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幼兒培養記憶力

  大部分寶寶其實都很願意與爸爸媽媽玩記憶遊戲,在這些親子的時間裡,大家都能心情放鬆、精神愉快,提升記憶效果,而遊戲內容應根據寶寶的年齡不斷調整、不斷更新。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培養幼兒記憶力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培養幼兒記憶力方法推薦一:

  小寶寶從什麼時候開始有記憶力?

  鑑於近日諸位家長的熱心詢問,今天小編給大家說道說道。其實,嬰兒出生後的兩三天就有記憶力了,只是幾乎沒有表現形式。隨著年齡的增加,到出生六個月後就會出現形象記憶,再長大些就會形成自然的記憶能力。

  結合寶寶記憶力成長特點,以下五個綠色無公害的簡單方法,也許能讓家長幫助孩子提高記憶力的,媽媽不妨試試。

  一、 從叫名字開始……

  跟寶寶說話前,先叫出寶寶的名字,更容易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注意力集中了,久而久之,寶寶的記憶能就能得到增強。同時,要打好邏輯思維的基礎,比如做這個遊戲:和寶寶同向坐好面向前,媽媽將手伸到自己耳邊模仿打電話,問寶寶:“喂,你是誰?你家住哪裡?你爸爸叫什麼名字?”等問題,引導寶寶按順序回答。

  二、睡前記憶訓練

  研究發現,孩子一天中提高記憶力最具效率的是睡前這段時間,這時給他講故事或講一些生活常識,學習效果最佳。採用形象生動、有聲有色、顏色鮮豔分明的東西作為記憶材料。用這些寶寶感興趣的形式,讓他在不知不覺中記住許多東西。

  比如,讓寶寶看一張畫有好幾種動物的圖片,限定在一定時間內看完。一開始時間可以長些,逐漸縮短看的時間,將圖片拿走後,讓寶寶說出圖片上都有哪些動物。如果他記住的不多,可以將動物分類記,如獸類有幾種,鳥有幾種,魚類各有幾種,這樣就能記得快些。為寶寶講故事,唸書的時候,要求他注意記住故事中人物的名字,然後讓寶寶回憶每個人的名字。

  三、常做記憶保健操

  對於4歲以上的孩子,媽媽不妨試試“記憶保健操”。如上圖所示,首先,在頭頸後找到“天柱”、“風池”二穴,然後,將兩手置於腦後,用拇指與食指的指腹腔按壓這兩個穴位,每次按壓5秒鐘,突然加壓,然後將拇指移開,按壓3——5 次後,就會感到頭腦清醒。 成人次數翻倍,若長期堅持下去,能夠讓腦細胞得到必要的放鬆,起到一定的緩解腦細胞衰老的作用,達到保健和提高記憶力的作用。

  四、明確任務+充分理解

  跟孩子說:“數數家裡有幾盆花,明天告訴爸爸,說對了就獎勵你XXX。”孩子準會記牢。給孩子講故事,先跟他說:“媽媽講個故事,回頭你再講給爸爸聽。”這也能促使孩子記好您講的故事。記憶的任務、目的明確,可以提高大腦皮層有關區域的興奮性,形成優勢興奮中心,因而記得牢。與此同時,要讓孩子充分理解,並熟悉掌握知識方法,讓新知識與腦子裡原有的知識經驗“掛上鉤”。一旦掛上鉤也就更容易讓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

  五、巧妙利用遊戲

  大部分寶寶其實都很願意與爸爸媽媽玩記憶遊戲,在這些親子的時間裡,大家都能心情放鬆、精神愉快,提升記憶效果,而遊戲內容應根據寶寶的年齡不斷調整、不斷更新。如,針對較小的寶寶,我們可以讓他給每件玩具編號,請寶寶記住。然後媽媽再將號碼拿起來,並把號碼弄亂,再讓寶寶給每件玩具把它們原來的號碼貼上,訓練寶寶把號碼和小動物一一對號入座。

  總之,幼兒記憶智力的培養是需要循序漸進的,我們要引導孩子,讓他們學會有效的記憶方法,促使他們去探索、交流,以達到提高記憶智力的目的。只要我們做有心人,積極開發幼兒的智力,幼兒的記憶智力就會迅速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

  培養幼兒記憶力方法推薦二:

