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學習高一物理克服心理障礙的方法

  絕大部分的學生以前有聽說過物理難學的問題,首先高一的學生需要了解到學習物理的一些心理障礙並找到克服的方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習高一物理的心理障礙

  一、 畏難,心理壓力較大

  初中物理重在表淺的定性研究,所研究的現象具有較強的直觀性,教學要求重在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討論和解決實際問題。高中物理難學是確實存在的現象,大部分的學生覺得成績比初中退步了,對現在的成績感到不滿意,而且對學習高中物理有較大的心理壓力。眾所周知,在高考各科成績中,物理學科的平均分歷來都是較低的:而在學生當中“物理難學”成為抹不去的陰影。不良的競爭,過大心理壓力的長期作用會使青少年的心理承受力不勝負荷,從而產生學習障礙,結果“臺階”的跨越更顯艱難。

  二、刻板的學習方法,惰性心理

  初中以形象思維為主、通常從熟悉、具體、直觀的自然現象和演示入手建立物理概念和規律。高中從理想模型代替直觀現象客體入手,通過邏輯判斷和抽象思維建立概念和規律,這種從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必然使得學生要改進原來的學習方法,才能達到新的要求。學習上產生困難,往往並非學生思維水平或智力的問題,而是學生不知道怎樣去學。事實上,學生學會物理,到自己會用物理差距還非常大。通過我多年的調查分析,大部分的學生還沒有掌握正確、合適的學習方法,這已是他們在物理學習中遇到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學生獲取物理知識的途徑只限於課堂聽講,缺乏對自然科學的探索精神。課後只是為了做題而做題,死記公式,生搬硬套。少了求知的熱情,成功的喜悅,只靠考試、升學的壓力是無法產生濃厚興趣和學習慾望的,反而會出現“惰性心理”,完全依賴老師課堂講解,思維惰性大,思路狹隘,滿足於固有的思維式,受固有的方法框架約束,只能套用知識,不能靈活運用知識,只能模仿,不能創新,思維僵化。“滿堂灌教學法”和“題海戰術”是產生惰性心理的溫床。

  三、思維負遷移,“暈輪”效應

  思維定勢的遷移分為正向遷移和負遷移。對新知識的學習起積極、促進作用的為正向遷移;起干擾、抑制作用的為負遷移。物理教學中思維定勢負遷移的消極表現:1、在解決新問題時,盲目地照搬舊經驗,不注意新舊問題間的差異。2、思維定勢造成思維方式的僵化,不利於思維的發散,缺乏創造性。3、在建立概念和規律時,學生因未真正掌握其內涵和外延,便會造成”定勢錯覺”,而極易遷移到應用中去。不能區別相互之間有聯絡的物理概念,如電壓和電動勢,電勢與電勢能,質量與重量,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恆定律,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等。4、學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時的穩定性和清晰性差,理解不透徹,將一些本質不同,但表面上相近、相似、或相關的概念或規律混淆,產生暈輪效應,成為學習的障礙。

  四、性別心理障礙

  在跨越初高中“臺階”的過程中,有的人越往上攀登越感吃力,不乏落伍者。而落伍者中,有不少是女生。理科是女塵弱項的輿論和事例常壓得女生不敢放膽去學習物理,造成心理負擔,使學習信心不足。例如近幾年各省高考實行“3+X”以來,其中“X”科選讀物理的女生較少,在理科重點班的女生則更少。女生學好物理的信心明顯低於男生,學習的勁頭也不如男生,對自己不敢高要求,做題時,也不如男生靈活。在大部分人認為女生學習物理至少在某方面比男生困難的情況下,女生的心理壓力實在不小。

  科學研究表明,男女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都存在差異。但這些差異主要不是表現在水平上而是特色上。男生在抽象、理解思維方面較強;女生在形象、機械思維方面較強,在高中偏向邏輯推理的學習中,女生喜歡記憶的方法已不適用了,從而在成績上出現退步現象,但特色的差異並不代表能力水平的高低,只是一開始的適應程度的不同,使有的女生心理上產生障礙,缺乏信心,畏縮不前。

  學習高一物理克服心理障礙的方法

  首先,要培養學生對物理的學科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情商。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學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學生的智力比作種籽。他說:“只關心種籽而忘了耕地等於撒下種籽喂麻雀。”興趣和好的動機能夠很大地促進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要處理好師生關係,激勵學生不怕挫折,勇於前進;要“思學生所想,解學生所難,料學生所錯,投學生所好。”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的作用,並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改變一講到底的做法,而要根據教學目的,通過”設疑”、”析疑”啟發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提問和發表自己的見解,參與課堂討論,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教學環境。保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擺脫死記硬背的束縛,注意理論聯絡實際,懂得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一些具體問題。增強學生的受挫能力和解決困難的信心,讓他們有成功的體驗,給他們開闊眼界的機會。有了良好的學習動機,學生的興趣萌發出來了,教與學也就更加相輔相成了。

  其次,注重物理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物理是一門基於實驗的學科,實驗在物理研究、教學中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今年的新課改中物理實驗的教學加重了,高中物理更抽象,而學生的自我意識又增強了,他們更傾向於獨立思考。演示實驗可以使他們”眼見為實”,學生實驗更使他們有自己動手的機會,課外小實驗又有趣,學生都比較樂於參與。

  可見,實驗確實是受學生歡迎的,良好的實驗課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並且簡單的,生活化的實驗材料可以給學生親切感,消除對物理學的畏難情緒。並且有人曾說過,實驗的教育價值與實驗裝置的複雜程度成反比。但教師同時也要注意實驗的針對性,不要令學生看過了、做完了還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不知道實驗有什麼目的和作用;糾幹學生不正確的心態,如為了結果完美而修改資料,把實驗當遊戲等。

  第三,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社會的發展需要創造,人人都希望有所創造,創造性思維能力是能力培養的核心,它對其他能力的形成、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很重要,因為高中教育面對的是青少年,他們最肯學習,最少保守思想,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完全符合他們的心理髮展規律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要通過訓練才會得以提高。創造思維的核心是發散思維,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物理材料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訓練,所謂發散思維,就是從個給定的資訊中產生新的資訊,從同一來源產生各式各樣為數眾多的輸出。其次要進行集中思維訓練。集中思維就是以某個思考物件為核心,從不同的角度將思維指向這個中心,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第三要進行聯想思維訓練,就是訓練學生從某事物聯想到另一類事物的能力,可以正向聯想,也可以進行逆向聯想。

  第四,要進行形象思維訓練。儘管物理學中的概念通常很抽象,但是通過巧妙的構思可以找出形象的比喻,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尋找形象的比喻。

  第五,要進行邏輯思維訓練。物理教學中要注重概念、推理、判斷等一系列的邏輯思維過程的分析,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要搞“題海戰術——滿堂灌”,禁錮學生的思維,使其陷入狹隘的框框條條中。

  最後,給女生充分的鼓勵,樹立自信心,消除過重的心理壓力。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女生處於劣勢不是絕對的,不應自卑。通過努力,女生也可以取得優秀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