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性思維與創新方法有哪些
充分認識創新思維過程會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創新性思維的表現形式有哪些?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創新性思維定義
創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能突破常規思維的界限,以超常規甚至反常規的方法、視角去思考問題,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從而產生新穎的、獨到的、有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
創新性思維的主要形式
第一,延伸式思維。所謂延伸式思維,就是藉助己有的知識,沿襲他人、前人的思維邏輯去探求未知的知識,將認識向前推移,從而豐富和完善原有知識體系的思維方式。
第二,擴充套件式思維。所謂擴充套件式思維,就是將研究的物件範圍加以拓廣,從而獲取新知識,使認識擴充套件的思維方式。
第三,聯想式思維。所謂聯想式思維,就是將所觀察到的某種現象與自己所要研究的物件加以聯想思考,從而獲得新知識的思維形式。
第四,運用式思維。所謂運用式思維,就是運用普遍性原理研究具體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從而獲得新的認識的思維形式。
第五,逆向式思維。所謂逆向式思維,就是將原有結論或思維方式予以否定,而運用新的思維方式進行探究,從而獲得新的認識的思維方式。
第六,幻想式思維。所謂幻想式思維,是指人們對在現有理論和物質條件下,不可能成立的某些事實或結論進行幻想,從而推動人們獲取新的認識的思維方式。
第七,奇異式思維。所謂奇異式思維,就是對事物進行超越常規地進行思考,從而獲得新知識的思維方式。
第八,綜合式思維。所謂綜合式思維,就是在對事物的認識過程中,將上述幾種思維形式中的某幾種加以綜合運用,從而獲取新知識的思維形式。 創新思維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只有真正理解、掌握創新思維的多樣性,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創新思維的多種形式,才能自由地步入創新王國,獲取創新的豐碩成果。
創新思維方法
1、逆向思維。逆向思維是相對於順向思維而言的,他是從相反的角度思考產崐品開發,把市場最終目標和為產品研究的出發點,沿著為實現未來而思考現在,為崐到達終點而把握起點的思路。
2、心理思維。抓住人們的心理追求去開發創造新產品,往往可以收到妙不可言的市場效果。
3、跟蹤思維。就是通過對社會消費跡象進行跟蹤調查之後,進行綜合、分析崐和思考,從中發現未來產品的開發創新。
4、替代思維。一種產品在消費實踐中已證明是過時落後的,人們希望有新的崐更好的東西替代之。而一旦有了優於或完全不同於這種產品的另一種新產品問世,崐市場銷路往往會出人意料地好,經濟效益也會出人意料地高。
5、物極思維。有一種現象:一隻足球撣撞到牆上,因受反作用力的影響而猛崐然回頭,順著原方向,返回到一定的距離處,受反作用力越大,返回距離就越遠。崐物理學家稱此為“物極原理”。
6、發散思維。就是從某一研究和思考物件出發,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從一點聯想到多點,在對比聯想、接近聯想和相似聯想的廣闊領域分別涉豬,從而形成崐產品的扇形開發格局,產生由此及彼的多項創新成果。吳昊、徐楊舉了這樣一個例崐子。美國曆經百年風化的自由神像翻新後,現場有200噸廢料難以處理。一位叫崐斯塔克的人承包了這一苦差事,他對廢料進行分類處理,七妙地把廢銅皮鑄成紀念崐幣,把廢鉛、廢鋁做成紀念尺,把水泥碎塊、配木裝在玲瓏透明的小盒子裡作為有崐意義的紀念品供人選購。所有這一藥,都與名揚天下的“自由女神”相聯絡。這樣崐一來,就從那些一文不值、難以處理的垃圾中開發出了好幾種十分俏銷、身價百倍崐的紀念性新產品,斯塔克也由此大獲其利。這種變廢為寶的發散式創新技世,一時崐傳為美談,啟迪著許多企業家的產品開發行為。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應以發散性思維為先導。中國有句古話叫“敢想敢做。”可見,“想”也就是思維,於人於事都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要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必須以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為先導。
