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全國助殘日活動致辭

  用法律的形式確定的“全國助殘日”活動,是培育全社會扶殘助殘風尚、提高全民助殘意識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精神文明建立活動的一個重要形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大家好:

  生活在xx的殘疾人是幸福的,短短的幾年時間,一個服務,保障和關愛殘疾人的社會體系在xx已經形成,這是xx殘疾人的幸運,也是這座城市文明的標誌。我相信,隨著這個體系的進一步完善,隨著基礎工作的進一步夯實,xx殘疾人一定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時光!

  我曾經是一位十分忙碌的財經記者,一年使用的機票就有幾十張,20**年的一場車禍,使我高位截癱,成了一個不能跑不能寫不能打電腦的廢人,我絕望過,但是在xx這座關愛的城市,我又從心站起,開始走出家門,去了香港和澳門等許多地方,20**年,我和幾位同樣高位截癱的輪椅朋友,相約去了海南和越南,走出家門天地寬。

  20**年,我利用xx殘疾人輔具資源中心給我配的輔具,開始打字寫作了。健康人有十根能動的手指,我只有一根,而且是個假的,但是這一根假手指,改變了我的生活,我的思想有了出口,與外界有了交流,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快樂。兩年多來,我珍惜時光,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敲出了近20萬的文字,這些文章上網以後鼓舞了許多人,最近傳來好訊息,人民日報出版社決定出版發行這本書,書名暫定為《從心站起》,他們認為文章感人,是一本勵志的好書。我特別高興,我感謝讓我能夠重新寫作的xx市殘聯,感謝所有的殘疾人工作者,感謝紅馬甲和紅西裝等這些愛心人士和慈善團體,感謝xx這座讓我從心站起的城市,這種來自社會的愛溫暖,有力!

  我特別想說的是,我經歷過浮華,又經歷過生死,我看世界的眼光是清澈的,感覺是真實的,我相信這些來自苦難中的文字,一定會讓你在物化浮躁的城市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珍貴和生活的美好,給你快樂向上的美好感覺。

  最後我送給在座的殘疾朋友三句話,絕望的時候要堅持,相信時間的力量。要放下,很多東西都不重要,放下身外之物,讓自己輕鬆起來。不要光想自己失去了什麼,還要想想自己依然擁有什麼,珍惜擁有的,快樂生活,享受生活。

  謝謝大家!

  【篇二】

  同志們、朋友們:

  今年5月16日是我國第x個法定“全國助殘日”。在節日來臨之際,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全縣殘疾人和他們的親屬,致以親切的問候!向從事殘疾人工作,為殘疾人事業作出貢獻的全體工作者,以及一直關心、支援我縣殘疾人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全國助殘日”既是我國6000萬殘疾人的盛大節日,也是促進殘健交融,增進相互理解,喚起助殘意識,形成和諧友愛風尚的社會行動。今天,“全國助殘日”已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殘疾人是社會的一員,也是我們的兄弟姐妹,今年“全國助殘日”的主題是“情繫我的兄弟姐妹,幫扶貧困殘疾人”。我縣有2.8萬殘疾人,這個特殊而困難的群體,需要全社會的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在歷屆縣委、縣政府的重視關懷下,我縣殘疾人事業獲得了長足發展:殘疾人狀況明顯改善;人道主義進一步弘揚;社會環境更加文明進步;殘疾人自身素質明顯提高;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各界參與、協調運作的殘疾人事業工作新機制。尤其是殘疾人康復、就學、就業、扶貧等各項工作實現了新的突破,社會環境和無障礙設施建設都得到進一步的改善和加強,殘疾人工作得到進一步的重視,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殘疾人的優惠扶持政策得到更好的落實。

