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拔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拔”字開頭的成語,可以拿去成語接龍,包含成語的解釋。


  第一個字是拔的成語拔字開頭的成語: 拔本塞源 拔萃出群 拔刀相助 拔地搖山 拔地倚天 拔丁抽楔 拔葵啖棗 拔葵去織 拔來報往 拔了蘿蔔地皮寬 拔茅連茹拔苗助長 拔十得五 拔山超海 拔山蓋世 拔山扛鼎 拔樹尋根 拔犀擢象 拔新領異 拔宅上昇 拔幟易幟

  和拔有關的成語: 拔本塞源 拔萃出群 拔刀相助 拔地搖山 拔地倚天 拔丁抽楔 拔葵啖棗 拔葵去織 更多***43個***..

  拔字開頭的成語 | 首字是拔的成語拔本塞源bá běn sè yuán出處:《左傳·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餘一人。”

  意思:本:根本,根源。拔起樹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從根本上打主意。

  拔萃出群bá cuì chū qún出處:漢·蔡邕《釋誨》:“曾不能拔萃出群,揚芳飛文,登天庭,序彝倫,掃六合之穢。”

  意思:拔:超出。萃:原謂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指聚集在一處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眾人之上。

  拔刀相助bá dāo xiāng zhù出處: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二:“師曰:‘路見不平,所以按劍。’”

  意思:舊小說中多指打抱不平。

  拔地搖山bá dì yáo shān出處:《英烈傳》第四十九回:“烏龍鎮上駐不赤龍舟,攪得翻江震海;大全港中做不得周全事,空教拔地搖山。”

  意思:翻動大地,搖撼山嶽。形容聲勢極大。

  拔地倚天bá dì yǐ tiān出處:唐·孫樵《與王霖秀才書》:“譬玉川子《月蝕詩》、楊司城《華山賦》、韓吏部《進學解》……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意思:拔:突出,聳出。倚:倚傍,貼近。從地面突兀而起,貼近天際。比喻高大突出,氣勢雄偉。

  拔丁抽楔bá dīng chōu xiē出處:元·無名氏《度柳翠》第四折:“大眾恐有不能了達,心生疑惑者,請垂下問,我與他拔丁抽楔。”

  意思:拔出釘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難。

  拔葵啖棗bá kuí dàn zǎo出處:唐·獨孤及《唐丞相故江陵尹御史大夫呂諲諡議》:“闔境無拔葵啖棗之盜,而楚人到於今猶歌詠之。”

  意思:拔人家的菜蔬,偷吃人家的棗子。比喻小偷小摸。

  拔葵去織bá kuí qù zhī出處:《漢書·董仲舒傳》:“故公儀子相魯,之其見家織帛,怒而出其妻;食子舍而茹葵,慍而拔其葵。”

  意思:比喻做官的不與人民爭利。

  拔來報往bá lái fù wǎng出處:《禮記少儀》:“毋拔來,毋報往。”

  意思:報:通“赴”,迅速。很快地來,很快地去。形容頻繁地奔來奔去。

  拔了蘿蔔地皮寬bá le luó bo dì pí kuān出處:

  意思:比喻為了行事方便而把礙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為了擴充套件地盤而排擠別人。

  拔茅連茹bá máo lián rú出處:《周易·泰》:“拔茅茹以其匯。”

  意思: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拔苗助長bá miáo zhù zhǎng出處:《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茫茫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意思: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拔十得五bá shí dé wǔ出處:《三國志·蜀書·龐統傳》:“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世數,使有志者自勵,不亦可乎?”

  意思:想選拔十個,結果只選得五個。指選拔人才不容易。

  拔山超海bá shān chāo hǎi出處:北周·庾信《擬連珠》:“經天緯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

  意思: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極大。

  拔山蓋世bá shān gài shì出處:《史記·項羽本紀》:“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意思:蓋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當代無比。

  拔山扛鼎bá shān gāng dǐng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又:“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意思:扛:雙手舉起。拔起大山,舉起重鼎。形容力氣很大。

  拔樹尋根bá shù xún gēn出處: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一折:“俺那裡有的是秦人晉人,你可也休將咱盤問,則管裡絮叨叨拔樹尋根。”

  意思:比喻追究到底。

  拔犀擢象bá xī zhuó xiàng出處:宋·王洋《與丞相論鄭武子狀》:“敕局數人,其間固有拔犀擢象見稱一時者,然而析理精微,旁通注意,鮮如克***鄭武子***。”

  意思: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眾的人。

  拔新領異bá xīn lǐng yì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支道林拔新領異,胸懷所及乃自佳。”

  意思:指創立新意,提出獨特的見解。

  拔宅上昇bá zhái shàng shēng出處:晉·王韶之《太清記·拔宅》:“許真君拔宅上昇,惟車轂錦帳墮故宅”。

  意思:拔:拔起;宅:住宅。古代傳說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拔幟易幟bá zhì yì zhì出處:《史記·淮陰候列傳》:“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趙壁,拔趙幟,立漢赤幟。”

  意思:幟:旗幟;易:換。比喻推翻別人,自己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