  一、運用教具,形象記憶具體形象、生動鮮明的物體,能引起幼兒的興趣。

  激發幼兒情感的事物,容易被幼兒識記。幼兒在學習知識中,教師能恰當的運用實物、標本、模型、圖畫等直觀教具進行教學,幼兒就能產生形象記憶,提高記憶能力。

  如:學習數的組成、加減法,知識比較抽象,教師利用教具演示、講解,幼兒就能理解知識,加之幼兒動手操作,很快掌握了知識。又如:音樂課學習歌曲,運用圖片或實物等教具向幼兒解釋歌詞,就會幫助幼兒記住歌曲內容,並達到教學目的。其它各科知識也是如此,恰當地運用不同的教具,就會使幼兒輕鬆的記憶知識。

  二、開展遊戲,興趣記憶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活動。

  高爾基說過:遊戲是幼兒認識世界的途徑。的確,遊戲可以鞏固和豐富幼兒的知識,可以發展幼兒的語言和智力。教師把知識融於遊戲之中,可使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記憶。如:認識水,再水中放入各色插塑玩具,先讓幼兒進行玩水遊戲,通過在水中玩插塑,讓幼兒知道水是無色的,再讓幼兒用小竹簍盛水,用手抓水,從而知道水會流動,幼兒在玩水的過程中,掌握了水的性質。又如: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教師講述故事後讓幼兒進行表演遊戲,小蝌蚪尋找自己的媽媽在哪裡,幼兒在表演的濃厚興趣中記住了青蛙的外形特徵和生長過程。

  三、多種感官,嘗試記憶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參與活動,能獲得最好的嘗試記憶效果。

  如:認識紙,讓幼兒用手把紙放水裡看紙吸水,把紙放在火上燒一燒,用手撕一撕紙。通過實驗,幼兒記住了紙的四個祕密。又如:小班認識蘋果,通過看、摸、聞、嘗,瞭解了蘋果的顏色、形狀、味道,最後讓幼兒畫蘋果,加深了嘗試後對知識的記憶。

  四、動作演示,準確記憶有些知識,利用動作演示,幼兒就會準確理解並記憶。

  如:古詩《靜夜思》中有一句“舉頭望明月”,其中“舉頭”一詞,通過教師的動作演示,幼兒嘗試練習,準確地理解了詞意,就在以後的提問中記憶猶新。又如:看圖講述“猴子過河”,圖片中一群猴子看到河對岸有許多桃子,急得抓耳搔腮,教學中可讓幼兒學猴子著急的動作,通過模仿,引出“抓耳搔腮”這個詞,幼兒理解了詞意,就能很準確地用於講述中。

  五、善用比喻。

  理解記憶在幼兒教學中,無論是範誦詩歌、範唱歌曲、給幼兒講故事,還是舞蹈動作、體育動作、繪畫技巧的示範,不但要正確規範,還要善於運用一些淺顯易懂的比喻手法破解難點,在幼兒的腦海裡留下難忘的印象。如:畫金魚的尾巴時,可告訴幼兒尾巴分開的叉像一片片的柳樹葉,幼兒記住了尾巴的樣子,又能較容易地畫出來。

  培養幼兒記憶力方法推薦三:

  1、依次說出名稱

  把6樣東西按先後次序排列在桌上,讓孩子看上幾十秒鐘,然後遮起要求孩子憑記憶依次說出這6樣東西的名稱。

  2、辨顏色

  讓孩子閉上眼睛,說出你穿戴的衣帽鞋襪是什麼顏色的。如果你也閉上眼睛說出他穿戴的衣帽鞋襪的顏色,將會引起孩子對這種遊戲的更大興趣。

  3、找物品

  當著孩子的面把8種不同的小物品分別藏好後,再讓孩子將這些物品一一找出來。

  4、看圖說話

  把4到8張不同內容的圖片,放在桌上,叫孩子看一會兒,然後蓋上。要求孩子把所看到的圖片內容儘可能準確地敘述一遍。

  5、飛機降落

  將一張大紙作為地圖貼在牆上,紙上畫出一大塊地方作為“飛機場”。再用紙做一架“飛機”,寫上孩子的名字,上面按上一枚圖釘。讓孩子站在離地圖幾步或十幾步遠的地方,先叫他觀察一下地形,然後,蒙上眼睛,讓他走近地圖,並將“飛機”恰好降落在“飛機場”上。

  6、看櫥窗

  這個遊戲適合在帶孩子外出時進行。路過商店櫥窗時,先讓孩子仔細觀察一下櫥窗裡陳列的東西。離開以後,要求孩子說出剛才所看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