創造性思維應以學生創新精神為宗旨。首先要鼓勵學生多疑多問。有些學生愛提鑽牛角類的問題,甚至是課文以外的怪問題。對這類現象教師應聯絡實際,做好合理的答覆,不要訓斥、應付、搪塞或輕易否定。因為,學生的思考大都來源於生活,學起源於思,思源於疑。古往今來,多少例項都可以證明科學發明與創造正是從有疑問而問開始的。因此,教師上課時要儘量提出有針對性的疑難問題,啟發學生去思考和探討。例如:在講自然第九冊《熱空氣》時,我先讓同學們把課文看一遍,並沒有給大家說出本課的結論,只是問道:“人們做的天燈為什麼能上天?這是運用了什麼原理?”這時,大家都沉默了,大約兩分鐘過後,同學們開始發言了。有的說,可能是火把燈送上去的,有的說可能是風把燈吹上去的,……總之,說法不一。這時,我就鼓勵大家結合課文內容冷靜思考。過了一會兒,有不少同學都紛紛發言,大部分同學的答案是“運用熱空氣輕,會上升”的原理製作的。我對大家的回答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鼓勵大家去做一做,同學們都非常高興地接受了。這件事對我的感觸很深,只有啟發學生多思,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作為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創造思考的條件,提供思考的機會,千萬不能扼殺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其次,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敢於想象,想象並不是幻想,而是依據客觀實事,藉助科學的力量去實現某種願望或達到某種目的。
再次,還應鼓勵學生開放合作,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可見,群眾的智慧是無法抵擋的。在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更多的討論和分析的機會,使他們在知識上相互補充,在學習方法上相互借鑑,從而更有效地發揮他們的潛能。
創新性思維的表現形式
創新性思維的關鍵在於怎樣具體地去進行創新性的思維。創新性思維的重要訣竅在於多角度、多側面、多方向地看待和處理事物、問題和過程。具體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理論思維。理論一般可理解為原理的體系,是系統化的理性認識。理論思維是指使理性認識系統化的思維形式。這種思維形式在實踐中應用很多,如系統工程就是運用系統理論思維來處理一個系統內和各個有關問題的一種管理方法。錢學森認為,系統工程是組織管理系統的規劃、研究設計、創新試驗和使用的科學方法。又如, 有人提出“相似論”,也是科學理論思維的範疇,即人見到鳥有翅膀能飛,就根據鳥的翅膀,鳥體幾何結構與空氣動力和飛行功能等相似原理髮明瞭飛機,有的也稱 “仿生學”。還有在企業組織生產中,也有很多地方要用到理論思維。因此說,理論思維是一種基本的思維形式。因此,為了把握創新規律,就要認真研究理論思維活動的規律,特別是創新性理論思維的規律。
***二*** 多向思維。多向思維也叫發散思維、輻射思維或擴散思維。是指對某一問題或事物的思考過程中,不拘泥於一點或一條線索,而是從僅有的資訊中儘可能向多方向擴充套件,而不受已經確定的方式、方法、規則和範圍等的約束,並且從這種擴散的思考中求得常規的和非常規的多種設想的思維。多向思維的概念,最早是由武德沃斯於 1918年提出,以後斯皮爾曼、卡推爾作為一種“流暢性”因素而使用過。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在“智力結構的三維模式”中,便明確地提出了發散性思維,也即是多向思維。他認為,發散思維是從給定的資訊中產生資訊,其著重點是從同一的來源中產生各種各樣的為數眾多的輸出。它的特點一是“多端”,對一個問題可以多開端,產生許多聯想,獲得各式各樣的結論;如怎樣將梳子買給和尚?二是“靈活”,對一個問題能根據客觀情況變化而變化;如如果第二次龜兔賽跑兔子又輸了,原因可能是方向相反,還可能是前面有條河等等。三是“精細”,能全面細緻地考慮問題;四是“新穎”,答案可以有個體差異,各不相同,新穎不俗。