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國詩詞文化的美文欣賞:我被詩詞撞了一下腰—寫在蓮花縣戊戌金秋詩會

  編者按:詩歌,是文字和韻律的奇妙組合,能吟能唱,能歌能舞,作詩者詩興怡心,讀詩者詩意怡情。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我被詩詞撞了一下腰—寫在蓮花縣戊戌金秋。

  我被詩詞撞了一下腰—寫在蓮花縣戊戌金秋詩會

  作者:王麗萍

  是什麼讓年逾古稀的老者春心蕩漾?是什麼讓跌宕半生的賦閒之士重拾激情?是什麼讓來自各行各業不同年齡段的男男女女聚在一起,忘卻俗務,心靈因它而得到洗滌和淨化?是詩歌,這文字和韻律的奇妙組合,能吟能唱,能歌能舞,作詩者詩興怡心,讀詩者詩意怡情。

  我從小酷愛名詩佳句,對作詩之人心生仰慕。去年有幸加入了本縣詩詞群,前不久得知金秋詩會的訊息,我便投遞了兩首現代詩以期參會,想不到竟然得以入選為詩會稿,並得到了詩會的入場券。這訊息讓我異常興奮,在詩會開始前一晚竟像幼時盼過年般希望天色早點亮。

  想不到還有人比我更激動,十月十九日,是秋會召開的日子,早上六點,我還在被窩,微信便收到了年逾古稀的朱欽舜老師關於金秋詩會的詞,他一大早發來想請我潤飾。這位舌耕講壇半生的老教師,退休多年卻寶刀未老,已編撰修辭詞典多部,且吟詩作對,寫文作賦,活得有滋有味,豐富多彩。又為人謙遜,素未謀面的朱老大概是看過我寫過的幾篇淺顯文字,便以為我精通文理,殊不知我是古詩詞盲。讚賞感慨之餘,我只有先婉拒,心裡想著秋會時定要見見這位可敬又可愛的老者。

  真是個詩意般的好日子,太陽隱在雲層罅隙,猶抱琵琶半遮面,詩會地點是玉壺山公園,一大早,巍峨的玉壺山輕霧繚繞,似一位含羞的少女,更似一首朦朧詩。當詩友們聚在一起時,我才發現,或豪邁或婉約的詩詞大迦們,他們的面容原來只是如鄰家爺爺,鄰家大哥,鄰家姐妹般普通,並無想象中的超凡脫俗之氣宇。而朱老師看上去很面熟,很親切。

  詩友們的車子逶迤在山路間,山路兩邊青樹翠蔓,紅葉含情。玉壺山公園是省級風景區,園內既有蕊珠洞、天坑、元陽洞、鸕鶿湖等天然風景,又有甘祖昌將軍墓、烈士陵園、法藏寺等人文景觀。時已深秋,但山上仍風光旖旎,毫無凋敝頹然之態,以致於詩友們觸景生情,詩興大發,一時間“漫山紅葉放,騷客賦聲狂”:

  “巍峨玉嶺巒迭嶂,雲峰霧壑弇光芒”

  “玉壺巍屹琴水畔,疊翠千峰一脈長”

  “法藏庵前談惟則,元陽洞內憶七臣”

  “……”

  在烈士陵園我們瞻仰了先烈青冢,向烈士碑鄭重三鞠躬;在甘將軍墓我們靜默佇立,重溫將軍精神;在法藏寺後院,三位詩友童心大發,攀上樹幹於枝葉間學僧人打坐,惹得眾星拱月般的拍照喝彩;在玉壺山燒香亭俯瞰蓮城,蓮城風光俱收眼底,阡陌交通,田野屋舍,皆在濃霧氤氳中,俗務瑣碎忽覺輕如雲煙,胸中塊壘頓消,神清氣爽,踩步如蓮。

  最精彩的是詩會現場。詩友們踴躍上臺吟誦自己的詩作。然而吟誦之前,幾乎每人都先自謙幾句,就連詩文書畫皆有名氣的李曉斌老師也說自己只是詩詞的門外漢,讓人由衷敬佩於他的不矜不伐,低調內斂。雖無專業配樂,但吟誦者陶醉於詩境中,或慷慨激昂,或低吟淺唱,現場盪漾在詩意的海洋裡:

  “泉咽碧澗風聲細,鬆冷丹崖枝葉陰”,如聽泉語、如間風聲,如蔽枝間。

  “壺山問月前人事,紅杏何時遇我開”,何其大氣的詩句!容顏老去又何妨,春心依舊笑秋風。

  “蒼松翠柏中,酣睡著一位老人,從農民到將軍,從將軍到農民,他演繹的傳奇,在新時代又唱響勵志的篇章……”勵志的篇章恍若一頁頁呈現在我們眼前——

  詩友們吟誦之後,素有“蓮花仙子”之稱的主持人朱琴彈奏起了古琴,《陽關三疊》曲調婉轉清麗,似涓涓流水,又似風拂竹林,如泣如訴,扣人心絃。這曲調聲多像朱仙子平時言語時舒緩而平和的語調,像極她素來和風細雨,張弛有度的為人。

  接下來縣作協主席陳移新用方言吟誦起了童謠,他的語調亦莊亦諧,童趣十足,這位眼裡始終含笑的老者此時多像騎在牛背上邊趕牛兒邊唱童謠的牧童,那麼逍遙自在,那麼興味盎然。

  贛西小城蓮花縣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縣內文化氣息濃厚,素有“詩詞楹聯縣”的美譽,每週末縣內老年大學詩詞班都會開課,由本縣知名詩詞作家陳新良、李曉斌、朱足嶽等現場授課,這更加促進了蓮花詩詞楹聯的繁榮,使縣內文化氣息更加濃厚,許多中青年文學愛好者也紛紛加入了創作者隊伍。

  無論是陶醉於詩詞中還是沉迷於古曲裡,我只悔自己前半生虛度,喜好文字卻疏於鑽研,以致於混跡於詩會卻只有豔羨的份。經過這半天的薰陶,我決心從此步入詩詞小徑,嵌不出綺麗的詩行,就讓我先做其間一枚小小的韻腳吧,哪怕只綻放一朵韻律之花。

  “告別今宵,告別今宵,無論新友與故交,明年春來再相邀,共祝願,祖國好,祖國好!”戊戌金秋詩會在《難忘今宵》的大合唱中圓滿結束了。生活有詩更精彩,人生因詩而潤澤。願詩意之花處處開放!

  公眾號:一瓣書香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