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最常見的記譜法有哪些

  記譜法是很多學習音樂的人都要熟悉的內容,現在有哪些常見的記譜法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常見的記譜法的相關知識吧!

  常見的記譜法:奏法譜

  用文字、數字或其他記號表示樂器演奏方法,不表示具體發出的音高。

  16世紀前後歐洲的古彈撥樂器如琉特、西滕、比韋拉的演奏者常用這種記譜法,具體記譜法因樂器的構造及演奏方法的不同而異。五線譜通用以後,少數樂器仍在五線譜上方另附加奏法譜以便於演奏,如吉他、班卓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按紐式手風琴,還曾使用十線譜的奏法譜。

  影象譜

  利用影象、記號以及文字記譜的方法。比較原始的有動機譜,它不表示具體的一個一個音,而是表示構成音樂的基本旋律型或動機,例如中世紀的亞美尼亞聖詠、猶太教的聖詠等。

  20世紀中葉以來,西方一些現代派作曲家不滿足於通用的五線譜,往往自行發明或創造一些新的記譜法,有的是在五線譜基礎上加上奏法譜或新標記,再用文字說明;有的利用影象來記譜,如具體音樂、偶然音樂及電子音樂,均使用影象譜。

  方格譜

  是太簇律由低到高列出十二律,在音圖最右邊一行注律呂字樣,每格代表一個半音,自左而右每格代表一個相對等長時值單位。

  雅樂譜是明代記載祭祀孔子所用的音樂的曲譜形式。

  曲線譜是用曲折的線條來記寫曲調進行的樂譜。

  央移譜是藏傳佛教使用的曲譜,是在七條平行線上劃出各種曲線組成的一種曲譜。

  查巴譜是一種在方格中劃曲線的曲譜。

  鑼鼓經是一種打擊樂的曲譜。又叫“鑼經”、“鑼鼓譜”和“法器譜”等。

  紐姆記譜法

  後來又演變發展為有量記譜法,到17世紀逐步定型為五線譜,成為國際上通用的記譜法。

  中國元代的餘載在《九德之歌音圖一》中所用的方格譜也屬於這一類。

  古琴譜

  古琴譜最早是用文字來記錄的,是文字譜。文字譜是用文字記述古琴彈奏指法、弦序和音位的一種記譜法。我國現存唯一的文字譜是《碣石調·幽蘭》。

  唐代琴家曹柔減化,發展成為減字譜。減字譜一般為四部分,上方記錄左手指法,下方紀錄右手指法,左上為左手按弦用指,右上為所按徽位,下方外部為右手指法,內部為所彈、按弦。

  除此之外,減字譜還有註釋,一般用來標示音的細微變化。燕樂半字譜所用的符號大多形似半個漢字,多用於記錄燕樂。故得名。

  絃索譜是一種指位譜,原理與今吉他指位譜相似。至今已失傳。

  管色譜是一種音位譜,最初可能是管樂器指法符號的演變。

  俗字譜即工尺譜的前身。

  律呂字譜使用十二律呂名記錄曲調中各聲音高的一種記譜法。中國曾用此記錄雅樂。目前仍廣泛用與日本和韓國。

  記譜法的簡介

  一首曲子一般都包含高低、長短、強弱等要素。用符號、文字、數字或圖表將音樂記錄下來的方法,它所產生的記錄即稱為樂譜。

  古今中外使用過和正在使用中的記譜法是有很多的。就中國來說,古今使用過的記譜法就有多種。據說早在戰國時代,衛靈公手下的音樂師叫師涓的,就能用某種記譜方法記譜了。據文字記載,中國隋唐時期就產生了工尺譜、減字譜***古琴用***,宋代又產生了俗字譜。工尺譜幾經沿變,至今仍有民間藝人使用。不過近、現代在中國使用比較普遍的是簡譜和五線譜,尤其以使用簡譜的人最多。從世界範圍來看,使用最普遍的是五線譜。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由於樂曲的不同內容和需要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記譜方法。如為古琴用的古琴譜,為鑼鼓用的鑼鼓譜,以及我們現在普遍應用的五線譜、簡譜和在中國民間應用的工尺譜等便是。

  各種記譜法雖然在其發展中不斷地趨向完善,到21世紀世界上還沒有一種記譜法能夠完美無缺地記錄音樂。如音高、力度、速度上的細微差異,許多裝飾音的奏法等,都還需要演奏者憑其各自不同的理解來加以具體的分析和處理。正確的記譜對創作和表演都是十分重要的,每個學音樂的人應該很好地掌握記譜法,特別是對學作曲的人來說,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古希臘音樂就是以兩組不同的文字元號分別用於聲樂及器樂的記譜。中世紀的格列高利聖詠、拜占庭聖詠及早期的復調音樂也使用文字譜。現在世界上仍可見到的文字譜,主要是19世紀初出現的數字簡譜和字母。

  記譜法的起源

  中國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即西周以前就曾用律呂字譜和宮商字譜來記錄宮廷裡祭宴的音樂***雅樂***。前者借用了中國十二律***即一個八度之內分為十二個半音***的名稱***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南呂、夷則、無射、應鐘***來記譜。後者借有古代五聲音階的音名***宮、商、角、徵、羽***來記譜。

  在中國漢代成書的《禮記·投壺》篇保留了古代演奏的鼓譜。以“口”“0”及“半”三種譜字記述作投壺遊戲時兩種鼓的演奏譜。這當是最早的譜式記載。

  記錄歌曲的樂譜也產生得很早,公元前一世紀成書的圖書目錄中即記載有歌曲譜,例如目錄中有一本書叫《河南周歌詩七篇》,“歌詩”就是“歌詞”;與之對應的另一本書叫《河南周歌聲曲折七篇》,“歌聲曲折”的詞義就是“歌曲曲調”,這本記“歌曲曲調”的書,自然是歌曲譜了。但它究竟用什麼方式記譜的?因為書早遺失,已無從知道。

  《漢書·藝文志》中也見到“聲曲折”與歌和歌詩相配合的記載。這些“聲曲折”當是歌或歌詩演唱時的曲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