在上世紀50年代後,通過對發散性思維的研究,進一步提出了發散性思維的流暢度***指發散的量***、變通度***指發散的靈活性***和獨創度***指發散的新奇成份***三個維度,而這些特性是創新性思維的重要內容。人的多向性思維能力是可以通過鍛鍊而提高的,其要點是:首先,遇事要大膽地敞開思路,不要僅僅考慮實際不實際,可行不可行,這正如一個著名的科學家所說:“你考慮的可能性越多,也就越容易找到真正的訣竅。”其次,要努力提高多向思維的質量,單向發散只能說是多低水平的發散。其三,堅持思維的獨特性是提高多向思維質量的前提,重複自己腦子裡傳統的或定型的東西是不會發散出獨特性的思維的。只有在思維時儘可能多地為自己提出一些“假如……”、“假設……”、“假定……”等,才能從新的角度想自己或他人從未想到過的東西。
***三***側向思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當我們在一定的條件下解決不了問題或雖能解決但只是用習以為常的方案時,可以用側向思維來產生創新性的突破。具體運用方式有以下三種:***1***側向移入。這是指跳出本專業、本行業的範圍,擺脫習慣性思維,側視其他方向,將注意力引向更廣闊的領域或者將其他領域已成熟的、較好的技術方法、原理等直接移植過來加以利用;或者從其他領域事物的特徵、屬性、機理中得到啟發,導致對原來思考問題的創新設想。魯班由茅草的細齒拉破手指而發明了鋸;威爾遜移入大霧中拋石子的現象,設計了探測基本粒子運動的雲霧器等。大量的事例說明,從其他領域借鑑或受啟發是創新發明的一條捷徑。***2***側向轉換。這是指不按最初設想或常規直接解決問題,而是將問題轉換成為它的側面的其他問題,或將解決問題的手段轉為側面的其他手段等等。這種思維方式在創新發明中常常被使用。如在“網路熱潮”中,興起了一批網路企業,但真正最終贏利的是裝置提供商,如思科等企業。***3***側向移出。與側向移入相反,側向移出是指將現有的設想、已取得的發明、已有的感興趣的技術和本廠產品,從現有的使用領域、使用物件中擺脫出來,將其外推到其他意想不到的領域或物件上。這也是一種立足於跳出本領域,克服線性思維的思考方式。如將工程中的定位理論用在營銷中。總之,不論是利用側向移入、側向轉換還是側向移出,關鍵的竅門是要善於觀察,特別是留心那些表面上似乎與思考問題無關的事物與現象。這就需要在注意研究物件的同時,要間接注意其他一些偶然看到的或事先預料不到的現象。也許這種偶然並非是偶然,可能是側向移入、移出或轉換的重要物件或線索。
***四***逆向思維。哲學研究表明,任命事物都包括著對立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又相互依存於一個統一體中。人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同時與其正反兩個方面打交道,只不過由於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養成一種習慣性思維方式,即只看其中的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如果逆轉一下正常的思路,從反面想問題,便能得出一些創新性的設想。如管理中的“鯰魚效應”、需改變傳統的“對固定路徑的依賴”。逆向性思維具有以下特點:***1***普遍性。逆向性思維在各種領域、各種活動中都有適用性,由於對立統一規律是普遍適用的,而對立統一的形式又是多種多樣的,有一種對立統一的形式,相應地就有一種逆向思維的角度,所以,逆向思維也有無限多種形式。如性質上對立兩極的轉換:軟與硬、高與低等;結構、位置上的互換、顛倒:上與下、左與右等;過程上的逆轉:氣態變液態或液態變氣態、電轉為磁或磁轉為電等。不論那種方式,只要從一個方面想到與之對立的另一方面,都是逆向思維批判性。逆向是與正常比較而言的,正向是指常規的、常識的、公認的或習慣的想法與做法。逆向思維則恰恰相反,是對傳統、慣例、常識的反叛,是對常規的挑戰。它能夠克服思維定勢,破除由經驗和習慣造成的僵化的認識模式。***2***新穎性。循規蹈矩的思維和按傳統方式解決問題雖然簡單,但容易使思路僵化、刻板,擺脫不掉習慣的束縛,得到的往往是一些司空見慣的答案。其實,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屬性。由於受過去經驗的影響,人們容易看到熟悉的一面,而對另一面卻視而不見。逆向思維能克服這一障礙,往往是出人意料,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五***聯想思維。聯想思維是指由某一事物聯想到另一種事物而產生認識的心理過程,即由所感知或所思的事物、概念或現象的刺激而想到其他的與之有關的事物、概念或現象的思維過程。