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留學生回國政策有哪些

  隨著留學人數的不斷增加,往年留學的都回國了,而國家也出臺了許多鼓勵留學人員回國發展的政策,現在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留學回國政策的相關資訊吧,歡迎大家閱讀。

  最新留學生回國政策

  1、 留學生回國落戶政策

  國公派或自費出國留學一年以上,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申請辦理留學人員引進,辦理北京市戶口:1、在國外取得碩士及以上學位; 2、出國前已辦理解除公職手續的留學回國人員;3、 出國留學一年以上***滿360天***;4、 申請在北京落戶的需在國外取得碩士以上學位***含碩士***,且學業結束回國兩年內,按要求把所有申請材料遞交至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受理;5、 申請到其他省市省會城市***不包括 上海 、深圳*** 落戶的需大學本科以上學歷。

  2、 留學生購買免稅車政策

  按照政策規定,國家為鼓勵海外學子回國效力,從而在他們回國購買交通工具層面也推出了相關優惠政策,這便是日常所廣泛提及的留學生免稅車。留學生購車具體能優惠多少,則要根據車型,不同的車型,有不同的優惠幅度,因為車價不同是一方面,另外每輛車的汽車零部件成分也不一樣,因此,所能夠優惠多少費用,自然也就不一樣。不過,總體的區間是能夠優惠的費用在0.71—15.21萬元間。留學生購車雖然有免稅優惠,但不是無條件的,其前提是國外畢業回國一年內。按照政策規定,留學生購車免稅是有相關限制和要求,即便是滿足了購買了免稅車的條件,但其前提之一是畢業回國內辦理也是一個底線,一旦超過了這個期限則就與免稅車插身而過,是極為可惜的。從這一層面上理解“留學生購車享免稅優惠前提是國外畢業回國一年內”,也就是要求有意向辦理免稅購車的“海歸”,應該在歸國後第一時間就申請辦理,以免錯過了最佳時間。

  3、 政府就業創業獎金資助政策

  如果你是海外高層次人才來北京就業創業,經過北京海外學人中心組織的認定評估的,入選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那麼政府會給予你個人一百萬元人民幣的獎勵; 如果你是創業,你的企業還會得到政府的資金資助。“北京海外學人中心”負責這方面的評審,網站上有申報方法和流程。

  4、 做學術研究方面的政策

  如果你想到大學、中科院或者一些研究機構做學術工作,你大致可以得到以下優惠:

  1*** 在職稱上,很多人的職稱都比在國外時高了一個或者幾個檔次。2*** 其他補貼:中科院有百人計劃,科研經費大概是兩百萬,還有幾十萬的住房補貼等。一些大學不僅提供幾萬至幾十萬元的安家費,也提供房屋補貼等。很多大學自己建房,譬如說清華大學,可以提供住房。3***很多大學或者研究所對回國人員家屬的工作也做出安排。

  5、關於創業方面的優惠政策

  如果你在北京創業,那麼可以到中關村科技園區內註冊企業。中關村科技園內有很多留學生創業園,如果你的企業註冊資金達到五十萬人民幣並且你在海外拿到碩士及以上學位,那麼你的企業可以享受無償貸款、辦公司租金費用、代理費用、創新基金、稅收、貸款等各方面的優惠。

  6、子女入學優惠政策

  有些地區對於子女入學有優惠政策,通常由教育部門統一安排,擇校入學;在國外生活5年以上,在語言文字適應期內入學,給予加分優惠,區內設有教授外語的學校供留學生自由選擇。

  留學生回國的政策優惠

  一、留學生回國購置免稅車政策

  1.以學習和學習為目的,無論公派或自費在外洋正規大學***學院***,科研機構修業,攻讀學位、學習營業或從事科學研究及舉行學術交流一學年以上;

  2.完成學業或學習竣事後二年內回國定居事情;

  3.結業或學習竣事後首次入境未凌駕一年;

  4.有免稅指標***學習時代一連在外180天計一個免稅指標,中途回國停留時間不凌駕1個月可一連盤算***;

  5.免徵***零部件關稅。這是汽免稅車生產企業在***零部件時上繳的關稅,對留學回國職員免徵這部門關稅後,企業可到海關管理退稅;