  但是,我們也應看到,儘管我縣人民生活水平總體上已不斷提高,而殘疾人作為最困難的特殊群體與社會平均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殘疾人中大部分處於社會最低收入階層;部分殘疾少年兒童由於貧困而失學;多數殘疾人的康復需求尚未得到滿足;岐視殘疾人,侵害殘疾人合法權益的現象還時有發生。這些都需要全社會關心、支援。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助人為樂和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在致力於經濟建設的同時,十分重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扶殘助殘活動得到有效開展。我縣在去年實施助殘工程以來,為幫扶貧困殘疾人和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採取了積極政策和有力措施,對貧困殘疾人的康復、就業、就讀、扶貧、最低生活保障等實行了多方面的資助和扶持,為他們解決了一些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使殘疾人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和關愛。但扶殘助殘是一項社會工程,單靠政府行為還遠遠不夠,需要全社會力量來關心幫助殘疾人,我們要動員和提倡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小學校、共青團和各類群體組織,助殘志願者等,積極開展針對貧困殘疾人家庭實行一助一、多助一的幫扶結對活動,幫助貧困殘疾人辦好事,切實為殘疾人解決生活上的實際困難,形成個個關愛弱勢群體,人人熱心扶殘助殘的社會主義新風尚。

  助殘日期間,各鎮場、各有關單位,可利用公益廣告、公共櫥窗、標語口號等多種媒體宣傳助殘日主題活動、宣傳殘疾人事業、宣傳做好殘疾人工作的意義,引導公眾進一步關心、關注殘疾人事業,營造有利於殘疾人事業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同時還要採取切實行動,多形式、多層次地關心幫助殘疾人,通過走訪慰問殘疾人等活動,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平時也要做好扶殘助殘工作,為殘疾人送去更多的溫暖。

  殘疾人事業是社會主義事業的組成部分,殘疾人問題事關社會的穩定。同志曾經指出:“人權保障,是國家的責任。對殘疾人這個社會脆弱群體給予幫助,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全社會要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同時殘疾人要熱愛生活,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

  最後,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按照“xxxx”重要思想的要求,為推動殘疾人事業持續發展和實現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目標,為我縣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篇三】

  各位領導、同志們、殘疾人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xx市紀念第二十二次“全國助殘日”活動,這對於宣傳殘疾人事業、喚起社會對殘疾人文化生活的關注、促進我市扶殘助殘良好風尚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藉此機會,我謹代表xx市政府向全市廣大殘疾人朋友及其親屬表示親切的問候,向一貫重視支援殘疾人事業的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向辛勤工作、無私奉獻的廣大殘疾人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年助殘日活動的主題是:“加強殘疾人文化服務,保障殘疾人文化權益”。殘疾人文化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弘揚人道主義思想、謳歌自強精神的勵志文化,是倡導平等友愛、包容互助的和諧文化,是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道德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人文文化。加強殘疾人文化建設,促進殘疾人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的同步發展與繁榮,不僅能夠改善和豐富殘疾人的生活,而且有利於殘疾人提高自身素質、陶冶道德情操、改善生活狀況、實現自我解放,有利於培養殘疾人自尊自信、積極進取的心態,促進社會和諧友愛人際關係的建立。

  當前,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市政府殘工委的安排部署,圍繞今年助殘日活動的主題,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專題研究殘疾人文化建設工作,結合殘疾人事業“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制定好、實施好助殘日活動方案,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助殘活動。各級文化部門要推動各類文化場所免費或優惠向殘疾人開放,通過舉辦文化講座、文體娛樂活動,讓廣大殘疾人廣泛參與。各級宣傳部門要廣泛宣傳自強模範和助殘先進的典型事蹟,積極報道助殘日期間組織開展的各種活動,進一步營造有利於殘疾人事業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工、青、婦等群團組織要發揮各自優勢,通過開展送溫暖、結對幫扶、志願者助殘等活動,為殘疾人蔘與各種文化活動提供幫助。各級殘聯在全國助殘日期間要組織開展形式多樣、適合殘疾人蔘與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用先進文化豐富殘疾人的精神世界,不斷提高殘疾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廣大殘疾人朋友要繼續發揚“四自”精神,積極參加各種文化活動,勇於進取,樂於奉獻,向社會各界展示殘疾人的聰明才智和良好精神風貌。

  殘疾人事業是崇高的事業。讓我們攜起手來,高舉人道主義旗幟,繼續發揚扶殘助殘的優良傳統,團結帶領廣大殘疾人共創幸福美好新生活,為推進xx市殘疾人事業在新的起點上跨越發展而不懈努力。

  謝謝大家!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