。***他“哭”什麼?為什麼“哭”?***

  14、“那個人突然明白了”,“我們當然也明白了”請寫出“那個人”的心理活動?我們又明白了什麼?***2分***

  15、你對女司機的最後的做法持什麼態度——是反對還是贊成?為什麼?***2分***

  16、閱讀下面三個材料,結合本文,寫出你的探究結果。

  材料一: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捨生取義者也。***孟子《魚我所欲也》***

  材料二: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以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社會正氣,倡導見義勇為,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宗旨;以表彰獎勵見義勇為先進分子,宣傳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蹟,研討見義勇為理論問題,推動見義勇為立法等為主要任務。

  材料三:近期,廣東發生了幾件“見義勇為”卻證人難尋的事件:湖南打工仔王敏捉賊犧牲卻難尋證人;廣州市民謝斌駕車追擒摩托扒手,飛賊慌亂撞死,是見義勇為是交通事故引發爭議;蔣廷珍為救在鐵道上玩耍的頑童,被火車撞飛身亡,卻遭遇頑童和家長杳無蹤影、眾多目擊居民不願出面作證,***摘自廣東視線***

  ***三***中國皮影戲

  易 樹

  皮影戲,是一種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一般由三到五個藝人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

  中國皮影戲有著悠久的歷史。兩千多年前,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終日不理朝政。術士李少翁一日出門,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於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動,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塗上色彩,並在手腳處裝上木杆。入夜圍方帷,張燈燭,恭請武帝端坐帳中觀看。武帝看罷龍顏大悅。這個載入《漢書》的愛情故事,被認為是皮影戲最早的淵源。

  表演皮影戲要先製作皮影。其製作過程是:先將羊皮、驢皮或其他獸皮的毛、血去淨,經藥物處理,使皮革變薄,呈半透明狀,塗上桐油,然後把皮革鏤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頭、四肢、軀幹等各自獨立,而又用線連成一體,分別以連槓由演員操縱,令其活動。

  皮人塗有各種顏色,表達人物的善惡美醜。繪畫也有一定的講究,女性發飾及衣飾多以鳳、花、草、雲等紋樣為圖案,男性則多用龍、虎、水、雲等紋樣。人物造型與戲劇人物一樣,生、旦、淨、丑角色齊全,製成的皮影高的達55釐米,低的僅有10釐米左右。

  皮影戲表演時,由三五個藝人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和絃樂。表演民間神話、武打、古代故事時,人物可以騰雲駕霧,做出各種高難動作。這是其他戲劇難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觀眾喜愛。皮影戲在宋代已極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帶的皮影戲班竟達到四五十家。

  皮影戲是一門結合了戲劇、音樂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著悠久歷史,也是最早傳入西方的中國傳統藝術之一。

  公元13世紀,當時的蒙古軍營中也演皮影戲,後來皮影戲被隨軍帶到波斯、土耳其等國。之後,又在東南亞各國流傳開來。中國皮影戲18世紀中葉傳到歐洲。1767年,法國傳教士把它帶回法國,並在巴黎、馬賽演出,被稱為“中國燈影”,曾轟動一時。後經法國人改造,成為“法蘭西燈影”。中國皮影戲對豐富世界藝壇作出了獨特的貢獻。***選自《中學生閱讀》初中版 2007年第2期 有刪改***

  17.文章在點明皮影戲的本質特徵後,依次介紹了中國皮影戲的     ——皮影製作——     ——廣泛流傳。***2分***

  18.文章引用《漢書》記載的愛情故事,其作用有二:一是          ,二是                       。***4分***

  19.閱讀文中畫線句,說說加點詞“之一”不能刪去的原因。***2分***

  20.山西省孝義市的皮影戲是中國皮影戲的重要支派。結合上文內容,閱讀下面連結材料,概括說明孝義皮影戲的特點。***3分***

  材料一:據專家考證,孝義皮影戲起源於戰國。

  材料二:1995年,孝義皮影中的武將形象作為郵票圖案被全國人民認識。

  材料三:孝義皮影戲的劇目很多,現收藏有200餘本。

  孝義皮影戲的特點:                       。

  ***四***風箏中的科學

  竇光宇

  ①古老的風箏,已經不僅僅是娛樂玩具,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風箏同樣在為人類作貢獻!

