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之後懷疑人生的黑暗遊戲有哪些

  2011年發行,恐怖類動作冒險遊戲。

  說到愛麗絲,很多玩家第一想到的應該就是《格林童話》了,但是這部在時間流傳了將近200年的童話作品其實還有一個原版,是沒有經過任何刪減的初版。在《原版格林童話》裡面,充斥著的不是純真與浪漫,取而代之的是色情與暴力。是一部完完全全的黑暗系小說。

  而這部《愛麗絲瘋狂迴歸》也將這種黑暗繼承的盡致。遊戲講述了主人公愛麗絲在一場大火中喪失了自己的親人,自己也因為這場災難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疾病。她不斷的遊走於現實與虛幻,現實與噩夢之中。之後由一名心理醫生幫助愛麗絲進行治療,好讓其早日康復。但是隨著故事的發展,愛麗絲髮現整件事情有著很多疑點,為了尋找事情的真相,愛麗絲不斷的出入幻想世界,最終發現整件事情的幕後元凶就是那位心理醫生。當然,最後遊戲也在愛麗絲將醫生推向火車鐵軌上,看著他死了之後結束。

  《愛麗絲瘋狂迴歸》雖說過程讓人壓抑,鬱悶,整場遊戲充斥了暴力,血腥,各種扭曲的外表,但好在最終的結果還是正義戰勝了邪惡,只不過用了極端暴力的手段。

  但下面要說的這部作品就沒有這麼好的結局了,如果說《愛麗絲瘋狂迴歸》是一款一片黑暗,在最後讓玩家看到一絲光明從而獲得希望的話,那麼《Inside》就是一片黑暗到最後更加黑暗,給玩家的只有絕望吧。

  《Inside》

  2016年發行,冒險解密類獨立遊戲。

  這部雖然是一款獨立遊戲,但它的熱度及知名度絲毫不遜於一些3A遊戲大作。《Inside》是PALYDEAD工作室繼大名鼎鼎的《地獄邊境》之後的第二部力作,這次依舊沒有讓玩家失望,《Inside》不僅獲得了IGN的滿分10分評價,還在2016年E3上獲得最佳獨立遊戲獎項,同年獲得了TGA的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獨立遊戲獎項。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奇怪,獲獎無數,讚譽頗高的《Inside》究竟有多黑暗呢?這款遊戲流程不長,只有短短几小時,最重要的是該遊戲沒有一句臺詞!遊戲的劇情全靠背景音樂的烘托及遊戲場景的刻畫表現出來,就是如此,極其壓抑的環境加上代入感極強的BGM,讓玩家感到十分的黑暗。

  《Inside》算是一部反烏托邦的遊戲,在一個由國家控制的集權社會中,國家用一種頭腦控制器控制人們,整座城市的人們都像是一個個行屍走肉一般沒有自己的思想。而玩家控制的一名男孩不知出於什麼原因並沒有被國家所控制,於是他在尋求真相的同時,也在反抗整個社會體系,就在最後玩家搗毀了國家的一個祕密實驗室之後,就當人們都以為要成功了,壓抑了幾小時終於可以解脫之時,遊戲的結局彷彿又將玩家打回了萬丈深淵。

  如果說《Inside》還能看到一點陽光的話,或許就是最後玩家控制的肉球倒在了海邊,一動不動之時,從天而降的那一縷陽光了。

  《惡魔之子盧修斯》

  2012年發行,恐怖冒險解密遊戲。

  這部作品和之前說的兩部也有所不同,《惡魔之子盧修斯》的題材完全就是一場血腥的殺戮,玩家控制的主人公盧修斯本身不是正義,而是代表邪惡。而盧修斯這名字起源於拉丁語LUX,意思為光明,一個名叫光明的人卻做著惡魔的事情,這顯然是一種諷刺。

  遊戲講述了主人公盧修斯居住在一個巨大的古堡之中,在度過了自己6歲生日之後,體內的惡魔路西法覺醒,控制了盧修斯然後殺光了整個古堡的人。這一款遊戲單純的只是為殺戮而殺戮,但如果僅僅是有殺戮,那它還算不上優秀的黑暗類遊戲。之前我也說了,一個好的黑暗類遊戲不可缺少的一樣東西就是深度。

  《惡魔之子盧修斯》中當然也不缺乏深度,究竟為什麼惡魔會降臨到這樣一個富豪家庭中去?究竟為什麼要選在孩子6歲之時甦醒?又究竟是為什麼要殺光古堡中的所有人?這一個又一個問題或許得讓玩家自己到遊戲中去尋找了,也許事情的真相併不像玩家表面所看到的這麼簡單。

  以上三部作品都是暗黑類題材的佼佼者,玩家玩了之後足以懷疑人生,壓抑好一陣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玩家可不要輕易嘗試。

  其實這類遊戲之所以這麼受歡迎,是因為人類本身就是黑暗的,就是邪惡的,而現在通過遊戲的方式,大膽的,直接的展示在玩家面前,這不免刺激到了人們心中那一根平時隱藏著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