  6.留學生回國購置免稅車,詳細是指能夠免去所購汽車零部件中的***關稅和車輛購置稅***約佔整車價錢的11.7%***;

  7.憑據不同車型用度不同,總體的優惠用度在0.71—15.21萬元間;

  8.車型不同,需要等候的購置時間也不同,一樣平常車型為2—3個月,快者為一個半月左右,而緊俏車型如邁騰、CC等則須等候3—6個月時間。

  申請質料:

  1.留學回國職員證實***回國前到中國使館教育處開具***;

  2.結業證書或學習證實;

  3.護照;

  4.戶口簿、身份證;

  5.《收支境自用物品申請表》***在戶口所在地海關,供職單元蓋章***;

  6.在職證實***供職單元開具***。

  二、 留學生回國落戶政策

  我國公派或者自費出國留學一年以上,具備以下5個條件之一者均可申請管理留學職員引進,管理北京市或者其他城市或地域的戶口:

  1.在國外取得碩士及以上學位;

  2.出國前已管理排除公職手續的留學回國職員;

  3.出國留學時間一年以上***360天以上***;

  4.申請在北京落戶的需要在外洋取得碩士或者以上學位,而且學業竣事回國兩年內,按要求把所有申請質料遞交至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央受理;

  5.申請到其他省會都會***不包羅上海、深圳***落戶的需要大學本科以上或者以上學歷。

  三、留學生回國做學術研究方面的政策

  若是你想到大學、中科院或者一些研究機構做學術事情,留學生回國後大致可以獲得以下優惠:

  1***在職稱上,許多人的職稱都比在外洋時高了一個或者幾個檔次。許多人在外洋是助理教授,一回國就在名牌大學做正教授或者副教授。許多人的科研 啟動資金在一兩百萬以上。不過,不是每個博士後一回國就是正教授或者副教授的,要看個人的學術配景、科研結果、專業、所去大學的競爭猛烈水平、都會位置等 因素。評職稱時,海歸不受事情年限的限制而可以申報。

  2***其他補助:中科院有百人企圖,科研經費或許是兩百萬,另有幾十萬的住房補助等。一些大學不僅提供幾萬至幾十萬元的安家費,也提供衡宇補助等。許多大學自己建房,譬如說清華大學,可以提供住房。

  3***許多大學或者研究所對回國職員眷屬的事情也做出擺設。

  四、留學生回國政府就業創業獎金資助政策

  若是你是外洋高條理人才來北京就業創業,經由北京外洋學人中央組織的認定評估的,入選北京市外洋人才群集工程,那麼政府會給予你個人一百萬元人 民幣的獎勵;若是你是創業,你的企業還會獲得政府的資金資助。“北京外洋學人中央”賣力這方面的評審,網站上有申報要領和流程。

  五、留學生回國關於創業方面的優惠政策

  若是你在北京創業,那麼可以到中關村科技園區內註冊企業。中關村科技園內有許多留學生創業園,若是你的企業註冊資金到達五十萬人民幣而且你在外洋拿到碩士及以上學位,那麼你的企業可以享受到以下留學生回國優惠政策:

  1***最高十萬元的無償資助,人人都有份的,大部門人拿到十萬元,少部門人拿到八萬或者六萬元。

  2***一些留學生創業園提供第一年40平米免費辦公室,第二年按現實租金的60%收費,第三年按現實租金的80%收費。每個留學生創業園的詳細優惠有些不同,可以打電話舉行諮詢。

  3***註冊企業的整個歷程,可以讓署理公司做,這個署理費在一千元左右,有的留學生創業園可以替你報銷這個署理費的。主要是驗資及刻公章,你要花1千多元。

  4***你可以申請科技部、北京市的一些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等,一樣平常有二十萬——四十五萬元,不是每個企業都能申請的到。

  5***若是你是高階人才,你可以申請“中關村高階領武士才”,入選後,給你個人一百萬人民幣,也可能再給你公司一百萬。你也可以申請“千人企圖”,有一些創業的人入選“千人企圖”,個人可以拿到一百萬津貼及其它優惠。

  6***在稅收、貸款等方面另有一些優惠,可以檢察相關網站。

  六、留學生回國子女入學優惠政策

  有些地域對於留學生回國後子女入學有優惠政策,通常由教育部門統一擺設,擇校入學;在外洋生涯5年以上,在語言文字順應期內入學,給予加分優惠,區內設有教授外語的學校供留學生自由選擇。