  ②風箏又名紙鳶***yuān一種凶猛的鳥***、紙鷂***yào雀鷹***,最早發源於中國,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據說巧匠魯班就曾“削竹為鵲,成而飛之”,應當說這是風箏的前身。五代時期的李鄴,曾在宮中以線放紙鳶為遊戲,又別出心裁地在鳶的頭部安裝竹笛,風入竹哨,發出像古箏一樣的響聲,因此得名“風箏”。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把風箏列為中華民族的重大科學發明之一。美國華盛頓國家航空和空間博物館中有一塊說明牌上也醒目地寫著:“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

  ③風箏的發明,對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啟示:1749年,美國一位名叫威爾遜的天文學家,研製成世界上第一臺空中試驗儀。他用6只風箏將天文儀器吊到700多米的高空中進行科學試驗,第一次測到了大氣的溫度,並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論資料,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1752年,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曾用風箏掛上一隻鐵鑰匙,在雷電交加時,把風箏送上天,引來雷電,從而證明了雷電也是一種放電現象,避雷針也由此發明。1804年,英國的喬治格雷爵士用兩隻風箏作機翼,研製出了一架5英尺的滑翔機。1894年,英國科學家設計了一隻供戰場觀察的軍用風箏,其作用猶如當今的衛星電視轉播……

  ④最近,科學家提出了利用風箏發電的新方法。據估計,風箏風力發電機獲得每千度電的成本僅有1.5歐元。而歐洲國家每千度電的發電成本平均為43歐元,風箏風力發電機的成本僅是後者的三十分之一。

  ⑤據報道,俄羅斯物理學家在這方面作過探索。他們將50個巨大的風箏,放到空中從上至下排成一串,看上去就像一架通天的梯子。每個風箏伸展開來足有足球場那麼大。而牽扯這些風箏的繩索約有6000米長,路燈杆那麼粗。假如風箏所在高度的風力不足的話,人們還可以放鬆繩索使風箏升高。義大利科研人員計劃建造發電能力在幾兆千瓦範圍的大型裝置,並在計算機上成功地進行了模擬計算。設想的風箏發電裝置,在風力作用下能夠帶動固定在地面的旋轉木馬式的轉盤,轉盤在磁場中旋轉而產生電能。這種風箏重量輕,抵抗力超強,可升至2000米的高空。一個直徑1000米的巨輪便可以提供250兆瓦的發電能力。這將是第一臺發電能力和常規電站不相上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裝置。

  ⑥此外,科學家還設計建造家用式的高空風力發電裝置。房主可以把這樣的裝置安裝在自家房頂上,或許還可以替代太陽能電池。這些小型風箏梯子只需100米或者200米高,就可以足夠為一戶人家提供幾千瓦的電力。

  ⑦當今,風箏在科學試驗和工農業生產上的應用更為廣泛。利用風箏作海洋救生工具;利用風箏牽引船隻;利用風箏傳遞信件;在風箏上安裝無線控制照相機,進行空中攝影;在風箏上安裝噴水器,噴灑懸崖上的植物……這些應用極大地方便了人類的生活。***12分***

  ***選自《百科知識》2007年第1期,有刪改***

  21.概括。本文第④~⑥段說明的主要內容是

  22.理解。細讀本文,說說風箏發電與常規電站發電相比有哪兩大優勢?***2分***

  23.品讀。第⑤段除了使用列數字的方法外,還使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並就其中的一種說明方法試舉一例分析其使用效果。***4分***

  24.拓展。風箏最早發源於中國,風箏的發明成為中國人的一大驕傲。請發揮你的想像,進行一次創新之舉,設想出將風箏運用於生產、生活、科研等實踐活動中的一種方法***本文中提到的除外,文字要簡潔***。***4分***

  三、作文***50分***

  25.在下面兩個作文題目中,任選一題作文。

  ①親情是七彩陽光,七彩合在一起便是自然白,她樸素真摯。沐浴其中,我們可曾閱讀過這一縷愛的陽光呢?是春日豔陽的溫馨,還是夏日驕陽的熱烈?是秋日夕陽的深沉,還是冬日暖陽的溫存?請以“那份愛”為標題寫一篇文章。

  ②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有位花匠院子裡的葡萄藤結了不少又大又甜的葡萄,他高興極了,很想與人分享這些果實,便摘了一些送給鄰居。首先,他送給一位商人,商人一邊吃一邊說:“好吃,好吃!多少錢一斤?”花匠又把葡萄送給一位幹部,那幹部接過葡萄後沉吟良久,問:“你有什麼事要我幫忙嗎?”花匠又把葡萄送給一位少婦,她有點意外,而她的丈夫則在一旁一臉的警惚。花匠回到家很納悶:我只是想讓大家嚐嚐鮮,怎麼就會產生那麼多的誤會?你有過類似的經歷、感受或見聞嗎?對此你有什麼看法?請以“我們需要理解”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自選;②不少於600字。

  初二語文上冊期末測試題答案

  一. 語言的積累與運用***21分***

  2、C 3、B 4.A 5.③①④②⑤

  6、***1***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3***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1***沒有正確的方向,就很難到達目的地***把握好方向,“橫著爬”是無法實現理想的***

