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寶寶的護理方法

  照顧發燒的寶寶,不僅需要耐心,還需要知道一些相關的護理知識。否則,面對寶寶體溫的升降起伏,你可能難以應付!都有哪些呢?不急,下面有準備精心為你準備的,就讓小編帶你一一講解吧!

  

  7個月的妞妞發燒了!

  這是妞妞第一次發燒,媽媽有些手足無措!沒關係,讓我們陪著她,一起和寶寶度過發燒最初的24小時吧! 上午10:00 寶寶發燒了!

  發熱的分度

  寶寶發熱的分度目前尚不統一,目前大多數都採用以下標準:

  37.5℃~ 38℃為低熱

  38.1℃~ 39℃為中度發熱

  39.1℃~ 40.4℃為高熱

  40.5℃以上為超高熱

  上午10:00 寶寶發燒了! 妞妞今天有點咳嗽、流鼻涕,而且媽媽抱著她時,發現她身上有點兒熱。媽媽用嘴脣和前額分別試了試妞妞的額頭,覺得確實有點兒燙。可能是發燒了。 懷疑寶寶發燒,首先要給寶寶測量體溫,確切瞭解寶寶體溫的高低,以便採取不同的措施。

  如果寶寶體溫在38.5℃以內,不必要吃退燒藥,可採取其他措施降溫。首先應保持室內環境安靜、溫度適中***18℃~25℃***、通風良好,衣被不可過厚,如果出汗多,要及時為寶寶更換乾淨衣服,並用溫水擦洗。寶寶發燒時,呼吸會加快,蒸發的水分多,所以要及時補充水分,讓寶寶多喝溫開水,促使多排尿、多發汗而降溫。

  上午11:30 做物理降溫!

  剛發現妞妞發燒,媽媽就給妞妞試了體溫,當時是37.5℃。媽媽先把妞妞的衣服脫掉一件,然後給妞妞少量多次地喝水,開窗通風。可是,11點半時,妞妞的體溫已經上升到了38.3℃,於是,媽媽準備做物理降溫。

  如果寶寶體溫較高,又沒有到吃退燒藥的程度,可以做物理降溫。

  具體方法:用溫水蘸溼毛巾,擰得稍幹後,給寶寶擦脖子、胳膊、前胸、後背、 大腿等部位,位於肘窩、腋窩、頸部的大血管部位要多擦 幾下,以微紅為適度。也可將冰袋或冷毛巾放在孩子前額, 降低腦部的耗氧量,起到降低體溫、保護大腦的作用。 不要用酒精擦浴降溫,因為寶寶的面板嬌嫩,酒精容 易吸收入體內,會引起寶寶煩躁、哭鬧。

  下午3:00 體溫升高了!

  到了下午3點,妞妞的體溫已經上升到了39℃,看來得給寶寶用退熱藥了!

  如果寶寶體溫在38.5℃以上,可服用退熱藥。 給寶寶使用退熱藥物應嚴格按體重服用。寶寶常用的退燒藥物有對乙醯氨基酚*** 如泰諾林、百服寧***和布洛芬*** 如美林、託恩***,這些都屬於解熱鎮痛類藥物。對乙醯氨基酚起效快、作用強、安全性高,可首選該藥。布洛芬退熱快而平穩,退熱持續時間達6 ~ 8 小時,一般用於6 個月以上的兒童。

  退熱藥是通過發汗達到退燒目的的,所以,吃了退熱藥後,要給寶寶多喝溫水發汗,或用溫水擦浴協助退熱。

  下午6:00 體溫再次升高!

  吃了退燒藥後半個多小時,妞妞頭上開始出汗了,體溫降到了37.9℃,人也精神了許多。可是過了3個小時左右,妞妞的體溫又再次升高到39.1℃,小臉燒得通紅。藥物說明書上說要間隔4~6小時才能再次服用,怎麼辦?

  很多媽媽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寶寶吃了退燒藥後不到4個小時,體溫又升到了38.5℃以上,這時候又不能再給寶寶吃退燒藥,只能看著寶寶燒。其實應對這種情況是有辦法的,就是同時準備對乙醯氨基酚*** 如泰諾林*** 和布洛芬*** 如美林*** 兩種不同成分的藥物,將兩種藥物交替使用,這樣可以減少每種藥物24小時內使用的次數,還能減少藥物的副作用。

  具體服用方法是:

  使用對乙醯氨基酚後4個小時,可給寶寶服用布洛芬。

  服用布洛芬後6小時後,如果體溫再次升高,可再服用對乙醯氨基酚。

  如果寶寶服藥後不到4個小時體溫再次升高,不能繼續吃上一次吃的退燒藥,而要換另外一種退熱藥物。 如果寶寶出現高熱驚厥,兩種藥物可以同時選用,劑量照舊。

  凌晨2:30 半夜發高燒!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覺:寶寶在夜間容易發高燒。這是因為寶寶身體的含水比例較成人高,只要輕度缺水就影響散熱,導致體溫升高。而寶寶生病的時候,精神差、睡得久,夜間長時間不進食、不喝水,體溫就更容易升高。

  如果晚上寶寶睡著了,體溫很高,要把他叫起來喂退燒藥或做物理降溫,否則體溫過高會導致高熱驚厥。若寶寶體溫持續超過39℃,且精神萎靡或有高熱驚厥病史,可先在家中口服退熱藥後,及時送醫院就診。

  到了半夜,妞妞的體溫再次升高。媽媽又著急又不知道如何處理:是把寶寶叫醒了喂退燒藥呢,還是讓她繼續睡?

  早上7:00 體溫下降了!

  妞妞的體溫終於降到了37.5℃,媽媽鬆了一口氣。 通常寶寶的體溫在上午會有所降低,但如果引起的發燒病因未去除,體溫在幾個小時後還會再次升高,如果寶寶是因為病毒性感冒引起的發燒,可以繼續像前一天那樣做降溫處理。

  大部分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冒一般多呈體溫持續升高,退熱藥物有一定的效果。而且病毒性感冒有自限性,到了一定的病程,體溫就自然而然地降下來了。所以,病毒性感冒引起的發燒期間,要讓寶寶多喝水、多休息,體溫超過38.5℃時使用退熱藥。

  寶寶樹貼心Tips:

  ● 4個月以下的寶寶不宜用退熱藥,只需多喂水並適當減少衣服散熱即可,如果體溫降不下來,要帶寶寶去醫院看醫生。

  ● 目前不主張肌肉注射解熱劑,因其可能引起區域性感染或臀肌萎縮、坐骨神經損傷等。尤其是安痛定或複方氨基比林,注射後還可產生急性粒細胞缺乏症。

  寫在最後,給所有曾發燒過的小寶貝家長們

  發燒,體內第一道“防護牆”

  發燒是一種症狀,是體內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有幫助殺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發燒時,機體內的各種免疫功能都被“啟用”,新陳代謝增快、抗體合成增加和吞噬細胞活性增強等。這些免疫反應,可以抑制病原體的生長、繁殖,有利於病情的恢復。因此,發燒是體內的一道“防護牆”,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如果在確診病因前就急於用藥物強行降溫,等於支援了病原體的致病作用,這樣做反而會讓孩子病得更重,病程更長。

  當寶寶發燒時,媽媽們只要瞭解了正確的護理,就可以從容以對,因為有時,發燒,也不全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