聯想是每一個正常人都具有的思維本能。由於有些事物、概念或現象往往在時空中伴隨出現,或在某些方面表現出某種對應關係,這些聯想由於反覆出現,就會被人腦以一種特定的記憶模式接受,並以特定的記憶表象結構儲存在大腦中,一旦以後再遇到其中的一個時,人的頭腦會自動地搜尋過去已確定的聯絡,從而馬上聯想到不在現場的或眼前沒有發生的另外一些事物、概念或現象。聯想的主要素材和觸媒是表象或形象。表象是對事物感知後留下的印象,即感知後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頭腦中再現出來的形象。表象有個別表象、概括表象與想象表象之分,聯想主要涉及前兩種,想象才涉及最後一種。按亞里斯多德的三個聯想定律———“接近律”、“相似律”與“矛盾律”,可以把聯想分為相近、相似和相反的三種類型,其他型別的聯想都是這三類的組合或具體展開。***1***相近聯想。這是指由一個事物或現象的刺激想到與它在時間相伴或空間相接近的事物或現象的聯想。***2***相似聯想。這是指由一個事物或現象的刺激想到與它在外形、顏色、聲音、結構、功能和原理等方面有相似之處的其他事物與現象的聯想。世界上紛繁複雜的事物之間是存在聯絡的,這些聯絡不僅僅是與時間和空間有關的聯絡, 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屬性的聯絡。如學習中的“高原現象”與企業成長階段的“瓶頸”;“狐藉虎威”與“品牌聯盟”;戰場上的戰術與商場競爭中的策略等。相似聯想的創新性價值很大。隨著社會實踐的深入,人們對事物之間的相似性認識越來越多,極大地擴充套件了科學技術的探索領域,解決了大量過去無法解決的複雜問題。利用相似聯想,首先要在頭腦中儲存大量事物的“相似塊”,然後在相似事物之間進行啟發、模仿和借鑑。由於相似關係可以把兩個表面上看相差很遠的事物聯絡在一起,普通人一般不容易想到,所以相似聯想易於導致創新性較高的設想。***3***相反聯想。這是指由一個事物、現象的刺激而想到與它在時間、空間或各種屬性相反的事物與現象的聯想。如由黑暗想到光明,由放大想到縮小等等。相反聯想與相近、相似聯想不同,相近聯想只想到時空相近面而不易想到時空相反的一面;相似聯想往往只想到事物相同的一面,而不易想到正相對立的一面,所以相反聯想彌補了前兩者的缺陷,使人的聯想更加豐富。同時,又由於人們往往習慣於看到正面而忽視反面,因而相反的聯想又使人的聯想更加多彩,更加富於創新性。
***六***形象思維。形象思維就是依據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加以選擇、分析、綜合,然後加以藝術塑造的思維方式。它也可以被歸納為與傳統形式邏輯有別的非邏輯思維。嚴格地說,聯想只完成了從一類表象過渡到另一類表象,它本身並不包含對錶象進行加工製作的處理過程,而只有當聯想導致創新性的形象活動時,才會產生創新性的成果。實際上,聯想與形象的界限是不好劃分的,有人認為可以把形象看成是一種更積極、更活躍、更主動的聯想。形象的特點。不同型別的形象,其具體物質特徵可能不盡相同,但它們作為同一種思維方式,又有下面一些共同特點:***1***形象性。這是形象的明顯的特點。人們通過社會生活與實踐將豐富多彩的事物形象儲存於記憶中形成表象,成為想象的素材。想象的過程是以表象或意想的分析和選擇為基礎的綜合過程。想象所運用的表象以及產生的形象都是具體的、直觀的。即使在研究抽象的科學理論時,人們也可以利用想象把思想具體化為某種視覺的、動覺的或符號的影象,把問題和設想在頭腦中構成形象,用活動的形象來思維。如愛因斯坦在研究相對論時,就利用“火車”、“電梯”、“引力定律”等一些抽象的概念。抽象的理論或概念在思維過程中往往帶有僵硬性,它的內容變化比較緩慢,常適應不了新的問題變化的要求。同時,在思維中概念的運演也要受邏輯框框的束縛,而直觀的形象在思維過程中較概念更靈活、較少有保守性。***2***創新性。形象具有很大的創新性,因為它可以加工表象,多樣式性的加工本身就是創新。如人們可以按主觀需求或幻想分解或打亂表象、抽象、強化表象等。由於形象帶有濃烈的主觀隨意性和感情色彩,所以就表現出豐富多彩的創新性。***3***概括性與幻想性。運用形象的思維活動並不是一種感性認識形式,而是具有形象概括性的理性認識形式,是由感性具體經過一系列的提煉和形象運演來進行的。與概括性互補的是形象中包含的猜想與幻想成份。它們是一種高於感知和表象的嶄新意識活動。它更能在不確定情況中發揮人們創新性探索的積極性,有助於突破直接的現實感性材料的侷限。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