  ***2***幫助別人要從實際出發***提建議要有真誠的態度******指導別人要具體、耐心***8. ***1***這是划船比賽專案的會標,設計者巧妙地將兩個划船人的正在進行比賽的姿態設計成一個“比”字,既形象地表明瞭體育專案的內容,又突出“比賽”的意思。***意思對即可******2***答案示例:楊柳樟槐村村都有 ***3***答案示例:瘦西湖畔柳如煙

  二、閱讀理解***49分***

  絕:消失 拏:撐船 一白:全白

  沆碭:白氣瀰漫的樣子 焉得:哪能 更:還 及:等到

  ***1***是日更定,餘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這一天五更過後,我撐著一條小船,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一人到湖心亭去看雪。

  ***2***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樹掛晶瑩,白氣瀰漫,天、雲、山、水,上上下下全是雪白。

  ***3***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只有西湖長堤一道淡淡的痕跡,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點,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葉,船上的人兩三粒而已。

  ***4***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說先生痴,還有像相公一樣痴的人呢!

  七、課文內容理解

  1、“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一句寫出了什麼意境?此句在全文結構上有何作用?想一想這句中“絕”字的妙在何處?

  *①路無行人,天無飛鳥,天寒地凍,萬籟俱寂的意境。 ②作用:為下文“獨往湖心亭看雪”作鋪墊。 ③一個“絕”字,從聽覺入手,描繪了一幅人鳥受凍,悄然無聲,不敢外出的寒冬靜默圖。

  2、“獨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獨”字有什麼表達作用?

  *映襯出環境的幽靜、空曠,表現了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響***,為下文作伏筆。

  3、“強飲三大白而別”“拉餘同飲”兩句中“強”和“拉”二字表現出人物什麼感情?

  *“強”表現作者的喜悅和豪爽心情;“拉”表現客人的喜悅心情。

  4、作者引用舟子的話有什麼用意?作者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語來收束全文?

  *①作者引用舟子的話包含了對“痴”字的讚賞,作者的確痴迷於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痴迷於世俗之外的雅情雅緻。襯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驚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虛此行,深夜賞雪,收穫頗大,印象極深。 ②畫龍點睛,深化意境。對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我”一個,這也是一種巧妙的側面烘托。

  八、開放性試題

  1、古往今來詠雪的古詩文極多,請寫出幾聯。

  ①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 ②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 ③春江潮水邊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

  2、西湖美景受到眾多文人雅士的喜愛,請寫出幾句寫西湖的詩詞佳句。

  ①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 ②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白居易 ③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楊萬里 ④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

  16.總領,懸念,吸引讀者讀下去,抓住讀者閱讀的興趣。17.***1***見義勇為,伸張正義,不畏強暴。***2***哭自己不被眾人理解,尤其是不被女司機理解,反而恩將仇報。缺乏公德意思,世風日下,世人明哲保身,事不關已,高高掛起。18.“那個人明白了:這一車裡的人都不是好人呀,她要讓這些們***,我這樣做是對的,我不能死,我應該活著。我們明白了:女司機的做法是要與一些沒有良知的人們同歸於盡,要讓好人一生平安,好人長命百歲。***言之有理即可***19、圍繞自己的觀點去回答,言之有理即可20、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現在的社會人們思想意上很不重視見義勇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我們對這種做法要持批評的態度,要發動社會人們一起連手抵制惡勢力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美好。9悠久歷史 皮影表演

  10一是說明中國皮影戲歷史悠久,二是增強文章趣味性。

  11傳到國外的中國傳統藝術很多,去掉“之一”顯得絕對,表達就不準確了。

  12歷史悠久、影響廣泛、劇目豐富

  12.介紹如何利用風箏來發電***或:介紹利用風箏發電的一些新方法***。***2分。意近即可。***

  13.①發電成本低;②能源可再生。***2分。意近即可。***

  14.使用了打比方、作比較、舉例子的說明方法。***2分。少答一種扣1分,扣完2分為止。*** 打比方如“他們將50個巨大的風箏,放到空中從上至下排成一串,看上去就像一架通天的梯子。”形象而準確地說明了風箏在空中排列的情形,增強了語言的生動性。 作比較如“每個風箏伸展開來足有足球場那麼大。”具體地說明了風箏伸展後的大小。***或答“牽扯這些風箏的繩索約有6000米長,路燈杆那麼粗。”具體地說明了牽扯風箏的繩索之粗。*** 舉例子如以俄羅斯和義大利的研究為例,具體說明了科學家最近提出的利用風箏發電的新方法是怎樣的。***2分。任選其中一種方法舉一例來分析即可。舉出例子1分,答出效果1分。***

  15.答案示例:利用風箏架設深谷、大河之間的電線;利用風箏進行商業廣告宣傳或商業炒作等。***4分。從是否具有科學性、可行性方面來酌情評分。***

  三、作文***50分***

  25.按中考評分標準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