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哲理寓言小故事

  職場中從來就不缺乏寓言帶哲理的故事,只是缺乏懂得看的職場人。你喜歡職場寓言小故事嗎?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一些職場寓言哲理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職場寓言哲理小故事篇1:取經

  一頭馬、一頭驢聽說唐僧要去西天取經,驢覺得此行困難重重,放棄;而馬卻立刻追隨而去,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驢問:兄弟,是不是很辛苦啊?馬說:其實在我去西天這段時間,您走的路一點不比我少,而且還被矇住眼睛,被人抽打。其實,我是怕混日子更累。

  真正的累,來自於內心的無知與迷茫。

  職場寓言哲理小故事篇2:分工

  一位年輕的炮兵軍官上任後,到下屬部隊視察操練情況,發現有幾個部隊操練時有一個共同的情況:在操練中,總有一個士兵自始至終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紋絲不動。經過詢問,得到的答案是:操練條例就是這樣規定的。原來,條例因循的是用馬拉大炮時代的規則,當時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務是拉住馬的韁繩,防止大炮發射後因後座力產生的距離偏差,減少再次瞄準的時間。現在大炮不再需要這一角色了。但條例沒有及時調整,出現了不拉馬的士兵。這位軍官的發現使他受到了國防部的表彰。

  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學分工。只有每個員工都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才不會產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現象。如果公司象一個龐大的機器,那麼每個員工就是一個個零件,只有他們愛崗敬業,公司的機器才能得以良性運轉。公司是發展的,管理者應當根據實際動態情況對人員數量和分工及時做出相應調整。否則,隊伍中就會出現“不拉馬的士兵”。如果隊伍中有人濫竽充數,給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工資的損失,而且會導致其他人員的心理不平衡,最終導致公司工作效率整體下降。

  職場寓言哲理小故事篇3:競爭

  國外一家森林公園曾養殖幾百只梅花鹿,儘管環境幽靜,水草豐美,又沒有天敵,而幾年以後,鹿群非但沒有發展,反而病的病,死的死,竟然出現了負增長。後來他們買回幾隻狼放置在公園裡,在狼的追趕捕食下,鹿群只得緊張地奔跑以逃命。這樣一來,除了那些老弱病殘者被狼捕食外,其它鹿的體質日益增強,數量也迅速地增長著。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人天生有種惰性,沒有競爭就會固步自封,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競爭對手就是追趕梅花鹿的狼,時刻讓梅花鹿清楚狼的位置和同伴的位置。跑在前面的梅花鹿可以得到更好的食物,跑在最後的梅花鹿就成了狼的食物。按照市場規則,給予“頭鹿”獎勵,讓“末鹿”被市場淘汰。

  職場寓言哲理小故事篇4:你可以彎一下腰

  耶酥帶著他的門徒彼得***Peter***遠行,途中發現一塊破爛的馬蹄鐵,耶酥就讓彼得把它撿起來,不料彼得懶得彎腰假裝沒聽見,耶酥沒說什麼,就自己彎腰撿起馬蹄鐵,用它從鐵匠那兒換來了三文錢,並用這些錢買了十八顆櫻桃。

  出了城,二人繼續前行,經過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酥猜到彼得肯定渴的夠嗆,就把藏於袖中的櫻桃悄悄地掉出一顆。彼得一見,趕緊撿起來吃。耶酥邊走邊丟,彼得也就狼狽地彎了十八次腰,於是耶酥笑笑對他說:“要是你剛才彎一次腰,就不會在後面沒完沒了地彎腰。小事不幹,就將在大事上操勞。”

  其實,不會彎腰或疏於彎腰,是糊塗;而恥於彎腰者,肯定是傻子!彎腰的確有點累,但如果農民不彎腰,他能開鐮收割嗎?

  職場寓言哲理小故事篇5:一碗湯的哲學

  有一次,臺灣詩人林先生到日本一家日本人開的餐館用餐,要了一份他感興趣的湯。入座不久,服務生將一大盆湯放在他的面前。他一愣,問服務生:“這麼大一盆湯,我能喝得了嗎?”服務生理直氣壯地回答到:“你沒說明是要一小碗呀!”他一時語塞,匆匆喝了幾口湯,心理覺得很不是滋味,便按一大盆湯的價格付了錢後拂袖而去。

  後來,他又到一家中國人開的料理店,要了一份同樣的湯,也沒有說是一大盆還是一小碗。不一會兒,服務生給他端來一小碗湯,並說:“如果不夠,可再來一碗。”他只喝了一小碗,當然只付了一小碗的錢。再後來,他每次去日本,都要到那家料理店用餐,包括喝他感興趣的湯。注:

  那家日本人的餐館,原想乘機很宰,卻失去了更多賺錢的機會,而那家中國人開的料理店沒有乘機多賺錢,而賺錢的機會如細水長流,源源不斷。

  職場寓言哲理小故事篇6:發揮

  一位著名企業家在做報告。當聽眾諮詢他最成功的做法時,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圈,只是並沒有畫圓滿,留下一個缺口。 他反問道:“這是什麼?”“零”、“圈” 、“未完成的事業”、“成功”,臺下的聽眾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對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實,這只是一個未畫完整的句號。你們問我為什麼會取得輝煌的業績,道理很簡單:我不會把事情做得很圓滿,就像畫個句號,一定要留個缺口,讓我的下屬去填滿它。”

  事必躬親,是對員工智慧的扼殺,往往事與願違。長此以往,員工容易形成惰性,責任心大大降低,把責任全推給管理者。情況嚴重者,會導致員工產生膩煩心理,即便工作出現錯誤也不情願向管理者提出。何況人無完人,個人的智慧畢竟是有限而且片面的。為員工畫好藍圖,給員工留下空間,發揮他們的智慧,他們會畫的更好。多讓員工參與公司的決策事務,是對他們的肯定,也是滿足員工自我價值實現的精神需要。賦予員工更多的責任和權利,他們會取得讓你意想不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