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秉燭夜遊的造句

  秉燭夜遊是我們中國的一個成語,秉的意思是執持。舊時比喻及時行樂。那麼如何用秉燭夜遊造句?下面是網小編帶來的成語秉燭夜遊的造句內容,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秉燭夜遊的解釋

  [釋義] 秉:持。拿著蠟燭;夜裡遊玩。舊指及時行樂。也比喻珍惜光陰。

  [語出] 唐·李白《春夜宴從桃花園序》:“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正音] 秉;不能讀作“chénɡ”。

  [辨形] 秉;不能寫作“乘”。

  [近義] 及時行樂 炳燭夜遊

  [反義] 徹夜苦讀

  [用法] 舊指及時行樂;又形容珍惜光陰。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秉燭夜遊的造句精選

  1*** 何志成回到家裡,其實也沒什麼事,就是有點累了,不想秉燭夜遊。

  2*** 小H反而很輕鬆自在的樣子,完全當將軍是空氣,整天和小陶纏在一起,親親我我秉燭夜遊天地任逍遙就差就夜不歸宿了。

  3*** 相聚太短暫了,如果不是有席勒在場,我跟蘇倫真的可以秉燭夜遊,痛快地暢談整晚。

  4*** 豪門大戶笙歌鼓吹,王孫公子秉燭夜遊,在這種“繁華”的背後,漢末洛陽卻已到危機四伏風雨飄搖的境地了。

  5*** 遊覽北海公園的燈會,與古人的秉燭夜遊有天壤之別。

  6*** 遊覽燈會與古人的秉燭夜遊有天壤之別。

  7*** 帶隊的老師點燃了紅燭,頗有秉燭夜遊的味道。

  8*** 在縱情狂歡的夜裡,人們戴上面具,放歌縱酒,秉燭夜遊,通宵達旦。

  9*** 秉燭夜遊遇見的神祕男子究竟會給莫谷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10*** 風兄弟,晚上有沒有空,我想學古人秉燭夜遊,和你促膝長談,方便嗎?

  11*** 朔先生,中國古人最愛秉燭夜遊,瑪旁雍措湖的夜景極美,外地遊客來了,全都流連忘返。

  12*** 說罷丹目便秉燭夜遊的徹夜苦讀聖賢之書來,一直到第二天的那個時候地底下傳來微弱的喊聲才將他從那種境界中喚醒。

  13*** 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14*** 古人遇到知音之後,往往秉燭夜遊通宵達旦地飲酒長談,我跟藤迦之間當然沒有這麼深厚的交情,更何況外面還有個大人物在等待監視著,一刻不得清靜。

  15*** 古人秉燭夜遊,鸝卿也想效仿一二,公子以為如何?

  16*** 殘月,花間,秉燭夜遊,更有好酒助興。

  17*** 唉!人生苦短,我恐怕連秉燭夜遊都來不及了……

  18*** 元亮兄快帶我們去,來個秉燭夜遊,未嘗不是好事。

  19*** 杯盤揀下換上香茶,趙楷依舊沒有離開的打算,拉著趙構的手談天說地,大有秉燭夜遊的趨勢。

  20*** 那件事有什麼好說的?小丁,你剩下的時間不多了,我們恐怕沒有秉燭夜遊同榻長談的機會了。

  秉燭夜遊的成語典故

  《古代十九首》有“人生不滿百,常懷千年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之句。

  曹丕為魏王世子時,與吳質交好。

  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時文人如徐趕,劉楨,陳琳,王粲等均痢疾死亡,曹丕應作書與吳質,勸其惜時自娛。

  書中有“古人思炳燭夜遊,良有以也”之句,後人遂以“秉燭夜遊”喻及時行樂。

  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中即用曹丕原語,只省一“思”字。

  以後又引申出秉燭看花。

  如唐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李商隱《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宋蘇軾《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均襲此意


  秉燭夜遊內容的人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