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擔心孩子去幼兒園過不好怎麼辦

  在孩子上幼兒園以後很多的媽媽都會擔心孩子在幼兒園過的好不好,有沒有受到欺負。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媽媽擔心孩子去幼兒園過不好,一起來看看吧。

  媽媽擔心1:寶寶不合群

  沒有和其他小朋友玩在一起怎麼辦?

  化解攻略:要鼓勵寶寶多交朋友,創造條件讓寶寶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

  1. 幫寶寶記住小夥伴。從寶寶身邊接觸最多、印象最深的小朋友開始啟發他:“你同桌叫什麼名字呀?”“今天吃飯誰坐在你對面?男孩子還是女孩子?”

  2. 給寶寶佈置“社交小任務”。如:“媽媽烤了一袋曲奇餅, 你去給發給小朋友,一人一塊, 回來告訴媽媽有多少小朋友拿了你的餅乾,好嗎?”

  3. 週末邀請小夥伴到家裡玩。多準備幾個需要合作完成的遊戲,如老鷹抓小雞、過家家。當然要注意安全,也不要忘了多準備幾個玩具。

  媽媽擔心2、寶寶在幼兒園會不會被其他小朋友欺負

  化解攻略:在情節不嚴重的情況下家長不應過分介入,放手交給孩子自己思考,相信寶寶的智慧可以靠自己摸索兒童世界的“遊戲規則”。

  1. 如果寶寶還手打了回去,他就會懂得憑藉自己的能力可以避免自己被欺負。這時,家長應該引導孩子“還手時要注意分寸,不要刻意攻擊,起到警示作用即可”。

  2. 如果寶寶選擇告訴家長或老師,那麼他就懂得了可以藉助外界力量解決問題。在孩子上幼兒園的這個年齡,打打鬧鬧是難免的,孩子要通過自己的實踐去學會成長,家長不應把成人的道德觀強加給孩子,還是以啟發教育孩子如何正確保護自己為主。

  媽媽擔心3、學校寶寶如果不肯吃大鍋飯

  營養會不會跟不上?

  化解攻略:3-7歲寶寶正處於學習準備期,需要充足營養支援成長髮育。DHA、維生素以及鈣、鐵、鋅等礦物質都是寶寶成長所需關鍵營養元素。

  1. 想給寶寶補充大鍋飯所給不到的營養,媽媽們可以抓住午餐以外的時間。如早餐時候給寶寶搭配好【蔬果+肉蛋奶+穀物】的全面營養組合;晚餐應當清淡、易消化,少進食高脂類不易消化的食品,不妨以麵條、稀飯、小包子配以新鮮的水果、蔬菜。

  2. 除了正餐,接寶寶放學的路上還可以給寶寶“營養加餐”哦~

  小孩上幼兒園哭的原因

  1***分離焦慮

  每天大人送孩子上幼兒園時表情痛苦,孩子哭、大人也跟著掉眼淚,結果大人把不良情緒傳遞給孩子,孩子會認為大人很在乎我的哭鬧。我觀察過很多孩子,在哭的時候,他不會自己在那兒光哭,一般是邊哭邊看大人的反應,即便看起來哭的很凶的孩子,也會用餘光觀察大人。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做的就是表現出和平時一樣的態度,不要表現出對孩子哭鬧的過多關注,這樣持續幾天,孩子會老老實實上幼兒園。

  我想作為媽媽,肯定會擔心孩子,大寶剛2歲上的幼兒園,我被小區裡很多媽媽說是狠心媽媽。我內心其實是很擔心孩子的,畢竟這麼小,但是我表現的和平常一樣,送到幼兒園她在哭,我和孩子說:寶貝,看看幼兒園今天做的啥飯啊?如果小朋友正在吃飯,看到有小米粥,我就說:今天是小米粥 啊,好幾天都沒吃了,好香啊!她雖然還在哭,但是眼睛已經注意到飯上了。看到小朋友吃麵包,我就說:麵包上還有葡萄乾呢,今天來了幾個小朋友,我們得趕緊進去,要不一會沒飯了。成功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我就和她說再見,然後說下午爺爺來接你。就這樣剛開始哭了2周,後來就再沒有哭過。

  還有一種在我家常用的方法,在送幼兒園之前,我不讓孩子選擇是否上幼兒園,而是讓孩子選擇誰送。比如孩子生病剛好,不太舒服,或者外邊風比較大,如果我們夫妻倆都有時間送孩子,那就讓孩子選擇由誰送,她心裡覺得自己能夠選擇,挺高興。我會問孩子,今天是讓爸爸送還是讓媽媽送啊,如果選擇爸爸,我會說再見,她會說“媽媽再說一個好”,然後我說好。原來基本是爺爺接,我們沒法接,所以不讓孩子選擇誰接,就告訴孩子爺爺放學接你回家,但是可以讓孩子選擇是自己走著回家還是讓爺爺推車接你。所以孩子無論做那種選擇,她都得去幼兒園,沒有機會選擇不去。