  海歸留學生回國待遇

  求海歸:企業海外發展所需

  在中國大陸這片新興市場,西方企業面臨著來自中資企業的對人才的激烈競爭,不得不採取策略挽留中國人才。國內優秀企業的實力正逼近國外企業,發展國外市場也勢在必行,而海歸的海外經驗正是國內企業之所需。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海歸選擇回國發展。

  國內企業不斷髮展壯大,在開拓海外市場和完善海外渠道上,特別需要有海外供職經驗、尤其是有豐富行業經驗的海歸人才。據報道,國內有公司想用100萬美元合約從外企手中挖走海歸人才,因其十分了解西方零售業的供應鏈及其市場需求,能夠很好掌握海外市場。

  在第五屆海歸人才招聘會上,新浪公司負責人魏寬談到:“新浪在北美已有分公司,我們需要海歸人才幫助我們進入國外市場。未來將開拓日本、韓國等市場。”

  新興科技公司北京小米科技有限公司為開闢海外市場,也在尋找能夠勝任海外業務的海歸人才。在小米公司8位主要創始人中就有來自金山、谷歌、微軟等的5位海歸。

  國內知名招聘公司前程無憂的職場專家王劍分析,近幾年,國內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對有國際化背景的人才需求越來越旺盛,為此開出了頗具市場競爭力的待遇清單。因此,海歸人才市場正出現從外企向國內企業轉移的趨勢。國內企業對於海歸人才的吸引力在提升。

  挖海歸:縮小外企薪資優勢

  在國內經濟增長率仍然居高背景之下,發展迅速的國內企業早已開始開拓海外市場。高效益的國內企業可提供穩定的工作,薪資也越來越高。在編寫《2013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的教育培訓公司啟德教育的市場部高階經理顧駿看來,海歸進入國內一些世界500強的國企,收入相加不遜於外企,而且國企工作穩定性更高。

  據服務於西方和亞洲企業的顧問公司CEB的一項調查,2012年有47%的中國員工更願在本土企業工作,選擇外企的員工比例只有24%,與五年前只有9%的人選擇中資企業、42%的人選擇外企的情況正好相反。該公司亞洲區負責人布拉德?亞當斯說:“外企長期以來的優勢已不復存在。”

  薪酬專家稱,一些海歸高管是被薪水和福利吸引回國的,他們的薪酬比在西方跨國公司高出50%。 小米公司客戶服務中央在某次招聘中,對不要求專業、履歷的海歸,起薪即達到7000元人民幣,高於同等職位外企員工的平均薪資,更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和新鮮的團隊模式。

  留海歸:國內企業前景廣闊

  縮小薪資差距,只是國內企業與外企在海歸人才競爭中的第一步。在更多海歸看來,國內企業的發展空間更大,自我實現的成就感更強,才是選擇國內企業的理由。

  在西方跨國公司任職20年的陳瑋,接受了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伸來的橄欖枝,擔任其高管職務。陳瑋說,他當時沒打算離開原公司駐上海的董事總經理職位,但萬科執意邀請,並向他描繪了為中國老齡化人口提供住房以及在新加坡、紐約等城市擴張業務的前景,他最終被說動。 現任國內企業的海歸高管還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擁有可與國外企業比肩的全球抱負和頭腦,可以給海歸提供決策許可權範圍更大的職位。

  科銳國際首席執行長郭鑫從外企離職後,於2011年加入現在的公司。他說,在中國為一家國內企業工作,意味著能夠進行全球性的決策,而非讓別人替你做決策。郭鑫說,他看重的不是更大的頭銜或更高的薪資,而是職業滿足感。

  是“海歸”還是“海帶”,曾在澳大利亞留學8年的蘭蓓蓓也曾經執著地考慮過,可如今她卻忙不過來,早已顧不上思考這些毫無意義的話題。她覺得與其糾結於這種群體性的稱謂,不如好好忙活自己的事業。歸國後,蘭蓓蓓曾就職於跨國企業、國內企業,摸爬滾打一番後又創立了一家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從大宗商品交易轉行到了環保事業中來,“留學就是上學,類似於國內上大學,畢業後有多少人是靠母校的名聲打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