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黃瓜種植時間

  黃瓜,葫蘆科黃瓜屬植物。也稱胡瓜、青瓜。果實顏色呈油綠或翠綠,表面有柔軟的小刺。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黃瓜是無限生長型蔬菜,在大棚內從定植到拔秧約為7-9個月,產量高,吸收養分的量也大。黃瓜適於肥沃的土壤。因此重施有機肥,適當配施化肥是獲得黃瓜高產的基礎。據試驗,每形成1000公斤果實約需吸收氮2公斤,磷0.9公斤,鉀2.3公斤,比例為1:0.46:1.16。大棚內的黃瓜,氮、磷、鉀需求最大期是盛瓜期,其需求量約佔總量的80%。

  由於大棚黃瓜施肥量大,連續種植幾年後,土壤中的養分有較多的積累,因此,新棚和老棚施肥有所不同。

  新建的大棚,黃瓜施肥要點是:首先在黃瓜定植前每畝撒施腐熟的有機肥***腐熟的雞糞或優質圈肥***8-10方,尿素5-10公斤,硼砂0.5公斤;或者,可在施用有機肥的基礎上施用三元素複合肥,每畝用量80-100公斤。開花結果期開始結合澆水進行追肥,一般冬季每3-4周追肥一次,春季1-2周追肥一次。每次施肥數量為每畝施尿素3-5公斤、氯化鉀2-3公斤;或者,可追施三元素複合肥,每次每畝施用10-15公斤,並配合施用尿素2-3公斤。

  3年以上大棚,黃瓜施肥要點是:據調查,在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肥料的投入量約是蔬菜帶走量的3-5倍,大棚種植年限越長,土壤中積累的養分越多。這些營養離子在土壤中積累到一定程度會引起土壤鹽漬化,進而對蔬菜生長產生危害。大棚土壤積累最多的營養元素是磷。事實上,與糧食作物相比,蔬菜對磷的需要量相對要少,磷在土壤中又不易淋失,因此,大棚土壤磷素相對豐富。但過多時也容易引起土壤養分之間不平衡,影響產量和降低肥效。目前,大棚土壤的關鍵問題不是養分缺乏,而是養分之間不平衡。在有條件的地方最好能進行測土施肥。如果條件達不到,應掌握主要施用有機肥以提高土壤的綜合肥力,適當施用氮肥和鉀肥,少施磷肥的原則。一般在黃瓜定植前每畝施用腐熟的有機肥5-7方,氯化鉀10-20公斤。開花結果期開始結合澆水進行追肥,一般冬季每4-5周追肥一次,春季2-3周追肥一次。每次施肥數量為每畝施尿素5-10公斤、氯化鉀1-2公斤。或者,可直接追施三元素複合肥,每次每畝施用15-20公斤,並配合施用尿素3-5公斤。

  黃瓜的生長環境

  溫度

  黃瓜喜溫暖,不耐寒冷。生育適溫為10~32℃。一般白天25~32℃,夜間15~18℃生長最好;最適宜地溫為20~25℃,最低為15℃左右。最適宜的晝夜溫差10~15℃。黃瓜高溫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現高溫障礙,低溫-2~0℃凍死,如果低溫煉苗可承受3℃的低溫。

  光照

  華南型品種對短日照較為敏感,而華北型品種對日照的長短要求不嚴格,已成為日照中性植物,其光飽和點為5.5萬勒克斯,光補償點為1500勒克斯,多數品種在 8~11小時的短日照條件下,生長良好。

  水分

  黃瓜產量高,需水量大。適宜土壤溼度為60~90%,幼苗期水分不宜過多,土壤溼度60~70%,結果期必須供給充足的水分,土壤溼度80~90%。黃瓜適宜的空氣相對溼度為60~90%,空氣相對溼度過大很容易發病,造成減產。

  土壤

  黃瓜喜溼而不耐澇、喜肥而不耐肥,宜選擇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土壤。一般喜歡pH 5.5~7.2之間的土壤,但以pH值為6.5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