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國外幼兒的教育理念有哪些

  儘管世界各國關於幼兒教育目標、重點、方法各有特點,但是其基本的教育原則大體上是一致的,總之一切以孩子為主。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國外幼兒的教育理念

  1:使所有幼兒均能適應

  這是幼兒教育最基本的原則。因為幼兒能否適應學前階段的教育,直接關係到以後學校教育的成敗。因此,許多國家特別注意研究每個幼兒的家庭經濟情況、社會地位、父母的職業和文化素養等因素對幼兒的影響,然後根據幼兒不同的經歷、素質、獨創性等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這樣自然會提高每個幼兒對教育的適應性。

  2:促進思維

  幼兒教育一方面要適應幼兒的思維發展水平,另一方面要幫助幼兒掌握越來越複雜的思維方法。要多讓幼兒接觸實際,觀察事物,並加以集中、分類、比較。鼓勵幼兒經常反覆思考一個問題,這是一種奠定思考方法基礎的手段。

  3:依靠自身發展

  真正的教育並不是強加於人的。幼兒教育只能在幼兒毫無對抗情緒的情況下進行,促使他們自願地得到發展。彙集各種知識、印象,在自己頭腦中逐漸形成一個統一的世界,這一活動過程是在成人指導下,靠幼兒自身的努力完成的,任何人都無法取代。因而,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創造各種能給幼兒帶來新感受的環境,以幫助他們從各種感受中獲取新知識。為此,許多國家址分重視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幼兒廣泛持久的興趣。這是幼兒自我教育的動力。

  4:重視能力培養

  學前階段,應該讓幼兒依靠自己的努力去發現周圍五彩繽紛的世界,逐漸豐富感性知識。知識只有成為智力活動的推動力才具有價值。因而,教師不應該反精力放在毫無意義的知識羅列上,而應該明白一切活動都是為了發展幼兒的注意力、感覺能力、知覺能力、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語言能力和審美能力等。

  5:面向未來

  今天的幼兒教育不可能給予幼兒解決未來社會問題的答案。但是,必須考慮怎樣才能使幼兒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生活。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教師應該引導幼兒思考,發現並鼓勵他們的新想法,在創造性方法的運用中提高幼兒的創造能力。

  6:追求人格平衡發展

  追求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培養良好的個性,是當前世界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趨勢。學前期是幼兒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所以許多國家提出“學前教育應為幼兒未來的人格形成打下基礎,只有基礎牢固,人格才能得到均衡發展。”幼兒的個性是在社會團體中,依靠集體的力量得到發展的。心理學家瓦倫說:“幼兒的‘自我’只有處在與他人的‘自我’相互作用的狀態下,才能得到發展。”因此,教師在給予幼兒個人活動機會的同時,應給予他們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並教給他們在社會中生活的方法。

  富有特色的國外幼兒園教育理念

  1、英國

  科姆幼兒園精心規劃和充分開發園內豐富的自然資源,許多自然課程都是在園中上,偌大的幼兒園中,極少有人造的環境,有的是高低不平的石子路,巨石砌成的石洞,野草叢生、坡度較陡的小山丘,可搬動的倒地圓木和石塊磚頭,茂密的樹叢和滿地落葉,還有一個養著魚的大池塘。在科姆幼兒園,不管男孩女孩,都喜歡活動,運動能力強了,動作協調了,就容易做到不出事或少出事。

  2、美國

  富有盛名的銀行街家庭中心將近三十年來一直努力為半歲至四歲的兒童創造一個家庭式的友善環境。這裡沒有莫扎特鋼琴培訓,沒有外語錄音帶,也沒有數學作業。然而這裡有舒適的大椅子讓孩子坐著讀書,有廚具讓他們做飯,有桌子可以畫畫,有積木讓孩子堆城堡,有樓梯讓孩子鍛鍊肌肉。孩子們***每班大約12個***可以自由到其他教室去玩,就像在家裡一樣自由自在。

  在美國幼兒園食品的品嚐、營養的吸收也是這兒的一門重要科目。讓孩子們在吃的快樂中懂得集體生活的重要性,因為吃飯給孩子提供了語言交流的機會,同時讓孩子體會到食物的形狀、顏色、氣味以及用餐的規矩等。

  3、義大利

  瑞吉歐幼兒教學體系是一個影響世界的幼兒教育體系。幼兒表達自我和彼此溝通道手段,以及教師判斷幼兒理解程度的標誌,不應只是語言符號,還應包括動作、手勢、姿態、表情、繪畫、雕塑等等百種語言。瑞吉歐沒有固定的課程計劃,專案活動始於教師對幼兒的詢問,發現幼兒的興趣,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

  4、匈牙利

  匈牙利的幼兒園,環境非常漂亮,和他們的城市一樣,充滿了藝術氣息。幼兒園的很多擺設和裝飾是老師自己做的,而且用的材料都來自於自然界。比如用落葉和枯枝做成的“心”;用苞穀皮做的娃娃、盆景、船、小傢俱;用枯的植物根做的人像;還有用蘆葦搭成的娃娃家、小天地。

