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身上痱子的護理方法

  夏天的時候,寶寶身上最常見的就是痱子了,那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痱子的護理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痱子護理的方法

  1保證良好的居家環境

  家裡要常常通風,不要讓風對著寶寶吹。夏天天氣炎熱,有條件的家庭可以使用空調,保持室內溫度在24℃-26℃,但是室內每天必須保證通風2次,每次半小時。

  2給寶寶勤洗澡

  媽媽要注意哦,洗澡的水溫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水溫高會對有炎症的痱子產生刺激,反而使痱子加重。水溫低在洗澡和剛洗完澡時感覺涼爽舒服,但會引起毛孔收縮,不利於汗腺分泌通暢。因此水溫應控制在40℃以下。使用對面板無刺激的嬰兒浴液,不要用刺激性的鹼性肥皂,洗澡後要立即擦乾。

  3、減少對寶寶面板的摩擦

  別總是抱著寶寶,容易捂出痱子,夏天寶寶最好穿寬容柔軟、純棉或紗布材質的衣物。

  4、涼蓆上鋪床單或毛巾被

  夏天孩子睡覺時,最好在涼蓆上鋪上床單或毛巾被,這樣可吸汗,避免長熱痱。

  5、讓寶寶多喝水

  白開水最好,不要喝含糖飲料。如果喝得太膩,寶寶容易上火。

  6、不要在烈日下玩耍

  寶寶長痱子的原因

  盛夏酷暑,天氣炎熱,加之寶寶新陳代謝快,比成年人更容易出汗。因此,痱子也就成了小兒夏季最常見的面板病之一。寶寶 的面板比較嬌弱細嫩,汗腺功能還處在發育階段,當汗液不能快速蒸發時,汗液就會浸漬表皮的角質層,導致汗腺導管口閉塞,使汗液瀦留,當內壓增高而發生破裂 時,汗液就會滲入到周圍的面板組織,從而引起刺激,直至產生痱子

  溼疹與痱子區別

  1、 出現的速度

  溼疹一般都是幾顆幾顆較緩慢地冒出來,不會猛然一下子冒出來一大片,而痱子恰好相反,短時間內就是一片

  2、 “長相”有不同

  溼疹:開始時皮膚髮紅,上面有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粟粒樣皮疹或瘡疹,然後會伴有滲出液,並可形成痂皮,痂脫落後露出紅色的潮溼表面即紅斑,劇烈刺癢。約數週至數月後水腫性紅斑開始消退,糜爛面消失,面板乾燥,呈現少許薄痂或鱗屑。

  痱子:為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皰疹,有輕度紅暈,常一片一片地出現,消退後會輕度脫屑。另外,熱痱子常常突然出現並迅速增多,所以,有時候發現寶寶一覺起來滿頭或滿頸熱痱子,我們不用太驚訝。

  3 、面板變化

  溼疹患處的面板比較乾燥粗糙,像是結了一層痂,長痱子的地方不會這樣。

  4、 痱子好發於炎熱季節

  痱子的好發於炎熱的季節,而且涼快後就會自行慢慢消退,而溼疹一年四季都很常見,不容易好。

  5、生長部位不同

  溼疹:多見於寶寶的面頰部、前額、眉弓、耳後。尤其是耳後,嚴重時可累及胸部和上臂。

  痱子:多見於額部、頸部、枕部、胸部、背部等身體愛出汗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