  2***無法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及規則

  孩子到幼兒園,就必須遵守幼兒園的規則,比如吃飯、上廁所都要排隊,想玩的東西也不一定能夠馬上得到。很多孩子在家裡擁有一切、隨心所欲,很少受到限制,到了新的環境受到限制則不能適應。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通過一些講故事的方式,或者在家裡提前進行一些規則的練習。比如在家裡上廁所的時候,爸爸、媽媽和寶寶你們輪流來,只有一個馬桶,所以都要排隊。再比如和孩子一起做遊戲、玩同一個玩具,孩子在玩的時候,大人可以在邊上等,孩子不玩了,大人也玩這個玩具,然後要認真的玩,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受到吸引,還要玩這個玩具,那你就告訴孩子,爸爸或者媽媽正在手裡玩,你需要排隊,等我不玩了,給你玩。順便告訴孩子,幼兒園有很多小朋友,做什麼事都要排隊,幼兒園和家裡一樣都有規則。孩子逐步習慣了這些後,對集體生活就會逐漸適應。

  3***內心需要關注

  現在獨生子女家庭,往往一個孩子好幾個大人,大人圍著孩子轉。在幼兒園也需要老師和小朋友去關注,剛進入幼兒園的時候,因為新的環境,老師可能關注多一些,等過段時間孩子適應之後,老師就不會過多的關注,畢竟那麼多孩子,老師不可能對某一個孩子特殊照顧,那麼孩子內心可能會有些失落。

  這個時候還是通過故事和遊戲的方式讓孩子逐步適應減少被關注。

  4***平時缺乏安全感

  這種孩子往往表現為特別粘媽媽,媽媽在身邊寸步不能離,孩子的情緒容易波動。

  這種情況也是容易被家長和老師忽視的,針對這種情況,平時家長尤其是媽媽要和寶寶多溝通,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理解孩子的需要,適當的去滿足孩子,增強孩子的安全感。

  5***家庭內部的原因影響孩子的焦慮

  比如夫妻吵架、婆媳吵架,不避開孩子,可能影響了孩子。還有父母工作不順、情緒不穩定,孩子觀察捕捉到父母的情緒變化,會認為自己哪兒不對,產生不安全感。孩子會通過哭鬧,引起父母的關注,或者拒絕上幼兒園。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注意在孩子面前不要傳遞這種負面情緒,我們可以有情緒,但是最好避開孩子。當然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緩解孩子的焦慮是最好方式。

  6***孩子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交往受挫折

  有些孩子不願意和同伴交往,時間長了,就會缺乏交往的主動性,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玩的很開心,自己卻融入不了環境。

  針對這種情況,下班後或者週末讓孩子多和小朋友玩,讓孩子感受到一人玩,不如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7***孩子表達有障礙,遇到困難不敢向老師和小朋友表達

  有些孩子比較膽小,上幼兒園了,不敢去表達,想上廁所不敢向老師說,吃飯也吃不飽,這樣連最基本的需求都滿足不了,會覺得在幼兒園身心都無法得到滿足。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平時要和孩子多交流,多傾聽孩子,鼓勵孩子多表達、敢於表達。孩子表達允許說錯話,不要批評孩子。

  8***大人對孩子上幼兒園的態度不堅定,上幼兒園無法持續

  看到孩子不想上幼兒園,就在家呆幾天,尤其家裡有老人的情況下,很多老人捨不得讓孩子哭,孩子一哭,行了,別去了,那孩子會認為我只要哭,就不用上幼兒園了。

  針對這種情況,如果不是孩子生病或者確實有事,一定要讓孩子堅持上幼兒園。

  9***經常出去旅遊的孩子或者長假之後的不適應

  在旅遊中孩子自由自在,再讓孩子重新回到幼兒園,因為幼兒園畢竟有規則和限制,和旅遊相比,孩子肯定會不適應。

  針對這種情況,旅遊或者長假完了,提前一兩天讓孩子生活規律,飲食規律,作息規律。

  10***體弱多病的孩子

  如果孩子生病,需要在家休息。孩子生病的時候,往往一家人都在照顧孩子,所以孩子生完病之後,都會比較嬌氣一些。但是幼兒園是集體環境,老師不可能像在家那樣照顧孩子,這個時候需要大人和孩子好好溝通,多說一些幼兒園有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等等的好處,讓孩子感覺在家呆著也沒意思。