  5、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幼兒園教師把大多數時間花在同每個幼兒進行個別談話上,而不是同全班幼兒進行集體談話。幼兒處在輕鬆愉快、自由自在的環境氛圍之中,沒有壓力,不懼怕教師,不必時時處處保持安靜。澳大利亞幼兒園班級規模和師幼比率的一般標準是:0-1歲組,6名幼兒,師幼比為1:3;1-2歲組,8名幼兒,師幼比為1:4;2-3歲組,10名幼兒,師幼比為1:5;3歲組16名幼兒,師幼比為1:8;4-6歲組,20名幼兒,師幼比為1:10。澳大利亞幼兒園鼓勵幼兒自己進食,自我服務;為幼兒提供反映多種飲食文化的食物;幼兒用餐時,至少有一位成人坐在幼兒身旁;邊用餐,邊談話,具有家庭色彩,輕鬆愉快。

  6、日本

  日本舉國上下重視幼兒教育。幼兒園發展速度快是日本幼兒教育的突出特點。在60年代,3~6歲幼兒入園率為26.9%,到1976年,2~6歲的幼兒入園率達到63.5%,到1981年,4~5歲幼兒園的入園率到100%。日本幼兒園教師工資比一般國家公務員高出20%左右。私立幼兒園佔幼兒園總數的70%,其收費是公立幼兒園的2.5倍。

  在日本作為社會教育和終身教育的重要一環,開辦了“母親班”、“雙親班”等。學習班分兩種,一種是以嬰幼兒的父母為物件的學習班,另一種是以即將做父母的為物件的學習班。學習內容大致是幼兒心理學、生理衛生、家庭教育原理等。

  日本幼兒園的幼兒,運動能力極強,令人讚歎。齊胸高的跳馬,一些女孩子從遠處緊跑幾步,手撐“馬背”一躍而過;有的女孩在約1米高的圓木上走平衡,無需任何保護;一個文靜的女孩三下兩下就爬上約三層樓高,帶有腳蹬的高杆;還有一群女孩子身體向上一躍,雙手抓住高高的拔梯,然後兩手交替迅速從一端拔到另一端。男孩女孩爬樹更是很平常的事情。小班孩子的運動能力也很強,他們兩手抓住單槓,身體靈活地向前或向後翻轉。見不到"胖墩兒""豆芽菜"等特殊體型。絕大多數幼兒園、保育園活動室不安裝空調,炎炎夏日,教師脖上搭著毛巾與幼兒一起活動。這樣做可以便幼兒感覺真實的大自然,增強其適應環境的能力。

  日本白鳥幼兒園將全園幼兒依居住位置與往返線路編成小組,每日由教師帶領各小組步行穿越街巷,依次將幼兒送回家,這樣幼兒一方面在回家途中可學習相互關照,另一方面可以瞭解交通規則,認識附近社群街道環境。

  國外幼兒教育方法

  首先,要充分肯定幼兒教育的長處。古語云: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跟孩子講道理,應充分肯定孩子的長處,對幼兒教育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在此基礎上再對孩子的過錯予以糾正,這樣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見。如果一味地數落幼兒教育,責怪孩子這也不是那也不對,只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其次,所講的道理要合理。跟幼兒教育講的道理應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說,也不能苛求孩子,因為大人信口胡說,孩子是不會服氣的,大人的要求過分苛刻,幼兒教育是辦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父母自己喜歡吃零食,卻對孩子大講吃零食的壞處,如此,孩子是不會聽從的。

  其三,要給幼兒教育申辯的機會。跟孩子說理時,孩子可能會對自己的言行進行辯解,大人應給予幼兒教育申辯的機會。應該明白,申辯並非強詞奪理,而是讓孩子把事情講清楚講明白,給孩子申辯的機會,幼兒教育才會更加理解你所講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四,要了解孩子的情緒狀況。孩子和大人一樣,情緒好時比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見,不高興時則容易偏激,因而跟幼兒教育講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緒狀況,在其情緒較好時,對其進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緒低落時跟他說理,是不會奏效的。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孕婦和兒童中普遍地存在著偏食、挑食和厭食蔬菜的情況,這對兒童大腦發育、智力成長是很不利的。

  科學家們經過長期研究後指出,蔬菜的營養與兒童的智力密切相關。他們做了這樣的試驗,將一些智力遲鈍的兒童分成兩組,第一組食用含有維生素A、C和葉酸、B族維生素的蔬菜及一些礦物質,第二組使用安慰劑。經一段時期後,食用富含維生素蔬菜的第一組的智商要比後者顯著提高。當給服安慰劑的第二組也補食含有大量維生素的蔬菜後,其智商也有明顯的上升。人的大腦紋溝越多,皺褶越深,越聰明。據研究,人的大腦主要由脂肪、蛋白質、糖、維生素等七種營養成分構成。其中維生素B族、C和E極為豐富,這些維生素與兒童的智力關係很大。在平時,大多數家長只重視孩子對蛋白質、脂肪和糖的投入,而忽視了維生素對兒童的發育及與智力的影響。


看過" 外國幼兒教育理念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